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古城

約旦南部的一座曆史古城
佩特拉古城(公元前9年—公元40年),是約旦南部的一座曆史古城。約旦佩特拉古城建立于阿拉伯沙漠的邊緣,佩特拉是納巴特王國亞裡達王四世(King Aretas IV)時期的首都,隐沒于死海和阿克巴灣(約旦國境内)之間的山峽中。它是約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也是約旦最負盛名的古迹區之一。2007年7月8日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迹。
  • 中文名:佩特拉古城
  • 外文名:Petra in Jordan
  • 地理位置:安曼以南260公裡的佩特拉
  • 所處時代:
  • 占地面積:
  • 保護級别:
  • 開放時間:
  • 所屬洲:亞洲
  • 所屬國:約旦
  • 海拔:1000米
  • 名譽:2007年 世界新七大奇迹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佩特拉古城

英文名稱:Petra in Jordan

所屬洲:亞洲

所屬國:約旦

地點:安曼以南的佩特拉

意義:納巴泰王國居住的城市,是阿拉伯和地中海區域一個重要的交叉地區。

編号:379-001

1985年根據文化遺産遴選标準C (I) (III) (IV)被列入《世界遺産目錄》。

簡介

地理位置

佩特拉古城(公元前9年—公元40年),是約旦南部的一座曆史古城,它是約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也是約旦最負盛名的古迹區之一。

它距首都安曼約260公裡,隐沒于死海和阿克巴灣(今天的約旦國境内)之間的山峽中,位于幹燥的海拔1000米的高山上。它幾乎是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的,并以岩石的色彩而聞名于世。佩特拉因其色彩而常常被稱為“玫瑰紅城市”。實際上,這裡的岩石不隻呈紅色,還有淡藍、橘紅、黃色、紫色和綠色。

玫瑰紅城市

2007年7月8日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迹。 佩特拉在希伯來語裡是“岩石”之意,這個名字取代了《聖經》中的“塞拉”一詞。據一些神話傳說,這裡是摩西(古代希伯萊人的領袖)點出水的地方。 它以岩石的色彩而聞名于世。佩特拉因其色彩而常常被稱為“玫瑰紅城市”。這是源于19世紀的英國詩人J·W·柏根的一首詩裡的一句:“一座玫瑰紅的城市,其曆史有人類曆史的一半。”

建築曆史

佩特拉為公元前4~公元2世紀納巴泰王國首都,在希臘語裡是“岩石”之意,這個名字取代了《舊約聖經》中的“塞拉”(Sela)一詞。據一些神話傳說,這裡是摩西(古代希伯來人的領袖—譯注)點出水的地方。

這個事件發在生古代希伯菜人從埃及出逃後處于一片荒野的40年裡。公元前 1 世紀,在國王阿雷特斯三世統治時極其繁榮,疆土曾擴大到大馬士革。公元 106年被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軍隊攻陷,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曾作為商路要道盛極一時。3世紀起,因紅海海上貿易興起代替了陸上商路,佩特拉開始衰落, 7世紀被阿拉伯軍隊征服時,已是一座廢棄的空城。1812年為瑞士人J.L.伯爾克哈特重新發現。 佩特拉遺迹有一條長約1.5公裡的狹窄峽谷通道。建築物雕鑿在懸崖峭壁面内,其房間也隐沒在岩石之中。大約公元前312年,納巴泰人(古代阿拉伯部落)在此定居。峽谷最寬處約 7米,最窄處僅 2米左右,兩側雕鑿有洞窟、岩墓等。峽谷盡頭豁然開朗,聳立着一座高約40米、寬約30米的依山雕鑿的哈茲納赫殿堂(意為金庫)造型雄偉,有6根羅馬式門柱,分上、下兩層,直至洞頂。橫梁和門檐雕有精細圖案。穿過哈茲納赫殿堂前面的小谷,有古羅馬劇場遺迹。劇場後面有一片開闊地,城市依四周山坡建築而成,有寺院、宮殿、浴室和住宅等。還有從岩石中開鑿出來的水渠。在東北部的山岩上開鑿有石窟,其中有一座氣勢雄偉的三層巨窟,正面為羅馬宮殿建築風格,是曆代國王的陵墓。現設有佩特拉石窟博物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将該處列為世界文化遺産之一。特拉城地處從阿拉伯半島到地中海的貿易之路上,所以它成了那些橫越幹旱鄉村地區疲乏的旅行者們喜歡的歇腳地。

公元106年古羅馬人接管佩特拉以後,該城市仍然十分繁華。但後來因貿易路線改變了,佩特拉的重要性因此大為削弱。最終它被遺棄了,直到1812年後才被人發現。

古城特點

概況

佩特拉遺址的岩石帶有珊瑚翡翠般的微紅色調,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亮。遠觀壘壘石窟構成的樓群,好似天上瓊樓仙閣,尤其在朝陽和晚霞的照射下,整座城市就會變成玫瑰色,所以佩特拉又稱“玫瑰紅古城”。19世紀,英國詩人威廉·伯根在詩裡贊美它:“令我震驚的唯有東方大地,玫瑰紅牆見證了整個曆史。”這座方圓20平方千米的古城,寺院、宮殿和住宅等建築物都在岩石上開鑿出來,蔚為壯觀。

