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峒曾

侯峒曾

明朝官員
侯峒曾(1591年—1645年)明蘇州嘉定(今屬上海)人,字豫瞻,一字廣成。天啟進土。授南京武選司主事,父喪歸鄉居守。崇祯中,授南京吏部文選司主事。曆江西提學參議、浙江右參政。召為順天府丞,未赴任而明亡。為官耿直賢能。福王時,用為左通政,辭不就。南京失守,率嘉定人民守城拒清兵,與黃淳耀被推為首領,堅守十餘日。[1]1645年8月24日城陷,偕兩子沉水死。
  • 本名:侯峒曾
  • 别名:
  • 字:豫瞻
  • 号:廣成
  • 所處時代:明朝末年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南直隸松江府上海縣
  • 主要作品:《侯忠節公全集》
  • 主要成就:領導嘉定人民反剃發抗清鬥争

人物介紹

侯峒曾是明末學者。天啟五年進士,授南京兵部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峒曾歎道:“臣若在都,當以頸血殉梓宮,今無死所矣”。1645年夏,清兵下蘇州,攻嘉定,峒曾率二子玄演玄潔,協進士黃淳耀,率吏民死守,盡散家财,與衆同甘苦。城破,歎曰:“嘉定亡,餘何忍獨存”。自沉池中,未死,為清兵俘殺,年55歲。兩子同為清兵殺害。著有《都下紀聞》、《江西學政全書》、《侯納言集》。

人物生平

出身名門

侯峒曾出自紫堤東族侯氏,為當地望族,族人曾出資修建關帝廟、上谷東族宗祠等。先祖姓楊,原籍山西上谷,曆代做官。北宋靖康之難時随康王南渡,曾居臨安(今杭州)、烏泥徑、真如,後定居紫堤村(今上海諸翟鎮)。明代初傳代至楊文昌,因中表兄弟侯守常無子女,曾撫外甥徐端為子,一傳而絕,故楊文昌将其子楊彥昇再過繼給侯守常為嗣,改姓後即侯彥昇。

侯峒曾的曾祖侯堯封(字欽之,号複吾)為侯彥昇的玄孫,隆慶五年(1571年)辛未科進士(二甲第七十四名),曾擔任監察禦史。

早年經曆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經元,天啟五年(1625年)進士,顧秉謙召,不谒。授南京武選主事,以憂歸。崇祯初,張鳳翼推薦他做職方郎,推辭,改授南京吏部文選司主事。為官耿直賢能。适逢陸文聲攻擊張溥,侯峒曾為之說複社情況和陸文聲無賴狀,禦史丁玮采納了他的說法,災禍得以沒有蔓延。

曆職稽勳郎中、江西督學參議。當時益王朱慈炲勢力正大,侯峒曾在歲試中罷黜二宗室考生姓名。益王憤怒,責問他,其不為所動。給事中耿始然奉命督查賦稅,負監察之責的官吏用下屬的禮儀接見,峒曾唯獨與之對抗,剛正的贊譽傳達到京師。不久調任嘉湖參政。漕卒擊傷秀水知縣李向中,峒曾先巡撫巡按請示,抓捕誅戮首惡,部内肅然。

鄭三俊推舉天下賢能的負監察之責的官吏五人,其中就有侯峒曾。擢順天府丞,沒有赴任京師已經陷落。

嘉定抗清

朱由崧即位(公元1644年),起任左通政,以疾推辭未赴任。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五月,滿清晉親王多铎統軍占領南京,南明弘光朝廷覆亡。同年六月,南明降臣錢謙益,趙之龍等向多铎獻策曰:“吳下民風柔弱,飛檄可定,無須用兵。”清廷乃于六月十五日頒诏書往江南曰:“……削發一事,本朝已相沿成俗,爾等毋得不遵法度。……凡不随本朝制度者,殺無赦。”

閏六月十七日(1645年8月8日),知縣張維熙下剃發令,嘉定爆發十多萬人參加的反剃發抗清起義,侯峒曾與同鄉進士黃淳耀被推為首領,在嘉定城樓上樹起了“嘉定恢剿義師”的大旗。組織起來的義軍,在嘉定四門布置兵力。侯峒曾帶着兒子侯玄演、侯玄潔負責守衛東門、北門,并在北門倉橋炮擊清兵,殺死清将李成棟的弟弟李成林。李成棟聞訊,暴跳如雷,發誓報複。

