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姓

卞姓

中國姓氏之一
卞姓,姓氏的一種。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86位。卞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243位,人口約三十八萬一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24%左右。卞姓源于姬姓,出自黃帝裔孫吾融之後,屬于以國名為氏。
    中文名:卞 外文名: 得姓方式: 得姓始祖: 主要郡望: 主要堂号: 拼音:Biàn 注音:ㄅㄧㄢˋ 源于:姬姓 姓氏群體:多民族、多源流

起源于演變

漢族卞姓源出有三支:黃帝和姬姓

第一支出自黃帝

相傳黃帝之子龍苗,龍苗生吾融,吾融之子明,封于卞,故地在今山東泅水東之卞橋鎮,稱卞明,其後有國,國滅,以國為氏。商湯時大臣卞随為其後裔。這支卞氏的曆史至少有3500年,但是商朝後此族去向不明。

第二支系自姬姓

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擇之庶子封于卞,故地在今山東泗水東之卞橋鎮,稱卞伯,遂建族,子孫以邑為氏。姬姓卞氏的曆史大約有3000年。

第三支出自姬姓

卞為魯呂,魯勇士卞子,即魯莊子,又稱魯仲孫速、孟莊子為卞昌大夫。其後以為氏。

郡望堂号

郡望

濟陰: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置濟陰國;漢元帝初元年(公元48年)改為濟陰郡。在今山東省定陶縣一帶。有一副詠卞氏的楹聯:“源自殷商流光遠;望出濟陽世澤長”。卞氏原居山東,東晉初遷到南京。南宋初卞長卿奉高宗趙構之命,從開封來到鎮江,與金兵作戰,由于傷病複發而死,被賜葬于毗陵常州永勝鄉。于是,子孫們便定居在這裡。元末明初,世居毗陵勝西的卞氏有一支來到江陰陶城。卞氏江陰始祖名卞王與,譜稱嘉玉公,因當時所居常州一帶戰事頻繁,避亂來到陶城蔔居,勤業修行。《江蘇江陰卞氏宗譜.嘉玉公傳》:卞王與“念祖父身登仕籍,名顯一時,每自奮勵,懷仁恺以濟人,嚴義方以教子,三世而繁,五世而顯,遂為陶城北分之祖。”與卞王與同時從常州遷來江陰陶城的,還有他的堂弟卞琳。卞王與的子孫定居在陶城四周,并向南沙、後塍今屬張家港市一帶移居,稱為北支。卞琳的後代向南發展,在居忠巷、三房巷、老住基等地并向江陰西郊移居,稱為南支。卞氏的後裔散布在蘇南、浙北以及其他省市。

陶城卞氏是江陰著名氏族之一,缪荃孫等編纂的《民國江陰縣續志》在卷十《氏族》中有如下表述:“卞氏由常州遷江陰陶城,遂定居焉。卞榮,明正統乙醜進士,有《蘭堂集》。卞思敏,弘治壬戌傳胪,官戶部郎中。”陶城卞氏,繁衍生息,人才輩出。有清一代,卞氏就湧現貢、廪、附生16人。

濟陽:晉惠帝(公元290棗306年在位)時,将陳留郡之一部分設置濟陽郡,南渡後廢。故地在今河南省蘭考縣一帶。  

堂号

濟陰堂:以望立堂。

濟陽堂:以望立堂。

證璞堂:系出自《韓非子·和氏》中著名的“卞和獻玉”故事之典。

忠貞堂:來源于卞氏第三世祖卞壸為國犧牲的光輝曆史。東晉明帝時,太後臨朝,卞壸與大臣庚亮共同輔政。後來,庚亮解除大将蘇峻兵權。鹹和三年(公元328年),蘇峻率軍謀反,卞壸以尚書令(宰相)身份領軍抵抗,軍敗戰死。二子卞眕,卞盱因力戰救父而死難。卞壸之妻裴夫人将幼孫卞欽、卞镛寄于鄰家,率女卞春英、卞春芳服毒而亡。卞氏一門同時死亡六人,父為國死,子女為父死,妻為夫死。後來,晉明帝追封卞壸為忠貞公,旌表其居為“忠孝之門”,敕卞氏堂名為“忠貞堂”。卞壸後裔自稱“忠貞堂卞氏”,表示對先祖報國忠心念念不忘。

