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野牛

印度野牛

牛科牛屬動物
印度野牛(拉丁學名Bos gaurus;英文名:Gaur;Indian Bison;Indian Wild Ox;Saladang;俗稱:白襪子,野黃牛;CITES附錄: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外貌似黃牛但體型巨大,是世界上現生牛類中體型最大的種類。因四肢膝蓋以下的毛白色,故又名"白襪子"。印度野牛栖息于熱帶、亞熱帶原始闊葉林中,常遠離人家住戶,主要晨昏活動,也有在夜間的。嗅覺和聽覺極為靈敏,性情兇猛,遇見敵害時毫不畏懼。但會主動回避人類,發現有人接近,會迅速逃走。以啃食各種草、樹葉、嫩枝、樹皮、竹葉、竹筍等為食。除了人類和老虎以外,幾乎沒有動物可以傷害它。
    中文名: 拉丁學名:Bos gaurus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 綱:哺乳綱 亞綱: 目:偶蹄目 亞目: 科:牛科 亞科:牛亞科 族: 屬:牛屬 亞屬: 種:印度野牛 亞種: 分布區域:南亞和東南亞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印度野牛 别稱:野牛、大額牛 英文名:Gaur

簡介

印度野牛以體軀巨大而着稱,是現生牛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主要栖息在東南亞和印度次大陸,以及中國雲南的西雙版納的勐養、勐臘、勐阿、易武、勐棒、景洪,以及思茅、江城、瀾滄等地。屬于瀕危野生動物,隻有3萬隻(2001年數據)。2001年,科學家曾對其進行過克隆繁衍,但克隆出的印度野牛不幸夭折。

亞種

Bos gaurus laosiensis寮國亞種(分布于緬甸、寮國和中國)

Bos gaurus gaurus指名亞種(分布于印度和尼泊爾)

Bos gaurus readei雲南亞種

Bos gaurus hubbacki馬來亞種(分布于泰國和馬來西亞)

Bos gaurus frontalis,大額牛

印度野牛(Bos gaurus)外貌似黃牛但體型巨大,是世界上現生野牛中體型最大的種類。因四肢膝蓋以下的毛白色,故又名“白襪子”。栖息于熱帶、亞熱帶原始闊葉林中,常遠離人家住戶,主要晨昏活動,也有在夜間的。嗅覺和聽覺極為靈敏,性情兇猛,遇見敵害時毫不畏懼。發現有人接近,會迅速逃走。以啃食各種草、樹葉、嫩枝、樹皮、竹葉、竹筍等為食。在森林中,幾乎沒有動物可以傷害它。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級别。

外形特征

印度野牛也叫野牛、野黃牛、白肢野牛等,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牛,以體軀巨大而着稱。雄獸的體長為250~310厘米,尾長70~100厘米,一般肩高175~200厘米,通常體重650-1150千克之間,最重可達1600千克,比家牛大出很多,雌獸較比雄獸小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頭部和耳朵都很大,眼睛内的瞳孔為褐色,但透過反光,常呈現出藍綠色。鼻子和嘴唇都呈灰白色。額頂突出隆起,肩部隆起然後向後延伸至背脊的中部,再逐漸下降。四肢粗而短。尾巴很長,末端有一束長毛。

體毛短而厚,而且很亮,毛色随着年齡和性别的不同而有差異,顔色最深的是成年雄獸,近于黑色,雌獸呈烏褐色,幼仔和亞成獸則是淡褐色或赤褐色。但無論雄獸、雌獸或是幼仔,四肢的下半截都是白色的,就像是穿了白色的長筒襪,所以被叫做白肢野牛,在産地更是被形象地稱為“白襪子”。雄獸和雌獸均有角,但雌獸的角較小。雄獸的雙角非常雄偉,彎度相當大,由額骨高起的棱上長出,先垂直上升,再向外彎,複又向上,最後角尖又向内并略向後彎轉,長度可達60—75厘米,基部粗約45厘米,兩角之間的寬度達90餘厘米。角的顔色主要是淡綠色,隻有角尖為黑色,靠基部的四分之一較為粗糙,以上的大約四分之三部分則很光滑。

生活習性

一般在晨昏活動。夏季在海拔高的山上,冬季則逐漸下降。喜群居,通常每群10-30頭,以雌獸、幼仔和亞成體組成,其中有一隻體形較大的雌獸為首領。成年雄獸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是獨自栖息,在交配期間才和雌獸接觸。性情兇猛。以草、樹葉、嫩枝、竹筍和樹皮等為食,也常舔食鹽堿。聽覺和嗅覺靈敏。成年的自然天敵隻有孟加拉虎。

