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DC樂隊

ACDC樂隊

澳大利亞搖滾樂隊
1973年成立于悉尼,音樂風格主要是專輯搖滾和舞台搖滾,樂隊的現任主唱是Brian Johnson,澳大利亞重金屬樂隊AC/DC在80年代成為重金屬音樂主導樂隊之一,積累了多張行銷世界的白金和金唱片。樂隊由安格斯·揚(Angus·Young),一個脾氣火爆的主音吉他手領銜。樂隊成立時他年僅14歲,以後他一直保持“學生”的個人形象。樂隊創作的嗓音沙啞、展示生活壓抑的歌曲赢得了世界上大量的歌迷。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名稱:ACDC樂隊 國籍:澳大利亞 成立時間:1973 音樂類型:搖滾 成員:主唱(1980年—現在) 安格斯·揚 音樂專輯:《高壓》

樂隊成員

布萊恩·約翰遜(Brian Johnson)—主唱(1980年—現在)

安格斯·揚(Angus Young)—吉他(1973年—現在)

馬爾科姆·揚(Malcolm Young)—吉他(1973年—現在)

克裡夫·威廉姆斯(Cliff Williams)—貝斯(1977年—現在)

菲爾·路德(Phil Rudd)—鼓和打擊樂器(1975年—1983年,1994年—現在)

前成員

邦·斯科特(Bon Scott)—主唱(1973年—1980年)

戴夫·埃文斯(Dave Evans)—主唱(1973年)

科林·伯格斯(Colin Burgess)—鼓和打擊樂器(1973年—1974年)

羅布·貝利二世(Rob Bailey II)—貝斯(1973年—1974年)

諾爾·泰勒(Noel Taylor)—鼓和打擊樂器(1974年)

拉裡·範·克瑞德特(Larry van Kriedt)—貝斯,薩克斯管(1973年—1975年)

彼得·克拉克(Peter Clack)—鼓和打擊樂器(1974年—1975年)

馬克·埃文斯(Mark Evans)—貝斯(1974年—1977年)

西蒙·賴特(Simon Wright)—鼓和打擊樂器(1984年—1989年)

克裡斯·斯萊德(Chris Slade)—鼓和打擊樂器(1989年—1994年)

簡介

澳大利亞重金屬樂隊AC/DC在80年代成為重金屬音樂主導樂隊之一,積累了多張行銷世界的白金和金唱片。樂隊由安格斯·揚(Angus·Young),一個脾氣火爆的主音吉他手領銜。樂隊成立時他年僅14歲,以後他一直保持“學生”的個人形象。樂隊創作的嗓音沙啞、展示生活壓抑的歌曲赢得了世界上大量的歌迷。

樂隊于1973年在澳大利亞的悉尼由生于愛爾蘭的安格斯和其兄弟馬爾科姆(Malcolm,節奏吉他手)組建。原樂隊的組合中包括嗓音粗啞的邦·斯科特(Bon·Scott)、鼓手菲爾·路德(Phil·Rudd)、和貝司手馬克·埃文斯(Mark· Evans)。到1975年他們推出了兩張唱片使他們在國内的歌迷驟然增多,1976年在Atlantic公司推出了澳大利亞現場演出雙張專輯《高壓》(High Voltage),引起世界範圍的矚目,該樂隊在首次巡演中征服了英國。在朋克盛行的時期,1978年AC/DC創作出他們的經典作品、永駐人們記憶的現場專輯《如果你需要的是血,那麼你已經得到了他》(If You Want Blood You've Got It)。

随着繼續在世界的巡回演出,一系列唱片的頂峰期在《通向地獄的高速公路》(Hightway To Hell)中達到了高潮,它是第一張不是由喬治·揚[他曾在六十年代“輕松節拍”(Easybeats)引起轟動]和他的夥伴哈裡制作的專輯,而是由羅伯特·約翰·蘭格(Robot·John·Lange)為美國電台專門制作的,并銷出350萬張,這個樂隊的成功似乎已被确定。1980年2月,歌手邦·斯科特在一次狂飲之後嘔吐引起窒息,悲慘的死去。布賴恩·約翰遜(Brain·Johnson,前Geordie樂隊成員,70年代在英國引起兩次轟動)作為替代加盟樂隊。

