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西拉

劉西拉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主講教授
1940年1月生,山東人,出生于江蘇南京。現任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1968年清華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後,任國家建委西南建研所技術員、工程師。1981年至1985年為美國Purdue大學土木工程系研究生、副研究員。1986年後曆任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後曆任上海交通大學建工與力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土木與建築工程系主任,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主講教授。[1]兼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副秘書長,英國結構工程師學會副主席。是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
  • 中文名:劉西拉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南京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 學位/學曆:
  • 職業:教授
  • 專業方向:
  • 職務:
  • 學術代表作:
  • 主要成就:
  • 籍貫:山東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940年1月
  • 代表作品:《結構工程學科的進展與前景》

簡介

劉西拉,1940年1月生,祖籍山東,出生于江蘇南京。現任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

1968年清華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後,任國家建委西南建研所技術員、工程師。

1981年至1985年為美國Purdue大學土木工程系研究生、副研究員。

1986年後曆任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8年後曆任上海交通大學建工與力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土木與建築工程系主任,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主講教授。

兼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副秘書長,英國結構工程師學會副主席。是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

人物經曆

搬運工

1957年,劉西拉大學畢業。分配的時候,他選擇到四川,到基層鍛煉。

在四川呆的那13年很苦。除了剛開始的時候背水泥砌磚頭之外,整整13年,劉西拉和妻子的單位相隔71裡,每次都要騎3個半小時的自行車才能團聚。但是多年以後,劉西拉和老伴回憶起來,他們倆一生中學到東西最多、最寶貴的,就是他們在四川的13年。

“我們那個時代的标準是,隻要是國家需要,讓我們幹什麼我們就幹什麼。”因此,盡管在清華大學學習了11年,讀了很多書,劉西拉,那個時候他就已經讀了很多關于混沌學的書,成為清華混沌學的“權威”,但是到了四川,他做的工作卻不過是一個水泥搬運工和一個砌磚工人。

作為一位獲得上海交大“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獎”獲得者,把培養優秀學生作為重要目标的他,回答卻出人預料,“就是在四川那13年,我們負責的工程獲得了國家科學獎。”他說的這個獎是1978年第一屆全國科學大會獎。

當年他從清華分到四川,剛開始的時候是在一個研究院裡做類似研究員之類的職務。但是他當時的總工程師對他說,“我看你讀了不少書,像你這樣的,還是下基層去,了解實際情況,這樣發展的空間更大一些。”

總工的話對劉西拉産生了重大的影響。他說,在我的一生中,對我影響比較大的幾個老師中,總工就是其中一位。至今,“到基層去”仍然是劉西拉堅定不移的一個理念,并且,“越基層越好”。

留學生

即便是在最艱苦的時候,他們夫妻倆也沒有消極過,一直都很積極努力地工作、學習。

經過刻苦的努力,1981年,劉西拉和妻子雙雙獲得了公派自費出國的機會。一方面,這是為了夫妻團圓迫不得已采取的手段,更重要的原因,用劉西拉的話說,當時是“覺得應該出去看看”。

剛到美國,劉西拉的論文就獲得了1985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的結構科研獎,被譽為美國工程界有突出貢獻者。這個獎項據稱是美國土木工程屆的“諾貝爾獎”,頒獎的時候,在那裡等着和他握手的人排了很長。據說,中國大陸人在美國獲此大獎史無前例。

但是,對于這段曆史,劉西拉說得不多。隻用了四年的時間,夫妻倆雙雙拿到了博士學位,畢業以後,他們不顧各種挽留的聲音,沒有任何猶豫就回國了。他們是1979年以後第一對留美博士夫婦。

有了13年在基層的工作經驗,在清華11年的理論學習,以及在美國4年的重新學習,劉西拉談起自己的專業底氣十足。在一次和美國土木工程界的權威理論的時候,他問對方:“作為一位土木工程師,你嘗過水泥的味道嗎?你砌過磚嗎?”對方啞然。他接着說,我嘗過水泥的味道,我也砌過磚。他一邊說,一邊順手拿起旁邊的磚頭,很專業地把玩起來,俨然一位熟練的磚瓦匠把式。

那位在别人眼裡看來很傲慢的美國教授,卻對劉西拉客氣有加,劉老師略帶“得意”地說,“這就是教授之間的談話。就好像武林高手出招,你隻要一開口,對方就知道你是屬于什麼水平。”

這句話後面還隐藏了别的意思。普通人一開口,意思全明白了,但是專家一句話,後面隐藏了很多層意思,是有底蘊的。劉西拉說,這些都要依靠平時的積累,要有很深的内涵。“好文章不是數字的增加,而是思想深度的不斷挖掘。”

政協委員

在2007年“兩會”上,劉西拉當着教育部部長周濟的面,毫不客氣地指出高校評估存在的不足。他的發言不僅僅是在簡單地揭露問題,談感想,他說話是有調查、有根據的,還都有具體的人和事。他發言的時候,聲音很洪亮,慷慨激昂,很有力量感。

“社會的發展總是要有一定的階段的。但是要真正幫助我們的政府,不是簡單地附和,說幾句好話,而是要把社會最真實的情況傳遞給政府,給政府提供有借鑒意義的解決方案。”每一份提案,他都要很認真地做調查研究,其中一個關于教育質量的提案,他用了整整一年來做準備,動用了很多老教授,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形成了一份71頁的調研報告。最後,這份報告受到主管教育的國務院有關領導的重視,作為決策參考。

2007年是十屆政協委員任期的最後一年,很多委員都流露出了不舍的情懷。劉西拉老師認為,人民政協給了他又一個平台,讓他去為一些問題呼籲。“我是全國政協委員,我要為國家的利益民族的發展去呼籲,而不是要顧忌某一個單位的利益。”

人物語錄

寄語青年人

做人,就要有一些和别人不一樣。不要因為别人都那樣做,你也跟着那樣做。這樣,就很沒有意思了。

年輕人,第一,要有目标。“偉大的目标能産生偉大的動力”。人一輩子一定要做一點有意思的事情。隻有目标明确了才能集中精力做事情,不要晃來晃去。人生很短,很快,一下子就過去了。

第二,要有勇氣。做什麼事情都要做好,做得和别人不一樣,一定不能夠應付了事。為了做好事情,就要有超乎尋常的勇氣,不怕挫折和艱難。隻有這樣才能獲得别人得不到的東西。

第三,要有智慧。包括選擇的智慧,确定目标的智慧。要知道什麼是适合自己的,什麼是自己能夠做到的,什麼是自己不應該做的。

學術成就

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英國皇家特許工程師(CharteredEngineer)

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WFEO)中國委員會(WFEO-CHINA)副主席,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教育與培訓工作委員會(WFEO-CET)中國代表,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能力建設工作委員會(WFEO-CCB)中國代表。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兼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委員會主任;學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工程可靠度委員會主任委員。

研究方向

一、結構工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

二、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理論

三、土木工程智能決策系統

代表性論文:框架結構倒塌分析中的幾個問題;相鄰結構之間的碰撞分析;

個人榮譽

上海交大“最受學生歡迎教師”;

1978年榮獲第一屆全國科學大會獎;

1985年獲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的結構科研獎,被譽為美國工程界有突出貢獻者;

上一篇:李樹斌

下一篇:龍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