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義

主義

漢語詞語
主義是指人們推崇的理想觀點和主張,如馬克思主義,其有科學與非科學、現實與非現實等劃分形式。主義的概念一方面表示主導事物的意義。如資本主義是指資本主導社會經濟和政治的意義。另一方面,主義的概念表示某種觀點、理論和主張。主義是強力推行的主張或學說,具有極強的排它性。
    中文名:主義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Doctrine 定義:是指人們推崇的理想觀點和主張 性質:具有極強的排它性 拼音:zhǔ yì 基本解釋:如:現實主義、馬克思主義

基本内容

【詞目】主義

【拼音】zhǔ yì

【英譯】[ism;doctrine]

【基本解釋】

1.某種特定的思想、宗旨、學說體系或理論;對客觀世界、社會生活以及學術問題等所持有的系統的理論和主張。如:現實主義馬克思主義。

2.某一(特定)人或物所特有之行為方式、作風。如:自由主義。

3.一定的社會制度;政治經濟體系。如:社會主義,資本主義。

4.由導師、學派或教派提出的認為正确并且支持的事物。如:達爾文主義。

5.政府決定作為它的行動或政策基礎的施政方針,尤指國防關系方面的。如:門羅主義。

6.行為的指導原則。如:三民主義。

7.對事情的主張。

8.猶主旨,主體。

9.“主義”話語是以謀求社會法權為旨歸,運用知識學方法來證明,并帶有特定價值傾向性的政治與社會思想言論。

基本含義

1.最高理想和準則。某某主義指以某某為最高理想和準則的思想體系。比如拜金主義,是把追求金錢作為最高理想和基本原則,一切活動都是為了金錢;極權主義,是把追求權力的最大化作為最高準則;自由主義,是把人的自由作為最高理想和準則的思想體系;社會主義是把社會團體的價值和利益作為最高理想和準則的思想體系;馬列主義就是把馬列理論作為最高理想和行為原則;無政府主義就是把無政府狀态作為最高理想和行為原則。

2.某種特定的思想、宗旨、學說體系或理論;對客觀世界、社會生活以及學術問題等所持有的系統的理論和主張;指人的思想最終所确立的對某類事物發展的認知狀态,通常表達所持的一種目标、觀點或立場,以及與其相适應的某種行為的總括。比如人本主義、理想主義、社會主義、自由主義、現實主義、馬克思主義、資本主義、唯物主義、唯心主義、保守主義、浪漫主義、帝國主義、共産主義、極權主義、民主主義、相對均衡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等等。

引證解釋

1.謹守仁義。

《逸周書·谥法解》:“主義行德曰元。”孔晁注:“以義為主,行德政也。”

2.對事情的主張。

《史記·太史公自序》:“敢犯顔色,以達主義,不顧其身。”《老殘遊記》第十一回:“其信從者,下自士大夫,上亦至将相而止,主義為逐滿。”

3.猶主旨,主體。

梁啟超《與林迪臣太守書》:“啟超謂今日之學校,當以政學為主義,以藝學為附庸。”

4.以解釋詞義為主。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論小學書流别》:“世人分别小學書,謂《爾雅》主義,《說文》主形,《切韻》主音,是固然矣。”

5.形成系統的理論學說或思想體系。

丁玲《韋護》第三章六:“你不是很讨厭我信仰的主義嗎?為什麼你又要愛我?”如:馬克思主義;達爾文主義。

6.一定的社會制度或政治經濟體系。如:社會主義;資本主義。

7.思想作風。如:自由主義;主觀主義。

上一篇:資金拆借

下一篇:每伴清清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