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洞賓

呂洞賓

漢族民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
呂洞賓,道号純陽子。出生于公元前796年,原名呂岩,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人。唐宋以來,他與鐵拐李、漢鐘離、藍采和、張果老、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并稱“八洞神仙”。[1]呂洞賓在八仙排行中雖不是第一,但是其影響卻是其他七仙無法相匹的,漢鐘離等七仙的專廟寥寥無幾,而奉祀呂洞賓的呂祖廟、呂祖閣卻成千上萬遍布各地。
  • 本名:呂洞賓
  • 别名:呂岩、呂祖、呂祖師、呂仙祖、無心昌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招賢裡(今山西省芮城縣永樂鎮)
  • 主要作品:《呂祖全書》,《呂祖詩集》(李涵虛輯),百字碑,《純陽劍法》
  • 主要成就:道教宗師,開道教全真道南派、北派、東派、西派
  • 所處時期:唐朝
  • 外文名:LvDongbin
  • 信仰:道教
  • 身份: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師

人物生平

(796年-不詳):原名呂岩,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人。他本名紹先,唐太宗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四月十四日巳時,出生于河中府永樂縣(今山西芮城)。自幼好讀,淹博百家,但三舉進士不第。武則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已四十六歲的呂紹先又去長安應考,在酒肆中遇見上天仙使鐘離權。鐘離權讓他做了一個建功樹名、出将入相、封妻蔭子的美夢,醒後方知功名利祿均為夢幻,遂大徹大悟,拜鐘離權為師,赴終南山中修道,改名喦,字洞賓。其後遍遊山水,傳道度人,五十三歲歸宗廬山,六十四歲上朝元始玉皇。

人際關系

呂洞賓是唐朝禮部侍郎呂渭的孫子

父親:呂讓

轶事典故

襄邑(今河南省睢縣)有袁家山,明兵部尚書袁可立在陸園地也。四圍林樹高聳,岩壑水水。木清華景逾濯錦,上建純陽寶殿。額曰:“夢覺迷津”。後供呂帝閤目睡像,趺坐胡床前,設丹爐。最後高亭四敞,豁達清虛。上供長生大帝,及八洞仙祖聖像,皆飛現雲中。前後壁之間,留題聖迹頗多。書回道人志。

乘(袁氏家乘)載袁尚書始祖榮,世有隐德。遞及尚書祖永康、父淮,皆崇奉呂帝最虔。可立降生之日,淮夢呂帝引一小童雲:“汝家世代行善,且知敬信我,今将小徒為爾後。曰:異日此地當出仙人。”即以此肇祥。

淮甫晤而立生一生,文章事業董宗伯,其昌(董其昌)志載甚詳。而晚尤愛道,故于在陸園(袁家山)崇建殿宇數重,位置悉系夢中指點。皆隐寓丹訣之秘,至今靈應昭然焉。(《道藏輯要·呂祖聖迹輯要·在陸肇祥》)

按:袁家山迄今保存完好,在河南省睢縣,明兵部尚書袁可立為還願而建,為全國罕見的明代船形建築群道場,公元2000年被河南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諺語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傳說呂洞賓是個挺有錢的商人,但他樂善好施,經常幫助窮苦人做一些好事,因此四鄉八鄰都比較敬重他。有一年冬天,呂洞賓外出時碰到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人,在風中凍得瑟瑟發抖。呂洞賓見後起了恻隐之則,便上前詢問青年人為什麼在露天挨凍。青年人告訴他自己名叫苟咬,本是個讀書人,隻因為前不久家裡突遭一場官司,父親蒙冤被打死,母親氣死,家裡的一些房地财産全部被沒收走了,隻剩下自己孤零零一個人流浪在外,整日挨凍受餓,已經幾天沒有吃飯了。呂洞賓看這個叫苟咬的年輕人斯斯文文,象個讀書人,就說讓苟咬跟他到自己家裡去,管吃管住,供他讀書。這苟咬聽了大喜,當即跪謝恩人,跟呂洞賓走了。

