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艱不拆

人艱不拆

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人艱不拆(讀音rén jiān bù chāi),網絡語,意思是“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該詞語出自林宥嘉歌曲《說謊》,“别說我說謊 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後常被網友在回帖中引用,樓主直接說出了一個事情的真相,隻是讓人一時無法直接面對的意思。“人艱不拆”已經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今2014年11月27日發出的通知中被明令禁止使用。[1]
    中文名:人艱不拆 外文名: 别名: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名稱:人艱不拆 拼音:rén jiān bù chāi 釋義: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外文名稱:To cut someone some slack

釋義

舊意

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另有一版本:人家很艱難才走到一起,還是不要忍心拆散人家。

新意

人生好艱難啊,為什麼我們家還不拆遷?

詞語出處

出處一:出自林宥嘉的《說謊》,其中有段歌詞是這樣的:“我沒有說謊,我何必說謊。愛一個人,沒愛到難道就會怎麼樣。别說我說謊,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該詞常出現在網友回帖中,樓主直接說出了一個讓人無法面對的真相,回帖網友感同身受,隻是一時沒法面對被揭露的真相。

出處二:19日,蔡康永在微博寫道:瘦子有瘦子的宿命, 胖子有胖子的宿命,瘦子就算餓到皺起了眉頭,也仍然被當成是憂郁; 胖子就算憂郁到皺起了眉頭,也仍然被當成是餓了。一番“瘦子與胖子”的調侃,引來許多自認是胖子的網友“憂傷”轉發,“原來我每天憂郁就是因為沒飽過”,“胖子真可憐”……更有網友“哭訴”:人艱不拆!

人生已經如此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胖子其實挺好的,胖子也有自己的春天,但蔡康永微博一番關于“瘦子和胖子”的調侃,讓胖子們紛紛感受到了“來自世界的敵意”,隻能“憂傷”轉發。

詞語示例

這個詞常出現在網友回帖中,尤其是當樓主說了一個讓人難以承受的真相時,讓人一時沒法面對。

人艱不拆,求别說。

“看,女神在看我呢”,“去,女神在看你後面的廣告呢,就你屌絲樣”,“人艱不拆啊!”

很艱難才走在一起的兩個人在微博曬恩愛,網友評論:人艱不拆!!

有人哀怨地說,“我們之間的關系有多脆弱呢,我隻要關掉電腦關掉手機,可能你這輩子就再也不會聯系到我了。”網友回複,“說得好像不關電腦不關手機就會有人聯系你似的”,馬上就有人提醒“人艱不拆”。

如果你是長得好看的話,在公車地鐵上睡着了,頭靠在旁邊人的肩上,旁邊的人會一直陪着你直到醒來。你要是長的醜的話,頭一旦靠在旁邊的人肩上,他會立即拍醒你,并溫馨提醒你保管好财物。#人艱不拆#

@童子攻:有個男同學長的非常娘炮常被我們笑話,今天竟然被我們說哭了,剛好被校長看到,就過來訓斥我們:“你們在幹什麼!都是一個班級的,就不能團結嗎!還要我說多少遍,不要欺負女同學!”他哭的更響了。#人艱不拆#

衍生詞

人艱不摧:人生是如此的艱難,大家就不要相互摧殘了。人生艱難世人應該互相包容扶持,而不應該互相傾軋摧殘。

專家點評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成員毛尖在文章《不要拆穿》中也提到了對網絡成語的觀點,“’人艱不拆‘是什麼?表面上是溫情脈脈的彼此包容,而實際上既含蓄地表達了網友們對部分社會現象的諷刺,同時又充滿了調侃風趣的意味。”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漆永祥表示,語言形成是大浪淘沙的過程,一個詞語能不能流傳,要看它的生命力,“現在網絡上的這些新成語,不用替它們操心,主要看能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網友評價

據報道,人艱不拆、十動然拒、喜大普奔、累覺不愛……這些讓人摸不着頭腦的四個字的網絡流行語,被稱為“網絡新成語”。然而,隻要是四個字的都可以叫成語嗎?網絡流行語可不可以有點起碼的邏輯和語言的美感?

