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化

印度文化

古代文明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200年,雅利安人遷入,他們帶來了雅利安文化,成為印度教以及印度文學、哲學和藝術的源頭,開始了恒河谷地文明。[1]恒河,從喜馬拉雅山起步,走過一個被孟加拉灣、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環抱的亞洲半島,滋潤了這一方土地,也孕育了一片光輝燦爛的文明,成為一個國度的“聖河”。
    中文名:印度文化 外文名:The culture of India 别名: 美譽:世界四大文明古國 文明起始:公元前2000年左右 宗教:印度教、佛教 人口:約12.1億

基本簡介

曆史地位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約公元前6世紀,出現了婆羅門、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大種性,為奴隸制度的萌芽時期。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是印度文化史上燦爛的階段,形形色色的哲學流派和社會理論蓬勃湧現,産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

曆史沿革

公元前325年,形成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入侵,帶來了伊斯蘭文化。16世紀歐洲殖民主義開始進入印度。1600年英國建立東印度公司,對印度進行經濟掠奪。1849年英占領印度全境,開始了殘酷的殖民統治。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獨立,成立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國,但仍為"英聯邦"成員國。

主要文化

印度文化在世界上曾經産生過巨大影響,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印度文化具有十分鮮明而又強烈的宗教性、多樣性和包容性。印度文化沒有很大的擴張性,但也抵制任何外來文化的入侵。印度早期雖然有許多國王将佛教作為國教,後來被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和突厥王公所統治,近二百年來又被信仰基督教的英國作為殖民地,但每個統治者走後,印度又恢複印度教傳統。伊斯蘭文化對印度進行了幾百年沖擊,同化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兩片土地,沒有能撼動印度主體文化。

印度是個宗教國家,曆史上曾先後産生并流行多種宗教,對其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等也擁有廣泛的信徒。多種宗教在印度的長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對宗教的虔誠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濃郁的宗教性。宗教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國家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觀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傳統的風俗習慣,也都是在宗教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宗教也融入印度的文化之中,其民族語言、文學、藝術、音樂、舞蹈、雕刻等等更是以宗教為中心。

在印度文化體系中不難看出其他文化成分如希臘文化、伊斯蘭文化、波斯文化、英語文化和中國文化的特點。形成印度文化多樣性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曆史上的外族入侵,二是和平方式的文化交流。此外,印度有數以百計的民族和衆多的部落,這些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語言、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因此,印度文化就是在不斷吸收異族文化的過程中豐富和發展起來的,呈現出舉世罕見的多樣性。

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印度對所有的外來文化均采取兼容并蓄的方式,所以,印度所有的不同類型的地域文化、語言文化和宗教文化裡,既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各種不同的外來文化成分,又與外來文化融為一體。

飲食文化

印度人口約12.1億,占世界第二位。印度屬于多民族國家,而且還受到中國及西洋文化的影響,根據地區和宗教飲食種類繁多。例如:北印度受到莫卧兒帝國的影響吃肉類,但是南印度卻堅持傳統的素食主義。随着時間的流逝這種差距漸漸縮小,但是印度有很多為素食主義者準備的菜單,而且飯店也分為素食主義者(Vegetarian)飯店和非素食主義者(non Vegetarian)飯店,部分飯店還把座位分開。

貧困階層的人們不僅是因為過教原因,而是由于經濟原因吃素食的較多。印度人互相尊重對方的宗教情感并避免吃牛肉或豬肉,所以雞肉料理和羊肉料理非常發達。

提到印度飲食就會想起咖哩,但是像我國的咖哩哪兒都沒有。印度的做法與我國大不相同,他們在肉或素菜中隻選擇一種做咖哩。

例如:Mutton Curry是将調料放入切好的羊肉裡做的傳統肉類料理,不放任何蔬菜,隻放放各種調料做得稠一點,将這些作為菜肴吃飯或吃烤肉,即做為主食的菜肴吃得有點稠的料理叫做咖哩。

發展曆史

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紀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遺址所在地哈拉帕(在西旁遮普)命名,稱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是一個分布範圍非常廣大的文明,在時間上大緻與古代兩河流域文化及古埃及文化同時。這一文化在達到相當發達和成熟的情況下,由于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終徹底消失。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帶來的新文化體系,這一文化(有時以其聖典的名字稱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