賓把苟咬接到家裡以後,不要他做任何事,隻要他每日潛心書,以圖皇榜高中,将來有個好前程,左鄰右舍看了都說呂洞賓待苟咬勝過自己的親生兒女。這苟咬也真争氣,埋頭苦讀,整日大門不出,學問也是日漸長進,這樣不覺過了一年,眼看就要臨近趕考了。這一天,呂洞賓家來了一個客人,姓林,是呂洞賓的老朋友,很久沒來他家了。呂洞賓自然是熱情款待客人,好酒好肉都擺上。姓林的朋友見到苟咬後,因為不認識,所以向呂洞賓打聽。呂洞賓便将苟咬的情況一一說給他聽。林姓朋友聽後對苟咬的家境遭遇和發憤攻讀學問既同情又贊賞,加上看苟咬長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材,料想将來必有出息,心裡便喜歡上了他。便找呂洞賓商量,說願意将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不知可否答應?呂洞賓心裡想讓苟咬讀書,現在考試在即,談婚論嫁怕苟咬分心,着實不想答應。但不好駁朋友的面子,隻得推诿說要問苟咬本人。姓林的朋友覓婿心切,當即拉着呂洞賓找到苟咬,當面問他是否願意。苟咬一聽有這等好呈,哪有不願意之理,便滿口答應。呂洞賓這下無話可說了,又不能反悔。眼看考試就差兩個月了,萬一苟咬因貪戀床第之歡,誤了前程,豈不是前功盡棄?左思右想覺得還是要想辦法阻止苟咬成婚。于是呂洞賓把苟咬叫到一邊,說成婚可以,但必須答應自己的一個條件,就是新婚的頭三天苟咬不準進洞房,而要乘燭讀書至天亮,而自己則頂替苟咬守在洞房監督。原想用這條件讓苟咬放棄成婚念頭,誰想苟咬成婚心切,居然也答應了。呂洞賓隻能答應在趕考前讓苟咬成婚了。婚事辦得非常熱鬧,排場很大。待新郎新娘拜過天地之後,呂洞賓張羅着送走了客人,便把苟咬叫到書房去讀書,自己則進了洞房,坐在桌前,看起書來。新娘子隔着紅頭巾本來就看不清新郎的面容,進了洞房後坐在床上,想等着新郎來掀開紅頭巾一起安歇,共享新婚之樂。誰知眼前這“新郎”竟不近前,自己是個女性又不好意思主動去拉,于是,這新婚之夜就這樣過去了。第二天,第三天還是這樣過的。到了第四天晚上,呂洞賓對苟咬說:“你可以進洞房了,但切莫因貪床第之歡而誤了讀書前程。”苟咬答應後,随即入洞房與新婚妻子團聚。而新娘正為這幾天來的事百思不得其解,見了這位年青英俊的青年與這幾天晚上自己隐隐約約看到的“新郎”不是同一個人,非常驚奇,苟咬便将事情的前因的後因講了一遍,新娘也将這三天晚上的事說了出來,兩人這才恍然大悟,明白呂洞賓是一片苦心,真的盼望苟咬能考試一舉成名。當下兩人非常感動,苟咬發誓要抓緊時光攻讀,考個好功名,妻子也表示要全力支持丈夫考試。轉眼趕考的日子就到了。苟咬不負衆望,考了個殿試第三名。沒多久就接到委任狀,被派往外地做官。行前,苟咬要呂洞賓跟他一起去,也好享享福。呂洞賓說:“我有家業财産,一生無憂,你剛上任,還是要先幹自己的事業,我不會跟你去。苟咬見勸不動呂洞賓,隻得自己帶着妻子去上任。臨别時再三交待,有什麼急難事一定要來找我。兩家人揮淚而别。?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苟咬走後一年多,呂洞賓家裡突發一場大火,把家裡的所有财産全部燒了個精光。一家人先是靠親友接濟度日,到後來親友們也不願搭理他了,生活實在難以維持下去。這天,呂洞賓的妻子跟他商量,說我們以前資助苟咬讀書,讓他功成名就,升官發達,現在我們遇了難,不如去找他借點錢來起本做生意。呂洞賓銜是不肯去,怕人家笑話,但頂不住生活壓力,隻得勉為其難去找苟咬借錢。走了十幾天的路程,終天找到了苟咬家。見恩人到來,苟咬很是高興,忙設宴款待。席間,呂洞賓把自家這兩年的變故說了給他聽,并委婉地提出要借點錢做本錢,為家裡建房和生意本錢。苟咬聽了,不說借也不說不借,隻是招待他喝酒吃肉,到處遊玩,天天如此。這樣的日子過了有兩個月,呂洞賓想着家裡妻兒老小無吃無住,心急如焚,再也歇不住了,于是有一日他來個不辭而别,自己回家。一路上,呂洞賓想想自己曾經那麼慷慨地救助苟咬,而現在苟咬則無情無義,不肯幫他,心裡止不住很氣憤,路上逢人便講苟咬的事,聽的人無不指責苟咬無情無義,不報答好心人。待回到家裡,呂洞賓驚奇地發現:自家原來被燒毀的房屋土地上竟然蓋起了一棟新房,比自家原來的老屋漂亮多了。呂洞賓不知是誰家的新屋,不敢進去。忽然聽到新屋裡有哭聲,似乎有人在喊他的名字。他試探着近前一看,隻見前廳裡放着一副棺材,而跪在棺材前哭着的正是自己的妻子和兒女。呂洞賓趕緊上前去問是誰去世了?不料妻子一見他吓得大驚失色,連問他是人是鬼?呂洞賓追問原由,待妻子鎮定下來,兩人将各自分别後的情況說了起來?原來,自呂洞賓離家後,家裡生活非常艱難。過了約20天,忽然來了群人,不由分說,在他家的舊房宅地上建起了新房,前天剛完工,昨天又來了幾個人,擡着一副棺材,說裡面裝的是呂洞賓,幾天前剛死,是得霍亂而死,不能開棺,擡進新房裡就走了。妻子想着家裡的悲慘遭遇,忍不住大哭,沒想到呂洞賓卻安然無恙回來了。呂洞想着奇怪,要兒女們找來鐵斧,打開棺材,隻見裡面放了一隻壇子,壇子裡面是滿滿的一壇銀子,還有一張紙條,呂洞賓拿起一看,上面寫的是四句話:苟咬不是負心郎,路送多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原來這是苟咬在暗中幫助呂洞賓時附帶了一個小小的玩笑。這個故事傳開後,因為“苟咬”的諧音,便有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俗語。

