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客棧

龍門客棧

1967年胡金铨執導台灣電影
電影《龍門客棧》為中國香港武俠電影導演胡金铨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以明朝中期為背景,太監曹少欽掌管錦衣衛和特務機關,權重一時,他殺害兵部尚書于謙,為斬草除根,又派東廠特務去殺害于謙流放在北疆的兒女。在龍門客棧,蕭少镃、客棧掌櫃吳甯和前部将朱将軍的兒女朱骥、朱輝等與東廠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血腥殺戮,最終消滅了曹太監等人;《龍門客棧》1967年10月21日在台北上映,3家影院聯映5周,總收入達445餘萬元,觀衆逾34萬人,成為1967年度賣座冠軍。本片于1967年獲中國台灣第六屆電影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最佳編劇獎。
    中文名:龍門客棧 外文名: 其他譯名: 類型: 出品公司:台灣聯邦影業有限公司 制片地區: 拍攝地點:台灣西螺大橋、橫貫公路、懇丁公園、谷關、梨山、火炎山 發行公司: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導演:胡金铨 編劇:胡金铨 制片人:沙榮峰 主演:上官靈鳳,石隽,白鷹,徐楓,苗天,韓英傑,曹健,田鵬 片長: 票房: 對白語言: 色彩: 電影分級: imdb編碼:tt0060635 主要獎項:第6屆台灣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 在線播放平台: 英文名:Dragon Inn Lung Men KO Chan;Dragon Gate Inn 别名:Lauberge du dragon 類别:動作,武俠 影片片長:111分鐘 語言版本:漢語普通話 畫面顔色:彩色 電影等級:普遍級 最高票房:香港:210萬元;台灣:445餘萬元 制片成本:約450萬元新台币 制片地點:中國台灣 其他:第6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編劇獎 幅 面: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 音:單聲道 攝制格式:35mm 洗印格式:35mm 香港公映日期:1968年8月1日

劇情簡介

明朝中葉, 兵部尚書于謙遭權閹曹少欽等誣陷,以“欲迎立 外藩罪”處死 。長子于冕,次子于廣,長女于欣充 軍龍門。東廠太監 曹少欽為 斬草除根,密遣心腹在起解途中将于家兄妹截殺,但為于謙的舊部朱骥所救。曹乃派東廠大檔頭皮紹棠、二檔頭毛宗 憲冒充刑部差官先期趕赴龍門客棧。 事為義士蕭少所悉,也趕往龍門客棧,與客棧棧主吳甯共商善策以搭救忠良之後。此時朱骥及其女扮男裝的妹妹朱輝也趕到客棧。夜半,皮紹棠等襲擊朱輝兄妹,企圖嫁禍蕭少, 在搏鬥中,蕭發現朱輝竟是姑娘,幸經吳棧主說明情況,消除誤會。不久,于家兄妹被押解到龍門客棧。雙方展開一場搏鬥,皮紹棠、毛宗憲不敵敗退。次日,武功高強的曹少欽率衆趕到。最後,經過一場大戰,蕭少滋、朱家兄妹、吳棧主合力殺死曹少欽,救出于氏兄妹。

本片于1967年獲台灣第六屆 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最佳編劇獎。此為導演胡金铨加入台灣聯邦影片公司後拍攝的第一部作品,極為賣座。影片雖然在客棧内外有限的空間拍攝,但節奏明朗,利落的打鬥動作加上蒼茫的 西域野外風情,給人以新奇的景觀。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朱輝--上官靈鳳      