吠陀一詞的意思是知識,是神聖的或宗教的知識,中國古代曾将這個詞譯為“明”或“聖明”。吠陀是包括有大量的各種知識的宗教文獻,是在很長的時期中由多人口頭編撰并且世代口傳下來的。早期吠陀時代的曆史幾乎完全無從考查;梨俱吠陀描述這一時期。雅利安人的主要活動是祭祀、遷徙和對土著居民(可能是達羅毗荼人)進行征服。

雅利安人在這時的主要祭祀對象是代表自然力量的因陀羅、阿耆尼諸神。《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産生較晚,被稱為“後期吠陀”。在後期吠陀産生的時代,雅利安人的文化相較以前有了很大發展;他們從早期主要居住的旁遮普移入恒河流域地區。種姓制度在這時大概已經出現。崇拜梵天、毗濕奴、濕婆三大神的婆羅門教代替了敬奉自然神靈的早期吠陀信仰,這種宗教的一個顯着特點是擡高祭司階層(婆羅門)的地位。

往世書和印度大史詩描述這一時期雅利安人分成不同的部落集團,而且人民中已經有被稱為“羅阇”的領導者出現(王)。敵對的部落集團之間進行頻繁的戰争,最終形成了為數衆多的早期印度國家。在前600年時,印度有不少于20個這樣的國家,吠陀時代到這時通常認為已經結束。這一曆史時期是所謂的列國時期,因為佛教産生于這一時期,也常稱為佛陀時期。列國時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躍,出現了許多哲學或宗教流派,其中影響最為久遠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通常稱這次思想爆發為“沙門思潮”,新湧現的許多思想潮流的一個共同點是,它們都反對婆羅門在印度社會中的特權地位。

十六雄國

印度十六雄國(Mahajanapadas)是十六個強盛的王國或共和國,其範圍涵蓋肥沃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其實也有其他較小的國家,散布在這個範圍上。通常所指的十六雄國是:迦屍、憍薩羅、鴦伽、摩揭陀、弗栗恃(跋耆)、末羅、支提、跋蹉、俱盧、般遮羅、摩差耶、修羅色那、阿濕波、阿盤底、犍陀羅和甘菩遮(劍洴沙)。

在許多印度邦國之中,位于今比哈爾邦的摩揭陀國逐漸居于優勢地位。印度可信的政治史開始于頻毗娑羅(瓶沙王)統治摩揭陀的時期。往世書和各教派的典籍證明了這位君主的存在,以及他積極的政治活動導緻摩揭陀的實力大大增強。

頻毗娑羅之子阿阇世(未生怨王)執行擴張政策,大概在北印度确立了某種盟主地位;他并且支持佛教的發展,使佛教在王舍城舉行第一次結集。大約從前4世紀開始,難陀王朝統治了摩揭陀;這個王朝的建立人摩诃坡德摩·難陀是一個比阿阇世還要強大得多的統治者,甚至德幹高原的某些地區也服從他的王權。

公元前6世紀末期,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西北部地區。這是有記載的印度雅利安人社會與其它發達文明的第一次政治接觸。大流士一世将他的印度屬地建為一個省,并且可能是波斯帝國人口最多、最富裕的一個省。在大流士之後侵入印度的是古代歐洲最偉大的征服者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大帝,波斯帝國的衰弱導緻他可以長驅直入亞洲,其兵鋒所及最遠之處就是印度。亞曆山大對印度西北部地區的侵略在印度文獻中沒有留下任何記載,然而它可能對孔雀王朝的興起起了助推作用。

亞曆山大撤出印度之後不久,被稱為月護王的旃陀羅笈多推翻了摩揭陀的難陀王室。旃陀羅笈多建立起印度曆史上的第一個帝國式政權孔雀王朝。他趕走了希臘人在旁遮普的殘餘力量,逐漸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區。月護王在位後期擊退了亞洲最強有力的希臘統治者塞琉古一世的入侵,并獲得對阿富汗的統治權。