在侯峒曾和黃氏兄弟的指揮下,城中民衆不分男女老幼,紛紛投入了抗清行列。為鼓舞士氣,侯峒曾下令在嘉定城樓上懸挂一面“嘉定恢剿義師”的大旗。同時在城樓上“集衆公議”,決定“劃地分守”嘉定城:由南明諸生張錫眉率衆守南門,秀水縣教師龔用圓佐之;南明國子監太學生朱長祚守北門,鄉紳唐咨佐之;黃淳耀兄弟守西門;侯峒曾親自守東門,諸生龔孫炫佐之。此外,由諸生馬元調(時年70歲)與唐昌全,夏雲蛟等負責後勤供給。

集議已定,各頭領率衆在城上日夜巡邏。“嘉人士争相執刃以從,人情頗覺鼓舞。”為阻止清軍進犯,侯峒曾又下令将城外各橋毀壞,“東,北二門俱用大石壘斷街路,西,南二門用圓木亂石橫塞道途。”

天亮時分,清軍擊敗了城外各村鎮的鄉兵後,便将嘉定城四面包圍。随即李成棟下令,集中火炮齊轟東,西二門。“清兵攻城甚急,多縛軟梯至城下,城上磚石如雨。”守城民衆雖“亡失甚衆”,但仍頑強不屈。若有某斷城牆被炮火轟塌,城内民衆便及時用木料和充土布袋堵塞之。“守城者若有傷亡,乃立即補充。”或曰:中國有兩個社會,上浮誇而下粗撲;上遊戲而下獻身。誠信斯言哉!

黃昏時分,突然暴雨如注,狂風驟起。守城民衆仍毫不畏懼,冒雨抵抗。是時,因“城中遂不能張燈,(李)成棟令兵丁潛伏城下之穴城,而守者弗覺也。”(文秉《甲乙事案》)

翌日破曉時分,暴風驟雨仍然不止。時城上民衆已連續守城三晝夜,遍體淋濕,加之飲食已絕,故人人身疲力竭。李成棟遂令士兵“置燈于地穴中,炮發震城。”火炮聲“終日震撼,地裂天崩,炮硝鉛屑落城中屋上,簌簌如雨,嬰兒婦女,狼奔鼠竄。”(朱子素《嘉定屠城略》)

壯烈殉國

随着城牆一隅在炮聲中轟然倒塌,清軍乘機登城,蜂擁而入。清兵“悉從屋上奔馳,通行無阻。城内難民因街上磚石阻塞,不得逃生,皆紛紛投河死,水為之不流。”

此刻,侯峒曾正在東門城樓上。城陷,“士卒皆曰:‘吾曾受公厚恩,尚可衛公出走。’峒曾曰:‘與城存亡,義也。’及下城拜家廟,赴水死之。其長子玄演,次子玄潔身處數十刀,亦死之。”

城陷之時,黃淳耀黃淵耀兄弟急趨城内一僧舍。“淳耀問其從者曰:‘侯公若何?’曰:‘死矣!’曰:‘吾與侯公同事,義不獨生。’乃書壁雲:‘讀書寡益,學道無成,進不得宜力王朝,退不得潔身遠引,耿耿不沒,此心而已。大明遺臣黃淳耀自裁于城西僧舍。’其弟淵耀曰:‘兄為王臣宜死,然弟亦不願為北虜之民也。’淳耀缢于東,淵耀缢于西。”(黃宗羲《弘光實錄鈔》)

又據史載;諸生張錫眉解帶缢于南門城樓上,死前作絕命詞,大書褲上雲:“我生不辰,與城存亡,死亦為義!”教師龔用圓赴水死,二子從之。諸生馬元調,唐昌全,夏雲蛟,婁複聞,城破亦死之。又有黃某,與清軍巷戰中“手揮鐵簡,前後殺數百人,後中矢而死。”

頃刻之間,清兵殺到池邊,把父子三人抓撈上岸。侯峒曾已氣絕身亡,玄演、玄潔則尚存一息,雙雙被清兵當場砍死。

侯峒曾的頭顱,被清兵割下,挂在西門城樓上示衆。三天後,跌落地上,被一個書生捧起,送到侯家故居廠頭,與屍身縫合後入殓。

一屠嘉定

清兵攻入城中,時任清軍統領的原南明降将李成棟下令屠城,當屠城令一下達,清兵“家至戶到,小街僻巷,無不窮搜,亂草叢棘,必用長槍亂攪。”“市民之中,懸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斷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猶動者,骨肉狼籍。”若見年輕美色女子,遂“日晝街坊當衆奸淫。”有不從者,“用長釘釘其兩手于闆,仍逼淫之。”(朱子素《嘉定屠城略》)

