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

五帝

部落聯盟領導人物合稱
五帝有兩個含義:第一種含義是人物合稱,指上古時代漢族傳說中的五位部落首領,主要有三種說法,一說指黃帝、颛顼、帝喾、堯、舜。第二種說法指大皞(伏羲)、炎帝、黃帝、少皞(少昊)、颛顼。第三種說法指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堯、舜。秦國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黃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為五帝。 第二種含義是指古代漢族神話中的五位天帝。即五方上帝,分别是中央上帝黃帝、東方上帝青帝、南方上帝赤帝(炎帝)、西方上帝白帝(少昊)、北方上帝黑帝(世稱玄帝,即颛顼)。 也指五帝時期。 五帝有先天五帝和後天五帝之分。人們相信其死後亦成為神,輔佐昊天上帝和先天五帝統治五方。 先天五帝在儒教和道教信仰中有不同的稱呼。
    本名: 别名: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中文名:黃帝、颛顼、帝喾、堯、舜 時代始于:公元前二十七世紀 時代終于:公元前二十三世紀,約五百年 時 代:或稱五帝時代 傳說時代:神話時代結束,傳說時代開始 存在時間:公元前2697年-公元前2037年

曆史時期

五帝時期:約公元前3076年~約公元前2029年

這一時期,在位的部落首領有:

帝臨魁(一稱帝魁):炎帝之子

帝承

帝明

帝直

帝厘

帝哀:(帝裹)

帝榆罔

…… …… ……(中間隔數世)

黃帝:姬軒轅,少典之子

少昊:即玄嚣(姬己摯),黃帝長子

玄帝:即颛顼(名幹荒,或稱颛顼帝),昌意之子,黃帝之孫

帝喾:姬夋(qūn),蟜極之子,少昊之孫,黃帝曾孫

帝摯:姬摯(zhì),帝喾長子,黃帝玄孫

堯:又稱唐堯/帝堯/伊祁放勳,帝喾次子,黃帝玄孫。

舜:又稱虞舜/帝舜/姚重華,瞽瞍長子,颛顼的六世孫,黃帝的八世孫

??(姓名失考):與崇伯鲧(颛顼的玄孫)同期

*需要說明的是:

1.這些人物僅為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是後人追尊的“帝王”。

2.有些人物之名,甚或是家族的代名詞,并非一人。在古代那種極為惡劣的環境裡,人能活到70歲的就很少(現在的人最長壽命不會超過120歲),更不會有在位100多年的,這些都屬于傳說,存有較大的争議,有待考證。

人物合稱

中國上古傑出的五位部落首領

“五帝”指的是誰?根據不同史料記載,有以下五種說法:

(1)黃帝、颛顼、帝喾、堯、舜(《大戴禮記》、《史記》);

(2)庖犧、神農、黃帝、堯、舜(《戰國策》);

(3)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颛顼(《呂氏春秋》);

(4)黃帝、少昊、颛顼、帝喾、堯(《資治通鑒外紀》);

(5)少昊、颛顼、帝喾、堯、舜(僞《尚書序》)。

根本就不是什麼“帝”或“王”,他們僅是中國遠古時期的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後人追尊他們為帝,所以會有諸多說法。

五方上帝

五方上帝:中國神話中的五位上天神靈,又稱“先天五帝”、“五方天帝”。即:

1.東郊青帝配帝:伏羲從祀官:句芒從祀星:歲星另有從祀:三辰、東方七宿

(代表:春天 神獸:青龍 五行:木)

2.南郊赤帝配帝:神農氏從祀官:祝融從祀星:熒惑另有從祀:三辰、南方七宿

(代表:夏天 神獸:朱雀 五行:火)

3.中郊黃帝配帝:軒轅從祀官:後土從祀星:鎮星

(神獸:黃龍五行:土)

4.西郊白帝配帝:少昊從祀官:蓐(rù)收從祀星:太白另有從祀:三辰、西方七宿

(代表:秋天 神獸:白虎 五行:金)

5.北郊黑帝配帝:颛顼(zhuānxū)從祀官:玄冥從祀星:辰星另有從祀:三辰、北方七宿 (代表:冬天 神獸:玄武 五行:水)