勸世文

據傳,呂洞賓度化的人很多,比如:金榜進士施肩吾、和尚法曾、妓女張珍奴、方士濟子塘、柳樹精等,他除了度化有緣之人成仙外,呂洞賓還力勸人們行善戒惡。《呂祖志》中有其《勸世文》說:

一毫一善,與人方便。

一毫一惡,勸君莫作。

衣食随緣,自然快樂。

算什麼命,問什麼卦。

欺人是禍,饒人是福。

天眼昭昭,報應甚速。

谛聽吾言,神欽鬼伏。

煉丹之道

道家追求長生不老,成為仙人,早期專靠煉丹,認為煉得金丹,服下去就可以長生不老,成仙升天。而到唐末宋初時期,又發展到“内外雙修”,一方面靠煉得神藥金丹養身、養性,使人身心不朽,謂之外養。另一方面,要排除對人有害的各種影響,以煉内丹的方式,内保人的精氣,謂之内修。内修、外養合一,就稱作“服丹守一”。

呂洞賓是極力主張内修、外養的仙道之一。他主張口服以鉛汞為原料燒煉而成的丹藥,也主張在人體内部通過存精保神運氣的功夫,以結成“聖胎”、“内丹”。并且,呂洞賓更強調内丹的煉養。在《鐘呂傳道集》中,記錄了呂、鐘二人在還丹、煉形、朝元、内觀、魔難、證驗等問題上的看法。“煉形成氣,煉氣成神,煉神合道”,而在《純陽真人渾成集》和《呂祖志·藝文志》中,有呂洞賓的《外丹百字吟》和《内丹百字吟》,前者是講怎樣燒煉金丹,後者是講煉氣養神固精之法。