孔雀王朝終于在阿育王時期到達颠峰,這位偉大的君主完成了對南方羯陵伽的征服,這樣除了極南端的一些國家以外整個印度都在形式上統一于帝國政權之下了。阿育王大力支持佛教,廣泛進行傳教活動。但是,孔雀王朝的強盛在阿育王去世之後即告終止。摩揭陀的力量退縮回它本來居有的地區,印度恢複列國時代的那種分裂狀态。

從前2世紀初開始,大夏希臘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後侵入印度;塞人的侵略尤其廣泛,他們在整個西印度建立了許多公國。大月氏人成為最成功的侵入者,他們在北印度建立了強大的貴霜帝國,這個國家被列舉為古典世界的四大帝國(羅馬帝國、安息、貴霜帝國和漢朝)之一。貴霜時代的寶貴産物是大乘佛教和犍陀羅藝術。

貴霜帝國在強盛了若幹世紀之後分裂為一些小的政治力量。取代他們在北印度的優勢地位的是旃陀羅笈多一世建立的笈多王朝。笈多王朝是孔雀王朝之後印度的第一個強大王朝,也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帝國政權,常常被認為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黃金時期。與孔雀王朝一樣,笈多王朝的發源地是在摩揭陀;這個王朝的頭幾位君主都是征服者,他們确實統一了北印度,但在南方則并沒有擴張得太遠。

旃陀羅笈多二世取得了一次對塞人的輝煌勝利,常常被認為是印度傳說中的偉大英雄超日王。中國僧人法顯在旃陀羅笈多二世在位時訪問了印度,他描寫這位國王的賢明統治使印度人民安居樂業。笈多王朝的文化非常繁榮。婆羅門教再度興起,不過此時它已經開始向現代印度教轉變;佛教和耆那教繼續擁有廣泛信徒。笈多君主的宗教政策總體上來說是容許所有教派傳播。在文學上,出現了古代印度最偉大的詩人迦梨陀娑。

從中亞侵入印度的嚈哒人(白匈奴)嚴重地損害了笈多王朝。嚈哒人後來被印度社會所同化,但他們在5~6世紀的活動促成了帝國的解體。許多地方王公和民族反對笈多王朝的中央權力,于是這個帝國迅速瓦解了。所謂後笈多王朝(實際上與真正的笈多王室沒有關系)的統治權力再次退回摩揭陀。

7世紀的印度是分裂和混亂的,除了卡瑙季(曲女城)的統治者戒日王在北印度建立過短暫的霸權之外,沒有一個王公擁有廣大的權力。不過,在南印度則興起了幾個強盛的政權,如遮婁其人(其統治者打敗了戒日王的進攻)、羅濕陀羅拘陀王朝和帕拉瓦人。

大約在7世紀北印度興起了一種新的力量,即拉其普特人。他們在7~8世紀之後的印度曆史中起了突出作用。從7世紀中葉直到12世紀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之間的曆史時期常常被稱為拉其普特時期。在這段時間裡,幾乎所有的北印度政權都是拉其普特人建立的;南方的遮婁其人也是拉其普特人的一支。

拉其普特人并不是一個統一的民族,他們中特别重要的有瞿折羅-布羅蒂诃羅人、兆漢人和遮婁其人。各拉其普特王國之間混戰不已,同時又激烈抵抗伊斯蘭教力量對印度的侵略,以緻拉其普特人常被認為是印度教的保衛者。阿拉伯人在8世紀初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的信德,揭開了穆斯林入侵印度的序幕。

9~11世紀在南印度出現了幾個強大的王國,如朱羅國(注辇)和潘地亞。其中朱羅國曾經侵入印度尼西亞諸島嶼。

德裡蘇丹國

德裡蘇丹國伊斯蘭對印度的真正征服開始于11世紀,是由中亞的突厥人進行的。伽色尼王朝的蘇丹馬茂德入侵印度12次以上,在北印度造成嚴重破壞。伽色尼王朝在中亞的領土于1173年被其位于阿富汗的原附庸廓爾王朝吞并。廓爾王朝的統治者穆伊茲-烏德-丁·穆罕默德(廓爾的穆罕默德)在1192年的第二次德賴戰役中決定性地擊敗了兆漢人;他留在印度的總督(出身奴隸)顧特蔔-烏德-丁·艾伯克于1206年采用蘇丹頭銜統治被穆斯林征服的北印度地區,定都德裡。此後直到莫卧兒帝國建立,北印度的曆史即為德裡蘇丹國的曆史。