五顯大帝

五顯大帝,又叫五聖大帝、五通大帝、華光菩薩等,為道家巫觋所祀之神;佛書則謂 華光如來 ,俗稱 五公菩薩 。

在客家民俗中,他是從神到人,從人到神和靈。傳說玉皇大帝封他為“玉玺佛,善王,第一官帝”,他永遠留在了鎮中央。從此所有人都仰慕他,要男孩要女孩,商人都出去牟利。學者要做第一,農民吃飽了飯,對每一個要求都有反應。在江西省尋烏縣的農村地區,每年農曆九月二十八日吳先帝生日那天,都會舉行盛大的廟會慶祝他的生日,祈求好天氣,好天和。在閩西永定縣,武仙帝就是财神,尤其深得煙商的虔誠崇拜。每個月的第一天和第十五天,煙草商都會去位于南門的武仙寺燒香和獻祭。每年正月十五日至十八日,迎候武仙帝,東西南北四門各迎候一日。武仙帝回宮後,煙商們迅速挑出“五祭”(雞、鴨、魚、豬肉、牛肉)和香紙炮,趕到廟裡獻祭。

又有一說法為,五顯大帝,又稱華光大帝誕,全稱五顯華光大帝誕。誕期在農曆九月二十八日。傳說華光大帝是火神,有三隻眼,故又稱三眼華光,他喜歡玩火。一次因玩火燒了玉帝的九龍墩,玉帝大怒,設齋打醮斥令他每年八月初一由天上下凡。每年農曆八九月間,天氣幹燥,容易發生火災;華光誕當天,即打醮結束那天,居民把易燃的木炭、紙屑等捆成一把,放置門口,由巫師、和尚挨家逐戶收取,集中于紙船,投入江海中焚燒,稱之為“送火災船”。屆時家家戶戶到火神華光大帝廟參拜,供奉柴、米、油、鹽,以及元寶、香火等,祈求一年平安。當天還有一系列慶祝活動。供奉五顯大帝神像,五通宮則演戲酬神。

供奉五顯大帝的有廣東、台灣、澳門、江西和福建等地。農曆九月二十八日各地參拜與慶祝五顯大帝誕期的習俗基本相同。

台灣文獻謂五行大帝,另稱五顯靈光大帝、五靈官大帝、五靈公大帝、靈光大帝、五顯大帝。台灣民俗一書,亦謂五顯大帝,又稱五顯靈官大帝、五顯大帝及五行大帝。一為五顯大帝,姓王名善、姓馬名子貞、姓靈名耀、姓蕭名『聰.明.正.直.德』五兄弟。應世顯化:五顯大帝華光天王佛在宋太祖年間(西元600馀年),功成行滿即皈依佛道,蒙玉皇上帝加封五顯大帝華光天王為『玉封佛中上善五顯頭官大帝』。永鎮中界,護國佑民,供人膜拜,顯化救世,靈感非常,香火旺盛,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萬民求男生男,求女生女,買賣一本萬利,讀書者金榜題名,有求必應,無感不通,感顯應驗,永受祭享。

相關記載

中國從秦朝開始,合并、統一祭祀禮儀,“五方上帝大祭祀”、“山川五嶽”等大祭祀的傳統,始于秦始皇,從此結束了混亂的局面。但是,秦朝僅僅是簡單合并,由于祭祀禮儀制定中,有很多術士參與,神仙迷信色彩濃厚,祭祀中,等級仍很混亂,以祭山為主,尤其以泰山為最重要。祭祀山川用牛,而祭祀上帝用馬,與“周監二代”一樣,秦朝祭祀,馬,比牛更加尊貴,為“第一等”。

《史記·封禅書》

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為名,音上大呂,事統上法。唯雍四畤上帝為尊,其光景動人民唯陳寶。故雍四畤,春以為歲禱,因泮凍,秋涸凍,冬塞祠,五月嘗駒,及四仲之月月祠,陳寶節來一祠。春夏用骍,秋冬用。畤駒四匹,木禺龍栾車一驷,木禺車馬一驷,各如其帝色。黃犢、羔各四,珪币各有數,皆生瘗埋,無俎豆之具。三年一郊。秦以冬十月為歲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見,通權火,拜于鹹陽之旁,而衣上白,其用如經祠雲。西畤、畦畤,祠如其故,上不親往。