夏日炎炎似火燒,在微信的一個同學群裡,“掃盲班”辦得正火,他們在學的是最新網絡流行語。

“人艱不拆,人生艱難不要拆穿;十動然拒,指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不明覺厲,雖然不明白你在說什麼,但是聽起來感覺很厲害的樣子……”

“不看解釋,根本就猜不到是這個意思……”,燕媽直呼“看不懂”,于是被調侃“學習委員遇到新問題了,out了。”

曾經的語文課代表發了“撓頭”的表情符。“這可比漢字聽寫大賽還難呀,‘癞蛤蟆’、‘甕中捉鼈’、‘攥緊拳頭’都難不倒我,可是要是讓我聽寫這些詞,我多半是要交白卷的。”

盡管,頗多抱怨與不理解,在線的“同學們”都還是認真地在學習,隻為誰都不想真的被人說“out”了,而一些身為“家長”的同學則還有另一種心思:學好流行語彙,貼近小孩“生态”。不過,燕媽感歎:“最好孩子少知道點這類網絡新成語,有這功夫還不如真掌握幾個經典成語。”

網絡世界裡,想要跟上節奏,必須了解一套通行的網絡語言,因而,網絡語彙早已不屬于另類範疇,不僅90後、00後在用,就連一些“文化”人也難免跟風。在正舉行上海書展,其中有讨論到書評,一位出版界人士發了這樣一條微博,“對收集回來的書評實在是,不明覺厲和人艱不拆的複雜心情。”

可是,流行的未必好,這些四字詞無論從邏輯還是美感上都達不到“成語”級别。

網友“井瘋子”道:縮句也縮得不好,四個字完全沒有語法根據,既不順口也不體現内容。一句話要縮成四個字完全可以縮得通順些。例如葉公好龍,這是通順的,但如果縮成葉愛真怕、公喜龍躲,誰知道這是什麼啊……

的确,成語有着嚴格的語法結構。例如,盛氣淩人、杞人憂天,這是“主謂式”;“好為人師”、“莫名其妙”這是動賓式;“南轅北轍”、“鏡花水月”這是聯合式……

也有人不以為意,認為這類似于動漫界所說的:二次元的世界,三次元不懂。好吧,語言的發展都是約定俗成的,古代的成語也大都是由當時社會上的掌故發展而來,經過多年使用,流傳至今。有學者舉例,“洛陽紙貴”,這是發生在洛陽的一件事:文學家左思寫了一篇《三都賦》,因為寫得太好了,引發洛陽權貴之家争相傳抄,一時使得紙價上揚。

網絡四字流行語中的确是有些有“故事”的。11月11日光棍節,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一男生,将曆時212天創作的16萬字情書送給心儀已久的女生。這名女生收到情書後十分感動,但是拒絕了他。此事被其室友傳到網絡後,網友以此故事創作出一個網絡新成語———“十動然拒”,也就是“十分感動然後拒絕”。

隻是,知道此事的多為學生,影響力哪裡能和“洛陽紙貴”比,就是跟曾經的“蒜你狠”、“姜你軍”比,也差了不少檔次。因此有網友斷言:不出一年,肯定無聲無息。更何況,不就是一件求愛而不得的事嗎?不就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嗎?這類詞彙在成語裡多了去了,且大多有着美妙的意境,何必再造這麼個新詞。退一步說,就算語言要有時代性,那你造詞時也得把“情書”這個要素造進去,才能便于别人理解和流傳。

不可否認,曾經有些網絡詞彙很有意思,比如“給力”一詞,認識“給”和“力”的人都能理解“給力”的意思。比如“礮”,其實是個古字,且形象生動,所以這些詞能從受年輕人的青睐,發展為被廣大網民接受。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