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魚

加州鲈魚

太陽魚科黑鲈屬魚類
加州鲈魚,原名大口黑鲈,分類學上屬鲈形目,太陽魚科。體延長而側扁,稍呈紡錘形,橫切面為橢圓形。體高與體長比為1:3.5—4.2,頭長與體長比為1:3.2—3.4。頭大且長。眼大,眼珠突出。吻長,口上位,口裂大而寬。颌骨、腭骨、犁骨都有完整的梳狀齒,多而細小,大小一緻。背肉肥厚。尾柄長且高。全身披灰銀白或淡黃色細密鱗片,但背脊一線顔色較深,常呈綠青色或淡黑色,同時沿側線附近常有黑色斑紋。腹部灰白。
    中文名:大口黑鲈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硬骨魚綱 Osteichthyes 亞綱:幅鳍亞綱 Subclass Neopterygii 目:鲈形目 Perciformes 亞目: 科:太陽魚科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加州鲈魚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加州鲈魚 中文别名:大口黑鲈 英文名:black bass 二名法:Micropterus salmoides 分布:原産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密西西比河水系,加州鲈魚也被引到英國、法國、南非、巴西、菲律賓等國家。 體征:體延長而側扁,稍呈紡錘形,橫切面為橢圓形。

簡介

原産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密西西比河水系,是一種肉質鮮美、抗病力強、生長迅速、易起捕、适溫較廣的名貴肉食性魚類。現通過引種,已廣泛分布于美國、加拿大等淡水水域,尤其在五大湖,資源十分豐富。目前,加州鲈魚也被引到英國、法國、南非、巴西、菲律賓等國家。我國台灣省于70年代引進,現已繁殖了幾代。廣東深圳、惠陽、佛山等地也于1983年引進加州鲈魚苗,并于1985年相繼人工繁殖成功。繁殖的魚苗已被引種到江蘇、浙江、上海、山東等地養殖,而且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加州鲈魚經試養,可在池塘中與家魚混養或單養,也可在清水塘中精養。由于其肉質堅實,肉味清香,加上活體上市,在酒樓飯店水族箱中還可讓就餐者觀賞挑選,故為本地

鲈魚和鳜魚所不及,可謂是魚中上品,十分暢銷,價格也就較高。另外,加州鲈魚可供遊客垂釣,所以受到世界各地廣大遊釣者的喜愛,這無疑對發展遊釣漁業,吸引遊客觀光,增加經濟收入是十分有利的。

加州鲈魚生長較快,當年繁殖的魚苗能長到0.5公斤,達到上市規格。一周齡的魚就性成熟,即可繁殖,無論在池中單養或魚塘中混養,都能有效地控制魚塘中野雜魚蝦和羅非魚的過度繁殖,可謂一舉多得,所以是值得大力推廣的優良養殖品種。

生長習性

栖息習性

加州鲈魚主要栖息于混濁度低,且有水生植物分布的水域中,如湖泊、水庫的淺水區(1—3米水深)、沼澤地帶的小溪、河流的滞水區、池塘等。常藏身于水下岩石或樹枝叢中,有占地習性,活動範圍較小。在池塘養殖,喜歡栖身于沙質或沙泥質不混濁的靜水環境中,活動于中下水層。性情較馴,不喜跳躍,易受驚吓。加州鲈魚的适溫範圍廣,在水溫1—36.4℃時都能生存,10℃以上開始攝食,最适生長溫度為20—30℃。水質要求每升水溶氧量在1.5毫克以上,比鲈魚、鳜魚耐低氧能力強。幼魚愛集群活動,成魚分散。

