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東方傳說中
龍是中華文化裡的主要圖騰、主要象征,漢族等大多數華人及越南人、柬埔寨人自稱龍的傳人。龍也是封建時代中國帝王及其它東亞各國君王的象征。龍圖騰至今約有八千年的曆史。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與白虎、朱雀、玄武并稱為四神獸。在中華古代神話傳說中,龍是神異動物,是行雲布雨的天使,傳說裡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隐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太空之間,隐則潛伏于波濤之内。龍的原型有新中國龍化石裡的美麗瓦窯龍,有雙角但非神物。現代知名話題有1934年營川墜龍事件、1944年松花江陳家圍子村墜龍事件等,現在不容易斷定龍之有無,但這些話題比較知名卻是客觀事實。世界上龍文化存在于多神教文化區域。龍區别歐洲的Dragon(拽蚣、惡魔)。龍接近于西方早期的Seraph(熾天使),龍的正确英文譯名是“loong”。龍在世界上有巨大形象力,對龍這個詞根應該保護還是随意使用于“西方龍”之類說法,有待認識的發展。
    中文名:龍 外文名:dragon 來源出處:禮記 拼音:lónɡ 繁體:龍 筆畫:5 部首:龍 釋義:龍 (象形、甲骨文、象龍形。本義: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 同本義 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簡介

漢字釋義

漢字:龍lóng 【五筆】D X V 【中文讀音】lóng 【梵文】Nāga 【英文】Loong 【藏文】Klu 【壯文】lungz 【日文】竜 

常用詞組:龍船、龍膽、龍膽紫、龍燈、龍洞、龍飛、龍宮、龍骨

定義

《辭源》說“龍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辭海》說“龍是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定義是表示一事物的本質特征,并不肯定傳說的真假。

字形

甲骨文龍字從辛字頭,從蟠曲之體,為會意兼象形之字。“辛”字像棘刺之形,義為“鐵腕手段”,引申義為“威權”。

甲骨文龍上為“辛”中龍頭下龍角或龍嘴龍頭接S形龍身(動物象形文是側面象)。

楷書繁體:龍字左為“立肉”,右為折角的“S”形,或看作大緻的“弓”形。“立”為“辛”省,與“帝”字頭同源,表“威權”之義。右邊的弓形表示“形體蟠曲”,上為頭,下為尾,中有等距排列的橫道,象征性地表示“鱗片肢爪”。

篆文:龍字左為“辛肉”,右為“鱗蟲蟠曲之形”。“辛”指“威權”。“肉”指“實體”。“辛”與“肉”聯合起來表示“威權實體”。“蟠曲”指“S”形,即指蛇身左彎右曲的扭擺遊移動作。“S“形體上附着有等距排列的短劃,用于抽象地表示“鱗片肢爪”。

簡體:龍字的三個部分:“ナ”、“丶”、“七”,代表着三個人,并且其結構描述着三人的關系。

“ナ”為“十”的變形,地位最高。

“丶”隻有一筆但與“ナ”同高。

“七”有兩筆與“ナ”相等并支撐着“ナ”。

“丶”比“七”高,但筆順卻是“七”在“丶”之前。

龍文化

在中華,龍文化、龍的傳說(這些詞條裡有各種分支内容)蘊涵着中國人所重視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仁者愛人互主體觀的訴求;陰陽交合的發展觀;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觀。  龍裝飾、雕龍、建築裡的龍吻、元宵節舞龍(舞龍燈、耍龍燈)、二月二龍擡頭炒玉米、端午節龍舟賽等是大東亞區域的民間文化。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位,對應的地支是辰,所以有辰龍一說。 

龍與鳳凰、麒麟、龜一起并稱“四瑞獸”,香港渣打銀行在1979年起發行的鈔票都是以這些瑞獸為題材。(也有許多典籍和史書著作中提到“四瑞獸”分别為:猰貐、居、貔、狻猊。)

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國天文的四象。雙龍戲珠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代表作。 

起源論

龍像來源,看法多樣。現代知名話題有1934年營川墜龍事件、1944年扶餘縣陳家圍子村墜龍事件,無論龍是否存在,這些話題名氣大是事實。說無則不好解釋古史的大量記載和一些現代記錄,說有則證據還不夠。 

實物論

神異動物說

商代開始到西漢的董仲舒造土龍求雨,把龍當真實存在、神異動物。傳說的鎖龍井以鎮水,佛教則有天龍護法的著名神話說法,道教佛教都有請龍王降雨的神話故事。 

稀有生物而非神物論 

馬小星專著《龍:一種未明的動物》收集大量古代記錄并深入民間調查研究實例,是龍文化研究領域的首部考察性作品,可謂劃時代力作,認為龍作為生物确實有,隻是罕見和被神化罷了,估計龍一般生活在幽暗的深層地下水網,特殊時候能外出飛行,但飛不了很久,沒水就會墜落乃至幹死。例如,《新唐書·五行志三》載:“貞元末(公元805年),資江得龍丈餘,西川節度使韋臯匣而獻之,老姓縱觀。三日,為煙所熏而死”。不會變形逃走而且三天就煙熏脫水而死,實際上不是神物,而是因為罕見和想象誇張被一些人神化了。

實構論

源于新中國龍中的一種 

形體上有真實原型,隻是功能被神話了。 “新中國龍”類化石裡的美麗瓦窯龍有雙角,不同于普通恐龍,隻是神化、誇大了其功能。已發現的“新中國龍”類化石全部産自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共有黃氏新中國龍、美麗瓦窯龍和朱氏瓦窯龍三種,已發現的新中國龍化石中又隻有這條頭上長角。有的認為,有些類型真實如魚化龍(其實不是龍),有些類型虛構,真真假假都有。 

部分類型圖真神假論,就是圖像大體真實而功能虛構論。 《山海經》那些龍,是虛構,不等于以前的都是虛構。

異動物說

這是以《辭源》和《辭海》為代表的最普遍的一種觀點:前者說“龍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後者說“龍是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相近的說法還有:“龍是具有很多神性、很神秘的動物神”,“是中國古人幻想出來的動物,”(朱天順)“龍是出現于中國文化中的一種長身、大口、大多數有角和足的具有莫測變化的世間所沒有的神性動物,”(劉志雄、楊靜榮)“神異動物”是以“動物神異”為基礎的。前者來源于後者,關于哪些動物通過“神異”而變成“龍”這一點,《辭源》和《辭海》沒有講清楚,學者們的探讨則是多種多樣。

恐龍遺記說

葉玉森、徐知白及美國學者海斯等主張龍的觀念應是遠古先民對于巨大的爬行動物恐龍的記憶,或主張先民因對恐龍的恐懼而産生龍崇拜,王大有說,“龍,被古人公認為最原始的祖型,可能還是恐龍。古人以具有四足、細頸、長尾,類蛇、牛、虎頭的爬行動物為龍,這可能是古人當時見到并描繪下來的某種恐龍形象。

