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服

冕服

古代的禮服名稱
冕服,是古代中國的一種禮服名稱。出現于夏代。主要由冕冠、玄衣、纁裳、白羅大帶、黃蔽膝、素紗中單、赤舄等構成。是古代天子舉行重大儀式所穿戴的禮服。玄衣肩部織日、月、龍紋;背部織星辰、山紋;袖部織火、華蟲、宗彜紋。纁裳織藻、粉米、黼、黻紋各二。即所謂的“十二紋章” 紋樣。另外,還有中單、蔽膝。均織織藻、粉米、黼、黻紋。此外還有黃、白、赤、玄、缥、綠六彩大绶和小绶,玉鈎、玉佩,金鈎、玉環及赤色襪、舄。[1]
  • 中文名:冕服
  • 拼音:miǎn fú  
  • 構成:冠、上衣、下裳、靴、蔽膝、绶
  • 釋義: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與服飾
  • 出處:禮記

詞語概念

拼音: miǎn fú

釋義: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與服飾。凡吉禮皆戴冕,而服飾随事而語出:《禮記·雜記上》:“複,諸侯以褒衣;冕服,爵弁服。”

詳細解釋

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與服飾。凡吉禮皆戴冕,而服飾随事而異。據《周禮·春官·司服》載:“王之服: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則衮冕;享先公飨射則鷩冕;祀四望山川則毳冕;祭社稷五祀則希冕;祭羣小祀則玄冕。”《書·太甲中》:“ 伊尹 以冕服,奉嗣王歸于 亳 。”《國語·周語上》:“太宰以王命命冕服。” 韋昭 注:“冕,大冠;服,鷩衣。”《宋史·輿服志四》:“冕服悉因祀大小神鬼,以為制度。”

構造

冕(miǎn)服

天河帶

衣裳

交領右衽

袂(mèi)

大帶

革帶

蔽膝

紋章:日、月、星、山、龍、華蟲、宗彜、藻、火、粉米、黼、黻、赤舄

冕冠

綖(yán)

旒(liú)

帽卷

玉衡

玉簪

武冠

朱纓

朱紘(hóng)

充耳

基本含義

紋章

冕服

冕服亦是漢服的一大種類。而漢服的紋章及其豐富,周禮“以紋為貴”代表了漢文化的信仰和習俗,千古的服飾文化思想之表徵,勉人向善,在在充滿尊天、隆祖、明禮、尚義之義涵。黃帝的黻衣是最早的帶有紋章的上衣,黻即指兩色相背的紋章。《詩經》雲:“君子至止、黻衣繡裳、佩玉将将、壽考不忘。”虞皇的“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彜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紋章中,日、月、星辰昭明,象發生萬物、養成萬物。山龍興雲雨、能适應沾物濟衆以配天。火明而炎上,強調明理崇禮精神。又如虎,嚴猛;蜼,智慧,象神武定亂。粉米粒民。黼象割斷能決。韍象背拂於非義,或君臣可否相濟。其次,《新唐書·車服志》記載文官官服章紋,有鸾銜長绶、鶴銜靈芝、鵲銜瑞草、雁銜威儀、俊鹘銜花、地黃交枝等名目。

曆史沿革

夏代出現了君王祭祀用的冕服,商代可能已經擁有冕服制度,至周代定制規範、完善,自漢代以來曆代沿襲,源遠流長,雖冕服的種類、使用的範圍、章紋的分布等等屢有更定、演變,各朝不一,情況較為繁複,但冕服制度一直沿用到明,至清朝“剃發易服”在中國亦随之終結。

等級之分

冕服等級從高到低分為六種,主要以冕冠上“旒”的數量、長度與衣、裳上裝飾的“章紋”種 類、個數等内容相區别,但都是黑色上衣配紅色下裳,即所謂的玄衣纁裳(注:此六冕之制,後世各代多不完照搬)。

