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絕如縷

不絕如縷

漢語成語
不絕如縷(bù jué rú lǚ):多形容局面危急或聲音、氣息等低沉微弱、時斷時續。出自 《公羊傳·僖公四年》。比喻細線一樣連着,差點兒就要斷了,用來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釋義:像細線一樣連着,差點就要斷了,多形容聲音、氣息等低沉微弱、時斷時續。)原意是中原諸國在異族沖擊下,形勢危急,雖然還沒有斷絕,但也隻象一根細線那樣連着。唐·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以是嗣續之重;不絕如縷。示 例:音樂會上,演員的歌聲~。[1]
    中文名:不絕如縷 拼音:bù jué rú lǚ 出處:《公羊傳·僖公四年》

成語解釋

像細線一樣連着,差點就要斷了,多形容聲音、氣息等低沉微弱、時斷時續。或用來形容局勢危急;後也比喻技藝等方面繼承人稀少。(中國:指中原諸國。)原意是中原諸國在異族沖擊下,形勢危急,雖然還沒有斷絕,但也隻象一根細線那樣連着。形容形勢危急,也形容聲音細微。

出處

①《公羊傳·僖公四年》:“夷狄也,而亟病中國,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

唐·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以是嗣續之重;不絕如縷。”

②宋·蘇轼《前赤壁賦》:“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袅袅,不絕如縷。”

示 例:音樂會上,演員的歌聲~。

詞語辨析

常被誤用來形容“持續不斷,經久不息,人多而紛雜”

同義詞:危如累卵、岌岌可危、千鈞一發、餘音繞梁、餘音袅袅

反義詞:牢不可破 安如泰山

用法

多用于聲音;也用于書信、情緒等。一般作謂語、定語。

例句

箫聲袅袅;~。

還可指形勢危急

常被誤用來形容“持續不斷,經久不息” 人多而紛雜

上一篇:諱莫如深

下一篇:求全責備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