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場

停車場

車輛停放的場地
停車場【Parking lot】指的是供停放車輛使用的場地。[1]停車場可分為暖式車庫、冷室車庫、車棚和露天停車場四類。停車場的主要任務是保管停放車輛,收取停車費。在車場管理中,停車場所對機動車停放進行的收費,就叫做停車費。停車費收取方式大多定期收取方式、按時收取、按次收取等方式,收取停車費是專業車場管理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停車場系統是收取停車費的主要工具,定期收費方式一般采用按月收取,也就是一部車輛每月交一個固定的停車費用,該月内,車輛可以無限次進出,不限制停車時長。
    中文名:停車場 外文名:Parking Lot 别名: 分類:平面,平面,機械式,地下停車場 收費系統:Holoen H3、G3

發展

數據顯示,2012年合肥市路内、外公共停車泊位共計僅約2.5萬個,由此可見,合肥市停車位供需差約3.9萬個,傳統的平面停車遠遠達不到市場對車位的需求,專業化的車場管理公司開始出現,通過提供車輛停車服務,收取停車費,獲取利潤。

《中國停車場建設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合肥市區機動車保有量為42.9萬輛(不含摩托車)。若按公共停車泊位按機動車保有量的15%計,市區公共停車需求約為6.4萬個泊位。

截至2011年末中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0578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1228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6.4%,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7872萬輛,增長20.4%,其中私人轎車保有量4322萬輛,增長25.5%。行車難、停車難成為困擾城市交通的大難題。按照國際城市建設經驗,停車泊位應達到機動車保有量的1.1至1.2倍,光北京市停車位缺口就在30%-35%。由于公共停車位不足,占用道路停車成為普遍現象,“行車難、停車難”造成的交通擁堵與混亂,正成為社會關注,百姓關心,政府亟需解決的焦點問題。

中國傳統停車場建設仍然占據主導地位,但是未來随着中國城市化率的提高,對城市空間利用率要求将會越來越高,傳統停車場建設因為占地空間大,投入成本高等特點而将逐漸被取代。據分析,傳統停車場停50輛車需要1650平方米,而采用露天電梯塔式立體停車隻需50平方米,可以達到每平方米停放一輛小車。從工程造價方面來比較,同樣以50個車位計算,傳統建設需約750萬元,立體停車建設造價僅400萬元。

介紹

詞語:停車場

拼音:tíng chē chǎng

釋義:一個可進入的停放車輛場所

英文:car park

标志:如右圖

更多信息盡在廣告買賣網

分類

用地性質分類

1)路内停車場——在紅線内劃定的供車輛停放的場地。

包括:車行道邊緣、公路路肩、較寬的隔離帶、高架路及立交橋下的空間。

設置簡單、使用方便、用地緊湊、投資少,适合車輛臨時停放。

2)路外停車場——在紅線外專辟的停車場地。

包括:停車庫/樓及各類大型公共建築物附設的停車場。

一般由停車泊位、停車出入口通道、計時收費等管理設施及其它附屬設施(給排水、防火栓、修理站、電話通訊、綠化、生活設施)組成。

停放車輛性質分類

1)機動車停車場

主要是汽車停車場,可分為:小汽車停車場、公共汽車停車場、貨運汽車停車場、出租汽車停車場等。

2)非機動車停車場

主要指自行車停車場,包括各種類型的自行車停放處。

服務對象分類

1)公用停車場(社會停車場)

大型集散場所的停車場:公園、廣場、體育場館、大型客運樞紐的;車輛多而集中,有明顯的停車高峰,要求集散迅速。

商業、服務業的停車場:商業網點(停車分散、停車周轉快)、影劇院和展覽館的停車場(有場次時停車集中,沒有展覽或演出時得不到充分利用)。

生活居住區的停車場:早些年多為非機動車,現機動車增加;夜間集中。

2)專用停車場

主要指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汽車公司和汽車運輸公司專用的停車場,主要停放自用車輛。

型态分類

路邊停車場:指以道路部分路面劃設,供公衆停放車輛之場所。

路外停車場:指在道路之路面外,以平面式、立體式、機械式或塔台式等所設,供停放車輛之場所。

都市計劃停車場:指依都市計劃法令所劃設公共停車場用地興辟後,供作公衆停放車輛之場所。

建築附設停車空間:指建築物依建築法令規定,應附設專供車輛停放之空間。

無限停車場:是多層建築物,部分或全部用作為停車場。多層停車場通常出現于地少泊車需求多的地方。

構造分類

平面停車場:在平面土地畫上停車格的停車場,設置成本最低廉。有些空地在開發使用前為了賺取收入、避免被課征空地稅及其他因素,會畫上停車格供人免費或收費停車。

立體停車場:指有多樓層停車位的停車場,每層間有裝電梯連結,常見于購物中心。

機械式停車場:指有機械升降及水平移動的停車位。分有兩種,一種是地下室,另一種為停車塔。優點是可在有限的空間停放較多的車輛,缺點是建置及後續保養的成本較高。有些平面停車場會加裝機械可停兩層車輛。

