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羅馬奧運會

1960年羅馬奧運會

第17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1960年羅馬奧運會(The 1960 Rome Olympic Games)即第17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由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同時是世界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本屆奧運會于1960年8月25日-9月11日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辦。[1]羅馬奧運會是一次高水平的運動會,共76次破奧運會紀錄,其中有30次超過世界紀錄。
  • 中文名:1960年羅馬奧運會
  • 外文名:The 1960 Rome Olympic Games
  • 舉辦期間:1960年8月25日-9月11日
  • 舉辦地點:意大利羅馬
  • 賽事類型: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 主辦機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 參賽國家:83
  • 參賽人數:5338
  • 比賽項目:17(大項)n

賽事籌備

申辦第17屆奧運會的共有15個城市,它們是意大利的羅馬、希臘的雅典、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瑞士的洛桑、巴西的裡約熱内盧、日本的東京以及美國的底特律、洛杉矶、明尼阿波利斯、紐約、舊金山、費城和芝加哥。最後,國際奧委會将主辦權授予意大利的羅馬。

羅馬曾獲得1908年第4屆奧運會主辦權,但因地震與火山爆發導緻經濟蕭條而放棄了那次機會。自1924年起羅馬曾3次申辦奧運會,均未如願。這次申辦成功,羅馬人倍感高興,他們決心辦一屆高水平的奧運會,借以彌補以前未能承辦奧運會的遺憾。

賽事陣容

本屆奧運會于1960年8月25日-9月11日舉行。應邀參賽的有83個國家和地區,共5338名運動員,其中女子611人,男子4727人。首次參加的有摩洛哥、蘇丹、突尼斯和聖馬力諾。特立尼達和牙買加組成了西印度聯隊、埃及和叙利亞組成了阿聯隊,英國(253人)、法國(237人)也派出了龐大的代表團。民主德國、聯邦德國再次組成聯隊參加本屆奧運會。鑒于國際奧委會的少數人堅持“兩個中國”的政策,中國奧委會于1958年8月19日宣布退出國際奧委會,故自本屆奧運會起,中國中斷了對奧運會的參與。中國台灣派出了47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足球、籃球、遊泳、拳擊、射擊等7個大項的比賽,并于十項全能比賽中奪得一面銀牌。

賽事進程

大會開幕前,羅馬奧運會籌委會舉行了大規模的火炬接力:在希臘古代奧運會遺址取得火種後,先由希臘的火炬接力手傳至雅典。舉行隆重儀式後将聖火送上船,經由海路送到意大利的西西裡島,再由意大利火炬隊歡迎接力傳送。火炬途經意大利各地,成千上萬的民衆沿途歡慶,最後到達羅馬。羅馬毗鄰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梵蒂岡,每逢各種慶祝活動,都有教皇或神父出來發表講話,以示隆重。這屆奧運會也不例外,在8月25日下午大會開幕前,大部分運動員都聚集在聖彼得廣場,接受教皇約翰二十三世的祝福。

在當天随後的開幕儀式上,意大利總統喬瓦尼·格隆齊宣布了大會開幕。東道主的田徑名将簡卡爾洛·佩裡斯點燃了聖火。随後,意大利的另一位田徑選手阿道夫·孔索裡尼代表運動員進行了宣誓。1960年羅馬奧運會希臘聖火經過輪船傳遞。

35個國家的69名運動員參加了馬拉松的比賽,結果,埃塞俄比亞的赤腳選手阿貝貝·比基拉擊敗主要競争對手、摩洛哥的拉迪·本·阿布德塞萊姆,獲得了冠軍。他也成為第一位奪得奧運會冠軍的非洲黑人運動員。

遊泳比賽美、澳平分秋色;在女子7項中,美國占有較大優勢,奪得其中5枚金牌。上屆成績領先的澳大利亞女隊這次僅有1項問鼎。1960年10月30日,在羅馬奧運會女子100米自由泳的比賽中,澳大利亞選手弗雷澤(Dawn Fraser)以1分1秒2的成績奪得該項目的金牌。

跳水項目中,美國仍包攬了男子闆、台兩項目冠軍。但女子兩枚金牌卻被德國17歲的英·克雷默爾奪去。在東京奧運會上,她又分獲了這兩個項目的金銀牌。n

舉重7個級别有6個世界紀錄被刷新。蘇聯成績突出,獲5項冠軍。尤裡·弗拉索夫是特重量級選手中的最強者,他的總成績為537.5公斤。這位舉壇大力士不僅28次刷新世界紀錄,3次獲世界冠軍,而且還是蘇聯作家協會會員,發表過不少作品。多年來在舉重台上稱雄的美國隊這次成績明顯下降,僅查·溫奇保持了56公斤級的冠軍。羅馬奧運會是美國舉重走衰落的起點。此後一蹶不振,始終未能恢複往昔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亞洲的日本、伊朗、新加坡、韓國和伊拉克也開始闖入過去一直為歐美大力士所占據的舉重台,在的幾個輕級别中取得了多枚銀、銅牌。n