加州鲈原産地為純淡水,但經試養證明,在10‰以下鹽度,pH值在6—8.5之間的水體均能适應。

食性與生長

加州鲈魚是以肉食性為主的魚類,掠食性強,攝食量大,常單獨覓食,喜捕食小魚蝦。當水質良好、水溫25℃以上時,幼魚攝食量可達總體重的50%,成魚達20%。食物種類依魚體大小而異。孵化後一個月内的魚苗主要攝食輪蟲和小型甲殼動物。當全長達5—6厘米時,大量攝食水生昆蟲和魚苗。全長達10厘米以上時,常以其他小魚作主食。當飼料不足時,常出現自相殘殺現象。在人工養殖條件下,也攝食配合飼料,且生長良好。在适宜環境下,攝食極為旺盛。冬季和産卵期攝食量減少。當水溫過低,池水過于混濁或水面風浪較大時,常會停止攝食。由于食量大,因而生長快,當年魚苗經人工養殖可達0.5—0.75公斤,達到上市規格。養殖2年,體重約1.5公斤。3年約2.5公斤。已知養殖最大個體長75厘米,重9.7公斤。在江河中垂釣所獲最大個體長82.7厘米,重10.1公斤。

繁殖方式

加州鲈魚1周年以上才成熟。産卵在2—7月間,4月為産卵盛期。繁殖的适宜水溫為18—26℃,以20—24℃為好。初重1公斤的雌魚懷卵4—10萬粒,為多次産卵型,每次産卵2000—10000粒。平時雌雄魚難以辨别,到了生殖季節,雌魚體色較暗,鰓蓋部光滑,胸鳍呈圓形,腹部膨大,體型較粗短,生殖孔紅腫突出;雄魚則體長,體色稍豔,鰓蓋部略粗糙,胸鳍較狹長,生殖孔凹入。在一定生态條件下,加州鲈可在池塘中自然繁殖,如水質清新,池底長有水草等。産卵前,雄魚在池邊周圍較淺水處用水草或根莖築巢,巢穴深3—5厘米,巢直徑30—50厘米,距水面30—40厘米處,雄魚築好巢後便在巢中靜侯雌魚到來。雌雄魚相會後,雄魚不斷用頭部頂托雌魚腹部,使雌魚發情,身體急劇顫動排卵,雄魚便即刻射精,完成受精過程。雌魚産卵後即離開巢穴覓食,雄魚則留在巢穴邊守護受精卵,不讓其他魚類靠近。受精卵略帶粘性,粘附在魚巢的水草上和沙礫上,待魚苗出膜可以平遊以後,雄魚才離開巢穴覓食,孵化時間一般為5—7天。

剛孵出的魚苗體近白色半透明,全長7—8毫米,集群遊動。出膜後第三天卵黃吸收完後即開始攝食小球藻、輪蟲,以後攝食小型枝角類、桡足類等浮遊生物。在天然水域,孵出1個月内的魚苗仍集群受到雄親魚的保護。

人工繁殖

加州鲈魚雖可在水質清新,長有水草(如金魚藻、輪葉黑藻等),池底有沙石的塘中自然産卵,但産卵率低,魚苗大小不勻,容易自相殘殺。為了達到同步産卵目的,可以采用人工注射外源激素,讓其自然産卵或人工授精。養殖所需魚種,主要通過人工繁殖獲得。

1.親魚的培育親魚培育可以專池培育,也可以套養培育。專池培育的池塘要求進排水方便,池水清新,溶氧量高,呈中性或微堿性。每到年底收獲成魚時,挑選體質好、個體大、體色好、無損傷、無病害的加州鲈魚作為後備親魚,放入專池培育,每畝放養300—400尾。培育期間以投喂小魚、小蝦為主,每日投喂量約為親魚體重3—5%。每隔一段時間可向池中放一些抱卵蝦,讓其繁殖幼蝦供親魚捕食,使培育池中經常保持餌料充足,以滿足親魚性腺發育對營養的需要。加州鲈魚不耐低溶氧,易浮頭,當池水水質變濃,透明度低于20厘米時,就須及時換注新水,悶熱雷雨季節,要經常增氧,親魚浮頭會延緩性腺發育。冬季,親魚塘要定期沖注清水,保持水質清新,有利于性腺發育。2月開始,即可起捕,選擇成熟親魚進行人工繁殖。套養培育,即将加州鲈親魚套養在草魚親魚池中,因為草魚親魚池一般水質條件較好,溶氧量較高,在注換新水和投喂水草的同時,會帶進一些野雜魚蝦,這恰好是加州鲈親魚的餌料。一般,每隻池套養5—10組,不宜過多。冬季要将加州鲈魚捕出集中到專池,以便于越冬管理。以上兩種培育親魚方法各有利弊,專池培育的優點是比較集中,便于管理,親魚性腺發育整齊,翌春繁殖産卵時間較為一緻;缺點是飼料來源比較困難。套養培育的優點是飼養成本低,可利用池塘内野雜魚類作為餌料;缺點是親魚性腺發育早遲不一,難于短期集中産卵。