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所用,配十二旒冕冠,大裘、玄衣纁裳。上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紋,下裳繡藻、火、粉米、宗彜、黼、黻六章紋,共十二章,因此又稱十二章服。 大裘冕系六冕制度裡頭至尊貴嗰衣裳,一般系搦材質上乘嗰黑羊羔皮做嗰。大裘揀烏色,系因為「取其與冕服玄衣相承」;用羔皮,系因為羔羊「跪乳馴順」、「群而不失其類」。裘衣又拕分做好幾隻級别。依得穿着場合、人員身份、衣裳用途做工,裘衣拕分做大裘、良裘、功裘、廞裘四款。做為裘衣裡頭嗰至高等級,大裘光系做為天子祭天嗰時間著嗰祭服。《司裘》話「裘言大者,以其祭天地之服,故以大言之,非謂裘體侈大,則義同于大射也。」古時間諸侯不得祭天,天子不得搦大裘賞賜把諸侯。《禮記·玉藻》話「服之裘也,充美也」。大裘嗰外首得着裼衣,即「裼,謂裘上又加衣也」。古人覺得文身盈充才克氣。有身份嗰人走門嗰時間不得光穿裘衣,故系《玉藻》話「表裘不入公門」。裼衣嗰外首哈有上衣,「與裘同色」,「當以衮龍十二章為襲」。

衮冕:王之吉服,配九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繪龍、山、華蟲、火、宗彜五章紋,裳繡藻、粉米、黼、黻四章紋,共九章。

鷩冕:王祭先公、飨射所用,配七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繪華蟲、火、宗彜三章紋,裳繡藻、粉米、黼、黻四章紋,共七章。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

毳冕:王祀四望山川所用,配五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繪宗彜、藻、粉米三章紋,裳繡黼、黻二章紋,共五章。

絺冕:王祭社稷、先王所用,配四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繡粉米一章紋,裳繡黼、黻二章紋。

玄冕:王祭群小即祀林澤墳衍四方百物時所用,配三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無章紋,裳繡黻一章紋。

十二文章

《周禮》:「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文」系不同色氣顔色交錯在一起,「章」即顔色豔麗的紋樣。「文章」兩字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昭文章,明貴賤」,《楚辭》的「青黃雜糅,文章爛兮」。冕服上頭的文章即為得标明階級之間的等差,董仲舒說過:「是以天下見其服而知貴賤,望其章而知勢位」。天子穿戴的要有十二旒、十二章,「十二」是古人思想裡面的至大之數。《尚書》就記載過在舜那的時候,「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宗彜、藻、火、粉米、黼、黻、繡,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十二文章的排列分布最早可以從《隋書》裡找到,「具依此,于左右髆上為日月各一,當後領下而為星辰,又山、龍九物,各重行十二。」末後曆代的記載着逐漸豐富,但各自有朝代,時間等不同。明朝時,十二文章的排列最終定型。1405年,永樂皇帝朱棣規定「玄衣八章,日、月、龍在肩,星辰、山在背,火、華蟲、宗彜在袖;裳四章,織藻、粉米、黼、黻各二。」

文化意蘊

冕服制度的奠定是華夏中央集權社會的象征。各自利益集團形成差别等級、階層,承認自簡所屬的價值地位。天子通過統治等級秩序統治四方,他的服飾讓他與别的社會人群區分開,是不得僭越的規章。冕服是王公貴胄的專有服飾,不同等級的貴族又拕配以不共樣的冕服,皇帝也揸得出席場合的不同穿着相配的冕服。故是《後漢書》曰:夫禮服之興也,所以報功章德,尊仁尚賢。故禮尊尊貴貴,不得相逾,所以為禮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順禮也。順則上下有序,德薄者退,德盛者缛。故聖人處乎天子之位,服玉藻邃延,日月升龍,山車金根飾,黃屋左纛,所以副其德,章其功也。賢仁佐聖,封國受民,黼黻文繡,降龍路車,所以顯其仁,光其能也。

其它相關

明代皇帝衮冕

因本節叙述内容各朝均有不同定制,情況較複雜,現選取明代皇帝衮冕為例。

明代皇帝隻用衮冕,廢除其餘五冕,為十二旒冕十二章服,用于祭祀天地、宗廟、社稷、先農、冊拜、正旦、冬至、聖節等場合。皇太子,親王,朝鮮國王,用九旒冕九章服、世子用八旒冕七章服、郡王用七旒冕五章服。朝鮮所謂"世子“本不可用冕,隻可用梁,但之後賜予冕服。

明代皇帝衮冕之制(萬曆重修《明會典》卷六十載有洪武十六年、洪武二十六年、永樂三年、嘉靖八年四次制定的皇帝衮冕制度,摘錄永樂三年與嘉靖八年二制):