黃粱夢

黃粱夢呂仙祠是依托唐人沈既濟的小說《枕中記》的故事而建的,故事說的是在唐開元年間(字幕:公元719年),道士呂翁成仙後,化作長者雲遊天下。一天,在邯鄲道上的一家客店裡,

先睡一覺吧”。盧生一枕上瓷枕,便很快進入夢鄉。他夢見自己考中進士,連連升官,但又幾經浮沉,幾次遭受誣陷,虧得皇帝為他平反冤獄,後又出将入相,封為燕國公,娶了美麗的妻子,全家享盡榮華富貴,高壽81歲久病不治而亡。夢到這裡盧生猛地醒來,隻見店主人正在煮黃粱米飯,盧生驚訝不已,呂翁卻笑眯眯地對他說:“人生之道,不就是一場夢嗎?”盧生茅塞頓開,扔下詩書跟呂翁學道去了。在後來的作品中,人們對情節進行演義,讓呂洞賓取代呂翁,成為黃粱夢中的主人公。

黃粱夢呂仙祠是國内唯一以夢為載體的文化景區,在國内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為國際間的夢文化研究與交流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日本五、六十年代小學課本中有《邯鄲夢》一文,民間戲劇也有《邯鄲記》一出戲,已搬上舞台。景區中軸線上依次有鐘離、呂祖、盧生三大殿,東西有光緒、慈禧兩行宮,東院有“中國名夢館”等參觀項目。景區其它配套服務設施齊全,已建成為集遊覽、休閑、學術研究為一身的文化景區。但景區始終認識到發展才是硬道理,深挖夢文化内涵,擴大遊覽面積,現已完成擴建37畝征地工作,規劃正在設計中。

殿宇房舍坐北朝南,而大門卻面西。入大門迎面而立的八仙閣與門樓東、西對峙,院落中部南側是照壁,上嵌“蓬萊仙境”四個石刻大字,傳為呂洞賓所寫,因而有許多傳奇故事。照壁對面是三間丹房,入門,四面荷花吐豔,楊柳争綠,使人心曠神怡。進入中門便是主體建築的鐘離殿、呂祖殿、盧生殿。殿内均有塑像、石像,盧生石卧像,睡意朦胧,惟妙惟肖,招引了不少名家為他寫詩作畫。殿閣門聯多出自名家之手,妙趣橫生,殿兩旁長廊内有各代名碑古碣。中軸線的兩側,有清末建築的東西行宮、鐘鼓樓、涼亭、假山等,大小建築錯落有緻,間有古柏、翠竹、奇花等花木襯托,環境幽雅,曆代文人騷客多遊于此。宋王安石曾寫下“邯鄲四十餘年夢,相對黃粱欲熟時。萬事隻如空鳥迹,怪君強記尚能追”的詩句。盧生殿楹聯題道:“睡到二三更時凡功名皆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後無少長俱為古人”,極富人生哲理。

