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漢字詞語
“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漢字詞語,釋義:(百姓的)糧倉充足,豐衣足食,才能顧及到禮儀,重視榮譽和恥辱。出自春秋時期輔佐齊桓公成為第一霸主的管仲之口,在《管子—牧民》的原文裡是“倉廪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管晏列傳》的引文中改動了一個字:“則”改成了“而”,就有了為後世津津樂道的“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正确反映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系,不難看出“倉廪實”和“衣食足”是“知禮節”和“知榮辱”的基礎。
    中文名: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外文名: 拼音:cāng lǐn shí ér zhī lǐ jié ,yī shí zú ér zhī róng rǔ 近義詞: 反義詞: 出自:《管子—牧民》 類别:俗語 解釋:(百姓的)糧倉充足才能知道禮儀,豐衣足食才會知曉榮譽和恥辱 其他版本:倉廪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寫作背景

兩千六百多年前,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霸主的大政治家管仲說過這樣一段話:“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在管仲的治理下,當時的齊國經濟得到了傲視其它各路諸候的飛快發展,為齊桓霸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民以食為天”也成為了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特别是在饑荒的年代,這句名言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而在改革開放幾十年之後,饑餓與窮困逐漸離我們遠去,“民以食為天”的現實意義也随之減弱。

漢朝司馬遷在寫《史記—貨殖列傳》時引用了管仲的另一段話:“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在如今的形勢之下,管仲這段有關經濟發展與精神文明建設的論述再次受到關注。有人面對社會上出現的許多怪現象與不良風氣發出了“倉廪實未必知禮節,衣食足未必知榮辱”的感歎。

在《管子—牧民》的原文裡,這句話是“倉廪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史記》在引用的過程中改動了一個字:“則”改成了“而”。古人惜墨如金,用詞審慎,我們不要小看這個改動,這裡面大有文章。

在管仲所處的時代,周王室建立起的政治秩序仍然存在,但正在走向衰微,而諸候蠢蠢欲動。當時仍然是一個井然有序的社會,社會公約仍然能夠對各諸候國的民衆形成有效的約束。當時全民的倫理觀、道德觀尚未受到有效的挑戰,對各諸候國而言,“天下”的大環境是相似的,不同的是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所以管仲用了“則”字闡述了“倉廪實、衣食足”與“知禮節、知榮辱”之間的聯系。管仲敏銳的政治觸覺使得齊國占得了稱霸諸候的先機。

而在司馬遷所處的西漢武帝時代,環境則大相徑庭。經曆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景之治,漢武帝時期的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漢武帝元朔五年有個特别的诏書,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诏曰:“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今禮壞樂崩,朕甚闵焉。故詳延天下方聞之士,鹹薦諸朝。其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舉遺興禮,以為天下先。”

在西漢早期,有“一朝兩制”的政體結構:即周朝“封國土,建諸候”的傳統封建體制與秦朝開創的中央集權制并存于漢。而到漢景帝時期,社會高層逐漸認可了中央集權制,着手改革并引發了諸如“七王之亂”的社會動蕩。漢武帝時期盡管經濟的發展已經達到了空前繁榮的程度,但舊的社會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還沒建立起來,社會矛盾仍然是突出的。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自己也覺得當時仍然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我們不難體會漢武帝時期社會發展遇到的困惑:經濟發展的勢頭樂觀可喜,但整個社會看起來卻總是很不和諧,橫豎不對勁。

從這個诏書我們可以知道:漢武帝已經意識到“倉廪實、衣食足”與“知禮節、知榮辱”之間的聯系并不是必然的。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倉廪實、衣食足”是“知禮節、知榮辱”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份條件。也就是說“倉廪實、衣食足”隻是個前提。

司馬遷在寫史記時改動了管仲的原話,用“而”字闡述了“倉廪實、衣食足”與“知禮節、知榮辱”之間的聯系。從上至下,最高統治者與史官之間的默契反映了當時的高層形成的一種難得的共識,打造了一個至今仍然被人稱道輝煌的時代。

理論旁證

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糧倉充實、衣食飽暖,榮辱的觀念才有條件深入人心,老百姓也才能自發、自覺、普遍的注重禮節、崇尚禮儀。從個人層面上講,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将人的需求劃分為五個層次,由低到高,其中底部的四種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為缺乏型需要,隻有在滿足了這些需要個體才能感到基本上舒适,頂部的需要(自我實現需要)為成長型需要,因為它們主要是為了個體的成長與發展。一般來說,這五種需要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低一層次的需要獲得滿足後,就會向高一層次的需要發展,隻有在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後,較高層次的需求才會有足夠的活力驅動行為。

管仲簡介

管仲(約前723或前716—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谥曰“敬仲”,漢族,中國春秋時期齊國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稱管子。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周穆王的後代,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被稱為“春秋第一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于士”。管仲的言論見于《國語·齊語》,另有《管子》一書傳世。

辨析解答

原題:【辨析】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且知榮辱”這句話正确地揭示了兩個文明建設之間正常的關系。

答:破譯整體思路:

這是道是非混雜型辨析題。題目以引文的形式出現來表達出的一種觀點,主要是在考查考生運用辯證方法的分析能力。正确回答此題必須認真審題,逐層分析、細心品味,分清題目的觀點是否有的地方對,有的地方錯,或是在什麼條件下對,在什麼條件下錯。

試題觀點認為“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正确反映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系,不難看出“倉廪實”和“衣食足”是“知禮節”和“知榮辱”的基礎,比喻物質文明是必須有精神文明的基礎是有道理的,但“倉廪實”和“衣食足”未必就一定“知禮節”和“知榮辱”。這就具有片面性,因為精神文明是需要建設的,同時,兩個文明之間的關系也是統一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辯證關系,必須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促進兩個文明協調發展。

答案重要點:

(1)這種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倉廪實”、“衣食足”确實是“知禮節”和“知榮辱”的基礎。但若認為這就正确揭示了兩個文明建設之間的關系,則隻是片面的觀點。

(2)這種看法是忽視了精神文明是需要建設的,也忽視了精神文明建設對物質文明建設起到的反作用。

(3)精神文明并不是随着物質文明建設自然而然發展起來的,而是要經過長期和艱巨的建設過程才能形成發展的。

(4)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存在着必須相互依存、相互進行促進的辯證關系。所以必須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才可以促進兩個文明協調和正常發展。

現實意義

小康社會建設的前提和基礎:

“小康社會”是一個經濟概念,先實行小康的思路是正确的。小康社會是完全地集成了法家管子的治理方式——“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識榮辱”,這是小康社會建設的前提和基礎。

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春秋時期齊國強臣管仲的名言,這句話的意思是:(百姓的)糧倉充足才能知道禮儀,豐衣足食才會知曉榮譽和恥辱。放在當下來理解那就是在尋求效率和價值最大化的市場經濟體制下,人們普遍遵循市場的原則行事,按照這種模式,人們經過取舍和平衡,會形成一個地域性的中間階層。在這個階層大家會感到一緻性的安全感以及舒适度,而後在普遍的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小悅悅》案件中,十八人的集體冷漠不得不說很罕見,但是既然是事實,我也不多加評論。我接下來隻是通過管仲這句名言的含義來解析為什麼十八人會集體冷漠而相反一個物質條件更差的拾荒者反而願意伸出援手,而後對我解析的結果進行一些推理和設想。n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