虛構論

含義是圖形和功能都是虛構,或者依據某些動物而虛構,或者完全虛構。

圖騰合并說

此說以聞一多在《伏羲考》中的觀點為代表。認為龍“是一種圖騰,并且是隻存在于圖騰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種虛拟的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 批評者說:“迄今為止,考古學,曆史學均無可信資料證明在中國曆史上曾有過一個強大的以蛇為圖騰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與融合其他以馬,狗、魚、鳥、鹿為圖騰的氏族部落的說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有的學者從圖騰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悖論,如:幾乎所有圖騰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具體的生物或非生物,而龍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神物”。

多種集合說 

對于龍的起源和本質,集合說認為龍是古人對魚、鳄,蛇、豬、馬、牛等爬行動物、哺乳動物的模糊集合,或雲霧、雷電、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産生的一種神物,是原始先民對身外異己力量模糊崇拜的産物,是藝術創造。批評者說:不好解釋古史的大量記載和一些現代記錄。 

此外,還有天象樹神說,恐龍遺記說。 評論意見說: 不要急于下結論,還不容易斷定某種說法,不同說法不如留給未來曆史考定。

天象樹神說

龍何新曾認為“龍的真相和實體是雲”,“龍就是雲神的生命格”;“最初的龍形不過是抽象的旋卷狀的雲紋。而後來逐漸趨于具體化、生物化,并且展開而接近于現實生物界中兩栖類和爬行類動物的形象。”朱大順指出,“幻想龍這一動物神的契機或起點,可能不是因為古人看到了與龍相類似的動物,而是看到天空中閃電的現象引起的。因為,如果把閃電作為基礎來把它幻想成一種動物的話,它很容易被幻想是一條細長的、有四個腳的動物。”

相關傳說

上古神話

伏羲舜夏時期的龍話屬于上古傳說。

《竹書紀年》載: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左傳·昭公十七年》:“太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 古籍說帝舜和夏朝王室有飼養龍的活動,以龍作氏族集團的族名。 《路史·後紀》卷十一:“當舜之時,人來效獻(獻也)龍,求能食之。高陽之後,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賜之氏白豢龍。封于鬷川,于是始有豢龍之官。”《九州要紀》雲:“董父好龍,舜遣豢龍于陶丘,為豢龍氏。”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雲:“帝舜氏世有畜龍,及(有)夏孔甲,擾于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姓(氏)曰禦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 醢以食夏後。夏後飧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于魯縣,範氏其後也。”《拾遺記》說:舜時,“南浔之國獻毛龍,一雌一雄,放置豢龍之宮,至夏代,豢龍不絕,因以命族”。 《竹書紀年》載:“黃帝軒轅氏龍圖出河。”“帝堯陶唐氏,母曰慶都,赤龍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堯。”山海經内經注:“鲧死,三歲不腐,刻之以吳刀,化為黃龍。”

文學形象

明顯是想象類型、沒有傳說依據的一些所謂龍,屬于文學龍類,一般出自《述異記》。

虺(huǐ):所謂一種早期的龍,《述異記》:“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是龍的幼年期,曾出出土西周末期的青銅器裝飾上,但不多。

應龍:有翼的龍稱為應龍。據《述異記》中記述:“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這是想象,屬于文學性質的。應龍稱得上是龍中之精了,故長出了翼。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

蜃龍:蜃栖息在海岸或大河的河口,模樣很像蛟,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種。蜃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就是從口中吐出的氣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幻影。這些幻影大多數是亭台樓閣,是誰都沒見到過的豪華,從窗口裡可以看到穿戴華麗的貴人們在活動。 這就是常說的海市蜃樓。

乘龍

文獻雲: “黃帝乘龍戾雲,順天地之德;颛顼乘龍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東至于蟠木。帝喾春夏乘龍,秋冬乘馬。執中而獲天下”。這段史料又介紹了“黃帝”、“颛顼”、“帝喾”乘龍而遊世界的事情。其次,關于古帝“乘龍”的史料,還在《韓非子》、《史記》、《列仙傳》等古籍中有所記載。

《列仙傳》說: “騎龍者,于池中求得龍子,狀如守宮,十餘頭,結廬而守養之,龍大稍去。後五十餘年,水壞其廬。一旦,騎龍來。 陵陽子明者,好釣。釣得白龍,子明服食。……三年,白龍來迎。 馬師皇,黃帝馬醫。有龍下,垂耳張口,師皇針其唇,飲以甘草湯而愈。後一旦負皇而去。 陶安公者,六安鑄冶師也。一日……朱雀止冶上曰:‘安公冶與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龍。’至期,赤龍來,安公騎之,大雨東南,上而去。呼子先者,漢中關下蔔師也,老壽有餘年,……子先持一妪,妪得而俱騎,騎乃龍也,上華陰山”。《史記·封禅書》又雲:“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堕,堕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髯号,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号……”

龍圖形演變

商周時期

商周時期的龍比較簡單、笨拙、粗犷,

從史書上的記載和考古中的發現都證實,那時的龍大部分呈圓曲狀,頭尾相接。大眼、巨頭,沒有明顯的角和四肢。 

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手工藝有了一定發展,工藝美術也出現了興旺的局面,這一時期的龍從造型上已經向寫實方向發展,内容也相對豐富,有龍鳳與人的組合,雙龍圖的組合等等。另外還有一些龍紋,用雲紋去襯托.更顯得神秘。 

戰國時期的龍身體呈長曲狀,有兩爪、長尾、耳,龍角已開始出現分支。 

秦漢時期

秦漢時期的龍從造型上變化是比較大的,出現形式有蛇形、獸形等。獸形龍是繼承了戰國時期的龍形,而蛇身龍是從西漢時期開始出現的,并且賦予它崇高的政治地位,把龍作為皇帝權力和仁德的象征。 

西漢時期的龍和現在的龍基本是一緻的,它聚集了其他動物如蛇、虎、魚等各自特點,先分離,再重新組合而成,它的特點是頭大、眼巨、牙齒鋒利、蛇身、魚鱗、張口,且開始有肘毛、有雙翼,可以飛騰。身體造型已經具備了藝術美感,其體态生動、氣勢威猛、豪邁。

隋唐時期

唐朝時期的龍,不僅追求造型完美,而且強調龍的生動傳神。 

《畫龍點睛》這一典故就來自唐朝。相傳,南梁畫家張僧繇畫了四條龍,為其中兩條點了眼睛後,它們竟破壁而出,騰雲飛去,這也充分體現了唐朝時期的龍是非常有神韻的。 

這一時期,魚化龍的圖案也頗多,如“鎏金魚化龍紋盤”,“鯉魚跳龍門”。 

隋唐時期的龍角已近似于鹿角:位置處于眼睛部位.毛發向後披散.爪三趾,有背鳍,有雙翼,腿部豐滿,多以騰飛的龍為題材。後唐時期出現了團龍。這種圖案後來多在刺繡工藝上應用。 

宋元時期

龍的形象在宋代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宋代畫龍專家,陳容以大手筆繪畫的《雲龍圖》,雙目威嚴,長角、須、眉,有肘毛,均為針刺形。爪為鷹爪,身為蛇身,整條龍顯得氣勢磅礴,蒼勁有力。