但是,秦朝祭祀的上帝,隻有四個,分别為:白帝、青帝、黃帝、赤帝,少一個。

因為秦得滅周時在水德之時(冬天),秦文公得水瑞——黑龍,所以秦是黑帝化身,以冬十月為新年(這和穆斯林的齋月相似,對不懂行的人就稱呼為新年,原因就是裡面有太多曆法和政治或宗教因素,不想贅述)。色上黑,就是正黑。後來朝代有改過上赤,上黃等色大都是對應五帝的顔色。另外一點秦的先祖秦非子是颛顼(黑帝)的後裔。

所以秦朝并非沒有祭祀黑帝,而是将黑帝做為自己本身和最重要的祭祀去進行。

又載:(劉邦)問:“故秦時,上帝祠何帝也?”對曰:“四帝,有白、青、黃、赤帝之祠。”高祖曰:“吾聞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說。

《史記·五帝本紀》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于是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征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與炎帝戰于坂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甯居。

東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雞頭。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置左右大監,監于萬國。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禅與為多焉。獲寶鼎,迎日推?。舉風後、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谷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有士德之瑞,故号黃帝。

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颛顼也。

帝颛顼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絜誠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東至于蟠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帝颛顼生子曰窮蟬。颛顼崩,而玄嚣之孫高辛立,是為帝喾。

帝喾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高辛父曰蟜極,蟜極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黃帝。自玄嚣與蟜極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為族子。

高辛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節用之,撫教萬民而利誨之,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動也時,其服也士。帝喾溉執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

帝喾娶陳鋒氏女,生放勳。娶娵訾氏女,生摯。帝喾崩,而摯代立。帝摯立,不善(崩),而弟放勳立,是為帝堯。

帝堯者,放勳。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黃收純衣,彤車乘白馬。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

乃命羲、和,敬順昊天,數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敬道日出,便程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中春。其民析,鳥獸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為,敬緻。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鳥獸希革。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虛,以正中秋。其民夷易,鳥獸毛毨。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日短,星昴,以正中冬。其民燠,鳥獸氄毛。歲三百六十六日,以閏月正四時。信饬百官,衆功皆興。

堯曰:「誰可順此事?」放齊曰:「嗣子丹朱開明。」堯曰:「籲!頑兇,不用。」堯又曰:「誰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堯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堯又曰:「嗟,四嶽,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堯曰:「鲧負命毀族,不可。」嶽曰:「異哉,試不可用而已。」堯于是聽嶽用鲧。九歲,功用不成。

堯曰:「嗟!四嶽: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踐朕位?」嶽應曰:「鄙德忝帝位。」堯曰:「悉舉貴戚及疏遠隐匿者。」衆皆言于堯曰:「有矜在民間,曰虞舜。」堯曰:「然,朕聞之。其何如?」嶽曰:「盲者子。父頑,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堯曰:「吾其試哉。」于是堯妻之二女,觀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婦禮。堯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從。乃遍入百官,百官時序。賓于四門,四門穆穆,諸侯遠方賓客皆敬。堯使舜入山林川澤,暴風雷雨,舜行不迷。堯以為聖,召舜曰:「女謀事至而言可績,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讓于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終于文祖。文祖者,堯大祖也。

于是帝堯老,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舜乃在璇玑玉衡,以齊七政。遂類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辯于群神。揖五瑞,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歲二月,東巡狩,至于岱宗,祡,望秩于山川。遂見東方君長,合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為摯,如五器,卒乃複。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歸,至于祖祢廟,用特牛禮。五歲一巡狩,群後四朝。遍告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肇十有二州,決川。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撲作教刑,金作贖刑。眚災過,赦;怙終賊,刑。欽哉,欽哉,惟刑之靜哉!

