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漢語漢字
于(拼音:yú、xū、yū),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1]。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字形、字義關系不明。“于”作介詞,古代通“於”。現代的“于”多用來介紹動作的時間、地點、人物等,表示在、從、到、對、給、向等義。“于”用在被動句中,引出主動者,用在形容詞後,引出比較的對象。另外“于”還可作動詞後綴。“于”和“於”多數情況相通,現代白話文“於”并入“于”,需要注意的是,“于”和“於”不屬于簡繁字的關系,《簡化字總表》《通用規範漢字表》都沒有規定“於”簡化為“于”。《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對”於(yú)“的解釋是同“于”,但是“于”并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義。“于”作為姓氏,不同于“於”姓。
  • 中文名:于
  • 拼音:yú
  • 繁體:於
  • 部首:一(傳統歸”二部“)
  • 五筆:GFK
  • 倉颉:MD
  • 鄭碼:ADVV
  • 筆順:橫、橫、豎鈎
  • 字級:一級(編号:0024)
  • 平水韻:上平七虞
  • 部首筆劃:2
  • 四角号碼:10400
  • 總筆畫:1 2
  • 四角碼:1040₀
  • 統一碼:4E8E
  • 注音字母:ㄩˊ、ㄒㄩ、ㄩ
  • 造字法:象形字(存疑)
  • 字形結構:獨體字,獨體結構
  • 異體字:虧、亐、丂

字源演變

“于”甲骨文有“圖1”“圖2”等寫法,小篆寫作圖12。文字學家對這些古文字字形有多種解釋,學術界尚無定論。許慎《說文解字·虧部》:“于,於也。象氣之舒于。從丂(圖B),從一。一者,其氣平之也。”許慎認為“丂”是氣欲舒出的樣子,所以許慎如此解釋。後來,本義漸晦,遂于其旁增〔圖A〕形。至于“籲”,乃後起之形聲字。王筠也認為“于”是“籲”的古文,常與“嗟”連用,形成歎詞“于嗟”。林義光認為于是“纡”“迂”的初文,他在《文源》中說:“于為詞,此依聲假借,其本義當為纡曲,古作〔圖2〕,〔圖C〕象徑直,〔圖D〕象纡曲,以〔圖C〕之直見〔圖D〕之曲也。或作〔圖1〕,〔圖A〕亦象纡回,今字多以纡、以迂為之。”徐中舒對“圖1”是這樣解釋的:“〔圖1〕,從幹,從〔圖A〕。幹象大圓規,上一橫畫象定點,下一橫畫可以移動,從表示移動之意。”

在商代,“于”形的中豎大部分是直筆,少部分在下部向左偏斜微彎,這少部分寫法成為入周以後演變的主流,至東漢隸書變成豎直鈎。另外,春秋年間,有一種寫法,把豎筆先向右折,然後向左緩彎,戰國秦漢時代也多見此寫法,而小篆由此微訛,豎筆上端不穿透下部橫筆,隸定作“虧”,與現代“虧(kuī)”的簡化字同形。

盡管“于”的本義有多種說法,但是在蔔辭和經傳中,“于”都是作為介詞來使用的。胡光炜《甲骨文例》:“蔔辭用于有三例,一以示地,二以示時,三以示人”,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蔔辭用于與經傳于字用義皆以示所在”。

《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曾經把“於”處理為“于”的異體字,《現代漢語通用字表》《通用規範漢字表》則把“於”作為規範字收入。現代作介詞的“於”都用“于”代替(讀wū的“於”和讀yū的姓氏字“於”仍寫作“於”)。“於”《說文》沒有單立字頭,隻在“烏”字頭下出現,是“烏”的古文的簡化寫法,字形隸定為“於”。“于”和“於”作介詞時用的都是假借義,它們的用法十分相似。但是它們在古代并不同音:“于”屬于匣母魚部,“於”屬于影母魚部,讀音相近而不相同。按照語音演變規律,用作介詞的“於”讀音應該演變為yū,但是由于語音演變過程中有特例,所以普通話“於”讀yú,跟“于”完全同音。由于用法相近,讀音相同,人們就把它們當做通用字來看待了,現代白話文幹脆把二者合并起來。