傳胪堂:資料有待補充。江蘇江陰人卞思敏小聰明過人,孩提時就能寫詩。他勤奮苦讀,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參加鄉試考中舉人。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會試中式,在殿試中,卞思敏考中二甲第一名,僅次于狀元、榜眼、探花,稱為“傳胪”。五十五歲罷官回鄉,以耕讀傳家,寄情詩酒。卞思敏終年六十一歲。江陰縣衙在城内大街為之建立了傳胪坊,卞氏在三房巷蓋了傳胪廳,并以其為堂号。

卞姓名人

卞随

夏朝末年,卞氏得姓始祖。當時湯打算伐桀,去找卞随商量。卞随說:“這事與我無關!”或者是說“關我屁事!”湯滅夏後,要把天下讓給卞随。卞随說:“當初你小子已經定好伐桀的計劃。你假模假樣地找我商量,目的是把謀反的罪責推給哥們;現在你小子得了天下,又揚言要讓給我,隻是為标榜自己沒有獨占天下的野心。我真不幸!交了你們這幫不講道義的朋友。”卞随覺得生不逢時,竟然投河自盡了。

卞和

春秋時楚國人。荊(今襄樊南漳)人,一作和氏。和氏璧的發現者。因獻玉而聞名古今。《韓非子》載,卞和在荊山得一玉璞(南漳縣巡檢山區,現有玉印岩,傳為卞和得玉處),獻給厲王,厲王使人鑒别,說是石頭,有欺君之罪,斷其左足。到武王(約公元前740年)即位,卞和再次獻玉,武王使人鑒别,仍說是石頭,又斷其右足。後來文王即位,卞和抱玉恸哭于荊山下,文王派人去問他為什麼哭。他說:“寶玉而名之曰石,貞士戮之而漫(欺騙),此臣之所以悲也。”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寶玉。因此稱“和氏璧”。卞和以功封為零陽侯。《史記·卷八十一》所說的“完璧歸趙”故事中的“璧”,即是卞和所獻之寶玉。

卞後

武宣皇後卞氏,出身于娼家。二十歲時被曹操在谯納為妾,并随他到了洛陽。到董卓為亂時,曹操棄官,微服東出避難。袁術傳曹操兇訊,曹操身旁的人都欲逃回,卞後識斷精明,制止了衆人的莽撞行動。後來曹操聽說後十分贊賞。丁夫人薨,曹操就将卞後扶正。曹丕當太子後,左右向卞後稱賀,被卞後婉言謝絕。建安二十四年,拜為王後;文帝踐位後,封卞氏為皇太後;明帝即位,尊太後為太皇太後。原先,曹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年輕時向他借錢而不得,十分厭惡他,于是借故曹洪的門客犯法,要處死曹洪。卞太後通過郭後,制止了曹丕,再刑為免官削爵土。卞後生有四子:文皇帝丕、任城威王彰、陳思王植、蕭懷王熊。 

卞後生平節儉,不喜華麗,曹操曾得名铛數具,命後自選一具,後選中者,言:“取上者為貪,取下者為僞,故取其中。”不但自律如此,對親戚外家亦然,為人稱道。卞後随軍征進時,但見路上有老年人,便賞賜絹帛,對他們哭泣說:“可惜我的父母沒能等到這個時候就去世了啊。”後崩于太和四年五月,七月,與魏武帝合葬高陵。