卡茲尼

古城核心卡茲尼是一座依山鑿出的大廣場,廣場正面是一座高40多米,寬30多米,依山雕鑿的殿堂——卡茲尼神殿,意為“金庫”。整個殿門分為兩層,下層有兩根羅馬式的石柱,高10米左右,門檐和橫梁都有精細的圖案。殿門上的3個石龛中,分别雕有天使、聖母和帶有翅膀的戰士的石像。宮殿中有正殿和側殿,石壁上還有壁畫,石壁上的原始壁畫色彩雖已暗淡,但粗犷線條勾畫出的畫面仍然清晰可辨。傳說裡面曾收藏着曆代佩特拉國王的财富,也有人說它是一座陵墓。

女兒宮

遺址山腳下有一座具有拜占庭風格的古廟建築——本特宮,也稱“女兒宮”。傳說當年城市缺乏水源,國王下令如有人能引水入城,願以公主相許。後有一建築師從谷外的穆薩村,劈山築渠,引水入城,國王便将公主下嫁給他,此宮遂改稱“女兒宮”。現如今峽谷進口處石壁左邊的水槽,即為當年的引水處。

劇場

古城内部的劇場也是雕鑿出來的,可容納6000人。看台成扇形,沿山而上排成階梯。而劇場的中央是有石柱支撐。

回到過去

佩特拉又叫“玫瑰之城”,距離安曼約260公裡,走修建在沙漠中的高速公路要3個多小時。到達佩特拉新城時已經很晚了,綠色和黃色的燈光繁繁點點的,像一個童話世界般安靜祥和。佩特拉幾乎所有的住宅都是玫瑰色的,而且依山而建,漂亮别緻。佩特拉古城是由阿拉伯遊牧民族納巴泰人在岩石上敲鑿出來的城市,一直是東西商路的重要中心,随着南北商路的開通,貨物可以直接從南邊的紅海出入,佩特拉才逐步失去了原有的重要地位,最後漸漸被人遺忘,變成一座死城。1812年,瑞士一位探險家重新發現了這裡,在銷聲匿迹了幾百年後,佩特拉終于重見天日。古城建立在一條狹長的峽谷中,進入峽谷,首先看到的是在岩壁上的空洞,這些是鑿岩而成的墓碑群。這些墓碑群根據所有者身份的不同而規格不一,雕刻的圖案也各不相同。

佩特拉曾經是古羅馬帝國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現在還能看到很多在古羅馬文化中常有的建築,比如階梯劇場、廣場、公共浴室等等。沿着峽谷前行就能走到錫克(一條所有遊客到佩特拉“寶庫”的必經之路),這是一條深陷在岩石中、狹窄、隐蔽的裂縫。前進中,遊客會突然看到陽光照射下的寶庫正面,這會讓你感到無比震撼和驚奇。“寶庫”是個令人難忘的建築物,正面寬27米,高40米,納巴泰式設計風格,是佩特拉最著名的紀念碑。雖然經曆了幾百年的歲月侵蝕,但寶庫仍然保存完好,在陽光下,不管從任何角度去看,都能給你一種神奇的感受。佩特拉峽谷中全是砂岩,以紅褐色和粉色為主,還有其他顔色的。看見有個攤子在賣這著名的天然彩沙,并用它在一個小瓶子裡面作畫。

古城興衰

納巴泰人是阿拉伯遊牧民族,約在公元前世紀從阿拉伯半島北移進入該地區(今天約旦和南叙利亞境内)。在他們建造的衆多安居地中,尤以首都佩特拉最為突出。

其它

軍事必争之地

佩特拉是一個值得介紹的地方。第一,它易守難攻,唯一的入口是狹窄的山峽,敵方無法調集大軍攻城,可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第二,資源豐富,環抱城市的高地平原上森林繁茂,木材豐富,牧草肥沃,利于遊牧;第三,水源充足,一股終年不斷的噴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在羅馬人統治下,佩特拉曾一度繁榮昌盛,羅馬工程師們鋪築商道,改進灌溉設施。可是佩特拉的貿易該城的經濟支柱卻開始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貨物依靠海上運輸,地中海岸的一座名叫亞力山大的城市搶走了它的一部分生意;陸地運輸也開始變化,羅馬人在它北部興建了一條大路,連通了途利亞的大馬士革與美索不達米亞(今天的伊拉克),掠走了更多的運輸貿易。到了公元3世紀,佩特拉的經濟實力和财富大大減弱。公元4世紀,佩特拉淪為拜占庭(或稱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在這期間,它成為一座基督教城市,是拜占庭(或稱東正教)大主教的居住地。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地區東山再起,迅速波及西亞和北非地帶。伊斯蘭帝國日趨強大,最終控制了從西班牙到阿富汗的廣大地區,阿拉伯人佩特拉區又成了伊斯蘭帝國的一個小省。