印度野牛有垂直遷移的習性,夏季多在海拔較高的山上,冬季則逐漸下降,活動範圍較廣,過着遊蕩的生活,沒有固定的住所。喜歡群居,但群體不大,由數隻到20~30多隻不等,以雌獸、幼仔和亞成體組成,有一隻體形較大的雌獸為首領。如果發現異常情況時,就會用鼻子哼氣,整個群體立即奔逃離去。雖然軀體十分笨重,但在受驚逃跑時,卻非常迅速。如果領先的幾隻跑得太快,在跑了一段距離後會停頓下來,等待落後的個體跟上時再一起前進,表現了群體中團結互助的情感。

成年雄獸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是獨自栖息,或僅有2~3隻在一起同栖,所以多是“孤牛”,僅在發情期回到群體中生活,交配之後再離開。覓食主要在早晨和黃昏,炎熱的白天則躲在密林深處進行反刍和休息。以野草、嫩芽、嫩葉等為食,特别喜食嫩竹和筍,也常常舔食鹽堿。它的聽覺和嗅覺都非常靈敏,在密林之外迎着風也能聞到350米以外的氣味。

生長繁殖

印度野牛每年11~12月發情交配,此時雄獸之間難免發生一場激烈的争雌格鬥。在争鬥中,雙方以堅硬的角作為武器,互相劇烈撞擊,并發出大聲吼叫,其聲音可以傳到1公裡以外的地方。雌獸的懷孕期約為9個多月,每胎僅産1仔。初生的幼仔的體色為淡褐色或赤褐色,2~4歲性成熟。壽命為20~30年。

栖息環境

多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熱帶、南亞熱帶原始常綠闊葉林區,低熱河沿岸,遠離人類住地。

分布範圍

印度野牛為典型的熱帶種類,是世界上最大的牛科動物。國内僅見于雲南南部和西南部(包括怒江以西的騰沖至瑞麗的西部邊境地帶);國外主要見于印度、緬甸和東南亞諸國。

種群現狀

80年代末期僅西雙版納就700頭左右,推算全雲南省有1000多頭。2013年8月估計雲南種群數量隻有150頭左右。保護雲南白肢野牛迫在眉睫。

分布

分布于亞洲南部和東南亞,在中國僅分布于雲南南部。

栖息地

栖息在熱帶、亞熱帶的山地森林和草原中,最高可達2000米左右。離水源不遠。

繁殖

在9-10月交配,雄獸之間會互相争鬥,并發出大聲吼叫,在1公裡以外的地方都能聽見。孕期9個月,每胎1仔。幼仔體色為淡褐色或赤褐色。2-4歲時性成熟。壽命20—30年。

克隆繁衍

印度野牛是栖息在東南亞和印度次大陸的瀕危野生動物,隻有3萬隻。科學家曾寄望通過克隆技術繁殖,挽救這個瀕危的動物。

2001年,據美國《華盛頓郵報》10月7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們第一次嘗試利用母牛的卵子和子宮複制瀕臨絕種的印度野牛。據稱,科學家從一頭死去的印度野牛身上取下的一個單一皮膚細胞進行複制。科學家把這個細胞同母牛的卵子結合,卵子的基因已經被去除,然後将其植入到另一頭母牛的子宮内。小印度野牛将在11月出生,已經取名為諾亞。

2001年1月14日,據《江南時報》第三版消息,世界上第一隻克隆印度野牛在産下2天後,因拉痢疾不幸夭折。但科學家認為,幼牛染上痢疾與克隆無關。1月8日,這隻名叫諾亞的印度野牛在美國愛荷華州誕生,體重80磅。科學家說,這隻小家夥在生下12小時後,就能在不需幫助的情況下走路,并開始本能地在四周巡視。不幸的是,隻1天的時間,它就表現出一種十分常見的感染症狀,盡管科學家悉心搶救,諾亞還是不行夭折。諾亞的媽媽蓓茜則安然無恙。

瀕危動物

印度野牛産于東南亞和印度次大陸,以及中國雲南的西雙版納的勐養、勐臘、勐阿、易武、勐棒、景洪,以及思茅、江城、瀾滄等地。,與被馴養的家養牛同屬一脈,野牛因為肉味道鮮美,因此經常遭到捕殺,現在也是瀕危物種。

主要天敵

在自然界中,能單獨對印度野牛構成威脅的天敵,隻有兇猛的老虎。

印度野牛發現有人接近,會迅速逃走。隻有在被人射殺受傷或被逼走投無路時,才會變得兇狠,對人進行攻擊。

此外,雌獸在攜帶幼仔的時期,也勇猛異常,如果見到有人走近,便會誤認為來者會傷害它的幼仔,因而奮不顧身地撲過來。

保護級别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級别:一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易危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

上一篇:墨界黑狼

下一篇:中國福犬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