讙兜進言共工,堯曰不可而試之工師,共工果淫辟。四嶽舉鲧治鴻水,堯以為不可,嶽彊請試之,試之而無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于是舜歸而言于帝,請流共工于幽陵,以變北狄;放讙兜于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于三危,以變西戎;殛鲧于羽山,以變東夷:四罪而天下鹹服。

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于天。堯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喪父母。三年,四方莫舉樂,以思堯。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權授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曰:「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堯崩,三年之喪畢,舜讓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獄訟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是為帝舜。

虞舜者舜帝也,姓姚名重華。重華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橋牛,橋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窮蟬,窮蟬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至舜帝姚重華時已七世矣。自從窮蟬以至帝舜,皆為庶人。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愛後妻子,常欲殺舜,舜避逃;及有小過,則受罪。順事父及後母與弟,日以笃謹,匪有解。

舜,冀州之人也。舜耕曆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于壽丘,就時于負夏。舜父瞽叟頑,母嚚,弟象傲,皆欲殺舜。舜順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在側。

舜年二十以孝聞。三十而帝堯問可用者,四嶽鹹薦虞舜,曰可。于是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内,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彌謹。堯二女不敢以貴驕事舜親戚,甚有婦道。堯九男皆益笃。舜耕曆山,曆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堯乃賜舜絺衣,與琴,為築倉廪,予牛羊。瞽叟尚複欲殺之,使舜上塗廪,瞽叟從下縱火焚廪。舜乃以兩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

後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與象共下土實井,舜從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為已死。象曰:「本謀者象。」象與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堯二女,與琴,象取之。牛羊倉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宮居,鼓其琴。舜往見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爾其庶矣!」舜複事瞽叟愛弟彌謹。于是堯乃試舜五典百官,皆治。

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至于堯,堯未能舉。舜舉八恺,使主後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隐賊,好行兇慝,天下謂之渾沌。少皞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梼杌。此三族世憂之。至于堯,堯未能去。缙雲氏有不才子,貪于飲食,冒于貨賄,天下謂之饕餮。天下惡之,比之三兇。舜賓于四門,乃流四兇族,遷于四裔,以禦螭魅,于是四門辟,言毋兇人也。

舜入于大麓,烈風雷雨不迷,堯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堯老,使舜攝行天子政,巡狩。舜得舉用事二十年,而堯使攝政。攝政八年而堯崩。三年喪畢,讓丹朱,天下歸舜。而禹、臯陶、契、後稷、伯夷、夔、龍、倕、益、彭祖自堯時而皆舉用,未有分職。于是舜乃至于文祖,謀于四嶽,辟四門,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論帝德,行厚德,遠佞人,則蠻夷率服。舜謂四嶽曰:「有能奮庸美堯之事者,使居官相事?」皆曰:「伯禹為司空,可美帝功。」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維是勉哉。」禹拜稽首,讓于稷、契與臯陶。舜曰:「然,往矣。」舜曰:「棄,黎民始饑,汝後稷播時百谷。」舜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馴,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寬。」舜曰:「臯陶,蠻夷猾夏,寇賊奸軌,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維明能信。」舜曰:「誰能馴予工?」皆曰垂可。

于是以垂為共工。舜曰:「誰能馴予上下草木鳥獸?」皆曰益可。于是以益為朕虞。益拜稽首,讓于諸臣朱虎、熊罴。舜曰:「往矣,汝諧。」遂以朱虎、熊罴為佐。舜曰:「嗟!四嶽,有能典朕三禮?」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為秩宗,夙夜維敬,直哉維靜絜。」伯夷讓夔、龍。舜曰:「然。以夔為典樂,教稚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毋虐,簡而毋傲;詩言意,歌長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能諧,毋相奪倫,神人以和。」夔曰:「于!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舜曰:「龍,朕畏忌讒說殄僞,震驚朕衆,命汝為納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舜曰:「嗟!女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時相天事。」三歲一考功,三考绌陟,遠近衆功鹹興。分北三苗。

此二十二人鹹成厥功:臯陶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實;伯夷主禮,上下鹹讓;垂主工師,百工緻功;益主虞,山澤辟;棄主稷,百谷時茂;契主司徒,百姓親和;龍主賓客,遠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違;唯禹之功為大,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職來貢,不失厥宜。方五千裡,至于荒服。南撫交阯、北發,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發、息慎,東長、鳥夷,四海之内鹹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興九招之樂,緻異物,鳳皇來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舜年二十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堯崩,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為零陵。舜之踐帝位,載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謹,如子道。封弟象為諸侯。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薦禹于天。十七年而崩。三年喪畢,禹亦乃讓舜子,如舜讓堯子。諸侯歸之,然後禹踐天子位。堯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服其服,禮樂如之。以客見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專也。

