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團扇鳐

中國團扇鳐

團扇鳐科團扇鳐屬的一個物種
中國團扇鳐,Platyrhinasinensis(BlochetSchneider,1801),團扇鳐科團扇鳐屬的一個物種。體盤平扁,呈亞圓形,團扇狀。吻短。眼小。鼻孔寬大。口橫裂狀。齒細小而多,排列成鋪石狀。身體每側鰓孔5個。體背部具刺狀鱗片。沿背中線到第一背鳍前有1行結刺,19~20個;從背中線第三結刺起,兩側各有4個結刺,排列成正方形;背鳍間有1或2個結刺;眼前緣和噴水孔的内側各有2個結刺。背鳍2個,位于尾的後半部,大小、形狀相似。胸鳍略寬。腹鳍裡緣圓鈍。尾鳍狹長,上下葉幾同大,末端呈圓形。體背灰褐色,結刺基底為橙黃色,腹部淡白色,邊緣淺黃色。
  • 中文名:中國團扇鳐
  • 拉丁學名:Platyrhina sinensis
  • 别名:團鳐,團扇,皮郎鼓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軟骨魚綱
  • 亞綱:闆鰓亞綱
  • 目:鳐形總目
  • 亞目:犁頭鳐亞目
  • 科:團扇鳐科
  • 亞科:
  • 族:
  • 屬:團扇鳐屬
  • 亞屬:
  • 種:中國團扇鳐
  • 亞種:
  • 分布區域:北太平洋西部、中國東海、南海及黃海、渤海
  • 命名者及年代:Bloch et Schneider,1801
  •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測量标本8尾;全長165-540mm;采自上海魚市,山東青島。

體盤寬比體盤長約大1.2-1.3倍,肩區部最寬,前後部漸狹。吻長約等于體盤長的1/3,等于體盤寬的1/4強,吻端鈍圓或鈍尖。眼小,眼徑約等于眼間隔的2/5-1/2(幼體較大)。噴水孔寬與眼徑約相等,前緣伸達眼下中部,後緣無皮褶,噴水孔間隔等于吻長的5/8-5/9。[2]鼻孔頗寬大,幾平橫,大于鼻間隔,等于或稍大于鼻間隔,約為口寬1/5;前鼻前中部具一舌形突出,裡側略伸入鼻間隔區域;後鼻瓣前部外側具一扁狹弧形薄膜,内側具一細瓣,轉入于鼻腔中,後部具一低平圓形薄膜;鼻孔後側與口隅間具一寬深凹窪,形成一原始口鼻溝;鼻間隔後部伸達口上,中間深凹,兩則寬扁突出。

背面具細小及較大刺狀鱗片,後者在胸鳍前部邊緣處尤明顯;脊椎線上自頭後至第二背鳍前方具一縱行大而側扁尖銳結刺,尾部背面中央具一縱行結刺;每側肩區上具2對結刺,作方形排列;噴水孔上方具一對結刺,先後排列着;眼眶上角具一個結刺。在眼間隔後方,脊椎線上第一結刺前方,具一對明顯的内淋巴管孔。

胸鳍很發達,前延伸達吻端兩側,後延伸達腹鳍基底;外緣、後緣和裡緣連合成半圓形。腹鳍狹小,前緣和後緣連合呈弧形,裡角圓鈍;鳍腳扁狹細長,後端稍膨脹尖突。背鳍2個,形狀相同,第二背鳍比第一背鳍稍大,基底也稍長;第一背鳍起點距腹鳍基底比距尾基為近,基底長等于第一背鳍與腹鳍基底距離的1/4至1/3,約等于背鳍間隔的2/3;第二背鳍基底長比背鳍間隔小許多。尾平扁細狹,側褶很發達。尾鳍狹長,尾椎軸平延;上葉稍大,下葉低平,不突出,無缺刻,鳍端圓形。[2]

背面棕褐色或灰褐色,新鮮時,眼上、頭後和肩區上的結刺基底呈橙黃色,周圍區域呈藍色;腹面淡白色,胸鳍後部外側、腹鳍邊緣和尾上常具灰色斑漬。

口橫列,淺弧形,口寬約為口前吻長3/5;上颌腭膜發達,中間和兩側凹入,分為4小瓣,後緣細裂。牙細小而多,鋪石狀排列。雌性牙具一橫嵴;雄性牙較尖突。噴水孔約與眼徑相等,前緣伸達眼中部下方,後緣無皮褶。鰓孔5個,斜列于胸鳍基底裡方,第三鰓孔約為第五鰓孔間距的1/6。

生活習性

本魚為暖水性沿岸魚類,喜栖于沙泥底質海域;活動力差,僅能利用其強壯尾部左右擺動以前進,故常蟄伏于底層,伺機捕捉食物。卵胎生。較大型鳐類,喜栖息于岩礁間泥沙底質水域底層。遊動緩慢,晝伏夜出。有時也進入江河口内淡水索餌。主要食物為小型甲殼類、底栖動物。性成熟年齡不詳。我國沿海均有分布。為黃海、渤海常見魚類,但産量不多。多被底拖網漁具兼捕。可鮮食,亦可加工鹹淡幹品。系暖水性近海底層魚類。體背中央由頭後至尾部有2—3縱行結刺。

生殖與發育

生殖期4—5月。卵胎生,每胎可産數尾。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

日本本州中部以南和朝鮮西南部海區。

中國分部

東海、南海、黃海、渤海。

主要價值

為中國沿海習見的海産魚類之一,肉可食用。

上一篇:溫泉蛇屬

下一篇:豬肉縧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