而元代後期的龍則頸細、唇長,在細節上更為具體。龍角、耳、眼、須發更為完美,整體造型清新秀美,加之流雲,海水、波濤與之組合,把龍體現得更加活靈活現、神秘莫測。 

宋元時期的龍還以多種變形出現,如“站龍”,其頭似馬,其頸似龍,其尾似鳳。還有“雙翅龍”。還有龍頭、魚身、魚尾的“魚龍”等。同時龍和鳳組合在一起的吉祥圖案也開始盛行,這寄托了人們的理想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明清時期

明朝時期,統治階級把龍視為最高權力的象征,在宮廷之中對龍的運用已近似于飽和。在繼承宋元時期清秀典麗風格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創新和發展。如北京北海公園的“九龍壁”圖,是明清兩代表現龍的代表作。畫“龍壁”或制作“龍壁”,是明朝時期常作的一個題材,常見的有“二龍壁”、“五龍壁”等,“九龍壁”是龍壁制作之頂峰。有山西大同的“九龍壁”,故宮黃極殿前的“九龍壁”,山西平遙太子寺的“九龍壁”,而北京北海的“九龍壁”是我國所有龍壁制作的精品,是馳名中外的藝術傑作。

明代的龍嘴巴多合攏,并拉長,而且上颌長,下颌短,頸細,胸粗。清代龍體自然舒展,長度與頭部比例基本為8:1,龍鱗均勻、有規則,尾鳍增大。到此,龍的形象經曆了由低級到高級,由樸素到華麗,由粗犷到精美,由簡到繁的演變過程,形成了龍現在基本固定的形象。它的每一個部位有着不同的含義,龍的前額飽滿、寬闊,象征着聰明智慧,長長的鹿角象征着社稷長存,虎豹眼睛象征着威嚴、莊重,鷹爪象征着勇猛、頑強,牛鼻象征富貴,魚尾象征着靈活,腿上的火焰象征着辟邪,獠牙象征着神聖不可侵犯,從而使龍的形象具體、鮮活、完美、豐盈:展現出幸福、吉祥的祈福,因此也成為權利、富貴及中華民族的象征。

清朝時期,“獸形龍”已不再出現,而多以蛇身出現,頭部的毛發一般向後、向上飄,上嘴唇突出,下嘴唇有山羊胡,背鳍排列細密,四肢有三爪或四爪,也有五爪的,并有火焰披毛。 

從商周到明清的龍可歸納為:商周的龍粗犷,抽象;春秋戰國時期的龍秀麗灑脫;秦漢時期的龍雄健豪放;隋唐時期的龍健壯、圓潤;宋元時期的龍成熟穩健;明清時期的龍繁複華麗。

樣貌特征

角似鹿,頭似駝,嘴似驢,眼似龜,耳似牛,鱗似魚,須似蝦,腹似蛇,足似鷹。

龍的雛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已萌芽。龍的形象古籍記述其形象多不一。古人對它有種種解釋。有說螣蛇沒有腳而能飛(見《荀子·勸學》);有鱗的叫蛟龍,有角的叫虬[qiu囚]龍,無角的叫螭[chī吃]龍。(均見戰國·屈原《離騷》洪補引《廣雅》)有翅膀的叫應龍(戰國·屈原《天問》王注)。在中國商周戰國青銅器上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不同種類的龍。有說龍像狗像牛,《論衡》則說:“龍之像,馬首蛇尾。”還有的說龍的形狀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駝的頭,兔的眼,蛇的頸,蜃[shen甚]的腹,魚的鱗,虎的腳掌,鷹的爪子。有鳄魚說、晰蜴說、馬說等等。《論衡》則說:“龍之像,馬首蛇尾。”漢代畫像石中常見馬首鱗身之龍或身生雙翼之龍,龍在漢代具有各種意義,如漢代銅鏡銘文有:左龍右虎辟不祥。起到辟邪的作用;《白虎通》則曰:德至鳥獸則白虎到。這裡則表現了統治者的施與百姓的恩惠。

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小者名蛟,大者稱龍。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隐,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這些已經是晚期發展了龍的形象,比最初的龍越來越複雜,被綜合進去的圖騰也越來越多,說明它在不斷豐富發展。

《爾雅翼》雲∶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牛,角似鹿,眼似蝦,耳似象,項似蛇,腹似蛇,鱗似魚,爪似鳳,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須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另一說是:“嘴像馬、眼像蟹、須像羊、角像鹿、耳像牛、鬃像獅、鱗像鯉、身像蛇、爪像鷹…”;還有一說是:“頭似駝、眼似鬼、耳似牛、角似鹿、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

台灣畫師相傳的畫龍口訣,也相當有趣:“一畫鹿角二蝦目、三畫狗鼻四牛嘴、五畫獅鬃六魚鱗、七畫蛇身八火炎,九畫雞腳畫龍罷”。

龍具有兔眼、鹿角、牛嘴、駝頭、蜃腹、虎掌、鷹爪、魚鱗、蛇身,九種動物合而為一的形象(也稱作九不像)。 然而,又有一稱,龍具有“蝦眼”、“鹿角”、“牛嘴”、“狗鼻”、“鲶須”、“獅鬃”、“鷹爪”、“魚鱗”、“蛇尾”九種動物所組成。

分類

标準類型:有角和四爪

标準類型的龍是有兩個杈角(獨角龍是變異而非标準)、長須、四個爪(四足)、蛇身、鱗片滿身、腥味濃烈。所謂魚化龍、應龍等不是标準的龍。其它的是相似類型。 

六個特點使龍在物種上根本區别于西方的dragon,即便是應龍即翼龍也有鱗片,與西方的dragon是不同物種。 

龍的長度:長短區别大,古籍記載裡最長的巨龍達四十多丈,即達一百四十米左右。光緒《江西通志》卷九十八:“冬十二月,龍見豐城田中,身長四十餘丈,頭似鱗,七日後飛翔挾風雨而去”。标準11足球場的長度是105米,可見其長,什麼叫巨龍。網上甘肅有人說當地天空出現過幾裡路長的龍象,恐怕不可信。 

角龍:指有角的龍。據《述異記》記述:“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角龍便是龍中之老者了。 

火龍:是以火懾勢的龍。全身有紫火纏繞,凡有火龍經過之處,則一切物體均被燒焦。 

蟠龍:指蟄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龍,龍的形狀作盤曲環繞。在我國古代建築中,一般把盤繞在柱上的龍和裝飾莊梁上、天花闆上的龍均習慣地 稱為蟠龍。在《太平禦覽》中,對蟠龍又有另一番解釋:“蟠龍,身長四丈,青黑色赤帶如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傷人即死。”把蟠龍和蛟、蛇之類混在一起了。 

