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

侯孝賢

中國導演
侯孝賢1947年4月8日出生于廣東梅縣(今梅州市梅縣區)。1974年從影。次年任李行場記、助理,當過副導演、編劇、演員。[1]
  • 中文名:侯孝賢
  • 外文名:Hou Hsiao-hsien
  • 别名: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省梅縣(今梅州市梅縣區)
  • 身高:
  • 體重:
  • 畢業院校:
  • 職業:導演、制片、編劇、演員
  • 經紀公司:
  • 代表作品:《童年往事》《悲情城市》《戀戀風塵》《海上花》《最好的時光》
  • 主要成就:

早年經曆

1947年4月,出生于廣東省梅縣(今梅州市梅縣區),4個月大的侯孝賢随全家遷中國台灣,本想客居幾年卻由于政治原因無法回歸故裡,定居于高雄鳳山。

12歲時,侯孝賢父親去世,17歲時母親去世。在參加大專聯考失利後,1966年,侯孝賢和多數中國台灣年輕人一樣入伍服兵役,在這期間他看了一部英國影片《十字路口》,感觸之餘決心用10年的時間進入電影界。

1969年,服完兵役的侯孝賢考入國立藝專電影科。

1972年,畢業後的侯孝賢卻沒能進入電影界,在八九個月的時間裡隻能做一份電子計算機推銷員的工作。

1973年,恰好李行導演要找場記,學校教師便推薦了侯孝賢。從此,侯孝賢正式踏足電影界師從李行導演,擔任場記、助理導演,并從事編劇。

工作經曆

1981年,侯孝賢拍出第一部長片《就是溜溜的她》,在這部影片中,他大膽運用長鏡頭而造就出的獨特視覺風格,後來成了他的電影的标識。

1982年,侯孝賢執導的《在那河畔青草青》,獲得了第19屆中國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獎提名。

1983年與萬仁、曾壯祥聯合執導的《兒子的大玩偶》獲西德曼海姆影展佳作獎,并引領中國台灣電影新浪潮的開端。同年,執導的《風櫃來的人》獲1984年法國南特大三洲電影節最佳作品獎、獲第21屆中國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獎提名。

1984年創作劇本《油麻菜籽》獲第二十一屆中國台灣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執導的《冬冬的假期》獲1985年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作品獎,獲第30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

1985年與朱天文合作創作劇本《童年往事》獲第22屆中國台灣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該影片還名列影史百大華語電影第三名。還憑借該片獲三十七屆西柏林電影節國際影評人獎,及鹿特丹電影節、夏威夷電影節、亞太影展作品獎。

1987年,執導的《戀戀風塵》獲1987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攝影音樂獎、葡萄牙特利亞國際影展最佳導演獎。同年憑借影片《尼羅河的女兒》獲意大利都靈電影節第五屆國際青年影展影評人特别獎。

1993年,執導的影片《戲夢人生》獲戛納電影節評判特别獎。1995年,憑借《好男好女》獲第48屆嘎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榈獎提名,同時,還獲得第32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1998年,侯孝賢在他的作品《海上花》中放棄了他一貫喜歡的長鏡頭,運用新的拍攝手法和偌大的優美布景。《海上花》這部影片講述了在19世紀末的上海英租界,發生在幾個妓女和幾個男人之間的故事。該片獲第51屆嘎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榈獎提名。

2005年,憑借舒淇、張震主演的愛情片《最好的時光》獲第58屆嘎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榈獎提名、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提名及第42屆中國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獎提名。

2007年,侯孝賢在第十八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上奪得“黑澤明”獎。該獎項是2006年東京電影節新設獎項,用以頒發給在國際影壇頗具影響力的知名導演。侯孝賢是第一個獲“黑澤明”獎得華人。同年,在第60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頒獎儀式上,中國台灣電影導演侯孝賢被授予終身成就獎——榮譽金豹獎。11月11日,侯孝賢擔任中國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理事長。

2014年,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侯孝賢獲終身成就獎。

2015年5月24日,侯孝賢導演電影作品《刺客聶隐娘》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個人生活

侯孝賢的父親曾任廣東梅縣教育局長,在侯孝賢12歲時去世。母親在他17歲時去世,祖母在他18歲時去世。侯孝賢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

侯孝賢的妻子叫曹寶鳳,兩人育有一女叫侯蘊華,在美國賓州卡内基美隆大學主修劇場設計,回中國台灣後任中國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的協力統合經理。2007年1月26日,嫁給四海幫前幫主蔡冠倫的兒子蔡君飛。

上一篇:張瑞涵

下一篇:劉德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