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文學

反思文學

揭示社會謬誤的文學類型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從政治、社會層面上還原“文革”的荒謬本質,并追溯到此前的曆史,從一般地揭示社會謬誤上升到曆史經驗教訓的總結上,和傷痕文學相比,其目光更為深邃、清醒,主題更為深刻,帶有更強的理性色彩,被稱為“反思小說”。反思文學開闊了新時期文學的視野,使新時期文學具有了更豐厚的容量與更深刻的蘊含。這些作品或張揚被左傾思潮壓制多年的“人道主義”,甚至歌頌某種"永恒的、超階級的人性",或探讨“愛情婚姻”方面的社會問題,如《愛,是不能忘記的》、《春天的童話》、《我們這個年紀的夢》等;或讴歌人的生命力量,如《北方的河》、《迷人的海》等;或思考生存價值,如"知青小說"中對往日做寫實性卻富于詩意的回憶與描述、“右派小說”中立足政治曆史之上對自己的心理曆程的解剖。
    中文名:反思文學 外文名: 定義: 類型:文學作品 時間: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 目的:還原“文革”的荒謬本質

文學簡介

20世紀80年代前半期在中國大陸文壇出現的一種令人矚目的文學現象。“反思”一詞是哲學上的一個術語,含有反省、回顧、再思考、再評價、懷疑以往既成的結論等多層意思。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思想解放運動的影響下,伴随着政治上的撥亂反正,作家們開始以冷靜、嚴肅、實事求是的态度去審視曆史,他們視野更加闊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學從而應運而生。

反思文學是傷痕文學的發展和深化。較之于傷痕文學,反思文學不再滿足于展示過去的苦難與創傷,而是力圖追尋造成這一苦難的曆史動因;不再限于表現“文革”十年的曆史現實,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來甚至是更早的曆史階段。重新探究曆史是非,對過去一貫以為正确而在實踐中證明是錯了的政策、路線、事件提出懷疑,并以藝術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現,這就是反思文學的基本出發點。

在反思文學興起的初期,“反右”擴大化、“大躍進”、“文革”等一個個事件的曆史真實不斷在文學中得到展示,而這些,也就構成了反思文學的主要題材。從時間上來看,反思文學始于1980年代前半期,是新時期文學轉折的直接體驗者,深受現實主義及人道主義影響。

這一時期的反思文學作品幾乎全部是悲劇性的,作家們在悲劇中傾訴了人民的苦難,貫注着對民族坎坷曆程的思考。茹志鵑的《剪輯錯了的故事》、張一弓的《犯人李銅鐘》等是其中的代表作。随着新時期作家主體意識的加強,從王蒙寫作《蝴蝶》開始,作家們在反思曆史的同時又給自己提出了新的課題,那就是個人對曆史應負的責任。這樣,文學就将展示曆史的進程與探索人生的真谛結合了起來。在反思文學的這一階段,新時期文學完成了它的一次重要的跨躍——由側重于表現時代精神到注重于張揚人的主體,由展示曆史沿革到緻力于對人的心靈世界的探尋。

背景

社會條件:政治上的撥亂反正、社會性的思想解放運動

作家條件:“右派”作家歸來、青年作家湧現

思想條件:文學不再滿足于暴露揭示傷痕,而試圖對曆史作縱深整體性思考。

文學類型

反思内容:對共和國初期至“文革”時期曆史、社會、個體命運進行批判性思考。反思對象:較廣泛,幹部、右派、知青、農村、軍營生活、商人、“内奸”等在文革中命運。思考觸角,追索從左到極左的深層曆史原因。

反思主體:複出作家、知青作家、女性作家可與“傷痕文學”相比較。

文學觀點

“反思”一詞,首次出現于英國哲學家洛克的着作中,他将“心靈内部活動的知覺”,稱為“反思”。而在我國當代文學史上,這個詞卻具有特定的意義,即對文革、十七年以至更早的曆史事實進行思考,從而在意識形态、國民性等方面挖掘現實問題的根源,同時,在曆史和自然的大的環境背景中展開對“人”的價值的思索。可以說,“反思文學”是“傷痕文學”的深化,兩者間的區别主要在于:哲學思考的介入。

所謂反思,從哲學角度理解,就是人類精神的自我活動與内省的方法。反思既是對事物和現象的思考,對自己體驗過的事件和經曆的理解與描述,更進一步則是對自己思考的再思考。作為文學思潮,反思文學是傷痕文學的必然結果,符合“反思”思維的特點。

綜觀“反思文學”的創作,主要焦點在于對“人”的反思上。這種對“人”的“反思”有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