顔色分:有青龍、黑龍、黃龍等。 

青龍:為“四靈”或“四神”之一,又稱為蒼龍。我國古代的天文學家将天上的若幹星星分為二十八個星區,即二十八宿,用以觀察月亮的運行和劃分季節,并把二十八宿分為四組,每組七宿,分别以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青、紅、白、黑四種顔色以及龍、鳥、虎、玄武(龜蛇相交)四種動物相配,稱為“四象”或“四宮”。龍表示東方,青色,因此稱為“東宮青龍”。到了秦漢,這“四象”又變為“四靈”或“四神”(龍、鳳、龜、麟)了,神秘的色彩也愈來愈濃。現存于南陽漢畫館的漢代《東宮蒼龍星座》畫像石,是由一條龍和十八顆星以及刻有玉免和蟾蜍的月亮組成的,這條龍就是整個蒼龍星座的标志。漢代的畫像磚、石和瓦當中,便有大量的“四靈”形象。 

非标準類型

不是嚴格意義的中國龍,隻是龍的近族。主要來自于《述異記》,一般而言屬于文學想象。

龍千變萬化,種類繁多。有鱗的叫蛟龍,有角的叫螭龍,無角的叫虬(均見《離騷》洪補引《廣雅》)。有翅膀的叫應龍(《天問》王注)。蛟龍,螭龍,虬,應龍,都不是龍的正統。在中國商周戰國青銅器上可以看到這些不同種類的龍。

無角

蛟: 一般泛指能發洪水的有鱗的龍。相傳蛟龍得水即能興雲作霧,騰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來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會。關于蛟的來曆和形狀,古典文獻中說法不一,有的說“龍無角曰蛟”,有的說“有鱗曰蛟龍”。而《墨客揮犀》卷三則說得更為具體:蛟之狀如蛇,其首如虎,長者至數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聲如牛鳴。倘蛟看見岸邊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繞之,使人墜水,即于腋下吮其血,直至血盡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有周處入水三天三夜斬蛟而回的故事。 蛟可能是鳄魚。  

虺:是一種早期的龍,以爬蟲類——蛇作模特兒想象出來的,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是龍的幼年期,曾出現在西周末期的青銅器裝飾上,但不多。

蟠螭:是龍屬的蛇狀神怪之物,是一種沒有角的早期龍,《廣雅》集裡就有“無角曰螭龍”的記述。對蟠螭也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指黃色的無角龍,另一種是指雌性的龍,在《漢書·司馬相如傳》中就有“赤螭,雌龍也”的注釋,故在出土的戰國玉佩上有龍螭合體的形狀作裝飾,意為雌雄交尾。春秋至秦漢之際,青銅器、玉雕、銅鏡或建築上,常用蟠螭的形狀作裝飾,其形式有單螭、雙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種。

虬:

一般把沒有生出角的小龍稱為虬龍,是成長中的龍。另一種則說幼龍生出角後才稱虬,故古文獻中注釋:“有角曰虬,無角曰龍。”兩種說法雖有出入。但都把成長中的龍稱為虬。

單足

夔龍 (kuí lóng):想象性的單足神怪動物,是龍的萌芽期。《山海經·大荒東經》描寫夔是:“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則說夔是蛇狀怪物。“夔,神魅也,如龍一足。”(《說文解字》)“夔,一足,?踔而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口、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适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 

有翼

應龍:有翼的龍稱為應龍。據《述異記》中記述:“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應龍稱得上是龍中之精了,故長出了翼。應龍的特征是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宛如一隻生翅的揚子鳄。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

魚化龍

魚化龍是一種龍頭魚身的龍,

亦是一種“龍魚互變”的形式,這種形式中國古代早已有之。《說苑》中就有“昔日白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的記載,《長安謠》說的“東海大魚化為龍”和民間流傳的鯉魚跳過龍門,均講述了龍魚互變的關系。這種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出現,并在曆代得到發展。

2013年8月各大新聞網站熱報的“西班牙海灘現神秘海怪屍體”,圖片就是這種。 這不是嚴格意義的中國龍,隻是類似。

世界範圍影響

“龍”在英文中一般錯誤翻譯為“dragon”,西方文化中的“dragon”與中國傳統的龍除了形象有一些相似外,背景和象征意義都分别甚大,本質上不是一個物種,因此龍應該翻譯為loong(而英文裡long的音是狼)。西方的“dragon”一般帶有邪惡的意味,與東方的瑞獸完全不一樣。讓對中華文化不了解的西方人看到中國人崇拜龍的行為會讓西方人産生中國人喜好崇尚邪物的負面印象。為了避免這種混淆,有學者提出,把“龍”的英文翻譯改為發音與漢語接近的“long”。以“犭”或“飛”于“龍”字結合為新字代替現在的龍,但尚未得到廣泛認可。

中國龍是中華民族首要的圖騰,圖騰就是某民族的保護神,華人自稱龍的傳人。龍圖騰至今約有八千年的曆史,除了穆斯林核心文化千古不變,中華民族每個族衆都愛龍,龍圖騰稱得上中華民族統一的文化符号。龍馬精神,是奮發開拓又服務大衆的精神。中國龍的生物學化石和标本現各存一個,化石是“新中國龍”中的美麗瓦窯龍,有雙角,酷似傳說的龍,标本是日本瑞龍寺保存的明代幼龍标本。值得說明,化石和标本沒有神物性質,隻是罕見的普通生物罷了,因為罕見就被神話化了,就如牛在印度教裡也是神物。值得了解,中國龍有時也稱真龍,以區别與恐龍、及歐洲的Dragon(崛蚣)等。龍正确的英文譯名是“loong”。

龍是中華、蘇美爾、印度、尼泊爾、不丹、東北亞、東南亞等亞洲文化體和美洲印第安文化的重要内容。 

西亞區

據北京日報“世界視野中的龍文化”,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出土的五千年前的屬于蘇美爾人的圓形石印章上雕刻(陰刻)龍,頭上有兩角,形象相似于中國史前時代的龍。漢語意義的龍不獨中華才有。公元前二十四世紀末蘇美爾小國被閃米特部落阿卡德人所滅,而包括古埃及人在内的閃族後來信仰唯一神“拉”、安拉(古埃及人自稱KMT,其後常用的Hamite閃米特人一詞即源于此詞),抑制了自然神文化。 

印度區

在公元前一世紀(距今2100年前)的印度壁畫中發現漢語裡那種龍的形象。事實上,遠在印度佛教創立之前,在印度神話和民間傳說中,Naga(那伽,龍)具有神性,能幻變為人形,有自己龐大的龍王龍女家族。佛經結集者對印度民間那伽故事進行加工和再創作。這類優美傳說流播于南亞和東南亞地區。 

東亞區

受中華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影響,無論東北亞還是東南亞,廣泛崇奉龍,東南亞寺廟裡一般都雕龍刻像,他們的龍文化大多屬于百越文化系列。 

