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鲈

吻鲈

鲈形目沼口魚科動物
吻鲈(學名:Helostoma temminkii):野生魚體長20-33厘米,人工養殖體長3-5厘米。其英文名為Kissing fish,意為接吻魚。為常見觀賞魚。魚體一般為乳白色或淡粉色。還有一部分吻鲈通體銀灰色或藍綠色,也有少數的吻鲈為白色。各鳍均透明,略呈銀色。吻鲈遊動起來十分緩慢,顯得雍容大方,具有迷人的魅力和觀賞價值。平時性情極為溫順、活潑,因此不宜同喜歡安靜的熱帶魚混養。它在水的各層都喜歡遊動,但休息時常常停在魚缸的底部。在飼養時還喜歡用厚嘴唇吸吮食箱壁和水草上的青苔,所以在養魚時,常常每箱放一尾吻鲈做“清道夫”。吻鲈在觀賞魚品種中屬于小型觀賞魚,以魚喜相互“接吻”而聞名,意喻愛情長久而得到養魚者的喜愛。不僅異性魚即使同性魚也有“接吻”動作,實際上,接吻魚的“接吻”并不是友情表示,而是一種争鬥。原産于東南亞地區的泰國、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婆羅洲和爪哇。[1]
  • 中文名:吻鲈
  • 拉丁學名:Helostoma temminkii
  • 别名:親嘴魚、吻嘴魚、吻魚、香吻魚、接吻鬥魚、桃花魚、釘口魚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
  • 綱:輻鳍魚綱
  • 亞綱:
  • 目:鲈形目
  • 亞目:
  • 科:
  • 亞科:
  • 族:
  • 屬:
  • 亞屬:
  • 種:
  • 亞種:
  • 分布區域:
  • 命名者及年代:Cuvier, 1829
  •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吻鲈在自然條件下魚體長17-30厘米,人工養殖的品種體長一般為3-5厘米。魚體呈橢圓形或長圓形。側偏、頭大,嘴大,尤其是紅色的嘴唇非常堅硬又厚又大,上颚或下颚沒有牙齒,有數百個小的鐵鏽色黏膜覆蓋着琺琅質像很細的鋸齒。眼大,眼膜紅色,有黃色眼圈。有光滑的鰓蓋和副鰓蓋。背鳍、圓形臀鳍特别長,從鰓蓋的後緣起一直延伸到尾柄,尾鳍後緣中部微凹。有一條中斷的側線。胸鳍、腹鳍呈扇形,尾鳍呈三角形。水族館的魚體一般為乳白色或淡粉色。還有一部分吻鲈通體銀灰色或藍綠色,也有少數的吻鲈為白色。各鳍均透明,略呈銀色。野生狀态下的魚體呈灰色至綠色,尾鳍基部有黑色條紋。

栖息環境

喜歡栖息于熱帶河流中,通常生活在水草茂盛的池塘或沼澤裡。

生活習性

吻鲈在原産地常被作為一種食用魚。它對水質的要求不嚴,群居性不太明顯。雄魚在産卵之前,會利用在水面呼吸所産生的氣泡作回巴為浮巢。

吻鲈有口對口打鬥的習性。其中接吻鲈因為當彼此把嘴唇緊靠在一起時,看起來好像在接吻一樣,因而得名。它們不僅在雄魚和雌魚之間會有接吻的現象,雄魚與雄魚之間也會有這種情形。當兩條吻鲈相遇時,雙方都會不約而同地伸出生有許多鋸齒的長嘴唇,用力地相互碰在一起,如同情人“接吻”一般,長時間不分開。不過,這種“熱吻”并不是“求愛”,而是在打鬥。由于吻鲈具有保衛“領地”的習性,兩者相遇時,用長嘴唇相鬥來解決“領地”争端,直到有一方退卻讓步,“接吻”才宣告結束。