鐘離十試

第一試:洞賓一日外出回來,突見家人悉皆病死,洞賓既不悲傷,也不悔恨,隻管置辦壽衣、棺木,準備料理後事,不一會兒,又全都活過來,他也無所謂。

第二試:洞賓上街賣貨,買主讨價還價後,說好了價錢,但買主又反悔變卦,隻付給一半價錢,洞賓不惱,讓買主大搖大擺地把貨物拿走。

第三試:大年初一,洞賓正欲出門,遇一乞丐倚門乞讨,洞賓急忙施予财物,但乞丐卻沒完沒了,一讨再讨,口出穢言,洞賓隻是滿臉堆笑。

第四試:洞賓牧羊山中,忽遇一餓虎追捕羊群。洞賓保護羊群下坡躲避,自己上前以身擋虎,老虎見之悻悻而去。

第五試:洞賓居山中茅舍讀書,忽然來了一個漂亮女子,聲稱自己是迷了路前來求宿。繼而,這女子百般挑逗洞賓,夜逼共寝。洞賓始終神态自若。

第六試:洞賓一日外出歸來,發現家中遭竊,财産洗洗劫一空,洞賓沒有頹喪,沒有報官,乃躬耕自鋤。鋤地時忽然挖出十幾錠黃金,洞賓趕緊用土掩埋,分毫未取。

第七試:一次上街買些銅器,回到家中一看,全都是金器,洞賓馬上退還給貨主。

第八試:有個颠狂道士在街巷裡賣藥,聲稱服者立死,來世可以得道。人們聽了,誰個肯自尋死路?洞賓不信這個邪,買回服之、安然無恙。

第九試:河水泛濫,洞賓與衆人乘舟渡河,行至中遊,狂風暴作,波濤洶湧,衆人驚懼,唯洞賓神态自若,端然不動,視生死之度外。

第十試:洞賓獨坐室中,忽見無數奇形怪物狀的妖魔鬼怪,有的欲殺之,有的欲打之,洞賓毫不畏懼。又一群夜叉,押着一個血淋淋的死囚,前來找洞賓索命:“你前世殺了我,今當賞還我命!”洞賓道:“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神态自若,端然不動。忽然見空中大喝一聲,鬼怪皆無。一人撫掌大笑,卻是雲房先生漢鐘離。

十試呂洞賓,呂洞賓皆以平常心态對待。鐘離權極為滿意。帶着呂洞賓至終南山鶴嶺,傳以靈寶秘法,上真秘法,共同開創了鐘呂金丹派。

(一說鐘離權的師傅東華帝君,是純陽真人呂洞賓的前身。該說法多見于明清小說以及降鸾書、勸善文中,如《八仙得道傳》、《東遊記》等。另據《曆代神仙通鑒》,呂洞賓是上古聖王“皇覃氏”轉世。)

史料索引

呂洞賓詩從内容來劃分,大緻可分為題詠、贈答、勸度、修煉這樣幾類,題詠詩多好事者為主,更隐姓名,使人猜測,以欺世惑衆。贈答詩贈答人物多不可考,或依傳說因事設詩,或依靈迹移花接木,改竄他人之詩以當之。故前兩類僞多真少。勸度詩大部分見于《渾成集》上卷。修煉詩多言内、外丹事,内外丹兼修是北宋道教修真理論的一個特點,呂洞賓倡此說是必然的,所以後兩類可說是真多僞少。但是《呂祖志》,《混成集》中所收的詩歌詞曲多是南宋以前出現,其影響是存在的,可作為研究昌洞賓和宋代道教的主要參考資料。

胡應麟的《少室山房筆從》玉壺遐覽三雲:“考呂之顯迹五代,見于雜說者,其句有飲海龜兒人不識、燒山符子鬼難看’見于詩話者,其句有‘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檔裡煮山川夕似是本詩。而‘朝遊北海暮蒼梧’亦可信者,然皆五代小說所載也。”“飲海龜兒人不識”詩,見于《純陽呂祖集》及《呂祖志》“真人本傳”中,其他諸本皆題為《送鐘離雲房赴天池會》,唯《渾成集》不加題目,與其他七律合編,并諸本文字不盡同。《金蓮正宗記》純陽呂真人條亦記此詩日:“俄而之間、仙人數輩,特邀先生(正陽真人鐘離權)赴蓬菜之會,呂公泣下拜啟,師真雲車東邁,何日言歸,遂以詩禱之日:‘功滿來來際會難,又聞東去幸仙壇,杖頭春色一壺酒,頂上雲攢五嶽冠,飲海龜兒人不識。燒山符子鬼難看,先生去後身須老,乞與貧儒換骨丹。’正陽答日:‘金丹一粒定長生,須向真鉛煉甲庚,火取南方赤鳳髓,水求北海黑龜精,鼎攢四季中央合,藥運三元八卦行,齋戒與君成九轉,一丸人腹鬼神驚。’詩畢遂去。”鐘離答詩諸本皆以其為呂詩,并與前一首合編,“真人本傳”中無鐘答詩之事。這些都是後來傳說,固不可信,但詩卻可能是真的。鐘呂傳授之說後起,遂有人依所傳呂洞賓詩因詩設事,編造鐘呂傳道故事。

