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尚書

古文尚書

兩漢私家所藏壁中書
古文《尚書》有多種來源,共同的特征是出自兩漢私家所藏壁中書。[1]相傳為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牆壁時發現的,後經孔子後人孔安國整理,傳至後世的古文《尚書》内容也包括古文《尚書》部分,但為僞書。先秦時有100篇,其中《虞夏書》20篇,《商書》、《周書》各40篇,每篇有序,題孔子所編。漢代重新重視儒學,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漢代通行文字隸書寫的《尚書》,共28篇,被稱為今文。僞《古文尚書》亦稱僞孔本,又稱河間獻王本。
    書名:古文尚書 别名:《書》 作者: 類别: 原作品: 譯者: 出版社: 頁數: 定價: 開本: 裝幀: ISBN: 創作時期:上古時期至春秋時期 題材:散文

版本曆史

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中的書指的就是《尚書》,是古代曆史文獻彙編,是研究古史的最重要依據。現代能看到的《尚書》有《今文尚書》、《古文尚書》、《僞古文尚書》三種。

尚書

先秦時<尚書>有100篇,其中《虞夏書》20篇,《商書》、《周書》各40篇,每篇有序,題孔子所編。《史記·孔子世家》也說到孔子修《書》。但近代學者多以為《尚書》編定于戰國時期。秦代焚書給《尚書》的流傳帶來毀滅性打擊,原有的《尚書》抄本幾乎全部被焚毀。

今文尚書

漢代重新重視儒學,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漢代通行文字隸書寫的《尚書》,共28篇,被稱為今文<尚書>。

古尚書

又稱孔壁本《尚書》。

西漢時期,相傳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牆壁時,發現了另一部《尚書》,是用先秦六國時的字體書寫的,人們稱之為古文《尚書》。古文《尚書》經過孔子後人孔安國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書》多16篇。

僞古尚書

僞《古文尚書》亦稱僞孔本,又稱河間獻王本。流傳至現代,是後代《尚書》最通行的本子。

在西晉永嘉年間的戰亂中,今、古文《尚書》全都散失。東晉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給朝廷獻上一部《尚書》。這部《尚書》共有58篇,包括今文《尚書》33篇、古文《尚書》25篇。梅頤當時獻了僞《古文尚書》及孔安國《尚書傳》。其中新增篇目和《孔安國傳》是晉人的僞造。但由于唐陸德明作《經典釋文》和官修《五經正義》都采用“僞孔本”,所以一直沿襲下來,流傳至今。

僞書證實

中國宋、元、明、清的許多學者,都對梅赜所獻的這本《尚書》産生疑問。一些學者認為“《尚書》惟今文傳自伏生口誦者為真,古文出自孔壁中者盡為後儒僞作”。但也有一些學者認為現存的古文《尚書》可能是根據秦火以後所傳的零星斷簡,增補而成。

2008年,清華大學入藏的一批珍貴竹簡(簡稱“清華簡”)中發現的多篇《尚書》均是焚書以前的寫本。《金縢》、《康诰》、《顧命》等部分篇目有傳世本,但文句多有差異,甚至篇題都不相同。更多的是前所未見的篇章。例如《尚書》中的名篇《傅說之命》,即先秦文獻引用的《說命》,和傳世僞古文就并不相同。經過專家認證,這批清華簡中有失傳多年的真正《尚書》,證實現今傳世兩千多年的古文《尚書》确系“僞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