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筋草

伸筋草

石松科石松屬植物
伸筋草是石松科石松屬植物,匍匐莖呈細圓柱形,略彎曲,長可達2米,直徑1至3毫米,其下有黃白色細根。直立莖作二叉狀分枝。葉密生莖上,螺旋狀排列,皺縮彎曲,線形或針形,長3至5毫米 ,黃綠色至淡黃棕色,無毛,先端芒狀,全緣,易碎斷。質柔軟,斷面皮部淺黃色,木部類白色。無臭,味淡。
  • 中文名:伸筋草
  • 拉丁學名:Common clubmoss herb Latin
  • 别名:石松
  • 界:植物界
  • 亞界:
  • 總門:
  • 門:石松門
  • 亞門:
  • 綱:石松綱
  • 亞綱:
  • 超目:
  • 目:石松目
  • 亞目:
  • 科:石松科
  • 亞科:
  • 族:
  • 亞族:
  • 屬:石松屬
  • 亞屬:
  • 組:
  • 亞組:
  • 種:石松
  • 亞種:
  • 變種:
  • 品種:
  • 分布區域:浙江、湖北、江蘇等地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 采收時間: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時采收
  • 毒性:無毒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主莖下部伏卧,随處生根,直立莖高15至30厘米,營養枝上部多回分枝,密生葉。葉線狀鑽形或稍呈鐮刀狀,螺旋狀排列,頂部有易脫落的芒狀長尾,全緣或微鋸齒。子枝從二年生或三年生營養枝上長出,遠高于營養枝,孢子囊穗棒狀,具柄,通常2至6個呈總狀排列,孢子葉卵狀三角形,先端具長尾尖,邊緣有微鋸齒,腋生一橫卧孢子囊。孢子四面體球形,有密網紋及小突起。7至8月孢子成熟。

基本信息

生長習性:生于山坡,林緣或林内,附生于懸崖絕壁或生有苔藓植物的老樹桠間。

地理分布:我國秦嶺以南地區均有分布。

主要産地: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多在廣東、廣西等省份。

草藥:石松的全草。

治關節痛:牛尾菜五錢,路邊荊一兩,老鼠刺一兩,豨莶草五錢。水煎服。

性味歸經:苦辛溫,入肝經。

主治功效:祛風散寒、除濕消腫,舒筋活絡。用于風寒濕痹,筋脈拘攣疼癰。外用治跌打扭傷腫痛。

采收儲存: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幹。置幹燥處儲存。

炮制方法:除去雜質,洗淨,切段,幹燥。

用法用量:3至12克。

禁忌:本品炮制時不宜水浸。

毒性試驗表明,小鼠靜脈注射石松堿之半數緻死叢為27.58±1.16毫克/公斤,腹腔注射為78毫克/公斤。

藥物鑒别

性狀鑒别

幹燥根莖略彎曲,呈結節狀,上面具莖痕,下面具多數細長的根,長12至32厘米,徑1至3毫米,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有細皺紋。質韌,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白色,有黃白色木心。氣無,味微苦,帶粘性。

顯微鑒别

本品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皮層寬廣,有葉迹維管束散在,表皮下方和中柱外側各有10至20餘列厚壁細胞,其間有3至5列細胞壁略增厚;内皮層不明顯。中柱鞘為數列薄壁細胞編織中柱,木質部束呈不規則的帶狀或分枝狀,韌皮部束交錯其間,有的細胞含黃棕色物。

理化鑒别

取本品粉末1克,加乙醚15毫升,浸泡過夜,濾過,濾液揮幹,殘渣加無水乙醇1毫升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伸筋草對照藥材1克,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微升,分别點于同一矽膠G薄層闆上,以氯仿—甲醇(4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5%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顔色的斑點。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主人久患風痹,腳膝疼冷,皮膚不仁,氣力衰弱。”

2.《滇南本草》:“石松,其性走而不守,其用沉而不浮,得槟榔良。”

3.《湖南藥物志》:舒筋活血,補氣通絡。治腰痛,關節痛,閉經。

4.《植物名實圖考》:治筋骨,通關節。

5.《江西中藥》:治腰痛及胯,腿等痛症。

6.《江西中藥》:“味淡。”

7.《湖南藥物志》:“甘,平。無毒。”入心,腎二經。

8.《滇南本草》:“下氣,消胸中痞滿橫格之氣,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堅積,消水腫。”

9.《生草藥性備要》:“消腫,除風濕。浸酒飲,舒筋活絡。其根治氣結疼痛,損傷,金瘡内傷,去痰止咳。”

選方配置

1.治風痹筋骨不舒:寬筋藤,每用三錢至一兩,煎服。(《嶺南采藥錄》)

2.治關節酸痛:石松三錢,虎杖根五錢,大血藤三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3.治關節酸痛,手足麻痹:鳳尾伸筋草一兩,絲瓜絡五錢,爬山虎五錢,大活血三錢。水、酒各半煎服。(江西《中草藥學》)

4.治小兒麻痹後遺症:鳳尾伸筋、南蛇藤根、松節、尋骨風各五錢,威靈仙三錢,茜草二錢,杜蘅五分。煎服。(江西《中草藥學》)

5.消水腫:過山龍五分(研細末),糠瓢一錢五分(火煅存性),槟榔一錢。 槟榔、糠瓢煨湯吃過山龍末,以瀉為度。氣實者用,虛者忌。(《滇南本草》)

6.治帶狀疱疹:石松(焙)研粉,青油或麻油調成糊狀,塗患處,一日數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現代研究

化學成分本品含石松堿,棒石松甯堿等生物堿,石松三醇,石松四醇酮等萜類化合物,β谷甾醇等甾醇,及香草酸,阿魏酸等。

降溫、降血壓作用本品水浸劑對實驗家兔有降溫作用。30毫克/公斤靜脈注射石松堿可使麻醉貓、兔血壓驟降,中毒劑量可增加動物呼吸振幅而減少頻率。

抑菌作用試驗表明:體外對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高度敏感,對志賀氏痢疾杆菌中度敏感。

其他作用:石松堿對蛙心收縮力有增強作用。對離體大鼠、豚鼠、家兔小腸平滑肌有興奮作用。對兔、大鼠及豚鼠子宮有興奮作用。

臨床應用

1.風寒濕痹,肢軟麻木。本品辛散、苦燥、溫通,能袪風濕,入肝尤善通經絡。治風寒濕痹,關節酸痛,屈伸不利,可與羌活、獨活、桂枝、白芍等配伍;若肢體軟弱,肌膚麻木,宜與松節、尋骨風、威靈仙等同用。

2.跌打損傷。本品辛能行散以舒筋活絡,消腫止痛,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多配蘇木、土鼈蟲、紅花、桃仁等活血通絡藥,内服外洗均可。

3.治關節痛:牛尾菜25克,路邊荊50克,老鼠刺50克,豨莶草25克。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上一篇:擘藍

下一篇:塗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