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要死的

人都是要死的

西蒙娜·德·波伏瓦創作小說
根據基督教《聖經》,亞當與夏娃在天上偷食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園,谪降塵世。人犯有原罪,要終生補贖,人人都是背着苦難的十字架生活在世界上的。然而,有一個人接受了這件禮物。他祈求不死,他希望以不朽的歲月去征服無垠的大地,按照他的理智建立人間天堂。這個人出生在十三世紀的意大利,經曆了歐洲近六百年曆史的風雲變幻,體驗了人生的榮辱福禍,時而振奮,時而消沉,時而激昂,時而絕望,終于在漫長的生涯中明白永生乃是一種天罰。但是,他已是一個存在的人,回天乏術,不得不繼續懷着無可奈何的心情無窮無盡地活下去。他就是法國當代小說家西蒙娜·德·波伏瓦《人都是要死的》主角雷蒙·福斯卡。
    書名:人都是要死的 别名: 作者:西蒙娜·德·波伏瓦 類别: 原作品: 譯者:馬振騁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頁數: 定價: 開本: 裝幀:精裝 ISBN:

作者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法國著名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讓-保羅·薩特的終身伴侶。又譯做西蒙·波娃。 全名為西蒙·露茜-厄爾奈斯丁-瑪麗-波特朗·德·波伏娃,出生于巴黎,二十世紀法國最有影響的女性之一。

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是享譽世界的法國著名作家和社會活動家。代表作有被譽為西方女性“聖經”的《第二性》,1954年榮獲法國龔古爾文學獎的自傳體小說《名士風流》,以及長達四卷的《西蒙娜·德·波伏瓦回憶錄》。波伏瓦是存在主義哲學家、文學家薩特的終身知己。他們是一對自由情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精神實體;他們那長達半個世紀沒有婚姻束縛的“契約式愛情”,既驚世駭俗,又蕩氣回腸,而他們各自與其他異性及同性間的性生活既遭非議,又引人關注。

不管人們如何評頭論足,波伏瓦的一生活得充實而真切。其不容置疑的才華、追求卓越的自由心靈和富有傳奇色彩的愛情,都具有永恒的魅力。在二十世紀的法國文壇上,波伏瓦永遠是一個靓麗的人物,值得學術界的研究和探讨。

内容簡介

《人都是要死的》内容簡介:中世紀時期,意大利亞平甯半島上并存着一百來個各自為政的小城邦,頻年相互攻戰,企圖争雄稱霸。城邦權力的建立依靠暴力和陰謀。君主們的生活驕奢淫逸,黨同伐異,政權的更叠異常迅速。

公元一二七九年,雷蒙·福斯卡出身于卡爾莫那的一個貴族家庭。後來當上了該邦的君主。他努力振興城邦,欲與當時強盛的佛羅倫薩、熱那亞等并駕齊驅。可是他感到人生須臾,無法在短短幾十年的歲月中治理好一個國家。他盼望長生不老。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一名老乞丐手裡取得來自埃及的不死藥,服下後以為從此可以轟轟烈烈地幹一番事業。意大利各城邦争權奪利的結果,反而招緻法國勢力的入侵。

福斯卡看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命運是相通的,要勵精圖治真正有所作為,必須掌握一個統一的宇宙。他不惜把卡爾莫那獻給疆域龐大的日耳曼神聖羅馬帝國,自己充當皇帝的謀士。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在位四十年,不但沒有如願地建立依照基督教教義行事的世界帝國,反忙于鎮壓各地諸侯的興起與叛亂。兵連禍結,帝國分崩離析,基督教也分裂成新舊兩派。

在新發現的美洲大陸上,歐洲殖民者推行種族滅絕政策,貪得無厭,強占盡可能多的土地,使原來龐大昌盛的印加帝國、瑪雅城鎮、阿茲特克民族的家園隻剩下一堆廢墟。福斯卡看到這種情景心灰意懶,認為統一的宇宙是不存在的,存在的隻是分裂的人。一個人形成一個宇宙,他的内心是無法窺透的。一個人妄想為他人建立的幸福秩序,在他人眼裡可能是一種災難。

在這些短暫、多若恒沙而又各不相幹的心靈中,能不能找到可以共同依據作為真理的東西?他無法肯定。一個人唯一能做的好事,是按照自己的良心行動,其結果則難以預測。除此以外,人不能有其他奢望。nn爾後,福斯卡與法國探險家卡利埃勘探加拿大大草原;在法國度過一七八九年革命爆發前的啟蒙時期;參加一八三〇年推翻波旁王朝的群衆起義;目睹一八四八年席卷歐洲、使工人階級登上國際政治舞台的革命運動。在與普通人的接觸中,福斯卡逐漸明白:人生雖然短促,誰都無法避免死亡,但是每個人的心中都潛伏着铄石流金的生命岩漿,在出生與死亡之間的生命過程中,一旦得到誘發和機遇,會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人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從曆史的角度看,一時的勝利會成為日後失敗的伏筆,一時的失敗也可能是日後勝利的種子。從有限的人生來看,一切成就還是具體而微的,勝利來臨而失敗未至的時刻人總是征服者,不管未來如何是奈何他不得的。福斯卡又看到,有了這樣的信念,值得人去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為了實現這樣的信念,又值得人去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

