周夢蝶

周夢蝶

中國台灣詩人
周夢蝶(1921年2月6日—2014年5月1日),本名周起述,生于河南省淅川縣馬蹬鎮陳店村,中國台灣詩人。1948年,随軍到台灣省。1952年,開始寫詩。1955年,因病弱退伍,當過書店店員,加入“藍星詩社”。1959年,在台北武昌街頭擺書攤營生;同年,自費出版處女詩集《孤獨國》。1962年,開始禮佛習禅,終日默坐街頭的書攤,成為台北市知名的文化風景。1965年,出版詩集《還魂草》。1980年,因胃疾開刀,結束二十年書攤生涯。2000年,出版詩集《周夢蝶世紀詩選》。2002年,出版詩集《約會》《十三朵白菊花》。2009年,出版《周夢蝶詩文集》四卷。2010年,出版詩集《刹那》。2014年5月1日,病逝于台北,享年94歲。
    主标題: 刹那 副标題1: 作者名稱 周夢蝶 副标題2: 作品時間 2010年11月 副标題3: 《刹那》是2010年11月海豚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周夢蝶著,曾進豐編。 主标題: 約會 副标題1: 作者名稱 周夢蝶 副标題2: 作品時間 2015年5月 副标題3: 《約會》一書是周夢蝶的一部紀念珍藏版詩選集, 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發行。 中文名:周夢蝶 外文名: 别名:周起述 民族: 出生地:河南淅川 畢業院校:開封師範宛西鄉村師範 職業:詩人 代表作品:《孤獨國》等 主要成就: 籍貫:河南省淅川縣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20年12月30日

人物經曆

1921年2月6日,出生于河南省淅川縣馬蹬鎮陳店村。幼年讀私塾,後入讀開封一家省立小學、安陽初中。1943年,入讀開封師範。1947年,入讀宛西鄉村師範;同年,參加國民黨青年軍。1948年,随軍到台灣省。

1952年,開始寫詩。1955年,因病弱退伍,當過書店店員,加入“藍星詩社”。1959年,取得營業執照後,在台北武昌街騎樓下明星咖啡廳門口擺書攤營生,專賣詩集和文哲圖書;同年,自費出版處女詩集《孤獨國》。1962年,開始禮佛習禅,終日默坐街頭的書攤,成為台北市知名的文化風景。1965年,出版詩集《還魂草》,内收47首作品。1980年,因胃疾開刀,結束二十年書攤生涯。此後居于新店五峰山下,半日讀書,半日靜坐。

2000年,出版詩集《周夢蝶世紀詩選》。2002年,出版詩集《約會》《十三朵白菊花》。2009年,出版《周夢蝶詩文集》四卷,除詩歌外,還收有他與友人、讀者往來書信、日記、手劄、随筆雜文,以及對其生平創作的研究資料。2010年11月,出版詩集《刹那》,系中國大陸首度正式出版的周夢蝶詩選,全書内容均以繁體字排印。

2014年5月1日,病逝于台北,享年94歲。

個人生活

筆名由來

周夢蝶的筆名,取自《莊子·齊物論》中的“昔者莊周夢為胡蝶”一句,寄托他對自由的向往。

婚姻生活

周夢蝶17歲時由父母包辦結婚,夫妻感情和睦,育有二男一女。周夢蝶到台灣省後未再娶,長期獨居。

主要作品

名稱

首版時間

作品類型

《孤獨國》

1959年

詩集

《還魂草》

1965年

詩集

《周夢蝶世紀詩選》

2000年

詩集

《約會》

2002年

詩集

《十三朵白菊花》

2002年

詩集

《周夢蝶詩文集》

2009年

詩文集

《刹那》

2010年

詩集

《鳥道——周夢蝶世紀詩選》

2015年

詩集

出版圖書

創作特點

詩禅合一

周夢蝶對詩和禅進行結合,詩中有禅,禅中有詩,使他的詩具有濃重的禅哲意味。如《四月》和《無題》之一,都彌漫着生死輪回,因果報應的内涵。

大量用典

新詩用典,周夢蝶是一特例。不過他之用典是活典,是變化了的典,是有助于作品的情趣和自然之用典。如他的《逍遙遊》《濠上》《天問》《燃燈人》《托缽者》《圓鏡》《行到水窮處》等,都取自《莊子》、楚辭、佛經和唐詩。以古瓶裝今酒,以古形寓今意,不過有的用典帶來負面影響,受到唐文标等學者的批評。

蘊含哲理

周夢蝶詩中的哲理和辯證法強化着他詩的主題,深化着他詩的思想。“人在船上,船在水上,水在無盡上/無盡在,無盡在我刹那生滅的悲喜上”(《擺渡船上》),“有鳥自虹外飛來/有虹自鳥外湧起”(《骈指》),這些哲理的辯證和辯證的哲理,如珠玉般串連在周夢蝶的詩中。

詩的現身性

周夢蝶的許多詩脫離現實,受到非議,但他也有一部分詩是從自我寫起,而對社會現實進行折射之作。如《山中拾掇》組詩和《守墓者》等詩,便是對社會進行強烈折射而達到批判效果的作品。

獲獎記錄

文學類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結果

1967

台灣文藝協會新詩特别獎

獲獎

1969

笠詩社第一屆詩獎“詩創作獎”

獲獎

1990

“中央日報”文學成就獎

獲獎

1997

台灣第一屆“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文學類”獎

獲獎

1999

台灣詩歌藝術學會第四屆詩歌藝術貢獻獎

獲獎

人物評價

“就人而言,就詩而言,就人與詩的合璧而言,周夢蝶乃是寒士也、情種也、隐者也、未出家之老僧也。”(詩評家胡亮評)

“詩壇孤峰别流周夢蝶,獨标情、禅同構合轍,既赓續古典詩詞悠閑情境,續寫了中國文學新頁,對于當代禅詩,兼具啟示之功與廓清之效。周夢蝶用生命寫詩,以詩拯救生命的悲哀,創造了瑩潔無瑕、淡雅真醇的風騷典律,精神永不腐不朽。”(台灣高雄師範大學教授曾進豐評)

“周先生的詩歌是從苦難中提煉出來的,從他的外形上看,他有一種國畫家筆下的寒乞像。實際上,他也是一生清苦且健康不佳,但他始終懷着一顆慈悲法喜的心,來健康地面對這個世界。”(詩人向明評)

周夢蝶是台灣詩壇的一個異數,他一方面熟練運用現代派詩歌的技巧,一方面又善用中國典故,因此被評價為無論在生活态度上,還是文學表達上,都含有深厚的傳統知識分子的色彩。周夢蝶像是一株緊緊紮根在傳統文化土地上的未凋的松樹,其一生可以用孤絕來形容,但這份孤絕可以說是他刻意用生命來維護的。(《新京報》評)

後世紀念

詩歌分享會

2015年4月11日至12日,由中央編譯出版社舉辦的“約會孤獨國——周夢蝶、向明詩歌分享會”在庫布裡克書店舉行。

詩歌研讨會

2017年4月11日,淅川縣委統戰部聯合縣委宣傳部、縣台聯、縣僑聯、縣文聯、馬蹬鎮等單位及周夢蝶詩歌愛好者、周夢蝶孫子共30餘人,舉辦周夢蝶詩歌朗誦暨文化研讨會。

上一篇:天井下

下一篇:住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