早年經曆

喬治·楊、馬爾科姆·楊和安格斯·楊是三兄弟,1960年代,喬治創建了搖滾樂隊The Easybeats,并進軍英國市場,馬爾科姆和安格斯受哥哥的影響開始學習鋼琴。1970年代初,馬爾科姆和安格斯分别加入了地下絲絨樂隊(澳洲)以及Tantrum樂隊。1973年,地下絲絨樂隊解散,馬爾科姆找來安格斯并一同創立了AC/DC。

評價

約翰遜的演唱風格與斯科特的非常相似,這使AC/DC可以繼續保持他們的地位。樂隊1980年的專輯《回到黑暗》(Back To Black,1980)在全球的銷量超過一千萬張,該專輯在英國和澳大利亞兩國的排行榜上都獲得了第一名,并産生了一首經典歌曲《搖滾樂不是噪音污染》(Rock n'Roll Ain't Noise Pollution)。1981年,他們出版了專輯《緻将要嘗試搖滾樂的人們》(For Those About To Rock),并以首要樂隊參加了多名頓音樂節。當專輯《鞭子的抽打》(Flick Of The Switch)出版後,鼓手菲爾·路德離開了樂隊去新西蘭作了直升飛機駕駛員。他的位置先後被西蒙·賴特(Simon·Wright)和克裡斯·斯萊德(Chris·Slade)替代過。1990年,專輯《剃刀邊緣》(The Razor's Edge)的出版證明了它是自樂隊出道以來最成功的專輯。1995年秋天,他們的第十六張專輯《艱巨的任務》(Ballbreaker)出版。專輯進入了美國排行榜的第四名,并在出版後的半年之内賣掉了一百萬張。

也許使AC/DC區别于其他所有硬搖滾樂隊的一個事實就是他們除了演奏精彩刺激的搖滾樂之外,其他的事情一概不關心。硬搖滾确實是一種奇怪的工業,一個做出過最重的THRASH METAL的決不循規蹈矩的樂隊,卻會突然推出一張專輯,全是短小,甜美,老練得足以在電台上反複播出的歌曲。貪欲和自大,驅使音樂家們進入這種奇怪的工業。也有很多樂隊的主要目的是使某個吉他高手或演唱高手或創作高手的個人才華得以充分體現。當然,還有一些樂隊在歌曲裡試圖表現智慧,才識,甚至哲學的思考。對于擁有象“Back in Black”、“You Shook Me All Night Long”、“Big Balls ”、“For Those About to Rock (We Salute You)”、“Money Talks”以及其他數不勝0數的經典曲目和“High Voltage”、“Back in Black”、“Powerage”、“Who Made Who”這樣的近20張精彩專輯的樂隊來說,AC/DC是這樣一個事實的最好證明,即一個好的樂隊根本不需要為了能經得住潮流的沖擊而去改變自己,去順從什麼。讓唱片工業滾蛋吧。

有人說過,AC/DC除了搖滾,什麼也不是。從某個角度來講,這話說得很有道理

樂隊特點

但是我們的AC/DC,卻是一個一切之外的例外,他們對上面說的這些一概都不在意,他們隻是演奏着最為直接的搖滾樂。他們的歌曲都是些給人印象極深的最純粹的搖滾,在任何舞會或是運動會上,這樣的東西都是少不了的。雖然把自己限制在最純粹的鼓,貝司,吉他的搖滾樂上,他們的音樂仍然充滿了奇特的魅力,結實的節奏,酷斃的主音吉他,還有主唱那電鋸般的嗓子唱出的普普通通的旋律。

盡管AC/DC的歌曲經常是業餘樂隊翻唱的材料,可是沒有哪支樂隊能在現場表演時有那麼好的感覺,也沒有誰能學到他們那種決不妥協的态度。AC/DC的首任主唱,傳奇的Bon Scott曾經得意地說過一句名言:“不要提我們周圍的那些樂隊...沒有誰他媽的算回事。”實際上,AC/DC确實有着自己獨一無二的外形和感覺,尤其是以短腿學生制服和瘋狂的單腳跳為個人标志的Angus Young在舞台上能把他的技巧發揮到極緻,嘈雜的riff和刺耳的solo都是高中老師害怕讓學生聽到的東西。

曆史回顧

70年代中期,Angus和Malcolm兄弟二人成立樂隊後,是Bon Scott開始把樂隊的音量調大,并發明出那種搖滾史上空前的刺耳音樂。不幸的是,1980年的某天,Scott因為酗酒而死,樂隊看上去面臨着生死危機。樂隊招募到新主唱Brian Johnson後的第一張專輯“Back in Black(黑暗中歸來)”,簡單的全黑封面,是為紀念Scott而做的。出乎樂隊的意料之外,這張專輯獲得極大成功,并最終成為整個搖滾史上最好的經典專輯之一,在任何雜志評出的搖滾史的100張最佳專輯裡,都不會少了這張“Back in Black”。Brian Johnson繼承了Scott的使命,繼續和Young兄弟一起做着簡單直接的搖滾樂,直到90年代末的今天。

