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

南史

中國“二十四史”之一
《南史》是中國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紀傳體,共八十卷,含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陳後主陳叔寶祯明三年(589年),唐朝李延壽撰。[1]記載南朝宋、齊、梁、陳四國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與《北史》為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2]撰寫這兩部書是為了“追終先志”,繼承父親李大師(570年-628年)未完成的事業。
    書名:南史 作者:李大師、李延壽 類别:史部-正史 頁數:80

主要内容

《南史》記載南朝宋、齊、梁、陳四國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與《北史》為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

《南史》沒有采取編年體,而是把南朝各史的紀傳彙合起來,删繁就簡,以便閱讀。列傳中不同朝代的父子祖孫,以家族為單位合為一卷,對于了解門閥制度盛行的南北朝社會,有一定的方便。對各朝正史以删節為主,但有應删而未删的,如宋、齊、梁、陳四朝受禅前後的九錫文和告天之詞等官樣文章;有過求簡練以緻混亂不确切的,如把都督某某幾州諸軍事、某州刺史的官銜,一律省成某某州刺史加都督;也有由于對原書史文未能很好領會而把重要字句删去的。

《南史》中也有沈約《宋書》、蕭子顯《南齊書》等書中所未載的材料。雖然記載細微瑣事較多,而且雜以神怪迷信,但也不乏有意義的史料。《宋書》未立文學傳,《南史》以因襲為主,因而文學傳不包括宋而從南齊丘靈鞠開始。這說明李延壽撰寫《南史》《北史》的體制是彙集正史的紀傳,因而拘泥于原書,沒有達到李大師橫則溝通南北,縱則貫串幾代,綜合成為新著的意圖。《新唐書》李延壽傳的評語說,“其書頗有條理,删落釀辭,過本書遠甚”,是不恰當的。

文字簡明

《南史》文字簡明,事增文省,在史學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不足處在于作者突出門閥士族地位,過多采用家傳形式。例如将不同朝代的一族一姓人物不分年代,集中于一篇中叙述,實際成為大族族譜。

以王、謝等大家為主,《列傳》多附傳,附傳的人物多屬家族成員,例如《南史·袁湛傳》附傳人物達12人,《北史·陸俟傳》附傳多至20人,前後相去百餘年,乃至于有大量的神怪迷信,王鳴盛批此甚謬妄。《南史》《北史》中,某些傳文亦有重複現象。

撰寫背景

當李大師開始編纂南北史的時候,沈約的《宋書》、蕭子顯的《南齊書》、魏收的《魏書》已經流傳很久,魏澹的《魏書》和王劭的《齊志》等也已成書。而當李延壽繼續編纂南北史的時候,梁、陳、北齊、周、隋五代史的編纂工作也正在進行或定稿。既然關于南北朝的史書已有多種,那麼,李氏父子為什麼還要另外編寫這一時期的曆史著作呢?李延壽的自序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他的父親“常以宋、齊、梁、陳、魏、北齊、周、隋南北分隔,南書謂北為'索虜',北書指南為'島夷'。又各以其本國周悉,書别國并不能備,亦往往失實。常欲改正”。于是發奮成就《南史》與《北史》。

《南史》以《宋書》、《南齊書》、《梁書》及《陳書》為藍本,共566卷,又參考“雜史”千餘卷,删繁就簡,事增文省,其中删《魏書》《宋書》最多,删文多為诏诰、符檄、章表。《南史》有〈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但無表、志。顯然,在隋、唐全國統一的局面形成後,人們很需要綜合叙述南北各朝曆史的新著。同時,分裂的封建政權互相敵視的用語如“索虜”、“島夷”之類,已與全國統一後南北各民族大融合的形勢不相适應比李延壽時代稍後的劉知幾也強烈反對這種稱謂。所以李氏父子打破了朝代的斷限,通叙南北各朝曆史,又在書中删改了一些不利于統一的提法,正是反映了當時曆史的要求。這也是南北史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南史》有本紀和列傳,無表、志。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共八十卷。其編撰方法按朝代順序、帝王在位先後,排列各朝帝王、宗室、諸王、大臣等紀傳。