成熟時的加州鲈魚親魚雌雄差異較明顯。雌魚腹部柔軟,膨大,卵巢輪廓明顯,上下腹大小均勻,腹部朝上中央下凹,生殖孔肛門微紅,稍突出。雄親魚輕輕壓擠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并可以在水中自流散開。從外觀上看,體大、健康活潑的成熟個體都可挑選用于人工繁殖。

2.産卵孵化

(1)産卵池繁殖季節到來之前,要根據生産規模準備好産卵池,産卵池以沙質底斜坡邊的土池比較理想,面積以1—2畝為宜,池四周堆放些石塊、磚頭,池中種些水草,以備親魚産卵前築巢附着。池埂坡比為1:2或1:3,這樣既可使親魚易挖掘巢穴,又不易被風浪沖塌。産卵池面積5畝以下,水深1米左右,每畝放親魚20—30對。親魚入池後要保持池塘和周圍環境相對安靜。經過若幹天後,就可發現池四周有雄魚看護的魚巢中粘附很多受精卵,把受精卵撈出洗淨即可進行人工孵化。水質清新的一般養魚池,經生石灰清池、曝曬等消毒處理後,也可用作産卵池。

(2)人工催産在自然或正常人工池養的條件下,到了生殖季節,親魚一般能成熟,不需人工催産也能順利地産卵排精,完成受精過程。但當我們需要有計劃地使加州鲈魚産卵時,就要采用常用的魚用催産劑,進行人工催産,不過所得受精卵的受精率要比自然産卵的低。而且親魚對催産劑效應時間比較長。

進行人工催産時,将挑選出的親魚按個體大小1:1配對,注射激素催産。催産激素可用鯉魚腦垂體,劑量為每公斤雌親魚用5—6毫克,分兩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劑量為全量的15%,相隔12—14小時,注射餘量;雄親魚每尾注射2毫克,在雌魚第二次注射時一次注射。也可用市售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與鯉腦垂體混合使用,一次注射劑量是每公斤雌親魚注射激素300單位十腦垂體3毫克,雄親魚劑量減半。胸腔注射。注意激素用量不能過多,否則由于異體蛋白的過度反應會影響親魚的生理機能,造成死亡或瞎眼。

(3)産卵孵化由于加州鲈魚的催産效應時間較長,故在水溫22—26℃時,要在注射激素後18—30小時才能發情産卵.首先是雄魚不斷用頭部頂撞雌魚腹部,當發情到達高潮時,雌雄魚腹部互相緊貼産卵射精。産過卵的親魚就在周圍靜止停留片刻,雄魚再次遊近雌魚,幾經刺激,雌魚又發情産卵。加州鲈魚為多次産卵類型,在一個産卵池中,可連續1—2天見到親魚産卵,第三天才完成産卵全過程。

加州鲈魚卵近球形,産入水中,卵膜就迅速吸水膨脹,呈現粘性,常粘附在魚巢的水草上或池壁、石塊、磚頭上。受精卵保留在産卵池中孵化。在水溫20—22℃時,孵化時間31—33小時,當水溫17—19℃時,需52小時才能孵出魚苗。人工孵化方法,據試驗采用水泥池加微流水或用網箱在水質清新高溶氧池中進行靜水孵化的辦法較好,受精卵的密度一般是每平方米10000粒左右。

剛孵出的魚苗受雄魚保護。但當魚苗長到2厘米左右時,又可被雄親魚吞食。因此,魚苗孵出後幾天内,要把産卵後的親魚捕起放入親魚池精養,用産卵池培育親苗。或用手抄網把魚苗撈起,另池培育。如魚苗在有親魚的池中培育,往往會被親魚吞食。

