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選讀

先秦諸子選讀

課标版選修教材
《先秦諸子選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版,以下簡稱《選讀》)是新課改形勢下應運而生的選修教材,出版十多年來,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1]
    書名: 别名: 作者: 類别:選修教材 原作品: 譯者: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頁數: 定價: 開本: 裝幀: ISBN:978-7-107-20143-1 中文名:先秦諸子選讀 原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中文系 宗旨:認同中國古代優秀文學傳統 作用:培養好學深思的探究态度

概況

開設先秦諸子選修課的宗旨“認同中國古代優秀文學傳統,體會其基本精神和豐富内涵,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用曆史的觀點理解古代文學的内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代眼光審視作品的思想傾向,評價其積極意義與局限。”——《高中語文新課程标準》

進入21世紀以來,傳統文化的教育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重視。先秦時期是我國思想文化取得輝煌成就的時期,出現了許多學派,他們的論着代表着中華文化精神,對後世發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開設《先秦諸子論着選讀》課程,對繼承和發揚我國優秀文化遺産,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進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形成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好學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呂思勉先生說:我國學術,隻有先秦時候的諸子百家之學純為我華夏民族的自創。先秦諸子創造了那時候百花齊放、百家争鳴的可喜局面,并且深刻影響了身後兩三千年的中國曆史,可以說,先秦諸子是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根。所以開設這門課程,有益于提高學生對我國文化傳統的認識,加深學生對優良傳統的熱愛,增強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先秦諸子尤其是其中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學者,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生追求,以道德為立身行事自處處人的根本,是道德人格思考和培養方面的大師。所以,開設這門課程,有益于啟發和引導學生陶冶身心、涵養德性,使人格健全地發展。

先秦諸子對社會人生各方面的問題,有異常敏銳深刻的洞察。他們或者教人以種種智慧的、積極的方式因應社會人生問題,或者啟發人們對種種社會人生問題進行反思。這些睿智的思考現在看來仍然富有引導和啟示意義。

孔子說“當仁,不讓于師”“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孟子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子說“千裡之行,始于足下”“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所以,有益于培養和加強學生把握社會、人生問題的能力。

先秦諸子散文原創性之強、哲思之深、風格流派之多、影響之遠,它們都是空前的絕後的。

學習先秦諸子的文章,可以得到獨特的享受,——一種将感性與理性深刻融合在一起的享受。

豐富學生的思想智慧,開啟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其經典論說可資援引,其奇妙優美的表達可資借鑒。

所以,開設這門課程,又有益于提高他的寫作能力。

目錄

概說

第一單元《論語》選讀

一、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二、當仁,不讓于師

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

六、有教無類

七、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第二單元《孟子》選讀

一、王好戰,請以戰喻

二、王何必曰利

三、民為貴

四、樂民之樂,憂民之憂

五、人和

六、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七、仁義禮智,我固有之

第三單元《荀子》選讀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

第四單元《老子》選讀

有無相生

第五單元《莊子》選讀

一、無端崖之辭

二、鵬之徙于南冥

三、東海之大樂

四、尊生

五、惡乎往而不可

第六單元《墨子》選讀

一、兼愛

二、非攻

三、尚賢

第七單元《韓非子》選讀

一、鄭人有且買履者

二、子圉見孔子于商太宰

課文選讀

第一單元《論語》選讀

第1課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原文】

1.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為木铎。”

2.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問于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3.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4.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5.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譯文】

1.儀這個地方的長官請求見孔子,他說:“凡是君子到這裡來,我從沒有見不到的。”孔子的随從學生引他去見了孔子。他出來後(對孔子的學生們)說:“你們幾位何必為沒有官位而發愁呢?天下無道已經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為聖人來号下。”

2.長沮,桀溺在一起耕種,孔子路過,讓子路去詢問渡口在哪裡.

長沮問子路:”那個拿着缰繩的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沮說:“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是的。”長沮說:“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問桀溺。桀溺說:“你是誰?”子路說:“我是仲由。”桀溺說:“你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子路說:“是的。”桀溺說:“像洪水一般的壞東西到處都是,你們同誰去改變它呢?而且你與其跟着躲避人的人,為什麼不跟着我們這些躲避社會的人呢?”說完,仍舊不停地做田裡的農活。

子路回來,把情況報告給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說:“人是不能與飛禽走獸合群共處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還與誰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會與你們一道來從事改革了。”

3.楚國的狂人接輿唱着歌從孔子車前走過,他唱道:“鳳鳥啊鳳鳥啊!你的德行為什麼衰退了呢?過去的事情已經不能換回了,未來的事情還來得及呀。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從政的人都危險啊?”

孔子下車,想和他交談。接輿趕快走開了,孔子無法和他交談。

4.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後面,遇到一個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問道:“你看到我的老師嗎?”老丈說:“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怎麼說是老師?”說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

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

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殺了雞,做了小米飯給他吃,又叫兩個兒子出來與子路見面。

第二天,子路趕上孔子,把這件事向他作了報告。孔子說:“這是個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裡,老丈已經出門了。

子路說:“不做官是不對的。長幼間的關系是不可能廢棄的;君臣間的關系怎麼能廢棄呢?想要自身清白,卻破壞了根本的君臣倫理關系。君子做官,隻是為了實行君臣之義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我早就知道了。”

5.子路在石門過夜。守城門的人問:“從哪裡來?”子路說:“從孔氏那裡來。”守門人說:“就是那個明知做不到卻還是要做的人嗎?”

上一篇:唐菖蒲

下一篇:酸藤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