身後贈恤

明紹宗贈兵部尚書,谥“文忠”。明監國魯王贈左都禦史,谥“忠烈”。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賜谥“忠節”。

個人作品

《都下紀聞》、《江西學政全書》、《侯納言集》、《易解》、《仍贻堂集》、《韡韡編》等,後人整理成《侯忠節公全集》。

主要影響

與徐石麒、陳洪谧稱“南都三清”。

領導嘉定人民反剃發抗清鬥争,失敗後英勇就義。

人際關系

高祖

侯廷用,字汝舟。行事謹慎,孝事父母,樂善尚義,有古君子之風。晚年自号白村老人,優遊林泉,與當世名士長洲文徵明、嘉定王翹皆有往來,二人均有詩相贈。又習養生術,與夫人朱氏白頭偕老,并享高壽。

曾祖

侯堯封,初名棟,字士隆,更名堯封,字欽之,号複吾,又号龍泉。隆慶五年(1571年)進士,任刑部主事,改四川道禦史,繼巡撫福建,終任福建代理布政使。在官場掙紮了二十多年,始終兩袖清風。以老告歸。

祖父

侯孔诏,字孟宣,号一貞。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歲貢。有孝行,多隐德。大文豪陳繼儒為立《卓行傳》。

父親

侯震旸,字得一,号在觀,又号啟東,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進士,授行人,升吏科給事中,忤魏忠賢被谪削品秩二級,回歸家鄉。在吏職八月,上奏章三十餘次,剛直之名,驚動四方。因忤魏忠賢罷歸。崇祯即位,追封為太常寺少卿。

弟弟

侯岷曾,峒曾長弟。諸生。早卒。

侯岐曾,峒曾二弟。幼年穎異,好學不倦。年11為縣學生員。成年後工文章,重氣誼。當時太倉、松江一帶的文壇派别林立,互相攻讦,岐曾毫無門戶之見,緻力于振興古學、獎掖後進,是士林公認的文章和道德的楷模。弘光元年(1645年),嘉定抗清鬥争失敗,在鄉間侍奉老母的岐曾在國殇和家難的雙重打擊下,一夜之間須發盡白。

永曆二年,友人陳子龍聯合魯王朱以海抗清的計劃敗露,遭到清廷的通緝,倉皇投靠岐曾。岐曾先後将其藏匿在仆人劉馴、女婿顧天逵家中,并謀劃助其逃往浙江。不幸蹤迹被官府察覺,與陳子龍一同被逮捕,遇難于松江。

兒子

侯玄演,字幾道,峒曾長子。才情駿發,年十三為生員。與兄弟共同受學于黃淳耀,精研理學。嘉定陷,與父同死。著有《侯孝烈集》《詠物詩》等。

侯玄潔,字雲俱,峒曾次子。諸生。讀書過目成誦,詩文别具神悟,書法神似蘇轼。助父守城,書信和檄文多出其手。左腿生了嚴重的瘡疖,疼痛難忍,甚至血流至腳,但依然站立在烈日下或暴雨中襄理守城事務。嘉定陷,與父同死。詩文飄然淡遠,不立町畦,著有《侯孝毅集》《玉谿生詩箋》《遺民錄》等。

侯玄瀞,字智含,峒曾三子,年十一為生員。文章古雅深奧,就連飽學宿儒也自歎不如。父兄死難後,常籲天恸哭,親手編寫了父親的年譜、整理了父兄的遺著。他堅持抗清,與唐王朱聿鍵聯系密切,事洩後被捕,逃脫後亡命江湖。後削發為僧,卒于杭州靈隐寺。著有《侯孝隐集》《方外詩文》《南征日述》。

曆史評價

兵部尚書張鳳翼薦為職方郎中,峒曾力辭,乃改南京文選司主事。由稽勳郎中遷江西提學參議。給事中耿始然督賦至,他監司以屬禮見,峒曾獨與抗禮。益王勢方熾,歲試黜兩宗生,王怒,使人诮讓,峒曾不為動。遷廣東副使,不赴。起浙江右參政,分守嘉、湖。漕卒擊傷秀水知縣李向中,峒曾請于撫按,捕戮首惡,部内肅然。

後世紀念

侯峒曾父子的剛烈大義,深深感動後人。嘉定如今還能看到多處紀念他們的遺迹。在嘉定城中,清河路城中路口的東北角葉池原址上,有一塊葉池碑,正是當年侯氏父子的殉難處。“葉池”二字的題寫人,是國家司法部原部長魏文伯。

上一篇:李秀妍

下一篇:李逸朗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