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軍

劉成軍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劉成軍,男,山東成武人。中國共産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将領,上将軍銜。曾任空軍第八軍副軍長,空軍第8軍軍長,南京軍區空軍參謀長,軍事科學院院長等職。現任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任空軍第八軍副軍長、1993年1月任空軍第八軍軍長,南京軍區空軍參謀長。2003年7月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2004年12月任空軍副司令員。2004年7月晉升為空軍中将軍銜。2007年接替鄭申俠上将,出任軍事科學院院長。2010年7月19日,晉升空軍上将軍銜(時任軍事科學院院長)。2015年2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中國共産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中文名:劉成軍 外文名: 别名: 民族:漢 籍貫:山東成武 畢業院校: 職務: 就職企業: 主要成就: 性别:男 職業:軍人 軍銜:上将

人物履曆

劉成軍,山東成武人。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曾任空軍第八軍副軍長、1993年1月任空軍第八軍軍長,南京軍區空軍參謀長。2003年7月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2004年12月任空軍副司令員。2004年7月晉升為空軍中将軍銜。2007年接替鄭申俠上将,出任軍事科學院院長。2010年7月19日晉升上将軍銜。中共十七屆中央委員。

論述信息

中國軍事科學學會會長、軍事科學院院長劉成軍将軍撰文指出:新中國成立60年來,伴随着共和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進程,中國軍事科學取得了曆史性的成就,發揮了服務軍事實踐、引領軍事變革、傳承軍事文化的重要作用,為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提升國家軍事戰略能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劉成軍認為:60年來,中國軍事科學認真貫徹黨的軍事科研工作方針,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研究推出了一大批創新成果。

在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研究方面,先後編輯(翻譯)出版了馬恩列斯軍事文集、毛澤東軍事文集、鄧小平軍事文集、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論述、國防和軍隊建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選編等,撰寫出版了系列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研究着述。

在國家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研究方面,推出了世界戰略形勢判斷、國防和軍隊發展戰略制定、國家軍事戰略方針充實完善等研究成果。在作戰理論研究和作戰條令編修方面,推出了大規模反侵略戰争初期作戰指導、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争基本作戰思想和戰法創新、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等研究成果,編寫修訂了5代作戰條令。

在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研究方面,先後在國防經濟和國防動員、軍事制度、軍事管理、作戰力量建設、軍隊政治工作、後勤建設、裝備建設等領域推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研究編修了《國防法》等10多部軍事法律,以及内務條令、紀律條令、隊列條令等300餘部軍事法規。

此外,先後編寫出版了數百部軍事曆史着作,翻譯出版了大批外國軍事名着,編纂出版了《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等一批軍事工具書,開發研制了一批軍事運籌和作戰實驗軟件系統,編輯出版了《中國軍事科學》等上百種軍事學術刊物。

(二)探索構建了中國特色軍事科學學科體系。

在學科體系框架研究方面,着眼于滿足軍事實踐發展和軍事理論創新需要,探索構建了3類軍事學學科框架體系:中國軍事百科編纂體系、國家軍事學研究生教育學科體系和軍事理論創新學科體系。

在主幹學科建設方面,組織編寫并不斷修訂了戰略學、戰役學、戰術學、軍制學、軍隊政治工作學、聯勤保障學、武器裝備學等一大批理論着作。在新興學科建設方面,研究推出了國防經濟學、聯合戰役學、軍事管理學、軍事心理學、國際軍事學等系列理論着作。

(三)培養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質軍事科研人才。

通過積極選調、送學培養、出國深造、實踐曆練等措施,依托國家和軍隊重大人才培養計劃、重大科研項目、重點學科和國際學術交流,培養造就了一支學貫中西、能引領軍事科學發展、在國内外有廣泛影響的理論專家隊伍,一支能夠站在學術前沿、不斷提出創新觀點、引領學科理論發展的學科帶頭人隊伍,一支具有很高科學文化素養、善于研究問題、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科研後備人才隊伍,一支掌握先進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具有較高政策水平和過硬組織協調能力的科研管理人才隊伍。

(四)建立健全了軍事科學研究工作的政策制度。

制定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研究條例》、《全軍軍事科學研究計劃重大課題研究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法規,形成了較完整的軍事科研法規體系;推出了“全軍軍事科學研究工作五年規劃”、《全軍軍事科學研究課題申報、評審實施辦法》、《全軍軍事科研計劃課題經費管理實施辦法》以及《葉劍英軍事科研獎實施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

(五)豐富發展了現代軍事科研方法手段。

在科研方法創新方面,在堅持調查研究、預測研究、曆史研究、比較研究等傳統科研方法的基礎上,探索提出了“實驗模拟論證”、“以人為主、人機結合,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研讨廳”等科研方法;在科研手段建設方面,圍繞科研信息化需求,積極推進軍事科研數據庫、科研網絡、軟件系統、仿真環境等科研手段建設,建成了全軍數字化軍事科研信息中心、全軍聯合作戰研究實驗中心等信息化的科研基礎設施,初步實現了科研模式由分散化向一體化、由作坊式向聯合化、由封閉式向開放式的轉變。