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号,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颛顼為高陽,帝喾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帝禹為夏後而别氏,姓姒氏。契為商,姓子氏。棄為周,姓姬氏。

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餘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閑矣,其轶乃時時見于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餘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着為本紀書首。

《史記·孝武本紀》

亳人薄誘忌(指謬忌)奏祠泰一方,曰:“天神貴者泰一,泰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泰一東南郊,用太牢具,七日,為壇開八通之鬼道。”于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長安東南郊,常奉祠如忌方。其後人有上書,言“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天一,地一,泰一”。天子許之,令太祝領祠之于忌泰一壇上,如其方。後人複有上書,言“古者天子常以春秋解祠,祠黃帝用一枭破鏡;冥羊用羊;祠馬行用一青牡馬;泰一、臯山山君、地長用牛;武夷君用幹魚;陰陽使者以一牛”。令祠官領之如其方,而祠于忌泰一壇旁。

其秋,上幸雍,且郊。或曰“五帝,泰一之佐也。宜立泰一而上親郊之”。

五帝壇環居其下,各如其方,黃帝西南,除八通鬼道。泰一所用,如雍一畤物,而加醴棗脯之屬,殺一犛牛以為俎豆牢具。而五帝獨有俎豆醴進。其下四方地,為餟食群神從者及北鬥雲。已祠,胙馀皆燎之。其牛色白,鹿居其中,彘在鹿中,水而洎之。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泰一祝宰則衣紫及繡。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

其來年冬,郊雍五帝,還,拜祝祠泰一。贊飨曰:“德星昭衍,厥維休祥。壽星仍出,淵耀光明。信星昭見,皇帝敬拜泰祝之飨。”

初,天子封泰山,泰山東北阯古時有明堂處,處險不敞。上欲治明堂奉高旁,未曉其制度。濟南人公玊帶上黃帝時明堂圖。明堂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通水,圜宮垣為複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命曰昆侖,天子從之入,以拜祠上帝焉。于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帶圖。及五年修封,則祠泰一、五帝于明堂上坐,令高皇帝祠坐對之。祠後土于下房,以二十太牢。天子從昆侖道入,始拜明堂如郊禮。禮畢,燎堂下。而上又上泰山,有祕祠其颠。而泰山下祠五帝,各如其方,黃帝并赤帝,而有司侍祠焉。泰山上舉火,下悉應之。

其明 年,有司言雍五畤無牢熟具,芬芳不備。乃命祠官進畤犢牢具,五色食所勝,而以木耦馬代駒焉。獨五帝用駒,行親郊用駒。及諸名山川用駒者,悉以木耦馬代。行過,乃用駒。他禮如故。

祭祀

時間:一年一次,于孟夏之月,必須見龍星,即可開始祭祀。

方式:雩五方上帝于雩壇,五帝配于上,五官從祀于下。帝,犧牲用十太牢,即:每帝一牛,共十頭牛。笾豆之後的,與郊祭數量一樣。有無少牢(羊)一般各朝各代會有區别,但是,此為最高等級祭祀,所以,自古以來,犧牲均為“牛”,唐朝左右,在祭祀中,取消了特牛。隻有最後一個王朝清朝特殊。

年表

序号 國号 帝号 名号

01 有熊氏 黃帝 姬軒轅

02 有熊氏 帝休 姬厘(姬休)

03 有熊氏 帝魁 姬魁(别号渾沌)

04 青陽氏 少昊 姬己摯

05 青陽氏 窮奇 姬倍伐

06 高陽氏 颛顼 姬幹荒

08 高辛氏 帝喾 姬夋

09 高辛氏 摯 姬摯(别号饕餮)

10 陶唐氏 堯 伊祁放勳

11 有虞氏 舜 姚重華

上一篇:大衛·德赫亞

下一篇:辛追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