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八苦

人有八苦

佛教語
佛祖釋迦牟尼說人有八苦,分别是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别離、五陰熾盛、求不得。八苦乃衆生輪回六道所受之八種苦果,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
    中文名:人有八苦 外文名:Eight pains of human 拼音:rén yǒu bā kǔ 近義詞: 反義詞: 來源:佛教

原文

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所求不得苦。六怨憎會苦。七愛别離苦。八五受陰苦。汝等當知。此八種苦。及有漏法。以逼迫故。谛實是苦。集谛者。無明及愛。能為八苦而作因本。當知此集。谛是苦因。滅谛者。無明愛滅絕于苦因。當知此滅。谛實是滅。道谛者。八正道。一正見。二正念。三正思惟。四正業。五正精進。六正語。七正命。八正定。此八法者。谛是聖道。若人精勤。觀此四法。速離生死。到解脫處。汝等比丘。若于此法。已究竟者。亦當精勤為他解說。

簡介

生,求不得不生(不生非死);老,求不得青春;病,求不得健康;死,求不得永生;愛别離,求不得團聚;怨憎會,求不得解脫;五蘊熾盛,求不得清明。求,就是欲。求不得,便是苦惱。

生老病死世人皆無可避免,隻是這“求不得”之苦,應是可以憑主觀意志免除的。奇怪的是,古往今來,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大都是在這“求不得”上苦苦折磨自己。或費盡心機,或使盡伎倆,或機關算盡,或明争暗鬥,最終是“反害了卿卿性命”。

原本渴求的東西,卻遠遠的隻可觀,而不能走近,甚至觀而不得,隻可放在心底。欲罷不能,欲求不得。情緒裡不免傷心,焦灼和懊悔。

一共有三種說法:

(一)指四谛中苦谛八種苦果

(二)指無色界的八苦

(三)指非想天的八苦

詳細解釋

人道常有的苦有八種,稱為八苦。

一、生苦--衆生出生時所受之苦。

生苦有六:

未生:人死時,不知趨向何道,未得生處并受中陰形,至父母和合,便來受胎。

受胎:托母胎之時,在母腹中窄隘不淨。

受精卵:随母氣息出入。

增長時:母啖一熱湯,如入镬湯;母飲一杯冷水,如寒冰切體。

出胎:整個色身在出離産門階段,被長時間擠壓而極為難過,初生下,風一吹,衣物一碰到,如被物刺,如履刀劍,失聲大哭。

種類:殘缺妍醜,富貴貧賤,個個有别。

二、老苦--衆生衰老時所受之身心苦惱。

老,五根漸漸毀壞而趨熟爛,肌肉萎縮,皮膚松垮,原來盛壯的色力日漸衰弱,身體彎曲,腳不聽使喚,身體粗重、氣息上揚、身體不穩,隻能拄着拐杖走路,身心全面感受到老的痛苦。

三、病苦--生病時所受之苦惱。之所以為苦乃因“病”能損壞可愛安适的感受。

四、死苦--五陰壞時,壽命盡時所受之苦。

死有三種

    自然死:少小死、青壯死、中年死、耄耋死、餓死、病死。意外死。未生即死:堕胎、死産、藥傷害、母橫死。

五、怨憎會苦--怨仇憎惡之人事物聚集。

指與怨憎者相遇的苦痛。

六、愛别離苦--即别離愛境,指與自己所親愛者别離的痛苦。

六曰愛别離苦,不由己與所愛之人之事離别之痛苦也;(《大涅盤經-第十二》雲:“何等為愛别離苦?所愛之物破壞離散。”)

七、求不得苦--世間一切人物,心所樂求而不能得到滿足。所謂惡法求離不得,善法求欲不得;苦事求離不得,樂事求欲不得;三塗苦報求離不得,人天樂果求欲不得;刀杖之苦求離不得,資生眷屬求欲不得。

八、五盛陰苦--五陰如器,能盛受衆苦,前七苦皆由五陰領受、聚集,故稱五陰熾盛苦。

世人因執着五陰、時時長養五陰,無不思借五陰“享樂”,然所謂的樂僅隻是在某一條件下才叫樂,離開這一條件就不樂了;如酷暑吃冰激淩很快樂,連續吃數小時還是樂嗎?其實樂是相對于苦而存在的,樂也是苦因,樂中有苦,因為樂依附于五陰而存在。執着、長養五陰而産生五陰熾盛的結果,使得衆生輪回三界,不得解脫。

上一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下一篇:淄博職業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