現代釋義

讀音

語法屬性

釋義

動詞

往,去。

取。

如;好像。

名詞

鐘唇,鐘口的邊沿。

草名。

通“邘”。古國名。

(Yú)姓氏用字,參見“于姓”。

拟聲詞

象聲詞。

介詞

引入時間。相當于“在”。

表地點。相當于“在”。

引入原因、目的、目标等。相當于“在”。

相當于“到”“至”。

表範圍。相當于“在”。

表示相互關系。相當于“對”“對于”。

引入動作行為關涉的對象、方面等。相當于“對”“向”“對于”。

相當于“以、用、拿”。

由于。

表示動作、行為的所從,意義相當于“從”或“自”、“由”。

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面,引入比較的對象。

相當于“在……中”。

相當于“為(wèi)”“替”。

相當于“依據”“按照”。

引入動作行為的施事,相當于“被”。

連詞

相當于“與”“和”。

助詞

用于句首或句中湊足音節,無實義。

用于賓語前置的倒裝句中,用以确指行為的對象,相當于“是”。

用于句末,相當于“乎”,表疑問。

後綴

附着在動作義成分的後面。

附着在性狀義成分的後面。

-

【于嗟】(xūjiē)表示感歎、悲歎等。

形容詞

廣大。

參考資料

近義辨析

于、於

“于”和“於”都作介詞。因為“于”屬于匣母魚部,“於”屬于影母魚部,二者的音相近,所以虛化為介詞後,其用法大緻相同。它們的主要差别在于不同曆史年代和不同作者的用字不同。文宥先生曾指出:“‘于’是曆史悠久而且是全國通行的文字,而‘於’則是公元前五百年左右出現于東海岸一帶的地方文字。這個地方文字原來并不作介詞用,後來為了在東岸口語裡讀音和‘于’相近,所以也借作介詞用。再接下去,由于儒家的經典都是由齊魯一帶的儒生傳寫開來的,所以這個東方的‘於’字愈用而愈廣。”公認的說法是:在一些古書中,“于”和“於”是可以并用的,如《左傳》《論語》《孟子》。在這些書裡,“于”、“於”是有大緻分工的。如果所介的是地名,一般用“于”不用“於”;如果在被動句或描寫句裡,一般用“於”不用“于”,很少例外。例如:

①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晉國和秦國合謀圍攻鄭國,是因為鄭國國君曾對晉文公無禮。

②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莊子·秋水》)

——我們沒辦法與井底之蛙談論大海的廣闊,因為它被自己的居住地局限了。

例①是一個描寫句,說明秦晉兩國圍攻鄭國的原因,所以用“於”比較好;例②是一個被動句,“於”字引進被局限的地方“虛”。在通常情況下,兩者可以互用。因此,在本文中,“于”和“於”無太大區别,隻是根據古人習慣而定。

“于”(“於”)字的用法可以分為很多種類,但這隻是從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的對比上來說的;至于古代漢語本身,并不需要這樣分别。例如《論語·季氏》“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椟中”,這兩句話的句式相同,但意義卻完全不同。第一個“於”字翻譯為“從”,第二個“於”字翻譯為“在”,它們的意義和前面的動詞有很大的影響,而“于”(“於”)字本身的詞義和詞性都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在古代漢語中,“于”(“於”)字的用法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五】【虧部】羽俱切(yú)

(虧/于)於也。象氣之舒虧。從丂從一。一者,其氣平之也。凡虧之屬皆從虧。

說文解字注

(虧/于)於也。於者,古文烏也。烏下雲:“孔子曰:烏,虧呼也。取其助氣故以為烏呼。”然則以於釋虧,亦取其助氣。《釋诂》、毛傳皆曰:“虧,於也。”凡《詩》《書》用虧字,凡《論語》用於字。蓋于、於二字,在周時為古今字,故《釋诂》、毛傳以今字釋古字也。凡言於,皆自此之彼之䛐,其氣舒于。《檀弓》:“易則易,于則于。”《論語》:“有是哉,子之于也。”于皆廣大之義。《左傳》“于民生之不易”,杜雲:“于,曰也。”此謂假于為曰,與《釋诂》于曰也合。

象氣之舒虧。從丂,從一。一者,其氣平也。氣出而平,則舒于矣。羽俱切,五部。按,今音于羽俱切,於央居切,烏哀都切,古無是分别也。自周時已分别於為屬辭之用,見於群經、《爾雅》。故許仍之。