賽馬場上,澳大利亞騎手勞倫斯·摩根成績最佳,在三項個人和團體賽中得了金牌。意大利的丁澤奧兄弟在個人障礙賽中所向披靡,弟弟雷蒙多獲冠軍,哥哥皮羅得亞軍,他們還獲得了該項團體銅牌。兄弟倆從1956至1972年一直活躍在賽馬場上,皮羅在1956至1964年3屆、雷蒙多在1956至1972年4屆奧運會上都獲得了獎牌。

丹麥選手保羅·埃弗斯特隆在帆船"芬蘭人"型塞中再次取勝。這是他1948年以來第四次獲得這項冠軍,也是奧運會史上4屆蟬聯該項冠軍的第一人。n

意大利在自行車賽中占有絕對優勢,獲得了6枚金牌中的5枚。另1枚得主是蘇聯的維克托·卡皮托諾夫,這也是蘇聯在奧運會上首次獲得自行車金牌。

16屆體操比賽中出露頭角的日本隊本屆在男子團體賽中戰勝了自1952年首次參賽以來從未敗陣的蘇聯隊。但在個人項目中,蘇聯仍占有明顯優勢。繼朱卡林之後,28歲的鮑·沙赫林在本屆大顯身手,獨得了全能、雙杠、鞍馬、跳馬4項冠軍,并在其他項目中獲2個第二、1個第三,共獲7枚獎牌,是本屆獲獎牌最多的運動員。日本第一個體操奧運會冠軍小野喬這次蟬聯了單杠冠軍,并獲得了另外2枚金牌。蘇聯女隊取得了比上屆更出色的成績,除繼續保持團體冠軍外,還獲個單項中的4項冠軍。在女子比賽中,拉蒂尼娜仍是羅馬女子體操賽的頭号新聞人物,她蟬聯了體操項目中最有影響的個人全能冠軍,再次獲得自由體操金牌,并作為主力隊員為蘇聯保持團體冠軍出力不少。上屆還能與蘇聯抗衡的匈牙利隊這次遭到了慘敗,不僅一枚獎牌未拿,甚至連前六名也榜上無名,代之而起的是捷克斯洛伐克隊。本屆捷隊雖隻有葉·博薩科娃在平衡木中問鼎,但它已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n

總之,羅馬奧運會是一次高水平的運動會,共76次破奧運會紀錄,其中有30次超過世界紀錄。蘇聯隊在這屆比賽中取得出色的成績,獲金牌43枚、銀牌29枚、銅牌31枚,遠遠超過了美國;後者獎牌數是金牌34枚、銀牌21枚、銅牌16枚;東道主意大利獲取了它在奧運會曆史上的最佳戰績,得金牌13枚、銀牌10枚、銅牌13枚,名列第三。

賽事數據

國家或地區

金牌

總計

蘇聯

43

103

美國

34

71

意大利

13

36

德國

12

42

澳大利亞

8

22

土耳其

7

9

匈牙利

6

21

日本

4

18

波蘭

4

21

捷克斯洛伐克

3

8

羅馬尼亞

3

10

英國

2

20

丹麥

2

6

新西蘭

2

3

保加利亞

1

7

瑞典

1

6

芬蘭

1

5

南斯拉夫

1

2

奧地利

1

2

巴基斯坦

1

2

挪威

1

1

希臘

1

1

埃塞俄比亞

1

1

賽事文化

會徽

1960年第17屆羅馬奧運會會徽。

海報

1960年第17屆羅馬奧運會海報。

奧運火炬

1960年羅馬奧運會聖火于8月12日在奧林匹亞點燃。聖火從奧林匹亞傳遞到雅典再到齊娥港口,乘船運至意大利的錫拉庫紮市,再由火炬手跑步完成到羅馬的傳遞。

奧運獎牌

獎牌正面為傳統的勝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榈葉,右手拿着勝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屆奧運會的勝利女神像由佛羅倫薩藝術家卡西奧裡設計,并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設計比賽中被選做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沿用至今。獎牌正面右方刻有“羅馬1960——第17屆奧運會”字樣,背景為古羅馬競技場圖案。

獎牌背面為一名奧運冠軍被群衆簇擁,場面歡欣鼓舞。背景是奧林匹克體育場。獎牌最大的不同是,外圍加了一圈以銅制成的月桂樹桂冠,下邊緣刻着運動項目名稱,以前的奧運會在頒獎時都是直接把獎牌遞給獲獎選手,從本屆奧運會開始把獎牌套在選手脖子上,為了頒獎方式的改變,本屆奧運會的獎牌加上了一條銅鍊。

門票票樣

1960年羅馬奧運會門票票樣。

賽事場地

古代運動場與現代體育設施融合使用,是本屆奧運會的一大特色。奧運會的主會場建于羅馬市的原奧林匹克大道附近,其他體育設施如拳擊館、籃球館、排球館等也都建在附近。在著名的意大利綜合運動場内,有一個自行車專用場地,還有一個優質的遊泳池及意大利體育學院;另有一座聳立着12尊巨大的古代奧運會雕像的運動場,是用來供運動員熱身和進行曲棍球比賽的場地。此外,一些項目的比賽安排在古羅馬時代的遺址内,如體操在卡拉卡拉大浴場,摔跤在馬克辛奇會堂,馬拉松起點在卡皮托利尼山腳,終點設在君士坦丁尼拱門。古今場館融合使用,可讓人們随時緬懷古羅馬的曆史文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