美洲區

屬于非标準型龍文化,掌管雨水,也是天使而非惡魔(dragon)性質。從墨西哥城到尤卡坦半島,無論在阿茲特克文化遺址還是瑪雅文化遺址,羽蛇是墨西哥古代印第安人崇拜的神,掌管雨水和豐收,那不是标準的龍,是龍加羽。興起于公元前1000年(相當于中國曆史的商末周初)的奧爾梅克文化被認為是印第安文化的搖籃。奧爾梅克文化中有兩種原始龍:鼍龍和螭龍,也就是中國人俗稱的大龍和小龍。印第安人神話傳說中,火龍和水龍分别代表南北二神。而中國古代神話中,北方水神是水龍共工,南方火神是火龍祝融。這種類似是各自獨立産生的還是佐證了中華人種早在遠古東渡美洲?還有待更多考證。 

西方

西方主流面沒有龍(loong)文化,他們後來接受的一神教文化壓制自然神文化,dragon雖然被基督教傳教士譯為漢語的龍、因而有人說是西方龍,其實不是一個物種,導緻漢語的龍在西方文化被惡魔化,這種結果之一是有人接受所謂西方龍說法。一定注意:龍的正确英文名是Loong,不能接受對中國主族、對東亞主要形象的妖魔化譯法。

所謂龍事

龍生九子

民間傳說“龍生九子不成龍”,可見龍子的地位遠遠低于龍。所以在建築裝飾中,經常把這樣的圖案放在一些不是特别顯眼的地方。

龍的九個兒子稱為:囚牛、睚眦、嘲風、蒲牢、狻猊、霸下、陛犴、負屓、螭吻。   

1.囚牛:喜歡音樂,多見于胡琴上,排行老大。

2.睚眦:喜歡殺、鬥,多見于各種刀柄吞口,裝飾在兵器上,用在儀仗和殿守等處,顯得威嚴莊重,排行老二。

3.嘲風:好險,好望,多見于屋角,形體似獸,排行老三。

4.蒲牢:好鳴,好吼,見于鐘上。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身行盤曲,排行老四。

5.狻猊:生性喜靜,喜歡煙火,好坐,見于佛座,形似獅,排行老五。

6.霸下:好負重,見于碑座,上古時它常馱着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裡興風作浪,大禹治水、曆立功迹,後為防止它的野性不改,便讓它馱着頂天立地的石碑,上面刻着它的功迹。霸下身形如龜,排行老六。 

7.陛犴:平生好訟,有威力,見于獄門上方,它公正無私,仗義執言,能辨明是非,秉功而果斷,因此,在街牌和肅靜回避牌的上端就有了它的存在,時時刻刻維護着公堂的莊嚴與公正,它的形象似虎,并有虎的威風,排行老七。

8.負屓:平生好文,見于碑文兩旁,它甘願用自己的身體去襯托文學珍品,形象似龍,排行老八。 

9.螭吻:生性好吞,見于屋脊兩端,它屬水性,用它作避火之物。它是龍形的吞脊獸,排行老九。

龍牛交生麒麟

這是中華文化特色,西方沒有。

《清史稿》還有一些什麼龍交牛得麒麟的記載,如,雍正七年,鎮海民家牛生一犢,遍體鱗紋,色青黑,颔下有髯,項皆細鱗。 十一年五月,鹽亭民家牛産一麟,高二尺五寸,肉角一,長寸許,目如水晶,鱗甲遍體,兩脊傍至尾各有肉粒如豆,黃金色,八足,牛蹄,産時風雨交至,金光滿院,射草木皆黃。 十三年二月,綿州民家牛産一犢,首形如龍,身有鱗紋,無毛,落地而殇。 乾隆四年,盛京民家牛産麟。 五年,壽州民家牛産麟,一室火光,以為怪,格殺之,剝皮,見周身鱗甲,頭角猶隐也;荊州民家牛産麟,遍體鱗甲。 嘉慶元年,遂安民家牛産麟。二年,平度州民家牛産麟。應該說,這些不可信,道聽途說,訛言當真。 

考古

上古文化

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龍形圖案來自于8000年前的興隆窪文化查海遺址(興隆窪文化因内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的發掘而得名,敖漢旗緊鄰遼甯省,查海遺址在遼甯阜新縣。查海遺址屬“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發現了一條長約19.7米、用紅褐色石塊堆砌、擺放的“龍形堆塑”。“龍形堆塑”位于這個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内,由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石塊堆塑而成。龍全長近20米,寬近兩米,揚首張口,彎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現。這條石龍,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接下來還有内蒙古敖漢旗興隆窪出土的距今達七八千年的陶器龍紋,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出土的距今達七千年的彩陶細頸瓶龍紋,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龍紋等。  

1970年代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過"C"型玉龍,後經考古勘查确認該玉龍屬于距今約5000多年的紅山文化遺物。

1987年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45号墓發現了蚌塑龍虎,考古和碳-14測定墓葬的年代在距今6500年前左右。據學者李學勤、馮時等考證,45号墓發現的蚌塑龍虎與中國傳統天文學中的四象有密切的聯系。

生物化石

“新中國龍”化石的生物在二億多年前。馬臉或牛頭。

标本疑雲

網上  介紹日本大阪市瑞龍寺保存着明代的龍标本。

但是中國沒有考察組去了解真僞,因此是疑雲。

墜龍疑雲

從東漢以來記載過一批墜龍現象,二十世紀知名的墜龍現象, 一是1934年的營川墜龍事件,當時有媒體報道,參觀者絡繹不絕,導緻去營口的火車票一度緊張;一是1944年松花江陳家圍子墜落黑龍的事件。這個1944年往事被刊登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的1989年12月《中外書摘》第3卷第4期的《人間奇事》專欄裡,題目為《我所看到的黑龍》,黑龍江省杜爾伯特縣對山奶牛場退休幹部任殿元口述,杜爾伯特博物館任青春整理。“神秘的松花江"墜龍事件" - 新民地鐵數字報”報道:任殿元于1994年3月初辭世,為了考證“墜龍”事件的真實性,《上海灘》雜志社編輯馬小星于1994年親自到肇源縣調查,找到一些目擊過“墜龍事件”的人,他們所說的事件地點與任殿元所說很相似。但是沒有科學考察,還是疑雲。

鎖龍井疑雲

中國一些地方有鎖龍井故事,如河南省禹州,黑龍江的依蘭縣、白城、阿城、大慶、營口,吉林省遼源市龍首山、四平市伊通縣二龍湖旁的舊水潭,遼甯丹東,北京的北新橋,江西南昌市西山萬壽山鎖龍井(傳說是許真君禦孽龍),山東濟南的舜井,江蘇省淮安市龜山的無支祁傳說(“孫悟空的文化原型之二:外來與本土”,說是孫悟空的文化原型),浙江的鎮海、西湖龍井,雲南的大理、昆明市中心的雙塔。鎖的龍一般指“蛟”。這些傳說都是疑雲。

史書記載

古文獻談龍,有的是史書,一些所謂記載,難免說道聽途說,訛言當真,不可輕信,西方史書就沒有中國史書這種記載。不過,既然說中華文化,也不妨當故事看。

清代前

伏羲氏時,有龍呈瑞,因而以龍紀事,創立文字。《左傳•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竹書紀年》記載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

《左傳·昭二十九年》有“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于齊侯”的記載;《拾遺記》也說:舜時,“南浔之國獻毛龍,一雌一雄,放置豢龍之宮,至夏代,豢龍不絕,因以命族”。說明夏朝盛行着飼養龍的習俗和以龍作氏族集團的族名。某些古書中記載:為夏朝統治者養龍的人姓劉,未可考!

