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掃墓

冬至掃墓

冬至的傳統習俗
冬至掃墓,就是按照傳統習俗,每年近臨冬至的日子就應該去“上墳”。上墳是一種活在世上的人對死者親人的祭奠形式,即去墓地按本地習俗方式,或者用自己獨有的方式表達對死者的懷念。通常上墳人需要攜帶鮮花,或攜帶紙錢、蠟燭、細香和水果糕點之類,把這些物品放在墓前,然後恭敬作揖,默然俯首,這樣算是完成對死者的祭奠。冬至上墳,活着的親人不期而遇,不邀而聚,大家一起祭奠祖先以及逝往的親情之人。
  • 中文名:冬至掃墓
  • 起源:古代
  • 活動:祭祀祖先
  • 類别:中國的習俗

起源

唐宋起源說

在墓前祭祀祖先謂之掃墓或掃拜,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的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間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十分盛行。

到了唐玄宗時,下诎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隸傭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此便将清明與寒食并為一了。

而在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除了各家祭拜自己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祠”或“祖廟”的就要合族舉行祭祀典禮,稱為“祭冬”。有的在冬至前十天舉行,儀式隆重,祭後設宴招待親友,深具敦親睦鄰的功能。

現代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也就逐漸延伸為掃墓。

周代起源說

據《周禮春官·神仕》記載:“以冬日至,緻天神人鬼。”看來,從周代起就有冬至祭祀活動。

漢代的《四民月令》記載,冬至之日要用黍糕做供品,祭祀神靈和祖宗,大家一起進酒肴,還要向師長和老人祝福,習俗與大年初一相同。據明代顧起元《客座贅語·陵祭》和明代沈德符《萬曆野獲編·陵寝之祭》記載,對南京皇帝陵寝,明代朝廷有一套定期的祭祀制度,太祖的孝陵是一歲三祭,即清明、中元、冬至三大祭。

而懿文太子陵寝卻是一歲九祭,分别是正旦、孟春、清明、孟夏、忌辰、孟秋、中元、孟冬、冬至、歲暮。另據史載,明王朝遷都北京後,山陵建在天壽山,離京城有百裡之遙,所以凡是遇清明、中元、冬至三節,一般隻是令勳舊大臣至皇陵行禮,已再無皇帝親自緻祭之例。至嘉靖朝,才重新定皇帝親自至山陵緻祭之制,并且将其定為清明、霜降兩節緻祭。

由此看來,冬至祭祀祖先的習俗,在皇家和民間早已有之,但将冬至作為與清明并重的墓祭習俗,即使皇族也沒有形成定例。至于民間墓祭風俗,更非冬至必祭的了。據明代姚旅《露書》記載,當時墓祭之俗,最常見的是清明、重陽兩節上墳掃墓,已成明代普遍的習俗。惟有河南延津,在此兩節之外,正月初三、七月十五、十月初一三天也屬上墳之日。

十月上墳,稱為“送寒衣”。現在有些介紹中國習俗的書,講到冬至有上墳燒錢、送寒衣等習俗,可能據于延津習俗的說法,但十月初一與冬至并無直接的聯系,故此說不足為信。

近代創造說

南方冬至祭祖和墓祭的習俗,并非先人傳統,倒是近代老百姓自己的創造了。

南方的大部分地區,從上海、蘇州、杭州、南昌、莆田到昆明、海南和潮汕地區,都有冬至掃墓的習俗,但具體做法并不盡同。如在福建莆田,莆田分南北洋,南洋都是清明掃墓,北洋則冬至掃墓的多,清明掃墓的少,清明比冬至節大,所以一般都是清明掃墓。清明前死的,就清明掃墓,冬至前死的就是冬至掃墓。

再如在中國的台灣,還保存着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合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别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祭祖先,在台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墓祭的本義,無非是“保本追遠”,以借助祭掃之禮寄托子孫孝道之情而已。所以,南方形成的冬至祭掃風俗,是老百姓根據中國墓祭傳統習俗和當地實際情況結合的産物,是南方民間生活曆史的一種沉澱,也是一種中華民族文化的根的呼喚。

原因

一是冬至正好收完水稻,家裡有糧有豆;自家養的三鳥經過一個秋收的田間覓食之後都長得又大又肥;加上秋天天氣好,能種菜;什麼東西都齊着,拿起來就能過節。農民們平日裡一日三餐都吃着稀飯就鹹菜,一年到頭多麼盼望着節日的到來。節日一到,就把地裡自産的東西拿出來,好好地改善改善生活,這也算是慶祝慶祝豐年。

