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語言

動物語言

動物交流的介質
自然界的動物也同人類一樣,要相互交換思想感情,傳遞信息。有趣的是,它們自有一套奇妙的動物語言。[1]俗話說:人有人言,獸有獸語。動物之間建立友善關系,雙方必須彼此了解才行。這種了解的方式,一般地稱它為禽言獸語。動物并不像人那樣,借助于語言進行交談,它隻是利用自己各種不同的情感,向同伴或共生的朋友發出危險警報,或者通知它們哪兒有食物等等。
  • 中文名:動物語言
  • 外文名:Animal Language
  • 别名:
  • 作用:相互交換思想感情,傳遞信息
  • 類别:聲音、氣味、行為、色彩、超聲

語言種類

聲音語言

許多動物都會發出聲音,這些聲音往往成為動物之間交流信息的獨特的聲音語言。例如蟋蟀能利用翅膀摩擦發出的像樂曲一般清脆動聽的聲音來表現它們的種種“感情”。當雌雄相處時,聲調輕幽,猶如情人竊竊私語;當獨處一方時,它就發出高亢的強音來招引朋友。 

人們發現,每當敵害來到白蟻的巢穴時,整群白蟻常常已逃得無影無蹤,隻留下空“城”一座。為了揭開這個奧秘,昆蟲學家進行了專門的研究。原來,擔任哨兵的白蟻能從很遠的地方,就發出敵情“報告”,用自己的頭叩擊洞壁,通知巢中的蟻群立即撤退。 

在大自然中,用聲音作為通信工具的動物是很多的。許多鳥都有着清甜多變的歌喉,它們是出色的歌唱家。據說,全世界的鳥類語言共有兩三千種之多,和人類語言的種類不相上下。有些動物學家對鳥類的各種語言進行了研究,并編成了一本《鳥類語言辭典》。這本辭典是很有用處的。舉個例說,空中的飛鳥對飛機是個很大的威脅,因為飛鳥雖小,卻能像子彈一樣擊穿飛機,使飛機墜毀。現在有的機場已設立了鳥語廣播台,播送鳥類的驚恐叫聲,以便驅散它們,使飛機安全起飛和降落。 

動物的聲音語言千變萬化,含義各不相同。長尾鼠在發現地面上的強敵——狐狸和狼等時,會發出一連串的聲音;如果威脅來自空中,它的聲音便單調而冗長;一旦空中飛賊已降臨地面,它就每隔八秒鐘發一次警報。母雞可以用七種不同的聲音來報警,它的同伴們一聽便知:來犯者是誰,它們來自何方,離這兒有多遠。 

心有靈犀一點通①〔心有靈犀(xī)一點通〕是唐代李商隐《無題》中的詩句。意思是說兩心相通,互相了解。靈犀,犀牛角。舊說犀牛是靈異的獸,角中有白紋如線,直通兩頭。這裡借指當某一動物發出了信号,其他動物也領會到是什麼意思。。有些動物的警報聲,不僅本家族的成員十分熟悉,就連其他動物也都心領神會。例如,當獵人走進森林時,喜鵲居高臨下,叽叽喳喳地發出了警報,野鹿、野豬和其他飛禽走獸頓時便明白了:此地危險。于是它們不約而同地四處逃竄了。 

目前,分類學家正在研究,把動物的聲音信号,作為動物分類的一種指标;生态學家正在探索,如何通過聲音信号,來揭示動物行為的奧秘。更引人注目的,則是利用動物的聲音語言來指揮動物,使之按人類的吩咐行事,不得越出雷池①〔雷池〕是從湖北黃梅流經安徽宿松的一條水名。因為古人有“無過雷池一步”的話,後人就以“雷池”表示不可超越的界限。半步。 

氣味語言

有些動物常常以特殊的氣味(信息素)來達到引誘異性、追蹤目标、鑒别敵友、發出警報、标明地點、集合或分散群體等目的。這種氣味雖然沒有聲響,可也算是一種語言。例如蜂王通過分泌一種唾液産生的氣味招引工蜂來為自己服務;雌蛾産生的氣味能引誘距離很遠的雄蛾;螞蟻利用味覺和嗅覺彼此進行聯系,識别同窩夥伴;雄鹿在求偶時,它會用身上的芳香腺往樹上擦,這樣,樹上便留下了自己的氣味,于是,雌鹿聞到它的氣味以後就會循蹤而至。 