養殖方法

加州鲈魚成魚養殖方式,既可混養,也可單養,現把兩種方法簡述如下:

(一)魚塘混養

在不改變原有池塘主養品種條件下,增養适當數量的加州鲈魚,既可以清除魚塘中野雜魚蝦、水生昆蟲、底栖生物等,減少它們對放養品種的影響,又可以增加加州鲈魚的收入,提高魚塘的經濟效益,這是一舉兩得的養殖方法。一般,每畝魚塘放養30—40尾魚種,不用另投飼料,年底可收獲15—20公斤加州鲈成魚。如魚塘條件适宜,野雜魚多,加州鲈魚混養密度可适當加大,但不要同時混養黑魚、鳗鲡等肉食性魚類。另外,苗種塘或套養魚種的塘不要混養加州鲈魚,以免傷害小魚種。

混養時必須注意:①池水不能太肥;②放養量要适當;③混養初期,主養品種規格要大于鲈魚規格三倍以上;④加州鲈魚特别是幼魚對農藥較為敏感,防治魚病和施放農藥要注意。

(二)魚塘主養

1.魚塘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漏水,水深1.5米以上,水質良好,無污染,通風透光,底質為壤土。面積不宜過大,以1—2畝為宜。配備增氧機。

2.放養密度一般每畝投放加州鲈魚苗2000—2500尾,條件、設備好的魚塘可放到3000—4000尾。适當混養鲢、鳙、草、鳊魚,幫助清理飼料殘渣、調節水質。

3.飼料投喂加州鲈魚對蛋白質要求較高,要求飼料含粗蛋白45—50%,生産上可投喂下列幾種飼料。

(1)鳗魚飼料;

(2)下雜魚肉漿混入适量花生麸、豆餅、玉米粉;

(3)配合飼料,配方是:魚粉60%、生麸10%、麥粉或玉米粉25%,酵母、維生素、礦物質、添加劑5%。

投餌通常分上、下午各投一次,水溫在20—25℃時,日投餌量為魚重10—15%,但要視魚的攝食、活動狀況及天氣變化靈活掌握。

4.日常管理

(1)每日都要巡視養魚池,觀察魚群活動和水質變化情況,避免池水過于混濁或肥沃,透明度以30厘米為宜。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措施解決。

(2)嚴格防止農藥、公害物質等流入池中,以免池魚死亡。尤其是幼魚對農藥極為敏感,極少劑量即以造成全池魚苗死亡,必須十分注意。

(3)投飼量要适當,切忌過多或不足。同時要避免長期使用單一飼料,飼料中應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以維持正常的營養要求。

(4)及時分級分疏,約2個月一次,把同一規格的魚同池放養,避免大魚吃小魚。分養工作應在天氣良好的早晨進行,切忌天氣炎熱或寒冷時分養。

(三)小池精養

    養殖場地

要求具備如下幾個條件:

(1)水源充足,水質良好;

(2)地形稍傾斜,利于排水;

(3)日光充足,通風良好;

(4)底質以壤土為宜,上可鋪沙;

(5)無公害污物、污水進入。

2.養殖池面積

不宜過大,以50—100平方米為宜,土堤或水泥堤均可,但池底質以土質為宜。也可利用閑置的養鳗池或其他水池。排灌水口要相對而設,并加設防逃裝置。如果放養密度大,還要安置增氧機。若放養的魚苗較小,還應在池面加設魚網,防止鳥害。

3.魚苗放養

放養量視管理水平和環境條件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養30—40尾。如水質良好,水源豐富,又有完善的增氧設施,每平方米放養量可增加到50—60尾。同池放養的魚種要求規格一緻,而且活潑無病害。不能大小混養,以免同類相殘,大魚吃小魚,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4.飼料投喂

最好投喂含蛋白質較高的飼料,較适宜的飼料有鳗魚飼料、下雜魚等,也可以投喂各種人工配合飼料。投喂前,鳗魚飼料應先以适量的水攪拌擠壓成粒狀料,下雜魚等則用切肉片機切成片狀。剛放養的魚苗,由于移動受驚,應停喂一天,第二天才開始投喂少量原來吃的飼料,逐漸增加到恢複正常的投喂量後,再開始混合其他飼料。這樣魚苗才習慣攝食。一般每天分上下午共投喂2次,投飼量應視天氣、水溫及魚的攝食情況而定。在水溫20—25℃時,每日總投餌量為池魚總量的10—15%。當水溫過高、過低或風浪較大時,應酌減投飼量。