永樂三年定:

冕冠,十有二旒,冠以皂紗為之,上覆曰綖。,桐闆為質,衣之以绮,玄表朱裡,前圓後方。廣一尺二寸,長二尺四寸。 前後各十有二旒,每旒各五采缫,十有二就,貫五采玉珠十二,赤、白、青、黃、黑相次,以玉衡維冠,玉簪貫紐,紐與冠武,并系纓處,皆飾以金,綖以左右垂黈纩充耳【用黃玉】,系以玄紞,承以白玉瑱,朱纮。

玉圭,長一尺二寸,剡其上,刻山四,蓋周禮“鎮圭”之制,以黃绮約其下,别以袋韬之,金龍文。

衮服十有二章。玄衣八章:日、月、龍、在肩,星辰、山、在背,火、華蟲、宗彜在袖【每袖各三】,皆織成,本色領褾襈裾;

中單,以素紗為之,青領褾襈裾,領織黻文十三。

蔽膝,随裳色,四章:織藻、粉米、黼、黻各二,本色緣,有紃施于縫中,其上玉鈎二。

玉佩二,各用玉珩一、瑀一、琚二、沖牙一、璜二,瑀下有玉花,玉花下又垂二玉滴。瑑飾雲龍文、描金。自珩而下系組五,貫以玉珠,行則沖牙二滴,與璜相觸有聲,其上金鈎二。有二小绶,六采,以副之,六采:黃、白、赤、玄、缥、綠,

大帶,素表朱裡,在腰及垂皆有綼,上綼以朱、下綼以綠,紐約用素組。

大绶,六采:黃、白、赤、玄、缥、綠,

襪、舄、皆赤色,舄用黑絇純、以黃飾舄首。

嘉靖八年定:

冠制:以圓匡烏紗冒之,冠上有覆闆,長二尺四寸、廣二尺二寸、玄表朱裡、前圓後方。前後各七采玉珠十二旒,以黃、赤、青、白、黑、紅、綠、為之。玉珩、玉簪導、朱纓、青纩充耳、綴以玉珠二。凡尺皆以周尺為度。

衣:玄色,凡織六章:日、月在肩,各徑五寸;星山在後;龍、華蟲在兩袖。長不掩裳之六章。

裳、黃色,為幅七:前三幅、後四幅,連屬如帷。凡繡六章,分作四行:火、宗彜、藻、為二行、米、黼、黻、為二行。

中單,素紗為之。青緣領、織黻文十二。

蔽膝,随裳色,羅為之。上繡龍一、下繡火三、系于革帶。

大帶,素表朱裡,上緣以朱、下以綠。不用錦。

革帶,前用玉,其後無玉,以佩、绶系而掩之。

圭,白玉為之,長尺二寸,剡其上,下以黃绮約之,上刻山形四。盛以黃绮囊,藉以黃錦。

朱襪、赤舄,黃縧緣、玄纓結。

制衣流程

冕服是用搦玄、狝缯制成,祭服的做法是從染絲開始,接着織造缯。九職之嫔府會加工正絲,制成的「素絲」和「典絲」。經過巾荒氏的練絲,素絲經過染絲人上色,一般會在熱天利用草類染料染色,丹秫染液的效果上佳。到了天氣寒冷的時候,取出典絲,内外工接過素絲或彩絲開始織造冕服的布匹。質量上乘的玄缯經「典婦功」的手,交給縫制的人,他們制作好成衣後再交還給典婦功。最後由畫缋的畫工、繡工接手,直到在衣裳上繪制五色的十二文章。制成的冕服成衣存放在内府,司服會根據場合決定皇帝着衣的規格,确定定皇帝着衣的規格後,司服會把冕服交給女禦,由女禦奉承天子。

形成演變

三代

中國的衣飾史曆史非常長遠。《易經》話「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黃帝始去皮衣,為上衣以象天,為下裳以象地。」河南荥陽發掘出5500年前的麻布,并同時得到帶有淡绛色羅、紗、纨等帶色帶花的實物。到了夏禹時期,《論語》記載「惡衣服,而緻美乎黻冕」,即大禹不在意自己衣裳而看重公家的制服。商朝是有确切文字記載的朝代;《尚書》記載「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于亳」,等同證明冕服确實存在。在甲骨文中也發現了「冕」字,是殷王的自稱。