生命一代代往下傳,使人始終有愛,有恨,有微笑,有眼淚,充滿了理想和希望

創作背景

福斯卡這個人物自然是虛構的,然而他參與的曆史是實有其事的,他的感情又是一個普通人的感情。這部體裁别緻,并不違反現實主義的小說是在什麼情況下寫成的?又出于什麼原因要這樣寫?我們知道在法國現代文學史上,波伏瓦的名字與薩特的名字幾乎不可分離。

薩特是法國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波伏瓦是存在主義文學流派的主将。兩人共同生活,各自寫作,為傳播自己的信念奮鬥一生。

四十年代初,薩特在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和胡塞爾學說影響下,在法國提出了自己的存在主義哲學。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薩特的存在主義在西歐各國風靡一時。也在這個時期,它又遭到各方面的激烈攻擊和批評。人們責備存在主義強調人類處境的陰暗面,熱衷于描繪消極的事物,不信任人性的善良,否認人心向上的欲望,因而說存在主義是一種虛無主義哲學。為了回答這些責難,薩特一九四五年先在演講台上宣講,一九四六年再在刊物上發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在薩特一文發表的同一年,波伏瓦的小說《人都是要死的》也出版了。對兩部作品對照之後,不難看出這位女作家的用意。波伏瓦在歐美兩洲曆史中選擇了這些事件,用一個悲劇性的神奇人物貫穿古今,親身參與和冷眼旁觀,無疑是以小說的形式來闡明同樣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

我們不妨可以這樣說,薩特憑說理,波伏瓦借形象,共同參加了當時文壇和哲學界的一場論戰。《人都是要死的》是《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的藝術注解。

評論

長久以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人生應該是要活過、愛過然後死去。死亡不是生命的對立面,而是生命的完成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曾經有人問我,照你這麼說的話,你是不怕死了?我不怕死,我怕還沒有活過和愛過忽然死了。我這樣回答。可能他覺得我是在玩白馬非馬的文字遊戲,其實不然。

雖然說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但也要先走過人生,才有足夠的勇氣去經曆死亡,使生命過程達到圓滿。這大概也就是孔子說的“未知生,焉知死”吧。海德格爾也指出,真正的死亡是一種向死而生,所謂的向死而生就是說人首先要認識到自己是一個驅死性的存在,死亡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隻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積極地面對人生。

波伏瓦的《人都是要死的》,演員雷吉娜一直在尋找自己存在的證明,在每一個輝煌的時刻她隻要想到将與自己将與小蟲子一樣消逝,一種本質的失敗感便油然而生。直到遇到永生的福斯卡,她以為抓住福斯卡永生的記憶就可以獲得自己真正存在的證明。而福斯卡因為喝了某種具有魔力的魔藥,可以永遠年輕,長生不老。

幾千年來,他經曆了各種各樣的生活,到最後陷入生的泥淖不能自拔,雖然容顔不改,軀體永葆青春,但心已經蒼老不堪,他對各種生之折磨已經厭倦,他可以選擇各種各樣的生活,但就是不能夠選擇死亡。因此,永生對他來說其實是某種天罰。他所有的感受都是短暫的,他認識的人都死了,他的無數後代們都死了,隻有他還活着,和更多的人一起活着。

雷吉娜的尋找象征的是人為什麼而存在或者說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福斯卡則诠釋了存在主義的另一個中心命題,即每個人都是可以自由選擇的,但是既然是自己的自由選擇就要承擔選擇帶了的後果。

抛開存在主義的觀點,我倒覺得這部小說就是說生命本身就包含了生和死兩個階段,人的一生不但要享受生之絢麗多彩,也要體驗死的甯靜安詳,這樣的人生才算是完整的人生。如若不然,像福斯卡一樣的永生對于我們又有何益呢?隻要我們與所愛的人一起好好地活過之後,便可以坦然地走向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死亡。

《人都是要死的》是永生題材小說的巅峰之作。

至今尚沒有其他同類題材的作品能夠超過其。

小說的核心就是:永生太可怕,不死是天罰。

反映了社會的各種悲慘與不公。

上一篇:美國紅杉

下一篇:小雲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