卞敦

晉代尚書,字仲仁,卞壸從父兄。弱冠仕州郡,後從讨王敦,官拜尚書,以功封益陽侯。谥敬。

卞莊

春秋魯國卞邑大夫,有勇為,一次能殺死二虎。齊人欲伐魯,懼莊子不敢逞。漢朝時,因避明帝(劉莊)諱,改莊為嚴。或稱為卞嚴、卞嚴子、弁嚴子。

卞粹

晉代中書令,字玄仁,冤句人。剛直不阿。後拜右丞相,封成陽子。齊王司冏輔政,為侍中、中書令,進爵為公。 

卞壸

(公元281-328年),字望之,晉代濟陰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晉代政治家,卞粹之子,晉明帝侍中、尚書令,以功封建興縣公。後贈壸侍中、骠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谥曰忠貞,祠以太牢。卞壸卞壸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稱“卞氏六龍”。卞壸生而明敏,行履端方,好習兵書,知古兵法,從小為鄉人所重。晉元康年間,卞壸任江陵法曹,當時有人作亂,殺死江洲判官,卞壸率人生擒賊首,馀衆皆降。永嘉中,卞壸任著作郎。晉元帝鎮建邺,召卞壸為從事中郎,掌選官之職。晉明帝時領尚書令,與王導等俱受遺诏輔政。卞壸樸素廉潔,勤于吏事,官拜先祿大夫,加散騎常侍。他力勸瘐亮勿征蘇峻入朝。後蘇峻攻打建康,他率六軍拒擊,苦戰而死。二子卞、卞盱相随作戰,同時遇害。 

卞彬

(公元?-約500年),字士蔚,南朝齊濟陰冤句今山東荷澤西南人中領軍卞嗣的孫子。仕宋,官奉朝請、員外郎。入齊,累遷至平越長史、綏建太守。卞彬有文才,好飲酒,以蚤、蝸、蝦蟆等為題作賦,又作《禽獸決錄》,指刺權貴。文章不胫而走,流傳闾巷。他在宋齊都做大官,《全齊文》卷二十一收有他的《蚤虱賦》一首,是談跳蚤和虱子的。他說:“餘居貧,布衣十年不制……為人多病,起居甚疏,萦寝敗絮,不能自釋,兼攝性懈惰,懶事皮膚。澡劇不謹,浣沐失時。四體[宮毛][宮毛],加以臭穢,故葦席蓬纓之間,蚤虱猥流。”卞彬身上虱子多,虱子繁殖又快,他又“不勤于浦讨”,虱子越來越多,諺雲:“虱多不癢”,但卞彬還是十分癢的。他不去捉虱子,卻寫了這篇《蚤虱賦》,炫耀自己髒、懶、多虱蚤。被清代的嚴可均收入《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 

卞敏

清代女畫家,秦淮人。為畫家卞賽之妹,善鼓琴,精于蘭竹。

卞瑛

字渭珍,原住江蘇常州府武進縣城西南四十裡的升西(也作勝西)鄉,他讀書未就,又懶于耕作,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違背雙親出遊,東南西北辛苦備嘗。行至山東濟甯時,被一位在孔子後裔處當幕僚的蘇州人錢某招為女婿,後随錢某進京師,又被一位總戎馬某延為西席。康熙五十四年馬某移調天津,他也攜眷相從,并定居于天津。卞瑛有三個兒子,長子亦如乃父,中年出遊未歸,次子傳五世而絕,隻有三子人丁興旺,天津鄉祠卞氏都是這第三門後裔。卞氏發家始于第四代(從卞瑛起計)卞宗禮兄弟三人開設隆順号,時在嘉慶初年。第五代卞樹堂兄弟四人繼續經營,老四卞樹榕又增設隆順榕藥店,時在道光初。随着天津開埠,卞家商業更加發達,增設茶莊、糧行、銀号等,成為地方巨富。 

卞大亨

宋代學者,字嘉甫,泰州人。由鄉舉入太學,升上命。精醫蔔之書,著有《松隐集》等。

卞仲子

元代畫家,其子卞珏,頗善畫,綽有父風。 

卞思義

元代詩人。1338年前後光州志伊書院主講,工于詩,以《鐵笛詩》名世。

卞榮

公元1418-1487年),字華伯,明代文學家。正統十年公元1445年)卞榮以明經中進士,試政大司馬,曆官戶部主事、員外郎中,能詩善書,文思敏捷,濡墨揮筆,頃刻就數十篇。卞榮曾奉命檢校戎馬南畿,監稅河西務,幹辦金沙洲,所至皆能其官。後來,卞榮回到江陰陶城老家,博覽群書,緻力于寫詩,文名譽稱吳越。卞榮當時還是一個很有名的畫家,世稱為“卞郎中畫”。好事者常常登門求索,川流不息,卞榮口占手書,盡力為之。上至達官缙紳,下至馬醫走卒。都以得到卞榮書畫作品為榮。《江陰卞氏宗譜.蘭堂公傳》雲:“蓋自大江以南,無一人不知公名,無一家事蓄公篇。翰者或赝為公作,持售辄得錢。缙紳之往來是邦者,無晝夜叩門請,而富人大賈至捐重貨購之,所得遂不赀。而性儉啬,每有所投遺,往往從人素紙筆,不妄使一錢,人或傳以為笑,然視他貴人之武斷豪奪,則吐舌縮首,不欲為也。”由此可見,卞榮的詩書畫俱佳,大有“洛陽紙貴”的勢頭。 