本紀中有《宋本紀》三卷,《齊本紀》二卷,《梁本紀》三卷,《陳本紀》二卷。列傳中除專傳外,列“類傳”九種。

作者簡介

李大師

李大師(公元570年--628年),字君威,相州(今河南安陽)人,南朝末期由隋入唐的曆史學家。他熟悉前代曆史,長于評論當代時事,他認為南北朝時期各朝的斷代史,彼此孤立,記事重複,又缺乏聯系,打算仿《吳越春秋》體例,采用編年體撰寫,

《南史》與《北史》,使南朝與北國各代的曆史,分别統編于這兩部史着之中,後因事一度中辍。他在隋末參加了農民起義領袖窦建德建立的夏政權,任禮部侍郎。因此,在唐初流放到西會州(今甘肅境内),後遇赦放回。

當他再執筆從事史書撰述時,已是武德九年(626),貞觀二年(628)去世。他在臨終之前,因“所撰未畢,以為沒齒之恨”。此後,由其四子李延壽繼續撰成。

李延壽

李延壽,字遐齡,唐代相州(今河南安陽)人,史學家。他的生卒年月史書失載,大約卒于唐高宗儀鳳年間(公元676-679年)。他任過東宮典膳丞、崇賢館學士、禦史台主簿,兼直國史符玺郎、兼修國史等官職。

他在政治上沒有什麼作為,修史是他一生的主要事業。他參加了唐代官修史書《隋書》《五代史志》(即《隋書十志》)《晉書》和唐朝當代國史的修撰工作。還獨自撰寫了30卷的《太宗政典》(已佚),又繼承其父李大師遺志,以十六年功夫,獨立修成《南史》和《北史》,《新唐書》對兩書評價頗高,稱“其書頗有條理,删落釀辭,過本書遠甚。”

貞觀三年(629年),唐太宗命大臣組織修撰梁、陳、北齊、北周、隋五代史。魏征主修其中的《隋書》,年輕的李延壽和其他一些知名學者參加了該書的修撰。貞觀五年(631年),李延壽丁母憂去職,回家守喪。服阕,即被派往蜀中做官。公事之餘,“以所得者編次之”,對前幾年搜集的一些史料進行初步的編排。

貞觀十五年(641年),李延壽調回西京長安任太子典膳丞。由于令狐德棻的推薦,他再次進入史館。當時,五代史早已在貞觀十年(636年)寫成。

但這部史書隻有紀、傳,而無志書,因此,唐太宗于貞觀十七年(643年)又命褚遂良等人修撰梁、陳、北齊、北周、隋五朝典章制度的《五代史志》,李延壽也參加了該書的編撰。經過十二、三年的時間,《五代史志》于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成書。

《五代史志》共十志三十卷,後并入《隋書》刊行,其中的《經籍志》成于李延壽和敬播之手,記錄了從古代到隋朝的曆代着作。《經籍志》亦簡稱《隋志》,是專指《經籍志》而言的。《經籍志》正式創立了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對後世書籍的分類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唐代以前,史家所撰晉史多達20種左右,但“才非良史,事虧實錄”,修撰者多不是良史之才,所記史事也往往失實,唐太宗對這些晉史都不滿意,于是,他于貞觀二十年(646年)下诏重修《晉書》。參加重修的共有21人,李延壽是其中之一。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晉書》即重修告成。李延壽除前後3次參加修撰前朝史外,還于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參與撰成當朝國史80卷。

此外,李延壽還獨力撰成了3部史書,即成書于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的《南史》80卷和《北史》100卷,以及最後撰成的《太宗政典》30卷(已佚)。

