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根草

千根草

大戟科大戟屬植物
千根草一年生草本。根纖細,長約10厘米,具多數不定根。莖纖細,常呈匍匐狀,自基部極多分枝,長可達10-20厘米,直徑僅1-2(3)毫米,被稀疏柔毛。[1]
    中文名: 拉丁學名:Euphorbia thymifolia L.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木蘭綱 亞綱:薔薇亞綱 超目: 目:大戟目 亞目: 科:大戟科 亞科:大戟亞科 族:大戟族 亞族: 屬:大戟屬 亞屬:地錦草亞屬 組: 亞組: 種:千根草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千根草 别稱:小飛揚

産地分布

分布于廣東、廣西、雲南、江西和福建;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廣布。

形态特征

葉對生,橢圓形、長圓形或倒卵形,長48毫米,寬25毫米,先端圓,基部偏斜,不對稱,呈圓形或近心形,邊緣有細鋸齒,稀全緣,兩面常被稀疏柔毛,稀無毛;葉柄極短,長約1毫米,托葉披針形或線形,長l一1.5毫米,易脫落。

花序單生或數個簇生于葉腋,具短柄,長1-2毫米,被稀疏柔毛;總苞狹鐘狀至陀螺狀,高約1毫米,直徑約1毫米,外部被稀疏的短柔毛,邊緣5裂,裂片卵形;腺體4,被白色附屬物。雄花少數,微伸出總苞邊緣;雌花1枚,子房柄極短;子房被貼伏的短柔毛;花柱3,分離;柱頭2裂。蒴果卵狀三棱形,長約1.5毫米,直徑1.3—1.5毫米,被貼伏的短柔毛,成熟時分裂為3個分果爿。種子長卵狀四棱形,長約o.7毫米,直徑約o.5毫米,暗紅色,每個棱面具45個橫溝;無種阜。花果期6-11月。

生長習性

生于山坡草地或灌叢中,多見于山地沖積土或沙質土上。

草藥屬性

别名:呢仔草、細葉飛揚草、細飛揚、乳汁草、小飛揚。

性狀:一年生草本。野生山坡草地或灌叢中,多見山地沖積土或沙質土上。全草藥用。

性味:酸澀,微涼。

功效:清熱解毒,斂瘡止癢。

主治:外治飛瘍瘡、天疱瘡、爛頭胎毒、皮膚痕癢,生用1至2兩,或幹用5錢至1兩,清水煎,外洗患處。内治瘧疾,痢疾,洩瀉,濕疹,乳癰,痔瘡。

相關文獻

郭書普.旱田雜草識别與防治原色圖鑒.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張朝賢,張躍進,倪漢文編着.農田雜草防除手冊.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上一篇:金彈子樹

下一篇:床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