一位昆蟲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試驗:把一頭新羽化①〔羽化〕昆蟲由幼蟲成蛹,經過蛻(tuì)皮,變化為成蟲的過程。的天蠶雌蛾,裝進一隻用紗布縫制的口袋裡,然後在桌上放一夜。翌日清晨發現竟有四十多萬頭同種雄蛾闖進這間房子,将那頭雌蛾團團圍住。天蠶雌蛾既無聲音語言,又無色彩和運動語言,它是靠什麼和雄蛾取得聯系的呢? 

原來,許多昆蟲都是靠釋放一種有特殊氣味的微量物質(即氣味語言)進行通信聯系的。這種微量物質稱之為傳信素。目前,人們已查明一百多種昆蟲傳信素的化學結構,并根據這些氣味語言物質的作用進行了分類:有借以吸引同種異性個體的性引誘劑,通知同種個體對勁敵采取防禦和進攻措施的警戒激素,幫助同類尋找食物或在遷居時指明道路的示蹤激素,以及維持群居昆蟲間的正常秩序的行為調節劑等。 

人們發現,運用氣味語言的絕非昆蟲一家,魚和某些獸類也有這種本領。有些雄獸(如許多鹿和羚羊)在生殖季節,能用特殊的氣味物質進行“圈地”,借以警告它的同夥:有我在此,你須回避。 

各種傳信素的發現、分離和人工合成,不僅為我們揭示動物行為的秘密,也為進而控制、改造生物開辟了誘人的前景。據報道,最近已研制成功一種香味濃郁的“假激素”,蚊子、蛾子和小甲蟲等害蟲聞到之後,便會大倒胃口,停止吃食和排洩,中斷發育周期,并不再繁殖後代了。一旦這些研究成果得到廣泛應用,人們對于使用農藥的後顧之憂,也就可以徹底解除了。 

行為語言

動物還會運用各種不同的行為來表達它們的意思,這也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例如長頸鹿在發生危險時,會用猛烈的驚跑來向同伴傳達警報;野豬在平時總是把尾巴轉來轉去,但一旦覺察到有危險時,就會揚起尾巴,在尾尖上打個小卷給同伴報警;蜜蜂在發現蜜源以後,就會用特别的“舞蹈”方式(如“8”字形擺尾舞),向同伴通報蜜源的遠近和方向。 

在我國海灘上,有一種小蟹,雄的隻有一隻大螯,在尋求配偶時,便高舉這隻大螯,頻頻揮動,一旦發覺雌蟹走來,就更加起勁地揮舞大螯,直至雌蟹伴随着一同回穴。 

有一種鹿是靠尾巴報信的。平安無事時,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動;尾巴半擡起來,表示正處于警戒狀态;如果發現有危險,尾巴便完全豎直。 蜜蜂的運動語言可算是登峰造極的了,它能用獨特的舞蹈動作向自己的夥伴,報告食物(蜜源)的方向和距離。蜜源的距離不同,在一定時間内完成的舞蹈次數也不一樣。有人因此提出了一個誘人的設想:派人造的電子蜂打入蜜蜂之中,指揮蜜蜂活動。這樣,不但可以按人的需要收獲不同的蜂蜜,還可以幫助植物傳粉,提高農作物的産量,真是一舉兩得。 

色彩語言

孔雀是以華豔奪目的羽毛著稱于世的。雄孔雀之所以常在春末夏初開屏,是因為它沒有清甜動聽的歌喉,隻好憑着一身豔麗的羽毛,尤其是那迷人的尾羽來向它的“對象”炫耀雄姿美态。 

現在已經知道,善于運用色彩語言的動物不光是鳥類,爬行類、魚類、兩栖類,甚至連蜻蜓、蝴蝶和墨魚也都充分利用色彩。 觀察一下背上長有三根長刺的刺背魚的體色變化,是十分有趣的。這種魚體呈青灰色,貌不驚人。在交配前夕,雄魚各自劃分勢力範圍,同時腹部出現了紅色,以警告旁的雄魚,趕快回避。當它追求雌魚時,随即披上了絢麗的婚裝——腹部泛紅,背呈藍白,煞是好看。待到交配、産卵和魚卵孵化後,雄魚便再度恢複婚前的色彩——紅色的腹部和青灰色的魚體,日夜看守着幼魚。 