1997年的“Bonfire(焚火)”對于AC/DC那些20多年的忠實歌迷來說無疑是一道美餐,專輯裡收錄了沒有發表過的歌曲,B面歌曲,甚至他們早期在悉尼的現場錄音,這些既是歌迷最想聽到的聲音,也是樂隊對Scott那些無法忘卻的表演的最佳紀念。出生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兄弟安格斯,馬爾科姆和喬治·揚如孩子他們的家庭一起遷居澳大利亞的悉尼了。喬治開始首先彈吉他了,很快以後是馬爾科姆和安格斯了。馬爾科姆首先玩一新南威爾士州的紐卡素樂隊被叫的地下絲絨(The Velvet Undergroud)了(不要跟盧·裡德的團體一起被打亂)。

他們的哥哥喬治·揚是在1960代期間的澳大利亞最成功的樂隊的一名成員,是在1966年頭初次本地搖滾行動的輕松節拍(The Easybeats)刻痕于國際性的暢銷(“Friend On My Mind”)。

樂隊的早的陣容經常改變了:原鼓手科林·伯格斯在舞台出去以後被洗劫了(據傳聞因為某人釘他的飲料)和一批不同的貝斯手和鼓手通過在明年期間的樂隊了。

在1974年9月,原歌手戴夫·埃文斯被另斯科特接替了,有超凡魅力的歌唱家羅納德·“邦”·斯科特,在奇瑞謬耳出生,在1966年安格斯,和前主要的歌唱家用于斯拜克特。這表示他們真的成功的起點了。

另至關重要的一種革新是他的作為一件固定的舞台裝飾的現在著名學生衣服的安格斯•揚的選擇了;原件聲譽好地是從他中學的安格斯真的制服,在悉尼艾士菲男子中學了。這個主意被他的姐妹提議了。

樂隊的初次專輯是在1974年被記載,在1975年被發售了的高電壓(High Voltage)。他們的第二專輯是在1975年T.N.T了。跟它的開始的聲軌一起“It's A Long Way To The Top (If You Wanna Rock 'n' Roll)”,專輯是強大的硬搖滾于是成為在兩個月之中的黃金。

1974年到1978年,幫助按在全國播送的電視通俗音樂表演倒計時(Countdown)上的定期的出場,AC/DC成為在澳大利亞的其中一個最流行于是成功的團體,刻痕于一連串的好評專輯和單曲包括他們的長期的搖滾頌歌“It's A Long Way To The Top (If You Wanna Rock 'n' Roll)”。

AC/DC在對大西洋唱片公司(Atlantic Records)的國際的買賣上簽名了。他們在英國和歐洲工作為了讓他們自己承認為了,旅遊幾乎經常地于是獲得在支援包括艾麗斯·庫珀,黑色安息日,吻樂隊,廉價把戲,拿撒勒樂隊,外國人樂隊,瘦李奇和誰人樂隊的日的至上硬搖滾團體的體育場巡回上的無法替代經驗。

他們的第三澳大利亞的專輯肮髒制造廉價(澳大利亞)(Dirty Deeds Done Dirt Cheap)在1976年被發售了。邦·斯科特在對“越獄”(jailbreak)說話的一個粗糙于是暴烈曲做一份好極工作了,當歌詞到“肮髒制造廉價”在全世界被很多父母親禁止了。

他們幸存于1976年—1978年的朋克搖滾劇變了,部分因為他們(錯誤地)根據英國音樂壓所作被稱為一個朋克樂隊了。他們在英國獲得一個堅強的接踵而來的膜拜于他們的強大表演和蠻橫的舞台古怪的動作;安格斯·揚迅速地成為聲名狼借因為露出屁股向觀衆于是團體被幾個英國的會場禁止了。也能認為他們充實了的硬搖滾音和斯科特的刺激性,用斜視看的舞台人物是做性手槍的主唱,對約翰尼·羅頓的重要的影響。

那是硬搖滾團體的第一名等級迫使了根據穆特·蘭格(Mutt Lange)演出被做了的通向地獄的公路(Highway to Hell)的他們的1979年努力了。那個贊歌性的标題曲目是還沒一個無線電中心曲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