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子

人參子

中藥名
人參子,中藥名。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人參C.A.Mey.的果實。野生于河北北部、遼甯、吉林、黑龍江,現遼甯、吉林廣泛栽培,北京、河北、山西也有引種栽培。具有補氣強身,延緩衰老之功效。常用于體虛乏力,頭昏失眠,胸悶氣短。[1]【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人參子,如腰子式,生青熟紅,如小黃豆大。凡痘不能起發分标行漿者,藥内加參子)後日無癢塌之患。果實為核果狀漿果,扁球形,直徑5-9mm,多數,集成頭狀,成熟時呈鮮紅色,種子2顆,乳白色,直徑4-5mm,扁平圓卵形,一側平截。
    中文名:人參子 拉丁學名: 别名: 界: 亞界: 總門: 門: 亞門: 綱: 亞綱: 超目: 目: 亞目: 科:五加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人參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概述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人參子,如腰子式,生青熟紅,如小黃豆大。凡痘不能起發分标行漿者,藥内加參子,後日無癢塌之患。

【拼音名】Rén Shēn Zǐ

【英文名】Ginseng Fruit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axginseng C. A. Mey.

采收和儲藏:秋初果熟時采摘,曬幹。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肥大,肉質,圓柱或紡錘形,末端多分歧,外皮淡黃色。葉為掌狀複葉,具長柄;輪生葉的數目依生長年限而不同,一般1年生者1片三出複葉,2年複葉,最多可達6片複葉;小葉5,偶有7片,小葉柄長1-3cm;小葉片披針形或卵形,下方2片小葉較小,長2-4cm,寬1-1.5cm,上部3小葉長4.5-15cm,寬2.2-4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細鋸齒,上面綠色,沿葉脈有稀疏細剛毛,下面無毛。傘形花序單一頂生,總花梗長15-25cm,每花序有10-80多朵花,集成圓球形;花小,直徑2-3mm;花萼綠色,5齒裂;花瓣5,淡黃綠色,卵形;雄蕊5,花絲甚短;子房下位,花柱2,基部合生,上部分離。果實為核果狀漿果,扁球形,直徑5-9mm,多數,集成頭狀,成熟時呈鮮紅色,種子2顆,乳白色,直徑4-5mm,扁平圓卵形,一側平截。花期5-6月,果期6-9月。

【化學成份】含人參皂甙(ginsenoside)Rb1、Rb2、Rc、Rd、Re、Rg2、Rh1、Rh2,20(R)-人參皂甙Rg2[1-3]。果汁中含遊離氨基酸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蘇氨酸(threo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絲氨酸(serine),缬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亮氨酸(leucine),賴氨酸(lysine),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脯氨酸(prolne);蛋白質量7.02%,煙酸PPI.Oomg/100ml,維生素C0.22mg/100ml,鉀、鈉、鐵、鋅、錳、鎂、銅、硒等無機元素[4,5]和揮發油。油内有:甲酸已酯(ethylfomate),2-丁醇(2-butanol),已醇(acetic acid),1-已醇(1-hexanol),2-庚醇(2-heptanol),3-甲基-1,3-苯二醇(4,5-dimethyl-1,3-benzenediol),2-(1,1-二甲基已基)苯酚[2-(1,1-dimethylethyl)phenol]、7,10-十五碳二炔酸(7,10-pen-tadecadiynoic acid),7,11-二甲基十二碳三烯(7,11-dimethyl-1,6,10-十二碳三烯-3-醇(3,7,11-trimethyl-1,6,10-dodeca-trien-30ol),十二酸已酯(ethyldodecanoate),2,6-又(,1,-二甲基已基)-4-甲基苯本bis(1,1-dimethylethyl)-4-methylphenol],十氫a-二甲基-7-(1-甲基亞已基)-[IS-(1α,4sβ,8aα)]萘酚

藥理功效

【功能主治】補氣強身;延緩衰老。主體虛乏力;頭昏失眼;胸悶氣短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3-10g;或提取其中皂甙制成片劑。

【性味歸經】:辛、微溫入肺、胃二經

【各家論述】《綱目拾遺》:發痘行漿。

主治

用于體虛乏力,頭昏失眠,胸悶氣短。

生長環境

生于海拔數百米的落葉闊葉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下。野生于黑龍江、吉林、遼甯及河北北部,現吉林、遼甯栽培甚多,北京、河北、山西也有引種栽培。

上一篇:山扁豆

下一篇:女性自我按摩保健圖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