它首先是主要針對政治層面的,關于建國後的曆史問題尤其是對農村問題的反思成為作家創作的一個重點。其中張一弓創作的中篇小說《犯人李銅鐘的故事》以一個為了群衆生命而不惜觸犯黨紀國法的大隊支書的形象,樹立了新時期第一個成熟而完整的悲劇英雄形象。而高曉聲的《李順大造屋》則以看似幽默的筆法,揭示了中國農民自身的性格弱點,指出這些“民族劣根性”在建國後的左傾災難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以上作品對文革中種種事件表現的深刻程度顯然遠遠超過"傷痕小說",但它仍局限于将人僅僅放在政治層面思考。這種情況随着"反思文學"的深入出現了變化,很多作家不久就開始轉到對"人本身",如"人性"、"人的價值"、"人的生命力量"等更深刻的問題的思考上。

這些作品或張揚被左傾思潮壓制多年的“人道主義”,甚至歌頌某種"永恒的、超階級的人性",如表現"同情"的《離離原上草》、表現"母子親情"的《女俘》、表現“友情”的《駝鈴》和表現"愛情"的《如意》等;或探讨“愛情婚姻”方面的社會問題,如《愛,是不能忘記的》、《春天的童話》、《我們這個年紀的夢》等;或讴歌人的生命力量,如《北方的河》、《迷人的海》等;或思考生存價值,如"知青小說"中對往日做寫實性卻富于詩意的回憶與描述、“右派小說”中立足政治曆史之上對自己的心理曆程的解剖。

内容

描寫以社會底層小人物為主角的"苦難故事",這類作品的主人公本身不具備反思能力,因而理性"反思"色彩較淡薄,故事成為小說的中心,作家的反思主要通過離奇的故事情節來展開,這些苦難故事揭示了曆史事實的某些真相。

兩個反思角度:

其一,與"右派"反思小說有某種相似,比如史鐵生的《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張承志的《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等;

其二,着力于表現下鄉知青的真實心理與苦難處境,對知青運動作出否定。如葉辛的《蹉跎歲月》,旗幟鮮明地指出了知青下鄉是浪費生命、蹉跎歲月的舉動。具體可分為:

1、個人化反思

個人化反思使反思角度各異:曆史文化、人性根源、社會制度、政治運動及個人經曆等;相應的,得出的反思結論也各不相同,有批判政治運動的,有暴露人性陰暗的,有挖掘自身不足的,也有"拒絕忏悔"的。

2、個性化特征

在文學作品的風格上也參差多态,作品的個性化特征畢現。

既有王小波那種戲谑調侃式的,又有崇高神聖狂熱如張承志式的,也有餘華、王安憶帶有先鋒色彩的(《一九八六》、《叔叔的故事》),還有客觀冷靜表面上忠實于寫實的尤鳳偉式的。

3、紀實與虛構

80年代非常寫實的反思,即使寫的是作家個人的"真事",也會因為要迎合社會輿論而對事實進行扭曲加工,至少在對"事實"的理解上會與作家真實的想法不盡相同。虛構需要邏輯圓滿,容不得假。事實也許是虛構的,但内在的邏輯卻是真實的,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真實"。

作者簡介

王蒙

(一)王蒙右派後經曆及複出後創作情況

“故國八千裡,風雲三十年”。創作從純色到雜色。思想内涵複雜化:革命理想主義激情中融入曆史理性精神;在革命信念底色上認識到現實的力量從而表現出對現實問題的戲谑與嘲弄。藝術上銳意求新,借鑒西方現代派手法,解構傳統現實主義。

(二)王蒙“反思小說”的特征

1、淡化創傷記憶,着意揭示深刻哲理和教訓

2、自覺以曆史、民族、國家代言人的身份出現

3、認同曆史發展,以規範個體心理情感體驗,顯示宏大崇高的革命理想主義色彩

4、叙事特征:置于40年代末到7、80年代的時間框架中,讓時代動亂由心靈嬗變折射而出。反思主體:大多幹部身份,往往青年時代就投身革命,革命信仰理想激情,遭遇運動,雖迷惘痛苦,但始終懷有革命信念對理想忠誠。