前所引兩首,《渾成集》收入一組七律中,共六十六首。這組詩《呂祖志》收六十三首,與《純陽呂祖集》同。《呂祖全書》則收入前所雲:“七律一百另七首”中,并包括“一粒粟藏世界”詩。這一組七律,雖各本所收數量不同,編排順序卻大緻一樣,估計都是較早的呂洞賓詩作。如其中收《贈陳處士》、《哭陳先生》二首,即為與陳搏之詩。

這兩首詩,《呂祖志》中有題,《渾成集》中無題,不知陳處士,陳先生何許人。《呂祖全書》題為《贈陳處士烈》、《哭陳先生烈》,題下有“按神仙鑒系陳烈。”《終南山人集》題為《贈福州處士陳季慈烈》。查趙道一《仙鑒》無陳烈事,而《宋史》卷四百五十八有傳,言其學行端傷,重尊古禮,似一腐儒,絕非山林樂道,高舉遠引之士,與詩中所記不相類。《贈陳處七》雲:“青霄一路少人行,休話興亡事不成,金榜因何無姓字,玉都必是有仙名。雲歸大海龍千尺,月滿長空鶴一聲,深謝宋朝明聖主,解書丹诏诏先生。”陳搏經唐末五代,曆數朝之興敗,并“唐長興中試進士不第”,遂修仙去,與呂洞賓唱酬如交友。(參見《道藏》洞真部《太華希夷志》)周世宗、宋太宗屢召之.(參見《宋朝事實類苑》卷四十一)這些都一與詩的内容相一緻,并其詩雲“宋朝”,而不言“本朝”,“國朝”或“聖朝”,時似在大宋開國之初。又苗善時《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紀》中“襲明印第七化”,即言此詩為呂洞賓“宋初别華山贈敬希夷先生詩。”亦以《哭陳先生》詩為悼陳傳之作。

這一組詩中,又有贈劍客詩數首,多處提到鏡劍。呂洞賓有劍術,傳為劍仙,與劍客往來事有可能。關于劍客的詩還有七絕若幹首,這些都可能是呂洞賓詩。

《呂祖志》卷四有五言律十八首,見收于他本,但皆為十六首,而《渾成集》未收。其中有兩首見引于《還丹衆仙淪》(《道藏》洞真部),此書為皇枯四年(1053年)抱腹山人楊在集,大概這一組五言律亦為北宋初所傳呂洞賓詩,或為呂洞賓所作。

呂洞賓歌不多,《呂祖志》收十首,與《純陽呂祖集》同,《渾成集》一首,《終南山人集》十三首,《呂祖全書》十四首,多言修煉事。以下對其中幾首加以考辨。

贈白龍洞劉道人

陸西星《終南山人集》假呂洞賓自記雲:“吾作《白龍洞劉道人歌》,道人即海蟾也。龍洞在首陽太華兩山之間”…,海蟾隐此,吾作長歌寄之。他日度紫陽,即以此歌為衣缽,故此歌亦載于《悟真篇》中,蓋紫陽即吾作而潤色之以度人者。所易字句,比原作穩洽,可照《悟真》參之。”此歌見張伯端《悟真篇》,必後人略加更改收入呂洞賓集中,遂成呂作。陸西星欲蓋彌彰反證其為。