德裡蘇丹國是由來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的穆斯林政權。先後有5個王朝在德裡進行過統治:奴隸王朝,卡爾吉王朝,圖格魯克王朝,賽義德王朝和羅第王朝。不過,德裡蘇丹國并非統一了整個印度的帝國。除了在阿拉-烏德-丁·卡爾吉等極強大的蘇丹統治時期,德裡蘇丹國充其量隻是北印度的一個最大的王國。北印度的拉其普特人繼續保有強大的力量,而南印度則幾乎從未進入蘇丹政權的版圖。

阿拉-烏德-丁·卡爾吉時期對德幹地區的3次大舉入侵使德幹北部服從蘇丹統治直到14世紀;菲羅茲·圖格魯克蘇丹臣服了印度教王公統治的奧裡薩。困擾蘇丹的問題主要是叛亂和外部入侵。在整個德裡蘇丹國存在時期,叛亂和王室内讧層出不窮。各地的分立勢頭從未被有效遏止,幾個著名的蘇丹都曾鎮壓過大規模的叛亂。外部入侵的威脅開始主要是來自蒙古人,後來則是中亞的征服者帖木兒。帖木兒的可怕入侵終于使搖搖欲墜的蘇丹政權徹底崩潰。

德裡蘇丹國在帖木兒撤離之後不久解體,獨立王國林立各地,雖然還有名義上的蘇丹,但他們的權力幾乎隻限于德裡和旁遮普。德裡蘇丹國時期,印度的穆斯林文化有了很大發展。許多蘇丹執行相對寬松的宗教政策,除了征收人頭稅之外并不對非穆斯林居民進行迫害。伊斯蘭式的宏偉建築在印度聳立起來,這一時期所形成的建築風格有時被稱為德裡風格。在文學上,産生了阿密爾·胡斯魯這樣的偉大詩人。突厥人也帶來了一種有害制度:在宮廷和貴胄之家中流行的奴隸制。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烏爾都語在蘇丹時代産生,以及羅第王朝末期出現了錫克教。

莫卧兒帝國

德裡蘇丹國瓦解造成的權力真空并沒有持續很長時間,新的穆斯林征服者很快在西北方出現。1526年,帖木兒的直系後代巴卑爾從中亞進入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帕特戰役中擊潰了羅第王朝的最後一個蘇丹易蔔拉欣·羅第。巴卑爾占領了德裡并被尊為“印度斯坦的皇帝”。他繼而在1527年擊敗拉其普特人,1529年又消滅了阿富汗人的殘存力量。由巴卑爾建立的政權被稱為莫卧兒帝國,意為“蒙古人的帝國”,因為巴卑爾的血統由母系可以上溯到成吉思汗。

巴卑爾的統治隻是莫卧兒帝國的肇始,他還未來得及鞏固莫卧兒人在北印的地位便已去世。行政、司法和财政制度都沒有建立;這些關鍵事物實際上是由莫卧兒人的敵人舍爾沙締造的。舍爾沙是南比哈爾地區的阿富汗人首領,他在1540年打敗并趕走了巴卑爾的繼承人胡馬雍,短暫地恢複了阿富汗人在印度的統治。舍爾沙的統治時期很短,但是卻十分重要。他壓服了孟加拉的叛亂,并把它分成19個小行政單位;征服瓜廖爾;打敗了最強的拉其普特人領袖馬爾德夫。在短短5年之内,幾乎整個印度北部都被他征服了。

在舍爾沙于1545年陣亡之前,他已經在北印建立了自上而下的行政制度,舉行土地清丈以确定稅制,并進行了貨币改革。舍爾沙的統治事實上為莫卧兒帝國的最終建成鋪平了道路。在舍爾沙死後,胡馬雍得到波斯國王太美斯普一世的支持返回印度,不久奪回德裡;但他在與主要敵人阿迪爾沙阿交鋒之前突然死去,完成莫卧兒人偉業的任務歸于其子阿克巴。阿克巴最強大的敵人是阿迪爾沙阿的印度教将軍喜穆。喜穆利用胡馬雍之死奪取阿格拉和德裡,并自稱為“超日王”,可能在印度複興起一個印度教的王朝。阿克巴在1556年關鍵的第二次帕尼帕特戰役中打敗了喜穆,于是在印度再也沒有可以與莫卧兒人抗衡的力量了。

