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弓

傳統弓

發明于古代的弓
傳統弓是一項古老的發明,由木、角及腱三部分組成。其制作過程複雜、所用材料繁多,并且做工、選材都要依據适宜的季節和氣候。傳統弓一般是采用傳統的弓型,無其他附件,箭是搭在持弓手上的,沒有箭台。傳統弓制造工藝的傳承人早期為清朝朝廷的禦用匠師,其制造和銷售都由清政府來進行管理。清政府滅亡後,由于無人接管,随後便淪為民間作坊。雖然仍然保留有其制造工藝,但是由于近些年缺乏保護力度,現在仍然面臨着失傳的現狀。
    中文名:傳統弓 外文名: 别名: 發明時間:黃帝時期 組成部分:木、角及腱 主要材料:竹子、牛角、牛筋、鳔

簡介

傳統弓是一項古老的發明,在我國古代就有制作弓箭的傳統,最早相傳軒轅黃帝時期我國就發明了弓箭。我國的傳統弓制造工藝非常高超,在我國古代的軍事戰争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傳統弓在中國的古代乃至近現代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至今仍保留了傳統弓的制作工藝,這是十分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産,為研究我國的社會發展、禮儀娛樂、兵器工藝、生産生活和體育競技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文化價值。傳統弓是古人留給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産,我們應該保護和傳承中國傳統的手工制作工藝并将其發揚光大。

組成和結構

組成部分

傳統弓由三部分組成,木、角及腱。

未上弦線的複合弓向外彎曲,弓背(面向目标的一面)為木制。弓背亦包括三部分:一對弓臂及一個弓弝。木制部分大多采用槭樹(楓樹)、山茱萸或桑樹,或同時采用多種木材。

弓面(面向射手的一面)為角制。角被來加強弓臂部分。遊牧民族會選用水牛角或野山羊角。因為水牛的角相對于其他動物的角比較有彈性,而且較長,所以兩者以水牛角最受遊牧民族歡迎。

古代先民會用魚膠将動物的腿後腱(來自牛、鹿等)黏在木制的弓背部分。原因是腱像橡皮圈,經拉扯後能夠迅速地回到本來位置,大大加快箭的飛行速度。

一對木制弓臂的末端裝有弓弰(ears/siyah)。大部分史家認為這是匈奴人的發明。弓弰增強弓弦的蓄勢及減低需要拉弦的力,使經複合弓發射的箭有更強的殺傷力。

弓弦

古代先民利用動物的腱、馬鬃、或葡萄藤制造弦線。斯基泰人甚至曾用牛腸制造弦線。至于土耳其人,他們以采用蠶絲制的弦線而聞名。

大部分箭镞有針,有别于在歐洲流行有套的箭镞。解釋衆說紛雲,有史家指出這是為了自衛。假如箭镞隻是被插入箭杆,會減低箭杆吸收沖擊力的能力,箭杆很容易折斷,因此騎弓手能夠防止對手使用自己的箭反擊。不過,适合制作箭杆的材料在大草原很缺乏,遊牧民族不大可能為了自衛而大量浪費箭。

比較合理的解釋是這種箭镞的制造方法不但簡單,而且所需時間較短,對人力物力不多的遊牧民族很有好處。

箭杆通常用蘆葦稈或竹來制造,白桦木及山茱萸木亦是制造箭杆的材料。箭羽會用水鳥的羽毛來制造,例如鵝及鴨的羽毛都是上佳的材料。箭杆有二至四片箭羽,令箭飛行時更穩定。

拉弦工具

騎弓手都會戴上拇指環(或稱扳指),防止拇指被弦線割傷。中緯度草原的遊牧民族用皮、骨、角、金屬或石制造拇指環。為了加快射箭的速度,拇指環的内側通常有槽或凹處用來扣著弦線。

弓袋及箭箙

斯基泰的騎弓手會将弓袋與箭箙結合,這種袋名叫gorytos。Gorytos的前側有一個袋,專門用來放箭。斯基泰的騎弓手用鈎将gorytos吊在腰帶上。早期的薩爾馬提亞人都是采用這種設計。

由于後來的弓愈來愈長,gorytos不能負荷,匈奴人、亞瓦爾人、土耳其人及蒙古的騎弓手分開弓袋與箭箙。他們通常将弓袋置左,箭箙置右。騎弓手放置弓袋與箭箙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把弓袋與箭箙吊在腰帶上,二是把弓袋與箭箙用帶挂在肩上。

制作過程

制作一把48英寸的弓需要以下材料:

  4片楓木。長24.5英寸,寬1.875英寸,厚度從0.068英寸漸薄到0.045英寸。厚度每增加0.015英寸,完成的弓拉重會增大約20磅。繼續增加厚度的話,拉重提高的效果會被弓臂重量的增加部分抵消。