(六)廣泛開展了對外軍事學術交流。

已在國内成功舉辦了“孫子兵法國際研讨會”、“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國際論壇”、“中國—東盟高級防務學者對話”等一系列國際軍事學術交流活動,與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機制化的學術交流關系;搭建了科研人員出國(境)訪問考察、參加國際會議、客座研究、講學留學等學術交流平台。中國軍事科研人員的足迹已經遍及五大洲,參觀訪問了近百個國家軍隊。

劉成軍指出:新中國軍事科學在60年的發展曆程中還積累了寶貴經驗,也留下了深刻啟示。

(一)必須牢固确立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指導地位。

為此,必須着眼解決國防和軍隊建設面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正确處理繼承傳統與創新發展的關系,始終用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指導軍事科學研究事業,努力在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基石上構築中國特色軍事科學大廈;必須正确運用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以此作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銳利思想武器,指導和推動中國特色軍事科學的繁榮發展。

(二)必須始終堅持以重大現實問題研究為“主戰場”。

隻有着眼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現實需要,準确把握軍事科學研究的戰略重心,研究和回答好不同時代、不同階段的現實問題,才能滿足軍事實踐發展對軍事理論創新的需求;隻有把黨中央、中央軍委關注的重大現實問題作為軍事科研的“重中之重”,切實把研究資源集中使用于重大現實問題攻關,才能滿足黨中央、中央軍委對戰略決策咨詢的需求;隻有遵循現實問題研究與基礎理論研究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規律,才能以厚實的基礎理論創新支撐重大現實問題研究的深入發展。

(三)必須不斷完善軍事科學研究工作的體制機制。

深化科研管理改革,建立充滿活力的科研體制和管理機制,解放和發展科研生産力,是多出快出高質量科研成果和高素質科研人才的必由之路。

完善軍事科學研究工作的體制機制,必須切實加強軍事科學研究的集中統一領導,搞好總體籌劃和頂層設計;必須不斷健全軍事科研規劃計劃、聯合攻關、學術交流以及成果管理等工作機制,形成以規劃計劃為依據,工作協調順暢,學術交流活躍的軍事科研運行模式;必須不斷健全軍事科研法規制度體系,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軍事科研法規體系,以法規制度促進和保證軍事科研事業高效有序發展。

(四)必須着力培養高素質的軍事科研人才隊伍。

隻有堅持以人為本、人才興研的觀念,努力培養造就一支德才兼備、結構合理、素質全面的科研人才隊伍,才能掌握軍事理論創新的主動權,才能滿足軍事科學發展的根本要求。

培養高素質的軍事科研人才隊伍,必須不斷完善人才選拔任用制度,健全人才評價和使用機制,嚴格選人用人淘汰人制度的把關,形成靠素質立身、靠實績進步的正确導向;必須按照老中青結合、理論與技術結合、通才與專才結合的原則,形成合理的人才年齡梯次結構和知識能力結構;必須堅持在科研實踐中鍛煉提高科研人才的能力素質,通過重大科研項目研究、崗位任職鍛煉、重大學術交流和院校深造等途徑,在軍事科研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培育人才;必須大力營造有利于科研人才成長的科研環境,關心科研人才的成長進步。

(五)必須大力弘揚求實創新的科研精神和作風。

隻有堅持追求真理而不追名逐利、勇于創新而不墨守成規、善于學習而不固步自封,才能推動軍事科學的繁榮發展。弘揚求實創新的科研精神和作風,必須堅持從國防和軍隊建設、軍事鬥争的實際出發,以科學精神、科學态度、科學方法探求戰争規律和戰争指導規律;必須準确把握時代脈搏,以新的戰略視野和戰略思維,突破傳統觀念和舊的框框,研究提出新對策、新建議;必須堅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保護科研人員的創造精神,充分發揚學術民主,在學術争鳴中深化研究、促進創新。

(六)必須切實增強繁榮發展軍事科學的使命感和緊迫感。

重視繁榮和發展軍事科學,充分發揮軍事理論對軍事實踐的先導作用,是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的一條基本規律,是正确實施戰略指導、打赢未來戰争的重要前提。

在新世紀新階段,必須清醒認識軍事科學對于建設強大人民軍隊和鞏固國防的重要作用,站在全面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曆史使命、紮實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的戰略高度,切實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把黨中央、胡主席交給的“進一步繁榮和發展軍事科學”的重大戰略任務完成好,推動軍事科學實現新的更大發展。

上一篇:徐勤先

下一篇:陳奇涵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