敲艾歌

陸西星以為作于南唐中興時,此說不可信明萬曆間楊氏刊呂祖文集才補入此歌‘以前諸本皆不收。這有兩種可能,一是此篇晚出,二是前人不以其為呂洞賓作。其起句為“漢終唐國飄蓬客”,陸氏亦假呂洞賓自記日:“吾《敲艾歌》起句,不已漢末周朝而已,漢終唐國者以南唐尚在也”。《呂祖全書》卷三十一,有明正統八年(1443年)無暇子錢道華注日:“後遇鐘離權正陽帝君授與大道,修煉已成,遂作此《敲艾歌》雲:漢終唐國飄蓬客也。”寓以漢授唐。這兩個解釋互相矛盾,皆屬不經,此歌《渾成集》、《金丹詩訣》皆不收,大概出于元代。

窯頭坯歌

《終南山人集》中,題下有注雲:“紹興庚辰作自記”,陸氏此說不錯,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二記《呂公窯頭坯歌》一卷,以陶器為喻也。”而晃公武《郡齋讀書志》與鄭樵《通志藝文略

》皆不載。歌中還提到富鄭公,張尚書,趙樞密,據《呂祖全書》卷五注,此三人為富弼、張商英、赴鼎,後二人皆曆南宋,故此歌出現的時間,也就在南宋初,不過是否像陸西星說的那樣确切,就不得而知了。

其他如《谷神歌》、《秘決歌》之類,出現的時間也不會太早,大概也就在北宋末、南宋初,此時鐘呂傳說最盛,《鐘離權傳靈寶畢法》,呂洞賓《肘後三成篇》、《九真玉書》之類,也都在這個時期出現,所以這些歌,必是此時好道者為之,并可能是張紫陽一派的南宗道士。

《呂祖志》卷六,收《漁父詞》十八首,《楚江南》十一首,《沁園春》四首,雜曲十首。比《純陽呂祖集》略多收一,二首,大概南宋以前所傳的呂洞賓詞曲也就是這些了。其出現的時間,大概和前面的“歌”差不多,傳于兩宋之際。

其詞主要言内丹修煉事,兼有些修仙出世的思想和佛家說教。《沁園春》中有一首見于《青瑣高議》及《苔溪漁隐從話》,即《道藏》中《呂純陽真人沁園春丹詞》。雜曲中有二首見記于《夷堅志》及《若溪漁隐叢話》,話》。《夷堅丁志》卷第十八有“張珍奴”條,記呂洞賓授珍奴詞“坎離乾兌分子午”雲雲,詞與《呂祖志》所記相同,然文字小異。薛道光注《悟真篇》序中引此條,言其出宣和間,可知此詞為南宋初所傳。關于詞的出現又有不同說法,《夷堅》以洞賓授珍奴;《呂祖志》則言某太守令妓唱詞曲,始知此曲傳于洞賓,《仙鑒》則以太守為黃覺能,以妓為張珍奴,《純陽先生詩集》卷九詞鈔,比較完整地記述了這首詞的來曆,其實就是把劉緻《貢父詩話》中黃覺能事與《夷堅》所記張珍奴事合二而一,可見後來的傳說又有所變化。傳世的呂洞賓詩詞作品,許多都是靠了這樣的傳說而流行開的。

《呂祖志》卷六,雜曲的最後一首“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亦見《純陽先生詩集》卷九詞鈔,有火西月按語雲:“黃山谷最愛此詞,嘗略更數句以助行吟之興,或遂疑為山谷作者,非也。”《苔溪漁隐叢話》前集卷第五十八記日:“山谷雲:‘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有人書此曲于州東茶園酒肆之柱間,或愛其文旨趣而不能歌也,中間樂工,或按而歌之,辄以理語竄入,眸然有市井氣,不類神仙中人語也。十年前,有醉道士歌此曲廣陵市上,童兒和之,乃合其故時語,此道士去後,乃以物色迹逐之,知其為呂洞賓也。”《叢話》記此詞,文字與《呂祖志》所記不同。胡仔已把這首詞的來龍去脈講得很清楚,又是南宋道士把黃庭堅詞略加更改,傳為呂洞賓詞,類似情況在呂洞賓詩歌詞曲中是很多的,傳的久了,都相信是呂洞賓的詩作,而真正的原作者,卻泯沒無聞了。

上一篇:草刈美座

下一篇:嘉納明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