5.飼養管理

參照魚塘主養的管理。

四、魚病防治

加州鲈魚對疾病抵抗力較強,養殖時較少患病。但有時管養不當,也有魚病發生。常見的魚病及防治方法如下。

(一)針蟲病

由于針蟲寄生而引起。寄生部位主要是背鳍或腹鳍基部尾端,患部常伴有淤血,病魚食欲稍差。治療方法是将病魚捕起,把針蟲拔去,用藥消毒傷口。加速換水,可以防止此病蔓延。

(二)水黴病

主要是由于有傷口或鱗片脫落時,水溫降低受水黴菌的感染而發生。患部有棉絲狀白色絨毛,病魚食欲不振,終至死亡。治療方法是用1ppm的孔雀石綠溶液消毒,每天1次,在水溫20℃時,每次15—20分鐘,水溫越高時間越短,水溫低所需時間就稍長,連續3—4天,即可治愈。

(三)失明症

病魚眼膜變白而混濁,緻使失去視力而無法攝食,最後死亡。緻病原因是捕魚時眼睛受傷,所以操作時應該小心,尤需防止眼睛受到傷害。

(四)屈骨病

魚體脊椎骨發生異常而彎曲。發生原因不明,可能是孵化時分裂異常所緻,暫無治療方法。此種形态的魚成長頗慢,所以不宜養殖,放種時應選出來,不要混入。

五、收獲

加州鲈魚出售活魚,價值較高,為保證運輸過程中鲈魚的成活率,捕撈時操作要格外小心。捕撈前,要适當降些水位,再用疏網慢拉捕魚。捕魚前,還要準備一進水量大而且排水容易的蓄養池,把捕起上市的魚先在蓄養池中暫養1—2天,排淨肚内食物,然後再運輸到各地銷售。運輸時的水溫最好降到17—18℃,用大型塑料袋充氧運輸或魚桶打水增氧運輸。長途運輸時還需準備冰塊,放入小塑料袋中,置于容器旁,以降低并穩定水溫。

烹饪方法

粵式焗鲈魚

原料:加州鲈魚1條(約重750克),青、紅椒料各5克,蒜茸10克,蔥花5克,花椒鹽适量,吉列粉100克,濕粉5克,淨蛋清20克,蛋黃15克,幹生粉100克,耗生油75克,紹酒10克。

制法:

1、将鲈魚治淨起魚肉,留原條骨。将魚内斜刀切“雙飛”片備用。

2、将魚片加精鹽1克、蛋清、濕粉拌勻,拍上吉列粉。原條魚骨連魚頭加精鹽1克,蛋黃拌勻,拍上幹生粉。

3、燒镬落油至210℃,放入魚骨炸至金黃色至熟撈起放在碟上,然後将魚片炸至淺金黃色,以熟為度撈起,回收镬中餘油,随即放蒜茸、椒粒、蔥花爆香,再放炸好的魚片,烹酒,撒上花椒鹽拌勻,鋪在魚骨面上即可。

香烤鲈魚

材料:小鲈魚2條約410克、鹽1/2小匙、醬油1大匙、辣椒粉1/2小匙、籽然粉1/2小匙、糖1/2小匙、五香粉1/2小匙、料酒1小匙、蒜、生姜、油适量

做法:

1、鲈魚去鱗洗淨内髒後從中間片開成餅狀。

2、生姜和蒜少量磨成茸,加入調料混合後,均勻的塗抹在魚身上,入味20分鐘。

3、烤箱預熱220度,烤盤鋪錫紙,錫紙上刷層油,把魚控去汁水放在烤盤上,表面刷油後放入烤箱。

4、放中層,共烤時間18分鐘,5分鐘後取出刷湯汁,最後五分鐘移到上層。

上一篇:石金錢龜

下一篇:鹦哥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