《太宗政典》寫成後不久,他就去世了。調露年間,唐高宗讀了《太宗政典》,“歎美久之”,給了李延壽後人許多獎賞,并命人抄寫了兩部,一部由皇家圖書館收藏,一部賜給皇太子。李延壽早年即懷有“思欲追終先志”之抱負,他要繼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先人的未竟事業。

《南史》和《北史》是李延壽以其大半生的時間寫成的曆史着作,這兩部史書的編撰,李延壽說是“始末修撰,凡十六載”,這裡說的16年,是從他貞觀十七年(643年)參加修撰《五代史志》這一年作為開始時間的。其實,在此很久以前,亦即從貞觀三年參加修撰《隋書》時,他就開始了“二史”編撰的準備工作。那時,他利用“編輯之暇”,“晝夜抄錄”“五代舊事所未見”者,為将來編撰“二史”積累資料。如果從搜集史料之時來計算,“二史”的完成則經曆了整整30年的時間。

李延壽的“二史”所依據的曆史文獻,主要是宋、齊、梁、陳、魏、齊、周、隋八代“正史”,但他并未拘限于此,另外還參考了各種“雜史”1000多卷,正如他自己說的“鸠聚遺逸,以廣異聞”。對于八代史書,他采取“除其冗長,捃其菁華”的原則,“其煩冗者,即削去之”。

他删削的“煩冗者”,主要是一些诏書和表文,而史實部分則盡量保留,這就使“二史”比“八書”簡約多了。《南史》和《北史》後來被列入“二十四史”中,在中國史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有南北二史之後,《宋書》《南齊書》《魏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被稱為八書,史稱“二史八書”。《南史》與《北史》均廣為流傳,緻“學者止觀其書,沈約、魏收等所撰皆不行”。

李延壽的一生在仕途上是平穩的。既未飛黃騰達,也未貶斥流離。貞觀初,延壽曾任太子典膳丞(負責太子的膳食事務)、崇賢館學士(掌管經籍圖書,教授生徒);貞觀中,延壽為符玺郎(掌管皇帝印玺及國家符節);貞觀末,延壽為禦史台主簿(管理禦史台文書事務)。

延壽專注于史學,似乎對于做官沒多大興趣,盡管官職屢有變動,始終沒有做到大官,以緻他的《南史》《北史》寫成後,當時人還因為他地位不高而“不甚稱其書”。延壽不修南史志。南史的研究,明以前人不很注意。