超聲語言

螽斯〔螽(zhōng)斯〕一種害蟲,身體綠色或褐色,善跳躍,吃農作物。雄的前翅有發聲器,顫動翅膀能發聲。蟋蟀、蝗蟲和老鼠等動物,是用超聲波進行聯系的。螽斯有三種鳴聲:“單身漢”螽斯唱的大多是“求婚曲”,其他“單身漢”聽到後,會此呼彼應地對唱起來。雌螽斯聞樂赴會,并選中歌聲嘹亮者。兩隻雄螽斯相遇,就高唱“戰歌”,面對面地擺好陣勢,頻頻搖動觸角,大有一觸即發之勢。當周圍出現危險時,螽斯就高奏“報警曲”,聞者便“噤若寒蟬”,溜之大吉。 

海豚的超聲語言是頗為複雜的。它們能交流情況,展開讨論,共商大計。1962年,有人曾記錄了一群海豚遇到障礙物時的情景:先是一隻海豚“挺身而出”,偵察了一番;然後其他海豚聽了偵察報告後,便展開了熱烈讨論;半小時後,意見統一了——障礙物中沒有危險,不必擔憂,于是它們就穿遊了過去。 

現在,人們已聽懂了海豚的呼救信号:開始聲調很高,而後漸漸下降。當海豚因受傷不能升上水面進行呼吸時,就發出這種尖叫聲,召喚近處的夥伴火速前來相救。有人由此得到啟發,認為今後人們可以直接用海豚的語言,向海豚發号施令,讓它們攜帶儀器潛入大海深處進行勘察和調查,或完成某些特殊的使命,使之成為人類的得力助手。

動物的通訊行為

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地生活在自然界中,它們總 是組成一個小的生活群體,盡管有一些喜歡獨來獨往,但至少它們在交配時需要與異性接觸在接觸過程中,它們的鳴叫,彼此間互相的觸摸,甚至一些化學物質的釋放,使得它們聲息相通,行動一緻,無論是在捕食活動中,還是在對配偶的争奪上都井然有序。這些都是與動物之間存在的通訊行為分不開的。 

所謂通訊,就是指個體通過釋放一種或是幾種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個體産生行為反應。信号本身并無意義,但它能被快速識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複雜的生物屬性,如性别、年齡、大小、敵對性或友好性等等。 

視覺通訊

在動物園裡常會看見遊客向孔雀園中的雄孔雀鼓掌拍手,孔雀聽到掌聲,會為遊客表演孔雀開屏。然而,孔雀向人們豎起美麗的羽毛,可能是在向雌孔雀示愛,或者是在向同種雄孔雀示威,也許是在向人們發出警告。它那五顔六色的羽毛其實就是它展示自己,吓唬敵人的武器。孔雀是在通過展示尾羽傳播某種視覺信息,可惜,在場的遊客卻錯誤地接受并傳遞了另一種含義的信息。 

視覺通訊的形式是比較廣泛的,雄性馴鹿頭上碩大的犄角,草原上雄性獅子頸部漂亮的長鬃毛,這些動物的外表特征都是向雌性同類發出的視覺信号。青蛙在草叢中呈現碧綠的體色,而潮一、的保護色往往是通過散布錯誤的視覺信息來迷惑天敵或獵物的。 

視覺通訊的形式還包括動物的肢體語言。拟态使得落葉蝶化作一片枯葉,欺騙了鳥類的雙眼。獵狗面對對手時,頭部前伸、前肢前趴、身體下伏、後肢蹬地、露出牙齒、兩耳豎起以示對對方的威吓。而在主人面前,獵狗便會俯首貼耳、搖動尾巴,一副順從的模樣。雄蜂源在向雌蜂蝶求愛時,會表現出一個相當複雜的儀式:将最漂亮的體色顯現出來,向着雌妹飯的方向用尾巴撥動水流,并且水中帶着雄峰燃身上一種特殊的氣味。雌蛾螺便同時獲得了視覺、嗅覺和觸覺三方面的刺激。視覺通訊對于人類來講也是最為簡單和直接的聯系方式。無論是楊貴妃的回眸一笑,還是張翼德的吹胡子瞪眼,戀人之間含情脈脈的對視以及反目成仇的怒視……所有這些都體現了視覺通訊的作用。 