《左傳·昭十九年》: “鄭大水,龍鬥于時門之外洧淵”。

《禮·禮運》:“鱗鳳魚龍,謂之四靈”。

《周易》乾 :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群龍無首,吉

坤: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

《生肖論》雲∶龍耳虧聰,故謂之龍。

《後漢書.五行志》寫道:靈帝光和元年六月丁醜,有黑氣堕北宮溫明殿東庭中,黑如車蓋,起奮迅,身五色,有頭,體長十餘丈,形貌似龍。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出現在武陽赤水,逗留九天後離去, 當時曾為此建廟立碑。  

東晉永和元年(西元3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兩條龍,出現在 龍山。燕王親率朝臣,在距離龍200多步的地方,舉行了 祭祀活動。   

《唐年補錄》記載,唐鹹通末年某日,有青龍墜在桐城縣境内, 因喉部有傷,當場死去。龍全長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占一半。 尾呈扁平狀。它的鱗片跟魚差不多,頭上有雙角,口須長達兩丈 ,腹下有足,足上有紅膜。   

南宋紹興三十二年(西元1162年),太白湖邊發現一條龍,巨鱗長須,腹白背青,背上有鳍,頭上聳起高高的雙角,在幾裡之外都能聞到腥味。當地群衆用席子遮蓋它的身體,官府還派人親自祭祀。一夜雷雨過後,龍消失了。它卧過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溝。   

《元史.五行志》雲:至元二十七年七月,益都臨胸縣有龍見于龍山,巨石重千斤,浮空而起。

至元二十七年。臨胸縣在今山東省。龍山出現了龍,可惜不知它的模樣如何。它的到來,竟能使千斤巨石浮空而起。

明清時期的地方志中,還不時發現有關龍的記錄。據《臨安府志》記載,崇祯四年(西元1631年)雲南石屏縣東南的異龍湖中發 現巨龍,“須爪鱗甲畢露,大數圍,長數十丈”。  

郎瑛《七修類稿》記載,明代成化末年,廣東新會縣海灘上 墜落一條龍,被漁民活活打死。此龍約一人高,身長數十丈,酷似畫中龍,隻有腹部呈紅色。   

《永平府志》記載,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夏天,有龍降落在灤河下遊的樂亭縣境内,蠅蚋遍體。當地群衆為它搭棚以遮蔽陽光,并不斷用水潑灑它的身體。三天後,在-場大雷雨中,龍離開了原地。   

從東漢以來一些文獻談過墜龍現象。二十世紀知名的墜龍現象,一是1934的營川墜龍事件,一是1944年松花江陳家圍子墜落黑龍的事件。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有過餘姚疑案,傳說是:曾有龍現于餘姚附近海邊,鱗大如盆,從雲端飛下吸海水,水如瀑布入龍口,壯觀之極,現場有包括駐軍在内的幾百人看到,後解放軍曾介入調查雲。該事,外人不知真假。

《清史稿》之談

《清史稿》裡,記載的一些事情難免說道聽途說,訛言當真,被一些官員彙報,其中記載過很多所謂見龍的現象(說明:這些資料的收集耗費大量時間,是網上名号“光音”的一位學者的辛勤勞動成果,網絡上他最先發布于百度貼吧“關于龍的各種真實說法(全面曝光)”) :順治六年十一月,儀征有四龍見于西南。 十一年,涞水縣興雲寺梁上有蛇,身具五彩,十日後變為白色;六月十五日,狂風驟雨,霹靂不絕,殿中若有龍,及霁,蛇乃不見。 康熙元年七月二十九日,嘉興二龍起海中,赤龍在前,青龍在後,鱗甲發火,過紫家埭,倒屋百餘間,傷一人;九月初九夜半,火龍見。 二年四月十六日,崇明龍見;三台東南出一蛇,長數丈,腰圍約三尺,身有鱗甲,赤光。 三年五月二十一日,京山龍見,鱗甲俱現。七月朔,鎮洋大風海溢,有龍下麋場,傷數人。八月初四日,天晴無雲,黃龍見于東南。 七年七月,鹹甯有龍遊于縣署前,雨霁,不能升躍,市人系其頸以遊于市。十二年六月,深澤馬鋪民家龍起,大風雨,破壁而去。十二月十八日,丹陽見兩龍懸空,移時始去。十三年夏,永嘉龍見;萬載大水,龍出。 十七年六月,鹹甯大墓山有龍突現頭角,三日,鱗甲晃如赤金,白晝飛騰,穿山為河,傷民畜。 十八年十月十五日,鎮洋龍見于東南。二十一年十月,青浦、興化龍見。 二十六年六月,黃縣龍晝見于朱家村,煙霧迷蒙,火光飛起。 三十六年三月,畢節龍見赤水河。 四十年八月,獨山州南羊角村有龍見。 四十一年六月初九日,鳌泉有白龍躍于平地,飛去。 四十五年五月初六日,金山之岩有龍出,金光閃爍。 四十七年,靈州井中有龍,時見其首尾,數日,忽大雨霹靂,騰空而去。 六十年六月,金壇學宮前懸一龍,腥氣逆鼻,焚香禱之,騰空而去。 七月十三日,南籠大雷雨,龍見于城西。 雍正二年七月,北流飛龍見。十二月,木門海子起煙霧,有蛟龍飛出之狀。五月,橫州有龍起。 七年春,安定文葦塔見一龍騰空而去。 九年四月,安南有龍見于東北。六月,青浦龍見于沙灘。 乾隆二年二月,潮陽白龍見。 三年正月,枝江龍見于城西。九月,青浦龍于泖,自西南至東北入海。 五年五月,高郵大風,有白龍舞空中,鱗甲俱現。 六年六月十三日,昆山東鄉設網村有白龍手卷去民房十七家。二十五日,席家潭有白龍手卷去周家莊大舟二人,墜巴城鎮三裡岸渚,複手卷去鎮民盛某,擲地,身無恙。 九年六月十二日,浮山有龍飛入民間樓舍,須臾煙起,樓盡焚。七月壬辰,建□天頓黑,有白龍尾垂二丈餘。 十二年八月,高州龍見于小華山。十四年七月初五日,高淳龍起于永豐圩下,首尾鱗甲俱現。 十五年七月,正甯秦家店有龍破屋而升,俄大雷雨。 十九年秋,濟南巨治河有龍。 二十年五月二十日,澄海狂風驟雨,有雙龍自東而來,由蓬州所東門經過,倒城垣五十七丈,民房三百餘間,有壓斃者。 二十一年六月,招收、龍井地方有龍自空冉冉而下。 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龍見于張體兩川圍中。 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龍見于石末村。七月十四日,泰安蛟起夏輝村西河,高二丈,彩色灼爛,橫飛東南,風雲随之。 二十九年四月十三日,天門烏龍見,頭角爪甲俱現。 四十三年三月,安丘龍見。四十六年八月十二日,莒州龍見于吳山東北。 五十五年五月,定海舟山龍起,漂沒田廬,淹斃人口;越三日,龍斬三段,尾不見,其鱗巨如葵扇。 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龍見于龍王峪,先大後小,長數丈,所過草木如焚。嘉慶六年,東湖修孔子廟,見白龍乘風飛去。 九年,曲陽濟渎河水暴發,見龍車數乘涉水而沒,水退。 十四年五月,有龍戲于瑞州城隍廟江均河,水立丈餘。 二十年六月,黃岡柳子巷蛟起,傷一百四十餘人,沖沒田宅無算。二十一年六月,蛟見于嬰武水。 道光四年七月,麻城龍見于月望岩。 五年七月甲辰,武進龍見于芙蓉湖。 六年六月初五日,宜都蛟起,壞民居,溺人無算。 七年五月初十日,房縣汪家河水溢,蛟起,壞民田無算。 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滕縣見青龍,長約數十丈,鱗甲俱現。 十年六月,松滋城原寺出龍,過洋州上升。 七月十二日,永嘉起蛟,裂山而出,漂沒田廬,淹斃人畜無算。 十六年七月甲申,武進有龍陷地成潭。 二十八年五月,監利龍見于洪湖。七月二十三日,太平五龍同見空中,是夜飓風大作。鹹豐二年五月十七日,枝江天無片雲,有白龍降于瓦湖,蜿蜒行數裡,忽騰去。 三年七月初七日,西鄉白龍見,長數十丈。 七月十五日,黃陂龍見于聶口,鱗甲宛然,擁船隻什物于空中。十一月,西甯西納川降龍,臭聞數裡。 五年七月二十三日,石首風雷大作,頃之二龍接尾而上。 六年五月,鄱陽縣兩頭蛇見。七年五月初八日,來鳳縣曾氏塘風雨驟至,有物長丈餘,乘風入塘,形似牛,身備五色,目灼灼有光,水噴起。 八年六月十七日,雲夢有龍入城,壞廬舍無數,繞城東北去。 十年三月,麻城龍見。五月,松滋天鵝塘出龍,行陸地,所過禾稼盡偃。 十一年冬,平湖有二龍于海。 同治三年,蘇州有龍。四年正月,宜城龍見于芳草洲。 六年五月初五日,高淳見三龍。 十年三月二十二日,湖州有龍,狂風驟雨,拔木覆舟。 五月十二日,高淳龍見。七月底,城有蛟起于井中。光緒十九年正月,靈台龍見于井中。二十一年十月,大通龍見于惠廣寺。