作品目錄

本紀

卷一宋本紀上第一武帝少帝

卷二宋本紀中第二文帝孝武帝前廢帝

卷三宋本紀下第三明帝後廢帝順帝

卷四齊本紀上第四高帝武帝

卷五齊本紀下第五兩廢帝明帝東昏和帝

卷六梁本紀上第六武帝

卷七梁本紀中第七武帝

卷八梁本紀下第八簡文帝元帝敬帝

卷九陳本紀上第九武帝文帝廢帝

卷十陳本紀下第十宣帝後主

列傳

卷十一列傳第一後妃上

卷十二列傳第二後妃下

卷十三列傳第三宋宗室及諸王上劉道憐劉道規劉義慶劉遵考劉義真劉義康劉義恭劉義宣劉義季

卷十四列傳第四宋宗室及諸王下

卷十五列傳第五劉穆之徐羨之傅亮檀道濟

卷十六列傳第六王鎮惡朱齡石毛修之傅弘之朱修之王玄谟

卷十七列傳第七劉敬宣劉懷肅劉粹孫處蒯恩向靖劉锺虞丘進孟懷玉胡藩

卷十八列傳第八趙倫之蕭思話臧焘

卷十九列傳第九謝方明謝靈運

卷二十列傳第十謝弘微

卷二十一列傳第十一王弘

卷二十二列傳第十二王昙首

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三王誕王華王惠王彧

卷二十四列傳第十四王裕之王鎮之王韶之王悅之王準之

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五王懿到彥之垣護之張興世

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六袁湛

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七孔靖孔琳之殷景仁

卷二十八列傳第十八褚裕之

卷二十九列傳第十九蔡廓

卷三十列傳第二十何尚之

卷三十一列傳第二十一張裕

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二張邵

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三範泰荀伯子徐廣鄭鮮之裴松之何承天

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四顔延之沈懷文周朗

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五劉湛庾悅顧琛顧觊之

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六羊欣羊玄保沈演之江夷江秉之

卷三十七列傳第二十七沈慶之宗悫

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八柳元景

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九殷孝祖劉勉

卷四十列傳第三十魯爽薛安都鄧琬宗越吳喜黃回

卷四十一列傳第三十一齊宗室蕭道度蕭道生蕭遙光蕭遙欣蕭蕭景先蕭赤斧蕭谌蕭誕蕭坦之

卷四十二列傳第三十二齊高帝諸子上蕭嶷

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三齊高帝諸子下蕭映蕭晃蕭晔蕭皓蕭锵蕭铄蕭鑒蕭鋒蕭銳蕭铿蕭豇蕭铉

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四齊武帝諸子文惠諸子明帝諸子

卷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五王敬則陳顯達張敬兒崔慧景

卷四十六列傳第三十六李安人戴僧靜桓康焦度曹武呂安國周山圖周盤龍王廣之

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七荀伯玉崔祖思蘇侃虞悰胡諧之虞玩之劉休江祏

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八陸澄陸慧曉陸杲

卷四十九列傳第三十九庾杲之王谌孔珪劉懷珍

卷五十列傳第四十劉瓛明僧紹庾易劉虬

卷五十一列傳第四十一梁宗室上蕭景蕭懿蕭敷蕭暢蕭融蕭宏

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二梁宗室下蕭秀蕭偉蕭恢蕭憺

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三梁武帝諸子昭明太子蕭綜蕭績蕭續蕭綸蕭紀

卷五十四列傳第四十四梁簡文帝諸子元帝諸子

卷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五王茂曹景宗席闡文夏侯詳吉士瞻蔡道恭楊公則鄧元起

卷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六張弘策庾域鄭紹叔呂僧珍樂藹

卷五十七列傳第四十七沈約範雲

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八韋叡裴邃

卷五十九列傳第四十九江淹任昉王僧孺

卷六十列傳第五十範岫傅昭孔休源江革徐勉許懋殷鈞

卷六十一列傳第五十一陳伯之陳慶之蘭欽

卷六十二列傳第五十二賀玚司馬褧朱異顧協徐摛鮑泉

卷六十三列傳第五十三王神念羊侃羊鴉仁

卷六十四列傳第五十四江子一胡僧佑徐文盛陰子春杜崱王琳張彪

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五陳宗室諸王陳拟陳詳陳慧紀陳昌陳昙朗陳伯茂陳伯山陳伯固陳伯恭陳伯仁陳伯義陳伯禮陳伯智陳伯謀