周朝是冕服正式确立的時代,後世記載「尊古禮」都是意圖去還原周朝的典章制度。《周禮·司服》的冕服分成六款(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闝、玄冕),因此叫「六冕」。可以穿正冕服的有天子、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各級人員在重大祭祀場合,祭拜先王、宗廟的時候,需要穿着自己所屬級别可以穿的最高級别的冕服。

冕服的等級

人員的等級

冕服的章數

冕服的文章

冕服的文章

大裘冕

十二章

日、月、星辰、山、龍、華蟲

藻、火、粉米、宗彜、黼、黻

衮冕

九章

龍、山、華蟲、火、宗彜

藻、粉米、黼、黻

鷩冕

伯、侯

七章

華蟲、火、宗彜

藻、粉米、黼、黻

毳冕

子、男

五章

宗彜、藻、粉米

黼、黻

三章

粉米

黼、黻

玄冕

卿、大夫

一章

冕服的制度,周代已經大備,上衣下裳,腰閑束以大帶,前系蔽膝,足纏邪逼。而此後曆代都有所不同。

戰國

由于此時周室衰微,戰國七雄在裡約上都有所減損,對于實際需要上無用的韨佩等去而不用,到始皇時隻用元冕(即玄冕),也有說皆服袀玄之衣的。

西漢

根據現存的文獻記載,對于西漢的冕服制度不甚明詳,從淮南王劉安的《主術訓》中我們仍能發現當時人對古代的冕服制度還是略知一二的。此後到了王莽時期,冕服的形制已經略見端倪。大抵因其性質未完備,有不合古制之處,又經戰亂,形制再失,直到東漢時才重新恢複。

東漢

孝明帝永平二年,诏有司采《周官》《禮記》《尚書 臯陶谟》篇,天子冕服從歐陽氏之說,備繡文彩十二章,玄上纁下。臣下從夏侯氏說,三公、諸侯用龍、山九章;九卿下用華蟲七章,都有五彩,赤舄朐履。天子前後皆有十二旒,白玉珠。三公、諸侯七旒,青玉珠;卿、大夫五旒,赤玉珠,皆有前無後,旁垂黃纩。

曹魏

至明帝時,一直沿用漢代的制度,隻是天子冕服刺繡,公卿等用織成的紋樣。垂旒改為珊瑚珠。

初期仍沿用舊法,惟冕綖駕馭通天冠上,皂衣绛裳,以赤皮為韨,其餘同前代。東晉時以翡翠、珊瑚、雜珠等飾冕旒。成帝時以白璇珠飾冕旒。

依魏、晉的制度,規定皇太子衮冕九旒。

仍照舊制,冕又名平天冠,廣七寸,長一尺二寸,垂珠十二,皂衣绛裳,十二章紋,素帶四寸,赤皮韨。

介帻通天冠,以白玉珠為旒,改韨為韛,佩白玉,垂朱黃大绶,革帶,帶劍。其餘皆同前。

依梁制而有所減損,皇太子衮衣九章,諸侯等助祭平冕九旒,由前無後,畫龍、山以下九章,五彩大佩,赤舄朐履。

北魏

孝文帝十年始制冠服制度,制式可見因襲北魏的北齊。

北齊:天子平冕黑介帻,垂白玉珠十二旒,用五彩玉,衮服皂衣绛裳,十二章,裩帶朱韨,佩白玉,帶鹿盧劍,黃赤大小绶,赤舄。皇太子平冕黑介帻,垂白珠九旒。上公九旒,三公八旒,諸卿六旒。三公用山、龍八章,九卿用藻、火六章。

初期因襲随代舊制,至武德四年着衣服令。天子之服有十四,大裘冕黑缯表面,以纁色為裡,無垂旒,後長孫無忌以為大裘冕在夏季時不能穿着而請求廢止,但是雖具令文卻沒能實施。其餘冕服同樣根據等級不同,其組成有所差減。皇太子衮冕九旒,衣服九章。群臣依據品級的不同,分别有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元冕,不僅在佩飾上依次差等遞降,在顔色上也有所區别。此後開元年間又制定《開元新禮》,但總體上變化不大。五代:後唐以貞觀四年冠冕制度為制;後周皇帝服衮冕。