因為清朝重視龍,以龍旗為國旗,把民間傳說都記起。這些記載,隻能當傳說看。其實,二十世紀也有很多的龍傳說,至少我就聽本地有的人說過其親人見過龍,全國應該不少,不排除是眼花了,但是大家不重視,不會象古代一樣正兒八經告訴官方并記載。

錯誤記載

地方志是地方的史書,可惜清代有的地方志把明代的傳說、可能是志怪小說當作史料記載。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此列兩個。清代《葉縣志.雜記》說五龍與綠衣神人故事:明代弘治十六年,五龍挂于城北十裡,久之墜地,蜿蜓不能起。有綠衣神人自空降龍皆繞之,須臾,雲寡晦冥,逐失。清代《嘉興府志,祥異志》說白龍與紫衣之神故事,在公元一五八八年九月的浙江平湖縣,有白化騰海上,紅光半天,修撰沈懋孝,見龍首半垂、兩角聞有金冠紫衣之神、仗劍而立、長尺餘、龍吐颔下珠光,團罔大如鬥。所謂此事的目擊者,是在朝中任編修官(史官)的沈懋孝,志怪小說可以虛托某朝人所謂見聞。這兩個地方志的編修者可能是看蒲松齡小說看多了。

與宗教

道教:“三轎”之一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早期的道學家已經意識到龍來自于蛇。《黃白篇》有:“蛇之成龍,亦與自生者無異也。然其根源之緣由,皆自然之感緻。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的子孫都繼承其業,均稱“天師”,并傳達室說與龍有緣。傳說第三代天師名魯,傳說他有十個兒子,号“張氏十龍”。

龍在道教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助道士上天入地,溝通鬼神。龍被認為是“三轎”之一。這裡所指的“三轎”,一曰龍轎,二曰虎轎,三曰鹿轎。道教的三轎主要是作為其上天入地的乘騎工具。張光直先生認為:“濮陽第45号墓的墓主是個仰韶文化社會中的原始道士或是巫師,而用蚌殼擺塑的龍、虎、鹿乃是他能召喚使用的三轎的藝術形象。”他把蚌殼龍、虎、鹿與古代原始道教上三轎相聯系,認為二者有淵源關系。

傳說有法力道行的天師、真君還能召龍、驅龍。《酉陽雜俎怪術》稱:在一個名叫雲安的地主,江邊有十五是險灘,舟楫若不靠人拉纖,無法通過。

佛教:龍王形象

在佛經中,龍王(Nāgarāja)名目繁多,如《妙法蓮華經》稱:龍王有八,一為難陀龍王,二為跋難陀龍王,三為娑伽羅龍王,四為和修吉龍王,五為德義迦龍王,六為阿那婆達多龍王,七為摩那斯龍王,八為伏缽羅龍王。 龍和佛教的關系在學術界還有争議,一說中國的“龍王”崇拜是随佛教從印度傳入的。理由是在中國本土的龍崇拜中,原無“龍王”崇拜。在漢代之前,隻有”龍神”,而無“龍王”。隋唐之後,佛教信仰傳入中國,龍王信仰遍及中土。另一種說法則是印度佛教中的龍是由中國傳去的,經過印度人的再創造,成為“龍王”。

《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诎祠龍池,設壇官緻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诎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緻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别是: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龍與皇權

在中國封建社會裡,龍成了皇權的象征。漢代以後,龍就逐漸代表皇帝了。

龍與皇權本無關系,很長時間以來,它是一種神話形象或者民間信仰。我國民間認為龍是司雨之神,因此每遇旱年,民間求雨祈豐都是進龍王廟,拜老龍王。即使在平常年歲,人們祭祀龍王,也是祈福消災、期盼豐年的意思。

封建時代

封建時代,帝王們都把自己比作真龍天子,讓百姓們頂禮膜拜。所以,在皇家的禦花園裡,關于龍的雕塑和畫面比比皆是。頤和園的正門東門,當你從門口走入以後,迎面進入仁壽殿的小門兩邊的牆上,就有一組活龍活現的浮雕。轉過去的牆面上,依然是兩組龍的浮雕。龍,在這裡,象征着皇權。封建帝王欲借龍威,一紙昭示把“龍”收為皇家專用,帝王出生稱“龍誕”,未即位時稱“龍潛”,登基之後稱“龍飛”,創立王業稱“龍興”,子孫後代稱“龍種”。 