卷六十六列傳第五十六杜僧明周文育侯瑱侯安都歐陽頠黃法奭;淳于量章昭達

卷六十七列傳第五十七胡穎徐度杜棱周鐵武程靈洗沈恪陸子隆錢道戢駱文牙孫玚徐世譜周敷荀朗周炅魯悉達蕭摩诃任忠樊毅

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八趙知禮蔡景曆宗元饒韓子高華皎劉師知謝岐毛喜

卷六十九列傳第五十九沈炯虞荔傅縡顧野王姚察

卷七十列傳第六十循吏

卷七十一列傳第六十一儒林

卷七十二列傳第六十二文學

卷七十三列傳第六十三孝義上

卷七十四列傳第六十四孝義下

卷七十五列傳第六十五隐逸上陶淵明

卷七十六列傳第六十六隐逸下陶弘景

卷七十七列傳第六十七恩幸

卷七十八列傳第六十八夷貊上林邑扶南中天竺國師子國

卷七十九列傳第六十九夷貊下高句麗百濟新羅倭國扶桑國河南王宕昌國鄧至國武興國荊雍州蠻豫州蠻高昌國龜茲于阗波斯國蠕蠕

卷八十列傳第七十賊臣侯景熊昙朗周迪留異陳寶應

相關文獻

宋書音義4卷(清洪亮吉)見南獻遺征書目答問雲未刻

宋書考證4卷(清孫?)北平圖書館館刊第9卷第1-4期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251-472頁題宋書考論

宋書劄記1卷(清李慈銘)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473-482頁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25-433頁民國印本

宋書州郡志校勘記1卷(清成孺)南菁書院叢書六集本曆代地理彙編本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叢書集成第169冊

申範1卷(清陳沣)菊坡精舍刊本古學彙刊本申宋書範晔傳之誣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483-498頁

宋書夷貊傳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

宋書補表4卷(清盛大士)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據南京?裡國學圖書館寫本

補紀元表、諸侯王表、王子侯表、功臣侯表、外戚侯表、恩幸侯表六種

宋諸王世表1卷(清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據曆代史表原刊本

宋将相年表1卷(清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據曆代史表原刊本

宋方鎮年表1卷(清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據曆代史表原刊本

補宋書宗室世系表(近人羅振玉)永豐鄉人雜着續編本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補宋書刑法志1卷食貨志1卷(清郝懿行)嘉慶21年自刊本光緒10年刊郝氏遺書本

粵雅堂叢書二十九集本附刊胡承珙校語(以下各本同)廣雅書局刊本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叢書集成第766、781冊

補宋書藝文志1卷(清汪仁俊)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補宋書藝文志1卷(近人聶崇岐)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據稿本

晉宋書故(清郝懿行)嘉慶21年自刊本郝氏遺書本粵雅堂叢書二十九集本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孫: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499-519頁

補校宋書州郡志劄記(楊守敬)楊守敬集第7冊續群書拾補據金陵書局本,已見迻校者不錄

禹貢半月刊第6卷第7期

齊諸王世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齊将相大臣年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齊方鎮年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南齊書校勘記(清周星诒)上海文管會藏稿本

孫:南齊書校議(今人朱季海)中華書局1984年版,相當于中華點校本之校勘記

南齊書夷貊傳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20-523頁

補南齊書藝文志4卷(今人陳述)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據稿本

補南齊書經籍志(陳鴻儒等編)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33-459頁民國間?印本、抄本

梁書佚文1卷(清王仁俊輯)上海圖書館藏稿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24頁

梁書斠議(羅振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61-469頁

毛本梁書校議(清陳沣)信古閣小叢書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25-530頁

梁書劄記1卷(清李慈銘)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31-541頁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59-461頁

補梁疆域志4卷(清洪齮孫)道光15年李兆洛刊本曆代地理志彙編本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叢書集成第3080-82冊

梁書夷貊傳地理考證(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補梁書藝文志1卷(清王仁俊)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梁諸王世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梁将相大臣年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陳書斠議(羅振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69-477頁

補陳疆域志(近人臧勵龢)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據稿本

陳州府職官備考1卷(清朱撰卿)1916年淮陽縣志附刻本

陳諸王世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陳将相大臣年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4冊

南史佚文1卷(清王仁俊輯)上海圖書館藏稿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42頁

讀南史記疑1卷(清王懋竑)讀書記疑卷8

南史存校1卷(清王懋竑)讀書記疑卷13

南史劄記1卷(清李慈銘)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43-557頁

宋齊梁陳方鎮年表4卷(近人吳廷燮)景杜堂鉛印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58-683頁

魏書校勘記1卷(清王先謙等)思賢講舍刊本廣雅書局刊本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叢書集成第168冊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684-701頁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89-525頁