宋代的冕服制度,議論紛争,幾經修改。宋代開寳年間的冕服制度,無寳錦珠翠之飾,後加以珍異巧缛,雖經禮官和儒者的駁議,但最終因為其承襲已久,未能改革。至和三年,雖去其繁缛,稍還古制,但依舊是景佑年間以前的形制。至政和年間形制稍定,高宗中興後乃按此而制之。其不足包括:冕闆雖前圓後方,但作成方圓難分,俯仰不易辨;青衣绯裳,不合古制;山紋作尖銳形,失之穩重;笄變為青碧錦織成的天河帶等。紋樣仍為十二章。

取宋早期的制度,天河帶加長至地,冕旒用珍珠,衮服用青蘿,飾以生色銷金,仍以十二章為紋,數量有所增加。皇太子元衣纁裳,中單,蔽膝,玉佩、大绶、朱襪、赤舄。初期群臣不設冕服,後又依據宋制設立冕服制度,大緻相同。大德十一年,拟采唐及宋代制度,但并未實行。

明代冕服制度亦多有更改,其制度更為具體,在沿襲前代的基礎上,亦有所不同:冕綖下承以冠武,而不加于通天冠上;嘉靖年間将不相屬的裳改為連屬如帷的形式;将日、月紋的半徑定為五寸;充耳用黃玉;變古制的五彩玉為七彩玉;華蟲、宗彜紋繡之于袖。天子之下,皇太子、親王、郡王、世子亦有冕服,形制依據身份等級不同而各異,但公侯以下則不設冕服。

中華帝國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建立中華帝國,恢複帝制。其登基時間穿着祭冠、祭服希望冕服制度可以恢複。但他的衣裳實際上是爵弁同得冕服的混合體,衣裳的用色、文章才是冕服的主要制度。

冕服傳播

朝鮮

韓國冕服祭祀

韓國冕服祭祀

高麗時期,高麗國王曾接受中國皇帝所賜予的冕服,在《高麗史》等史籍中,記載有高麗文宗十九年(1065年)國王、世子從遼獲賜冕服直到高麗末期恭憫王十九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獲賜冕服的數次記載,史書中對于這些冕服有的是簡單排列有構成要件,有的記載較詳細。朝鮮王朝時期,朝鮮國王使用明代親王等級的九章冕服,明代時由宗主國中國賜予,其制為:上衣青色,裝飾五章,龍在兩肩,山在背部,火、華蟲和宗彜在兩袖,此三章每袖自上而下各三;下裳纁色,裝飾四章,藻、粉米、黼、黻,每章各二,另有大帶、蔽膝、佩、绶等配件。王世子亦曾獲賜七章冕服,賜予國王等人冕服的敕書可見《朝鮮王朝實錄》的有關章節。朝鮮典籍《國朝五禮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

儀》中載有根據永樂元年欽賜九章冕服之制、景泰元年欽賜七章冕服之制繪制的分解圖,類似相關圖像亦見于《世宗大王實錄》等書中。明代賜予的冕服并非“量體裁衣”,合身與否皆需穿用。冕服在朝鮮中後期有其自身的發展,并不完全與明代制度相吻合。

大韓帝國時期,國王高宗稱帝,遂改為皇帝等級的十二章冕服,大體依照《明會典》皇帝衮冕的嘉靖八年制度設計,其在當代韓國的某些場合,如2004年韓國皇室後裔李玖、李海瑗在首爾的宗廟大祭中仍能見到(與明代制度亦有一定距離)。

日本

随着遣唐使的派遣,冕服很快傳入日本。在天皇大寶元年(701年)發布的大寶律令中,明确規定天皇在正式場合需采用類似十二章冕服的“衮龍禦衣”。但在天皇養老二年(718年)修改後頒布的養老律令中,相關的服裝要求又被删除,天皇在正式場合的禮服又恢複為傳統白衣。

據續日本志記載,天皇在天平四年(732年)正月首次在正式儀式上以冕服為禮 服。此後,冕服最終被确定為日本正式禮服。明朝永樂三年,幕府将軍足利義滿遣使向明成祖朝貢,明成祖封其為“日本國王”,并賜予包括九章冕服在内的許多禮物。其後,在壬辰戰争之中,明朝政府試圖同豐臣秀吉談判時,亦曾賜予其七旒皮弁冠和皮弁服,其臣下德川家康等次等冕服,豐臣秀吉對此服裝亦一度表示接受。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