廣韻

羽俱切,平虞匣 ‖ 于聲魚部(yú)

于,曰也。於也。《說文》本作虧,凡從于者作虧,同。又姓,周武王子邘叔,子孫以國為氏,其後去邑單為于,漢有丞相東海于定國,又望出河南者,即《後魏書》萬忸于氏,後改為于氏。凡諸姓望在後而稱河南者,皆虜姓。後魏孝文诏南遷者,死不得還北,即葬洛陽,故虜姓皆稱河南焉。又漢複姓,五氏。後漢特進漁陽鮮于輔,袁紹大将軍淳于瓊,劉元海太史令宣于修之。何氏《姓苑》有多于氏、鬬于氏。羽俱切。二十。

康熙字典

【子集上】【二部】于;康熙筆畫:3;部外筆畫:1

(yú)《唐韻》羽俱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俱切,并音迂。《爾雅·釋诂》:于,曰也。

又往也。《書·大诰》:民獻有十夫,予翼以于。《詩·小雅》:王于出征。

又《儀禮·士冠禮》:宜之于假。注:于,猶為也。宜之見為大矣。又《聘禮》:賄在聘于賄。注:于讀曰為。言當視賓之禮,而為之财也。

又司馬相如《長門賦·叙》:因于解悲愁之辭。

又未定之辭。《公羊傳·僖二十八年》:歸于者何。歸于者,罪未定也。

又行貌。韓愈《上宰相書》:于于焉而來矣。

又于于,自足貌。《莊子·應帝王》:其卧徐徐,其覺于于。

又鐘兩口之閑曰于。《周禮·冬官考工記》:凫氏為鐘,兩欒謂之銑,銑閑謂之于。

又《前漢·元後傳》:衣绛緣諸于。注:大掖衣也。

又《唐書·元德秀傳》:明皇命三百裡内刺史縣令,以聲樂集,德秀惟樂工十人,聮袂歌于蔿于。

又草名。《爾雅·釋草》:茜,蔓于。注:生水中。一名軒于。司馬相如《子虛賦》:菴闾軒于。

又木名。《爾雅·釋木》:棧木,于木。注:僵木也。江東呼木觡。

又淳于,縣名。今密州安丘縣,古淳于國。

又姓。周武王第二子邘叔之後,以國為氏,後因去邑為于。又淳于,宣于,鮮于,多于,?于,皆複姓。又三氏姓。勿忸于,阿伏于,見《魏書·官氏志》。

又助語辭。《詩·召南》:于沼于沚。朱傳:于,於也。《周易》《毛詩》於皆作于。于、於古通用。

(yū)又《集韻》邕俱切,音纡。廣大貌。《禮·檀弓》:邾婁考公之喪,徐君使容居來吊含。有司曰:諸侯之來辱敝邑者,易則易,于則于,易于雜者,未之有也。《文王世子》:仲尼曰: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聞之曰:為人臣者,殺其身有益於君,則為之,況于其身以善其君乎。俱與迂通。

(xū)又《正韻》休居切,與籲通。歎辭。《詩·周南》:于嗟麟兮。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兩橫長短不一,都寫在橫中線上方,稍向右上斜行,下橫起筆于橫中線,亅(豎鈎)的豎段寫在豎中線。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

i̯wo

王力系統

ɣ

ǐwa

董同龢系統

ɣ

juaɡ

周法高系統

ɣ

jwaɣ

李方桂系統

gw

jag

東漢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j

i̯u

拟音/王力系統

ɣ

ǐu

拟音/董同龢系統

ɣ

juo

拟音/周法高系統

j

iuo

拟音/李方桂系統

j

u

拟音/陳新雄系統

j

ǐu

中上古音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平聲

上平十虞

合口呼

三等

次濁

羽俱切

ɣjuo

集韻

平聲

上平十虞

雲/匣

合口呼

三等

全濁

雲俱切

ɣio

平聲

上平十虞

合口呼

三等

全清

邕俱切

ʔio

禮部韻略

平聲

雲俱切

增韻

平聲

雲俱切

平聲

匈于切

中州音韻

平聲

魚模

移居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四魚

次濁

雲居切

oy

平聲

四魚

全清

休居切

xy

分韻撮要

陽平

第四諸主著

韻書集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