吻鲈的食性較雜,雖然是大型魚種,但一般對大型水蚤并不感興趣,而經常是長時間的張開大嘴去“喝”一些小型水蚤才能吃飽,這也是熱帶魚的一種特殊的取食方式。

吻鲈十分活躍地在水族箱中自由穿梭,并不時用它們淺肉色的嘴巴啃食着水草、水族箱壁以及飾物上的水藻、青苔。它們時而頭朝下倒立地賣力“工作”,時而忙中偷閑,快速地遊到水面,用它們和其他鬥魚科一樣獨特的輔助呼吸器官直接大口直接呼吸水面上的空氣,盡管,吻鲈如此忙碌,但依舊不是良好的“水族清道夫”,因為,它們雖然喜歡啄食藻類,卻不是它們的主食,吻鲈食量很大,可以接受任何餌料,啃食藻類不過是它的自然天性以及補充它習性好動而大量消耗的體能,随着生長發育,它的排洩物也會大量增加,幾乎比它“清掃”的髒物還多。 

分布範圍

分布于爪哇、蘇門答臘、婆羅洲、馬來半島。

原産地: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加裡曼丹島、巴布亞-引進,蘇門答臘)、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半島、砂拉越)、緬甸、泰國、越南。

引進:菲律賓、新加坡。

繁殖方式

吻鲈不像與之關系密切的同類物種,并不建巢或照顧自己的魚苗。受精卵附着在植物的下面,需要大約一天才能發育成苗。幼蟲在兩天内自由遊泳,并在短時間内停留在洪泛區。當幼仔達到約5-7厘米時,通過河流回到較慢的水域中,在那裡度過自己大部分的生命周期。

每年繁殖一次。交配系統混雜,雌性開始交配時隻與一隻雄性交配并産卵。它們沒有顯示出刻意的選擇任何配偶,也沒有為未來産卵保持同一配偶。吻鲈雌雄異體,卵生,外部受精。在雨季開始時繁殖,每年産卵一次。成魚通過河流遷移到淺水湖泊或淹水森林中繁殖。雌性開始交配,會與雄魚颠倒翻騰,同時釋放卵子和精子。雌魚平均釋放1000枚卵。與其他淡水物種相比,卵通常較小,并具有油滴以增加浮力。受精卵浮在水面上,通常附着在漂浮的植被上。卵發育兩天後變成自由遊泳的魚苗。吻鲈在3-5歲時達到性成熟。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标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于20000平方公裡,栖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人工養殖

吻鲈不吐沫營巢,而直接産漂浮性卵,浮在水面。卵呈琥珀色,如發白,則說明卵未受精。繁殖小魚時,可按雌雄1:1的比例把親魚放入繁殖缸内,同時兌進一些蒸餾水,刺激親魚發情。每尾雌魚的産卵過程要持續數小時,可産卵500-10000餘粒,平均可達2000-3000粒。由于吻鲈有吞吃魚卵的習慣,所以繁殖缸裡應該多種植一些浮性水草。

接吻魚為卵生,體外受精,一般要用體長在20厘米以上的做親魚。用80×40×40厘米以上的較大的水族箱進行繁殖,用5-7天的老水,水溫在25-27℃之間,酸堿度為6.8-7.4,硬度為9-11,箱内水面上放置一層浮生水草。雄魚不停地圍繞着雌魚轉,當達到适當的位置,呈“U”形裹在雌魚的身上擠抱,雌魚産卵後雄魚立即射精。

接吻魚的卵屬于浮性卵,漂浮在水面上層似油狀,浮生的水草可以使它們免遭親魚誤吞食。産完卵後,就可以将親魚撈出,對卵進行人工孵化。20-24小時即可孵出仔魚,2-3天仔魚能遊動起來後,要大量喂灰水,否則它們就會餓死。2-3天後再喂小紅蟲3-4天,即可喂大蟲。15-20天時,要把迅速生長的仔魚分成兩箱或三箱飼養,才能保證較高的成活率。有時一窩仔魚可以成活9000多尾,一年左右達到性成熟,壽命可達6-7年。

上一篇:新聞學概論

下一篇:公司信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