  1塊把木。可以使用各種優質硬木,胡桃木就不錯。長8.5英寸,兩端成斜面。

  4片玻纖片。長24.5英寸,寬1.875英寸。我個人傾向于Bo-tuff牌,但任何類似材料都可以。厚0.040英寸。

  12個G型夾,膠(脲醛-185或其他),1套模具(參看制作說明),橡膠帶,薄層闆條,防油紙。

  制作說明

  按上面的說明切出模具,可以用長度厚度足夠且無結疤扭曲的任何木方制作。站位測量的基準線必須平直。如果找不到厚度足夠的材料可以把幾層膠合闆粘在一起使用。模具厚度最少要有1.75英寸,最好是再寬出1英寸。因為是一次膠合成型,這樣可以在多出的寬度上訂上彎頭釘給材料定位。

  模具切出後可以去除兩端多餘的材料,便于多餘的材料伸展。雖然不一定非得這麼做,但這樣可以降低上夾子的難度。一定要保證成型面平滑無裂痕。

  在模具表面覆蓋兩層防油紙,用透明膠帶或是圖釘固定住。這樣可以防止溢出的膠水把弓粘在模具上。

  仔細準備好玻纖片和木片。弓背的木片會有0.5英寸的搭接量,仔細倒出斜面,保證接口平滑。膠合前先演習一下,練習如何上夾子,這樣在真正膠結時才不會手忙腳亂。

  粘上弓背玻纖片和木片後就可以加上把木了。因為把木高于弓腹線,弓腹玻纖片和木片要仔細打磨也以保證接縫平滑。

  演習結束後既可以開始真正的膠合了。一共有六個面要塗膠:玻纖片内側面和木片的兩面。注意木片的較薄的一端指向弓梢方向。如果使用脲醛-185一類的熱固化膠的話,一定要使室溫盡可能低,這樣可以延長工作時間。

  膠層要薄而均勻,上完膠之後用防油紙把這塊玻木三明治包好,在上面覆蓋一條寬2英寸,長度略大與弓的橡膠帶。然後再加上薄層闆條和墊塊。

  現在上G型夾,從弓把向兩端進行,先不要擰到底。夾子上完後再從弓把處向兩端逐個加壓。隻用手就可以了,壓力過大的話反而會把膠擠出來。

  現在把弓放在溫暖幹燥處,溫度最好是稍高于80度,保溫5天。這時膠已經基本幹固了,不過時間越長脲醛樹脂膠的強度越高。

  現在弓臂可以按圖紙切割了,最好是用弓鋸,用鋸條引導切割。留出1/16英寸的餘量,最後進行倒圓處理。同時進行訓弓,事實上隻要木片斜度正确,膠合壓力均勻,修整弓形的工作量很少。

  按照圖紙切出箭台,注意圖中是弓背方向視圖。用圓刨去除多餘的木頭,再用锉刀打磨光滑。最後可以給弓把包上皮子。

  弦槽用锉刀锉出,仔細打磨光滑以防磨損弓弦。一定要保證弦槽對正中心線,輕微的偏移都會導緻弓體扭曲,甚至損壞。

  做好的弓使用24英寸長的箭,滿弓拉重約45磅。你可能會試圖超拉增加幾米的射程,但絕不推薦這種做法。更好的方法是勤加練習。一把嘎嘎作響的弓不僅會威脅射手的安全,也會浪費你投入在制作上的時間和精力。

發展和變化

塞西亞及薩爾馬提亞人所使用的弓比較短,長度約八十厘米以下。随着時間的推進,弓的長度有所增加。

匈人的弓又名匈奴弓(Hunnish bow),長度超過一百二十厘米。考古學家認為匈奴人最先使用弓弰,因此匈奴弓的威力更強。匈奴弓的上弓臂及下弓臂長短不一,上弓臂比下弓臂長。目的是方便騎射。

亞瓦爾人的弓上承匈奴弓,長度沒有太大改變。可是,弓弰的角度及形狀跟匈奴弓的弓弰不同。蒙古人所使用的弓跟亞瓦爾人的弓差不多。兩者的分别在于弓弰的角度。當弓未被上弦線時,後者的弓弰向内彎曲三十度,而前者的弓弰則更向内彎曲達六十度。蒙古騎弓手會配備短程射擊和長程射擊兩種複合弓。

面臨着失傳

傳統弓雖然仍然保留有其制造工藝,但是由于近些年缺乏保護力度,現在仍然面臨着失傳的現狀。傳統弓制造工藝的傳承人早期為清朝朝廷的禦用匠師,其制造和銷售都由清政府來進行管理。清政府滅亡後,由于無人接管,随後便淪為民間作坊。目前我國傳統弓的傳承人現狀仍不樂觀,工作條件和環境都非常差,而且也沒有徒弟來傳承他的手藝。如果我們不加緊采取保護和傳承的措施,傳統弓制作工藝的失傳也是早晚的問題。

上一篇:金星娛樂

下一篇:蜜絲佛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