(三)作品

1、《布禮》,理解“鐘亦誠”形象

2、《蝴蝶》,張思遠。确立人民上帝的主題。同樣傾向:李國文《月食》,茹志鵑《剪輯錯了的故事》

3、《活動變人形》——标志作家從曆史反思進入文化反思。

(1)具有“反思”與“文化尋根”兩個層面,雙向文化批判

(2)三種不同時态的時間流,叙事時間,增強作品立體感,設置多向座标體系,以便從現實變革、文化承傳、世界文化走向方面透視主人公心靈曆程和文化人格。

(3)倪吾誠形象塑造及其典型意義

具有認知價值:A、從文化認知意義上B、從畸形人格曆史遺傳性。

張賢亮

(一)張賢亮經曆及創作概況

(二)作品解讀:主題。

小說将批判指向畸形時代社會的同時,将人物非人化作為小說叙事起點,如何由非人還原成人,如何從苦難中中自我超越成為小說叙事重心。

憑什麼得以超越?——女人的拯救。

《綠化樹》馬纓花母性多于妻性,使主人公從狼孩還原成人;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黃香久,妻性多于母性,讓主人公從半個男人成為完整的男人。

(三)章永璘形象分析。

(四)張賢亮反思小說的特征

1、讓主人公在靈與肉的煎熬中完成人格的蛻變

2、對正義的堅守,對苦難的堅定承受

3、表現善與美的力量

4、“才子佳人”傳統叙事模式

(五)女性主義者對其男性中心意識的剖析。

章永霖在“自我超越”過程中越來越感覺到與馬纓花的距離,對黃香久的厭棄。強調女性對男性的奉獻,始亂終棄的情愛模式。

谌容與張潔

(一)張潔、谌容生平創作概況

(二)谌容《人到中年》

1、《人到中年》的意義

提出了帶有普遍性的社會問題——呼籲尊重知識人才,關愛中年知識分子

2、陸文婷形象塑造及典型意義

物質極度匮乏,精神富有,搶救中年知識分子

(三)張潔女性題材小說:

《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祖母綠》,改革小說《沉重的翅膀》,九十年代末《無字》以女性血緣的紐帶的家族史、弑父、殺夫、女性主義視角。

(四)創作特色:鮮明的女性立場,對知識女性生存境遇的思考

梁曉聲等

(一)知青反思小說整體創作狀況

第一階段:

以中短篇為主,表現對往昔生活審視和對新的精神信仰、未來人生目标追尋。

王安憶《本次列車終點》(陳信),史鐵生《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第二階段:

以長篇為主,超越單純知青題材本身,深入人本身進行自審性批判

梁曉聲《雪城》、張抗抗《隐形伴侶》、老鬼《血色黃昏》等

(二)梁曉聲《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解讀。

(三)老鬼《血色黃昏》靈魂自叙傳,新聞實錄,主人公胡林。

作品

尤鳳偉的《中國一九五七》

1、強勁的想象力産生強勁的真實

以虛構的形式達到逼真的寫實效果,是小說最顯着的特征之一。

以周文祥為第一人稱展開的叙述,不斷遭到周文祥自己的質疑。即人物對自己的記憶是持不完全肯定态度的,正是這種不肯定的态度,獲得了讀者的信任。

2、小說結構平實而富于變化

小說共分四部和一個尾聲。“平實”的表現是,按時間先後叙述,“變化”在于每部的寫法不盡相同,同中有異,保持着一貫的回憶、反思的總體格調。

3、語言的豐富意味

小說中的人物,大都因語言(文字)而獲罪,小說中描寫的審訊、記大事記、詞條、對歌等等,都是運用語言的不同方式,而人類的自由也主要體現在語言的自由上,如果連最基本的語言自由都沒有,生命的自由根本是不可能的。

小說通過周文祥的叙事,以确鑿的事實告訴我們:語言的分裂與異化往往是同人格的分裂與異化互為因果、相互表征的——語言的分裂是人格分裂的體現,而人性的異化又必然導緻語言的異化,在語言與人性的分裂背後則是社會的畸變。

文學意義

1、現實意義:

從黨和人民關系角度反思曆史教訓,确立“人民是上帝”的曆史觀念。特征之一:自我反省。《蝴蝶》、李國文《月食》《冬天裡的春天》,茹志鵑《剪輯錯了的故事》等。

2、曆史意義:

立足當代曆史進程,揭示從左到極左的轉化,促進現實主義深化。最基本特征:思考或沉思。《李順大造屋》。

3、文學意義:

藝術上新的變革與探索。中篇小說崛起,意識流等現代主義創作方法的引入。

4、局限:

A、思考結論簡單化:歸之于放棄優良傳統,因果式的曆史觀。

B、傳統思維模式:為民請命。

C、基本手法還是回憶和對比。沒有形成全新的審美規範。

上一篇:奧創

下一篇:刹帝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