視覺通訊在動物界是十分普遍的一種通訊方式,具有簡單、準确、迅速等優點。但是這種通訊方式也有很多的局限性。在自然界僅僅以視覺通訊作為主要通訊手段的動物是很少的,它們往往以視覺通訊方式和其他通訊方式共同使用,發送或獲取準确的信息。 

聽覺通訊

鳥類為吸引異性排斥同性,宣告領地占有的歌聲以及警告捕食者來到的尖叫聲都是聽覺通訊。法 德、的住物學家記錄下烏鴉的種種叫聲集”。他們開着放音車在村子周圍移動,通過播放其中一種烏鴉的叫聲,終于解決了該村長期困擾村民的烏鴉問題。這其中就巧妙的運用了聽覺通訊的原理。 

由于動物的發音機制不同,産生的種種奇妙的聲音也大相徑庭。哺乳動物依靠喉管,鳥類依靠鳴管,昆蟲往往依靠翅膀的振動,而青蛙卻依賴于聲囊發聲。因為聲波可以繞過障礙物傳播,發聲的頻率多樣組合又為各種信息的傳遞奠定了基礎。同樣的發聲器官隻要做出略微的調整就能産生一系列的聲音,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所以聲音的傳播不受白天黑夜的限制。然而,聲音的傳播又具有瞬間性,稍縱即逝。 

當然,在動物世界裡有一些動物是依靠超聲波來進行通訊與捕食的,如人們熟悉的編幅和海豚,就是利用超聲波通訊的。 

化學通訊

俗語有“鼠目寸光”的說法。這是由于老鼠的視覺能力很低,隻能達到12厘米的距離。而老鼠的聽覺也僅70千赫左右,一張報紙就足以阻礙聽覺信号的接收。老鼠的活動環境十分複雜,很容易阻礙它那本來就不出色的視力月D麼老鼠是通過什麼來進行交流呢?這就是另外一種通訊方式:化學通訊。 

化學通訊就是動物通過釋放一些化學物質來影響或控制其他動物的行為。化學通訊有時會影響整個動物群體的活動甚至調節整個種群。這些化學物質稱為外激素。有文獻報道,外激素可能是最為原始的通訊信号,在藍藻、細菌和其他原核生物之間是惟一的通訊方式。動物釋放化學物質,不僅影響其他個體的行為,還能影響到生理。如蜂後會分泌一種稱為“蜂王漿”物質的化合物,能抑制工蜂卵巢的發育。另外,化學通訊還是維持群體秩序的重要手段。在螞蟻群中,蟻後不能養活自己,但它可以分泌一種外激素,來引誘工蟻,使工蟻積極喂養蟻後。螞蟻的卵和幼蟲也能分泌一種物質。螞蟻幼蟲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條件,當濕度變小,它們便停止分泌外激素,而工蟻會很快的将其轉移到潮濕的地方,這樣幼蟲便能重新分泌對工蟻來說堪稱“美味佳肴”的化學物質了。 

談到化學通訊,似乎我們應該為狗随地小便的不文明行為進行一下辯解。其實這并非狗的不文明表現,而是它在行使自己的化學通訊手段。狗往往并不是由于膀眈充盈而到處排洩,實際上它隻是在向别的同類宣布:這裡已經是我的地盤了。這是一種依靠化學物質搶占領地的做法,當一條狗三條腿着地,一條後腿提起對着馬路上的消防龍頭排尿時,說明它已經用尿液的氣味将消防龍頭劃為己有了。而狗真正的排尿姿勢是四肢平鋪蹲在地上的。 

觸覺通訊

觸覺通訊也是一種相當普遍的通訊方式。對于視覺能力有限或者生活在無法利用視覺通訊環境中的動物來說,觸覺通訊往往是一種重要的傳遞信息的方式。 

某些生活在深海區域中的魚類,由于光線很弱,視力退化了,但它們往往具有非常發達的鳍刺和觸須,上面布滿了敏感的神經,在水中遊動時,它們可以感知水流的變化,尋覓與捕捉獵物和接收性信号。 