魏書劄記1卷(清李慈銘)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852-859頁

魏書宗室傳注12卷世系表2卷(近人羅振玉)1924年東方學會鉛印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702-832頁題傳注12卷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537-669頁民國印本

魏書宗室傳注校補1卷(近人羅振玉)貞松老人遺稿乙集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833-851頁實冊數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669-687頁

魏書鐵佛劉虎傳注(近人羅振玉)

魏書地形志校錄3卷(清溫曰鑒)道光16年拾香草堂刻巾箱本題作校異有附錄适園叢書本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4冊據适園叢書本

讀魏書地形志随筆1卷(清溫曰鑒)北京圖書館藏管廷芬輯花近樓叢書抄本

延昌地形志20卷(清張穆)傳抄本

稿本舊藏祁氏,後歸陳士可,僅存卷1-3司州及目錄1卷。各家傳抄本多從何秋濤抄本轉錄。

北魏地形志劄記(楊守敬)曆代輿地圖·北魏地形志圖,楊守敬集第7冊郗志群校注〈續群書拾補〉第1399-1424頁

魏書外國傳地理考證1卷西域傳地理考證1卷外國傳補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955-985頁

魏書校補1卷(清盧文弨)群書拾補本二十五史補編本第4冊魏書禮志校補1卷

補樂志缺文,未全,後經陳垣據冊府元龜補足,已印入百衲本魏書。

魏書源流考(李正奮)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77-489頁抄本

魏諸帝統系圖1卷魏諸王世表1卷魏異姓諸王世表1卷魏外戚諸王世表1卷魏将相大臣年表1卷西魏将相大臣年表1卷東魏将相大臣年表1卷(清萬斯同)

曆代史表原刊本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魏書官氏志疏證1卷(清陳毅)光緒23年刊本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補魏書兵志1卷(清?今人谷霁光)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補後魏書藝文志(近人李正奮)北京圖書館有抄本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687-733頁民國抄本

元魏方鎮年表2卷(近人吳廷燮)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據排印本

西魏書(清謝啟昆)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733-911頁清刻本

北齊書佚文1卷(清王仁俊輯)上海圖書館藏稿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24頁

北齊書疏證(清杭世駿)見南獻遺征書目答問雲未見傳本

北齊書斠議(羅振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911-917頁

北齊書校證(願學齋主人)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917-947頁稿本

北齊書旁證(願學齋主人)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947-1019頁稿本

補北齊書疆域志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1019-1031頁

北齊諸王世表1卷北齊異姓諸王世表1卷北齊将相大臣年表1卷(萬斯同)曆代史表原刊本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周書校勘記(清周星诒)見宋本北周書跋

周書斠議(羅振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1031-1037頁

周諸王世表1卷周公卿年表1卷(清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北周公卿表(清練恕)多識錄卷2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周書緩案(陳故章)中華書局1959年石印線裝本

周書異域傳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986-991頁

四庫提要

《南史》·八十卷(内府刊本)

唐李延壽撰。延壽事迹附載《新唐書·令狐德棻傳》。延壽承其父大師之志,為《北史》、《南史》。

而《南史》先成,就正于令狐德棻,其乖失者嘗為改定。宋人稱延壽之書删煩補阙,為近世佳史。顧炎武《日知錄》又摘其《李安民》諸傳一事兩見,為紀載之疏。

以今考之,《本紀》删其連綴諸臣事迹,《列傳》則多删詞賦,意存簡要,殊勝本書。然宋、齊、梁、陳四朝九錫之文、符命之說、告天之詞,皆沿襲虛言,無關實證,而備書簡牍,陳陳相因,是芟削未盡也。且合累朝之書,勒為通史,發凡起例,宜歸畫一。今延壽于《循吏》、《儒林》、《隐逸傳》既遞載四朝人物。

上一篇:阿爾泰山脈

下一篇:呂不韋列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