通往佩特拉的必經之路是一個叫西克的山峽,深約200英尺。這條天然通道蜿蜓深入,直達山腰的岩石要塞。這就是加保·哈朗(聖經中稱為荷爾的)要塞。西克山峽漆黑一片,回聲蕩蕩,可是一轉過這令人毛骨悚然的山峽,則是另一番景觀,世上最令人驚歎的建築就呈現在眼前:高130英尺,寬100英尺,高聳的柱子,裝點着比真人還大的塑像,整座建築完全由堅固的岩石雕鑿成形。這座建築名叫卡茲尼,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色彩,由于整座建築雕鑿在沙石壁裡,陽光照耀下粉色、紅色、桔色以及深紅色層次生動分明,襯着黃、白、紫三色條紋,沙石壁閃閃爍爍,無比神奇。

過了卡茲尼,西克峽霍然開闊,伸向約1英裡寬的大峽谷。這峽谷中有一座隐沒于此的城市:懸崖絕壁環抱,形成天然城牆;壁上兩處斷口,形成這狹窄山谷中進出谷區的天然通道。四周山壁上雕鑿有更多的建築物。有些簡陋,還不及方形小室大,幾乎僅能算洞穴;另一些大而精緻——台梯,塑像,堂皇的人口,多層柱式前廊,所有這一切都雕築在紅色和粉色的岩壁裡。這些建築群是已消失的納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廟。

被發現的故事

曆史将永遠銘記重新發現佩特拉的功臣──貝克哈特,而重新發現佩特拉本身就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19世紀初,處于穆斯林世界的佩特拉與西方世界完全隔絕,由于戰亂,除了阿拉伯沙漠中的遊牧民族貝都因人外,幾乎沒有外人涉足此地,任何西方人對它的接近都将引來極大的危險。1806年,一名德國學者曾試圖“好奇地溜進”佩特拉而慘遭殺害。

1812年,一位年輕的瑞士探險家名叫約翰·貝克哈特,熱衷于對阿拉伯文明的研究,他身為“非洲内陸地區研究促進協會”成員,奉命前往非洲研究尼日爾河的源頭。他精心準備着自己的旅行計劃,由于要穿越西亞的阿拉伯世界,因此他必須學會如何适應當地的飲食習慣,講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他在叙利亞和約旦完善他的伊斯蘭教的知識。本職工作的便利給他的研究帶來了重大機會,在從大馬士革去開羅的途中,他聽說一個被瓦迪穆薩群山保護的城市竟遭至難以置信的毀滅性破壞(瓦迪穆薩至今仍标在佩特拉的地圖上,從遊客中心搭的士出發未超出一個第納爾起步價的車程)。他知道當地的貝都因人從未見過歐洲人,他們對任何陌生人都抱着猜疑和敵意,為了不招緻他們的驚覺與懷疑,貝克哈特精心制訂了周密的調查計劃。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因此試圖達成一個目标,來表示對亞倫(聖經中人物)的敬意,我要尋找谷地盡頭的亞倫墓。”谷地應就是傳說中被群山包圍的佩特拉。

他裝扮成阿拉伯人,蓄了長須,改名為埃布拉罕·依布·阿布道拉。由于他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和豐富的伊斯蘭教知識,沿途被誤認為伊斯蘭教的學者而未引起懷疑。他雇了一個當地的向導領他去亞倫墓,一切依計劃進行:走過狹長、險峻的西克峽谷,驚人的一幕出現在他眼前,他不露聲色,隻是匆匆巡看了法老寶庫和厄恩墓,馬上斷定他腳下的城市就是傳聞中的佩特拉,他在日記中寫道:“瓦迪穆薩的毀滅,可能就是指古城佩特拉。”驚人的發現縱然令他激動萬分,但他未敢久留,隻呆了一天就離開了佩特拉。他是第一個證實傳說中的佩特拉尚還存在的西方人。這一天是1812年8月22日。

追溯曆史,佩特拉的建造者納巴泰人在現代人的眼中,始終是一個充滿了迷惑的民族。他們好像在一夜之間控制了阿拉伯半島到地中海間的重要商路,一夜之間建立起了佩特拉。鼎盛時期,納巴泰王國的疆域從大馬士革一直延伸到紅海地區,卻始終将都城定在群山環繞、易守難攻的佩特拉。然後,似乎一夜之間他們又消失在曆史的迷霧中。

在這一點上,納巴泰文明很像印加文明,來也突然去也突然。據說印加文明的消失,主要是因為西班牙探險家帶去的疾病。而納巴泰人敗于羅馬人後,一下子無影無蹤,連一點線索都未留下,隻有一整座石城讓現代曆史學家和考古學家抓耳撓腮。

評價

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是納巴泰人沙漠商隊建立的城市,是阿拉伯、埃及、叙利亞腓尼基之間的交通要塞。佩特拉一半突出,一半鑲嵌在環形山的岩石裡,到處是小路和峽谷,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考古遺址。古希臘建築與古代東方傳統在這裡交彙相融。

上一篇:洋州

下一篇:多吉美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