阿克巴

是莫卧兒帝國的真正建立人和最偉大的皇帝。他在漫長的統治期間征服了印度北部全境,并把帝國的版圖第一次擴展到印度南方。由于對拉其普特人采取懷柔政策,大多數好戰的拉其普特部族都歸順了帝國的統治。對異教的寬容是阿克巴的顯着特點,他不僅免除了非穆斯林的人頭稅,還企圖倡導一種融合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改革。

以蘇巴(省)為單位的全國行政制度形成了,印度教徒也被允許擔任政府官員。阿克巴時代的印度是伊斯蘭世界最強大的帝國之一。

阿克巴去世後,莫卧兒帝國先後由賈漢吉爾和沙阿·賈漢統治。這是兩個才能較為遜色的統治者,沙阿·賈漢終于被自己的兒子奧朗則布推翻失去了皇位。

奧朗則布

是莫卧兒王朝最重要但也最具争議的皇帝。他放棄了莫卧兒帝國初期尤其是阿克巴時代的宗教寬容政策,加強伊斯蘭教的宗教地位,企圖使印度完全伊斯蘭化。奧朗則布恢複對非穆斯林征收人頭稅,将印度教徒逐出政府,并大舉拆毀印度教廟宇與神像。這些短視的政策導緻帝國境内的非穆斯林與政府的矛盾突然尖銳起來,并很快演變成武裝鬥争。堅持自己信仰的錫克教徒和拉其普特人成為莫卧兒帝國公開的敵人;奧朗則布雖然多次打敗他們,卻無法徹底消滅其反抗力量。最危險的國内敵人是新興的馬拉塔人國家,它後來發展出可與莫卧兒帝國匹敵的軍事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奧朗則布力圖消滅他的政治對手,莫卧兒帝國帝國的疆域在他在位時擴張到最大限度。他長期駐留在德幹指揮對該地區各穆斯林小國的征服,這些國家是16世紀初德幹的伊斯蘭教強國巴赫曼尼王朝分裂後形成的。其結果是奧朗則布取得了勝利,将德幹地區并入帝國版圖,成為印度南方的最高統治者。除了次大陸極南端和馬拉塔王國以外,奧朗則布統一了整個印度。

奧朗則布去世後的莫卧兒帝國稱為“後期莫卧兒”。這一時期的特點是,皇帝大都昏庸無能,馬拉塔人愈戰愈強,大有取莫卧兒而代之的趨勢。但是,決定印度命運的因素是歐洲列強。

共和國

獨立後的印度共和國面臨着一系列嚴重問題,尤其是印巴分治所帶來的後遺症。獨立後第一年印度與巴基斯坦就由于克什米爾争端而爆發軍事沖突。尼赫魯執政時代,印度傾向于社會主義,并仿照蘇聯制定了經濟發展的五年計劃,但在外交方面獨立于蘇、美兩個超級大國的集團之外,而選擇成為發展中國家的代言人。但是,1962年暴發的中印邊境戰争否定了尼赫魯的外交目标,并對印度與中國之間的關系産生了長遠的不利影響。

拉爾·巴哈杜爾·夏斯特裡執政時期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進行了三星期的戰鬥。此後是甘地夫人的長期執政時代,印度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争中大獲全勝,但也付出了倒向蘇聯的政治代價。1974年印度進行第一次核試驗。甘地夫人在1977年大選中被政敵莫拉爾吉·德賽擊敗,但很快又成功奪回政權,直到1984年因其對錫克教的強硬态度遇刺身亡。甘地夫人之子拉吉夫·甘地在母親死後繼任印度總理,他于1991年被斯裡蘭卡的泰米爾猛虎組織暗殺。

1998年至2004年印度人民黨執政時期,印度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并于1998年5月連續進行5次核試驗成為公開的核大國。21世紀初的印度,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按購買力平價),被廣泛認為是潛在超級大國之一。2007年7月19日的總統選舉,普拉蒂巴·帕蒂爾獲勝,成為印度共和國的首位女總統。

上一篇:維加斯

下一篇:莊子逍遙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