觸覺通訊也可以通過其他物體作為媒介,以振動或者波動的形式來傳播信息。雄蜘蛛想要進行交配必須到網上尋找對象,上網前雄蜘蛛會做出一種類似“撥弦”的動作,撥動網絲發出一定的振動,據此雌蜘蛛可以判斷出是獵物,還是求愛對象。 

不僅低等動物依靠觸覺作為通訊方式,在高等動物中觸覺通訊也相當普遍與重要。在猴子的社會群體中,猴兒們常會彼此相互梳理毛發,這其中既有母猴出于對幼猴的憐愛,又有出于對猴王的奉承,當然還有猴王嚣張的戲弄。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如果将剛剛出生的小猴從它的母親身邊抱走,由專門的機器人來撫養,那麼即便身體健康,它的反應能力和智力與正常的小猴相比,也顯得比較低下。如果人們經常撫摸或者抱抱它,情況則會有很大的改觀。從這裡不難看出,幼年時,對小猴的經常撫摸、摟抱,可以使它的反應提高,更具有生氣。對于人類來說,父母們在孩子幼年時多給一些愛撫,比起成天以嬰兒車和玩具熊來應付孩子,更有益于孩子的生長發育。 

電通訊

在發現美洲大陸後,許多冒險家都前往那裡尋找他們夢寐以求的黃金。有一個西班牙探險隊伍,在當地印第安人帶領下,進人了亞馬孫河上遊的一個低窪地,這裡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水塘。印第安人止步了,白人不理解,這裡不可能有食人魚,當然也不可能有鳄魚和大蟒蛇。一個白人挺身而出,要給印第安人作榜樣,可是沒走多遠,就大叫一聲,直挺挺地仰面倒下,幾個同伴上前去救他,也跌倒在水塘裡。過了好一會兒,其餘的同伴才将他們救出來。幾個小時後,這些人才從僵直的狀态下恢複。 

到底是什麼襲擊了他們?原來在熱帶混濁的水塘中,生活着依靠體表放電來進行彼此交流和捕食的特殊魚類——電鳗。那幾個探險家就是被水塘中電鳗施放的電流所擊倒的。它們施放出的電壓往往可以達到600伏特。自然界中不僅有電鳗、電路利用身體發電器官産生很強的電流獵取食物,深水中的鲶魚、鳄魚也可以依靠體表電感器進行個體之間的信息交流。 

動物的通訊行為是通過自然選擇演化而來的,每一類通訊行為往往有着特殊的功能與進化過程。這一過程曆經了許多艱辛,在不同的環境下,因物制宜,形成了适應自己的交流方式。 

可以說通訊方式、環境以及某些器官之間是一個相互影響、共同促進的關聯網,相互作用下,使得彼此達到協調的狀态。往往越是高等的動物,越具有較多的通訊方式,這樣就可以在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時,仍可以交流信息,與同伴共同渡過難關。而那些依靠單一通訊行為進行交流的生物,此時則會與外界完全失去聯系,等待它們的隻有死亡。 

通訊行為不僅是發生在個體之間或群體之間的事,細胞之間也具有相互通訊的方式,化學通訊與觸覺通訊可能是其中最主要的兩種。在細胞的不斷分裂過程中,當彼此相互接觸時,正常的細胞将會停止分裂,即所謂的接觸抑制,這其中好像完成了某種信息的傳達。癌細胞似乎不受這種通訊的影響,仍然不斷地瘋長,對于它的控制及其通訊行為有待深入研究。當然,細胞之間的通訊行為屬于細胞社會學研究的範疇,這正是當前細胞生物學領域的研究熱點。

有關發明

據BBC報道,由瑞典和芬蘭發明家組成的北歐發明與發現協會近日聲稱,他們正在創造一個名叫“不再有汪汪汪”的樣機翻譯器。這個“不再有汪汪汪”樣機能夠分析動物的想法,然後把這些想法轉變成人類語言。這些科學家計劃在2014年4月向公衆推出自己發明的這個翻譯設備。n北歐發明與發現協會說,這一新設備能夠把狗叫翻譯成英文,其中包括“我累了”、“我很興奮”、“你是誰”等。研究狗狗行為的專家尼克·布朗在接受BBC的采訪時,對這一發明非常贊賞。他說,任何能讓人類理解他們需要學習動物語言的建議和行動,都是非常有用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