卞榮的詩作頗多,由其門生錫山吳纟廷花三年時間,編成《卞郎中詩集》7卷,于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刻印,後被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此外,卞榮還有《蘭堂集》,雍正癸醜(公元1733年)卞采京輯,乾隆庚辰(公元1760年》镌版。清顧季慈編輯江陰詩歌總集《江上詩鈔》,卷十收入卞榮詩作100多首。卞榮逝世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享年69歲。 

卞思敏

三房巷人,字行甫,初号東崖,更号練江。他從小聰明過人,孩提時就能寫詩。他勤奮苦讀,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參加鄉試考中舉人。這一年,江陰有15人同時中舉,轟動一時,名聲大震。在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會試中式,殿試中,卞思敏考中二甲第一名,僅次于狀元、榜眼、探花,稱為傳胪,被授為南京太常寺博士。此後,又任南京工部都水司署員外郎、南京戶部湖廣司郎中。55歲罷官回鄉,以耕讀傳家,寄情詩酒。卞思敏性格沉穩,不苟言笑。為文奇思逸發,如同天馬行空,不拘泥于古人法度,而形成了自己峻楚雄健的風格。卞思敏生于明天順三年(公元1459年),卒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年61歲。江陰縣衙在城内大街為之建立了傳胪坊,卞氏在三房巷蓋了傳胪廳。

卞文瑜

長洲(今蘇州)人。字潤甫(約1576-1671),号浮白,又号花龛。明代畫家。善畫山水小景。畫史稱他曾從董其昌學畫,其法黃子久、吳鎮,筆墨蒼秀。有些畫風格近似“蘇松派”的趙左。筆緻雅秀、逸趣橫生,作樹石枝幹常用中鋒勾剔,顯有古拙凝重之感。傳世作品有《山水圖》冊,藏吉林省博物館;《溪山秋色圖》卷,藏上海博物館;《山樓繡佛圖》軸、《壽煙山水圖》冊,均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卞立言

清代棋師,名交恒,江都人。祖孫三代均以奕名。有《奕萃》傳世。 

卞玉京

本名卞賽,字雲裝,又稱賽賽,據考可能還有“蕙香”之别号。她原系官宦出身,因父早亡,家道中落,與其妹卞敏一同淪落風塵,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一對出名的姊妹花,而卞賽的名氣略勝,時人因有“酒垆尋卞賽,花底出陳圓”之詠。後來卞賽為女道士,号“玉京道人”,于是有了“卞玉京”這個習稱。(注:“玉京”系道家語,指天界。) 

卞祖善

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國家一級指揮。1936年出生于江蘇鎮江,1956年由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升入本科指揮系,師從楊嘉仁教授。1961年卞祖善持棒于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現任首席指揮。40多年來,他指揮演出了《天鵝湖》、《羅密歐與朱麗葉》、《祝福》、《楊貴妃》等中外芭蕾舞劇;先後在我國首演了米雅科夫斯基的《第二十七交響曲》、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交響曲》等。

卞留念

國家一級作曲家兼演奏家,東方歌舞團音樂總監及音樂指揮,中國器樂家協會會員,中國輕音樂學會委員,中國錄音師協會會員,中國MIDI學會會員。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擔任中國東方歌舞團國家一級作曲,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運營中心閉幕式音樂總設計。

卞之琳

(1910.12.8-2000.12.2),生于江蘇海門湯門鎮,祖籍江蘇溧水,曾用筆名季陵,詩人(“漢園三詩人”之一)、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抗戰期間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學生。為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做了很大貢獻。《斷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對莎士比亞很有研究,西語教授,并且在現代詩壇上做出了重要貢獻。被公認為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