到了元、明、清時期,皇帝龍袍上和宮殿中龍都成為五爪大龍。

相關翻譯

Dragon

歐洲的zhuàigen,是邪惡的神話動物。其實,他們是不同物種,

中國語義的龍,與歐洲的dragon(拽蚣)構造不同,本質不同,“Dragon”有羽翼無角,中國龍相反。 

說明:因為有本質的區别,中國“龍”英文譯名是“loong"。

Dragon(拽蚣)是邪惡動物,而且含義之一即是惡魔,《聖經》批評惡魔撒旦說“Sadan is the great  dragon”,撒旦是最大惡魔,這裡 dragon的抽象語義就是惡魔,而中國文化裡龍則相反,龍一般是行雲布雨的瑞獸,求之則降雨,也是民族的保護神,因而成了民族圖騰。 

在漢語中,龍總是用于好的意思(加形容詞限制才用于不好方面如惡龍、孽龍,區别龍類總體與其少數),例如龍鳳指才能優異的人,龍馬精神是贊譽。龍虎比喻豪傑之士。在許多成語中都有“龍”這個詞,例如:龍馬精神、龍飛鳳舞、龍鳳呈祥、龍蟠虎踞、卧虎藏龍、畫龍點睛、攀龍附鳳、生龍活虎等等。

漢族等大量華人素以“龍的傳人”自稱,絕非Dragon(拽蚣、惡魔)的傳人!大約相當于serph(色拉飛、四足大蛇、熾天使)的傳人。

 有人認為:“Dragon”翻譯成“龍”,是文化悲劇、禍事,使得西方一些人誤解中國人崇拜邪惡動物,應該音譯為拽蚣zhuàigen。 

Seraph-色拉飛

Seraph(色拉飛,複數詞是Seraphim)的早期用法,大約相當于中華文化的龍,所謂中國龍,即我們談論龍時的本來所指,它是天界與人間的某種往來者,在某種意義上是布雨、雨澤萬物的天使,是Seraphim。

西方“龍”現在一般指Dragon(拽蚣),但在很久遠的年代,并不是這樣的。閃米特人的一支在那一個年代創立了猶太教,有一些人認為猶太教中的Seraphim就是正義力量化身的龍。

在西方文明中各個方面、本質、含義、特征都最接近中國本土的龍的概念就是Seraphim,Seraphim不僅在西方神話與宗教中的地位、作用、意義與中國本土的龍在中國神話與宗教中的地位、作用、意義最吻合,而且古希伯萊語中Seraphim的詞源意思與中國本土的龍的一種主要起源相同。中國本土的龍是蛇型,Seraphim是古希伯萊語中的大蟒,就是Seraph的複數,也有說法是加上一個有“火焰”或“燃燒”等意思的詞尾,在早期古希伯萊語中,因為無“龍”字,所以常常用大蟒表示龍,聖經中就表明,這樣的大蟒是有四肢的,一些希伯萊神話的曆史資料也間接地表明Seraphim早期形象要遠遠比Dragon更接近中國本土的龍,有四肢與六個由火焰組成的翼的大蟒,十分酷似中國早期神話中的應龍,而且Seraphim對于西方的人來說是一個很熟悉的概念,隻是現在很少有人知道Seraphim的原始面目而已,現在宗教畫像與雕塑中的Seraphim已經全是人型的了。

Seraphim現在一般翻譯成熾天使,但在《僞經·伊諾書》中,Seraphim的意思卻是大蟒。在西方早期文明中,龍與蛇的概念常常是混為一談的,但一些人認為把熾天使理解為大蟒是一種亵渎神靈的行徑,其間涉及的宗教問題就不解釋了。

Dragons的出現要遠遠晚于Seraphim,它們是凱爾特人崇拜的對象,地位很神聖。中世紀初期,在大西洋上探尋新航道的維爾京人将自己的海盜船船首雕刻成Dragon的樣子,以此希望Dragon賜予自己無窮的力量。

基督教的誕生,使Dragon的命運發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Dragon成為Satanas的代名詞。新宗教的誕生,難免會與老宗教有沖突,如同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一樣,就将原來土著崇拜的阿修羅“貶”為惡魔。

拽蚣在基督教中被視為惡魔的象征是源自MESOPOTAMIA神話,在Mesopotamia神話中,龍是“海洋中恐怖的生命,具有禍害人,被神消滅的命運。”巴比倫神話中的英雄Marduk的對手Tiamato與Hittite神話中的Illuyankas,皆為其中例子。居住在Mesopotamia區域附近的猶太人也曾受其影響,并将這一種觀念繼承下去,龍在猶太教與基督教中漸漸成為惡魔的象征。

光明日報發文批評龍譯為dragon 

“中國龍與西方龍:翻譯為“dragon”不妥-中新網 ”(2012年01月30日 11:48 來源:光明日報)文章說得對:“即使到現在,在歐美國家的時政漫畫作品中,用dragon象征侵略者或敵人都是最普遍的選擇。在歐洲近代以來的曆次較大規模的戰争中,有關時政漫畫都把dragon象征侵略者。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一些國家的政治漫畫都以dragon象征德國法西斯。美國則在反戰宣傳影片中,把日本版圖畫成一條dragon,以象征日本法西斯。“9·11”事件以後,美國一些漫畫家以dragon象征恐怖勢力。而在中國文化中,尤其是在民間,龍主要是吉祥、喜慶、神獸、力量、騰飛的象征。把龍譯為“dragon”,不僅不能表現中國龍的獨特性,反而使外國人視中國為惡魔或惡魔的後代。看來,百年前一個詞的翻譯所造成的誤讀是該想辦法重新評估一下了。當然這種重新的翻譯與介紹并不容易,中國其實有許多文化内容都無法在西方的語境中找到準确的對應的詞彙,與其削足适履,倒不如自己發明一個”。

龍與蛇的關系

而自古“龍”即是“蛇”,這從以下幾點可以看出:

1、從迄今為止的地下出土的文物來看,無論玉龍、陶器龍紋或用蚌殼、卵石擺的龍,形象都是蛇身。

2、古代典籍中保存了大量關于龍就是蛇的記載。王允在《論衡》裡說:“龍或時似蛇,蛇或時似龍。”又說:“龍鱗有文,與蛇為神;鳳羽五色,與鳥為君。”點明龍是神蛇。鄭玄注《尚書大傳》雲:“龍,蟲(蛇)之生于淵,行于無形,遊于天者也。屬天。蛇,龍之類也,或曰:龍無角者曰蛇。”《述異記》引民間傳說:“水虺百年化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确定龍是由蛇化來。

3、自古以來“龍蛇并提”幾曾見過“龍鳄”連文,這是原始龍以蛇為原型,幾千年來形成的民俗心理的反映。

4、《史記》與《漢書》中記述到劉邦酒後

上一篇:清風過曉

下一篇:滄月鏡系列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