地下停車場:指有地下室2一3樓停車位停重場,每層樓間有裝電梯。

申請條件

停車場經營業戶開業申請書;

工商營業執照複印件或工商部門提供的《企業名稱核準通知書》;

規劃部門的建築工程規劃驗收合格證明;

有效資信證明、經濟擔保書或停車保險合同;

場地平面圖;

停車場與路網位置關系示意圖;

公安消防部門的消防驗收合格證明;

辦公及經營場地的産權或使用權證明;

技監部門出具的機械設備安裝技術合格證。

設置原則

規劃總體原則

1)與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相協調。

2)性質與規模與停車需求相适應。

3)大城市路外停車場盡可能分散布置,以利于交通疏散;外來機動車公共停車場,應設置在城市的外環路和城市出入口道路附近,主要停放貨運車輛。

4)機動車公共停車場的服務半徑,在市中心地區不應大于200m,一般地區不應大于300m;自行車公共停車場的服務半徑宜為50~l00m,并不得大于200m。

城市中集中停放車輛的場所。露天停放的場所稱停車場,地下或室内停放的場所稱停車庫。20世紀初以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城市人口激增,機動車輛擁有量迅速上升,停車場地不足成為嚴重的城市問題。因此,在城市規劃中應安排足夠的停車場(庫)用地,其規模要能适應規劃期内所預測的城市各種車輛的增長量。

停車場的類型:按車輛性質可分為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場(庫);按使用對象可分為專用和公用停車場(庫);按設置地點可分為路外和路上停車場;按設計形式則可分為廣場式、地下式和多層式停車場(庫)。

機動車設置原則

1)停車場(庫)的設置應符合城市規劃和交通組織管理的要求,便于存放。

2)各種車輛的停車場(庫)應分開設置,專用停車場(庫)緊靠使用單位;公用停車場(庫)宜均衡分布。客運車站、飛機場、體育場、遊樂場等大型公共活動場所的停車場(庫),根據建築物主要出入口的分布分區布置,以利于車輛迅速疏散。

3)停車場(庫)出入口的位置應避開主幹道和道路交叉口,出口和入口應分開,不得已合用時,其寬度應不小于7米。

4)停車場(庫)内的交通路線必須明确、合理,宜采用單向行駛路線,避免交叉。

為解決停車場(庫)用地不足的問題,各國大城市的停車場(庫)普遍向空間和地下發展,利用建築物底層或屋頂平台設置停車場或修建多層車庫和地下車庫。多層車庫按車輛進庫就位的情況可分坡道式和機械化車庫兩類。坡道式又分直坡道式、螺旋坡道式、錯層式、斜坡樓闆式等;機械化車庫采用電梯上下運送車輛。多層車庫雖能節約用地,但建設投資較大。

自行車停車

中國城市中自行車數量很大。北京和天津市區的自行車擁有量已達到每二人一輛,因此自行車的停車場顯得十分重要。現有的自行車停車場有三種類型:

1)固定的停車場。

2)臨時性停車場,臨時圍地設置,供節假日或有大型集會和演出節目時大量自行車集中的地點使用。

3)街道兩側停車場,在具有經常性大量人流集中的地區設置使用。

管理系統

介紹

停車場管理系統是由停車場管理軟件、電腦設備、網絡設備、車道設備組成的集合體。基于現代化電子與信息技術,在停車區域的出入口處安裝自動識别裝置,通過非接觸式卡或車牌識别來對出入此區域的車輛實施判斷識别、準入/拒絕、引導、記錄、收費、放行等智能管理,其目的是有效的控制車輛與人員的出入,記錄所有詳細資料并自動計算停車費,實現對場内車輛與收費的安全管理。

停車場管理系統集感應式智能卡技術、計算機網絡、視頻監控、圖像識别與處理及自動控制技術于一體,對停車場内的車輛進行自動化管理,包括車輛身份判斷、出入控制、車牌自動識别、車位檢索、車位引導、會車提醒、圖像顯示、車型校對、時間計算、費用收取及核查、語音對講、自動取(收)卡等系列科學、有效的操作。這些功能可根據用戶需要和現場實際靈活删減或增加,形成不同規模與級别的豪華型、标準型、節約型停車場管理系統和車輛管制系統。

設備部署

一套标準的停車場管理系統的主要設備包括:

入口部分:入口部分主要由入口票箱(内含感應式ID卡讀寫器、自動出卡機、車輛感應器、語音提示系統、語音對講系統)、自動道閘、車輛檢測線圈、入口攝像系統等組成;

出口部分:出口部分主要由出口票箱(内含感應式ID卡讀寫器、語音提示系統、語音對講系統)、自動道閘、車輛檢測線圈、出口攝像系統等組成;

收費控制處:收費控制處設備由收費電腦、停車場POS機、臨時卡收費器、UPS,報表打印機、道閘手動按鈕、語音提示系統、語音對講系統組成;

管理中心: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卡片注冊機等設備組成。

特點

嚴格收費管理系統

防僞性能高

高度安全穩健管理

可靠耐用性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供應商

非接觸式IC卡技術領先

樹立良好企業形象

上一篇:龍臨專線

下一篇:選礦工藝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