二是冬至裡天氣晴朗,山上幹燥明淨,此時又值農閑,農民們有時間上山掃墓。

代表地點

經文博專家研究,福建泉州安溪長坑鄉的掃墓習俗形成很有代表性。安溪大部分人家,都是在清明掃墓,與泉州大多地方無異。但是安溪長坑較為特殊,老百姓是在冬至掃墓。經調查,長坑冬至掃墓原因其實很簡單——避開春耕大忙時。

當地老人講,清明時節,長坑霧氣很重,土地濕潤,常是陰雨連綿,加上地僻山高,山路不好走,又逢春耕大忙,遂改清明祭掃為冬至祭掃,這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至于這一習俗從何時開始,早已無從考證。

福建潮汕一帶老百姓冬至掃墓的理由也如此。當地人每年上墳掃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謂之“過春紙”和“過冬紙”。一般情況,人死後前三年都應行“過春紙”俗例,三年後才可以行“過冬紙”。但人們大多喜歡行“過冬紙”,原因是清明時節,經常下雨,道路難走;冬至時則氣候好,便于上山野餐。南方的氣候和北方不同,于是一些風俗形成也有區别。

習俗

冬至掃墓,淺代的祖墳一般是兄弟、堂兄弟幾個人喊齊了就上山去;祭品也是各帶各的,誰家有什麼東西就帶什麼東西。人們掃墓都興帶上“三牲”米果品,還有自家做的甜食,蚶是必定要帶的,因為有個習俗,掃完墓要在墳前吃蚶,吃完後把蚶殼撒到墳身上。墓一掃完,參加掃墓的人就圍在墳前吃東西,墳前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是任由你吃的,而且誰家的東西都能吃。

對于葬于桑埔山上的老祖宗則三五年去一回,也有十幾二十年才去一回的。給老祖墳掃墓,要隆重許多。它涉及到整個族裡的人,因此,需要有人來“行頭”,有人來策劃。之所以隔上些年就想到要去掃老祖宗的墓,是因為族裡的那些老人總怕後輩們以後認不得老祖墳,或者長久沒人去修整,祖墳荒蕪塌陷了。

這種掃墓常常須在年初就提出來,因為需要籌備,組織的事情會很多。一切都準備好了之後,冬至那天,全族的人除少數女人留在家裡之外,其餘的人都傾室而出,一大隊人馬扛着梭标,挑着祭品,浩浩蕩蕩地往桑浦山進發。到了桑埔山。來到祖宗墳前,擺祭品是大人、婦女們的事,搭祭台、修墳墓則是後生們的事,桑埔山上有許多石洞。

一到山上,孩子們就顧不上什麼,紛紛跑了出去,鑽山洞,爬高山。最過瘾的是站在高山上呼喊;你喊,大家喊,頓時整個山都熱鬧起來了。待玩夠了,大人們就會喊他們下來吃東西。一邊吃一邊聽老人們講先人們的故事,這時候,老人們總忘不了叮囑孩子們,好好地認識祖墳,不要等他們都死了認不出來。

禮節

一是衣着樸素,女性不必塗脂抹粉,家人帶上香燭以及供品,不可在墓前殺生,現在時尚作興奉上鮮花,可選菊花之類(可把花瓣剝散灑在墳碑前,因為有小販會瞄準人走後立即拿走鮮花又去販賣)。

二是上墳地後,先着手清掃墓地周圍雜草,尤其要注意觀察墳頭上有無雜樹,如果有樹就要拔掉;再觀察墓前有無雜土堵住小明堂,以及排水溝是否堵塞。

三是觀察墓架以墓碑是否有塌陷以及破裂,發現異常情況就要及時請風水師前來指導采取措施彌補。

四是把供品奉上,點燃香燭和焚燒紙錢(注意防火)。一般要率家人向先人三鞠躬後讀祭文,以表達後人對逝者的緬懷之情。

五是離開之前點燃鞭炮(公墓區也可在指定地點點燃鞭炮,切記防火)。

六是全家人可掃墓後聚餐,以素食為主,延續吃馄饨、餃子、吃湯圓、吃紅豆稀飯等習俗。

上一篇:世界青年節

下一篇:十六字令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