蕭少镃--石隽 

曹少欽--白鷹

于欣--徐楓                      

皮紹棠--苗天 

毛宗憲--韓英傑 

朱骥--薛漢                      

吳甯--曹健                    

賬房--高明  

店夥計--葛小寶  

解差--田鵬             

多剌--萬重山 

歸玉章--高飛                      

于冕--齊偉                      

于廣--餘繼孔                  

押解官--李傑                      

大頭目--二牛                      

二頭目--張允文  

番子--劉楚  

番子--魯直  

番子--潘耀坤  

番子--徐耀光  

番子--阿仔

職員表

制作人: 夏吳良芳;楊世慶;沙榮峰

導演: 胡金铨

副導演(助理): 屠忠訓

編劇: 胡金铨

攝影: 華慧英

配樂: 周藍萍;吳大江

剪輯: 陳洪民

藝術指導: Chi-liang Chou

動作指導: 韓英傑

服裝設計: 李家志

燈光: 支學福

錄音: 張華

布景師: 鄒志良

角色介紹

蕭少镃

三十三歲,性任俠,善擊技,其劍術遠近聞名,唯其人為人狷介,儀表平凡,少為人識,雖精通書劍,但不求聞達,浪迹天涯,四海為家。

朱輝

二十二歲,識兵書,善擊技,自幼随父兄轉戰南北,經年男裝打扮。

朱骥

三十六歲,朱輝兄,于謙舊部,原為屯軍鎮撫,辭官暗中保護于家子女,骁勇善戰,唯有勇無謀。

吳甯

五十歲,原為于謙兵部僚屬,因不滿朝政被貶遣戍邊疆。于遭難後,暗中保護其子。老謀深算,料事如神。當年曾助于“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常以諸葛武侯自況。

曹少欽

四十五歲,原為山東巨盜,被捕後自宮投入權閹曹吉祥門下,屢遷至東廠指揮。性陰險,劍術已臻登峰造級之境界。

皮紹棠

四十歲,東廠大檔頭,這一類人為明朝最惡略之特務,精劍術,善擊技。

毛宗憲

三十五歲,東廠二檔頭,原為刑部捕快頭,後進東廠,因其精明毒刻,專司偵查暗殺。

多剌

三十三歲,突厥人,因仰慕中原文化,投入于謙部隊,于遭難,被宮入東廠,性善良,精刀法。

于謙

六十歲,性耿介,原為太子太傳兵部尚書,“奪門之變”被奸臣權閹誣陷,以“欲迎立外藩”處死。

影片評價

全片在客棧内外的有限空間中發生,金铨在此亦遵守着時空三一律,順時序敍事,結構平直,但節奏步步緊逼亦步步為營,串連出一場又一場的戰鬥,動作之銳利、動感之強勁與景觀之新奇可謂前所未見。——(羅卡:《超前與跨越: 胡金铨與張愛玲》(第廿二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回顧特刊)  

優美的攝影加上精緻的美術設計來配合,使本片達到武俠電影前所未有的一種曆史氛圍。從中更可以看出胡金铨對色彩、服裝、兵器及各種道具陳設那種高度藝術性的處理。——(劉成漢《“作者論”和胡金铨》)

細膩的情節推展,緊湊的鏡頭交替,不苟且的背景安排,莊諧交糅的簡練對白使全片氣勢如虹。大武鬥的山林背景也堪稱一絕,尤其那些岩石巨松,或葉茂枝勁,或秃幹凜人。打鬥場面真實感可比《宮本武藏》。——(劉健《從<湯姆·瓊斯>到<跳灰>》)

胡金铨尤其擅于表現多股力量間的沖突和制衡,《龍》是,後來的《空山靈雨》也是,早期的《大醉俠》裡也有這種味道,但最精彩的還是《龍》。所以後來施南生才說,《龍門客棧》就是我們的“東部片”。《龍》裡一口氣設置了六股勢力,分别是東廠、于謙子女和押送的差官、客棧的吳甯掌櫃、戍邊軍官、遊俠蕭少镃、搭救于謙子女的朱氏兄妹,他們互相對抗、牽制,正派義士從誤會到聯手對抗東廠特務,整個故事架構精彩紛呈,毫不冷場,結尾曹少欽的出現,出人意表,與蕭少镃等人的大決戰就當時而論絕對驚心動魄。從中還可以找到多處在《卧虎藏龍》中得到緻敬的影子,半天雲與曹少欽同在山崖上的亮相十分相似,章子怡盜劍時的京劇式打鬥更無疑是師出胡金铨。同是中國台灣的導演,李安向前輩胡金铨繼承的并不隻是那一片遺世獨立的竹林而已。——(李小飛:《新舊<龍門客棧>》)

《龍》的成就,在于其使武俠片這一等同于粗淺娛樂的片種,從此成為和藝術片平等的片種,在國際上則與武士片和西部片等同,成為中國特有的類型片。——(李小飛:《登峰造極胡金铨》)

它開創了一種武俠片模式,人物的、叙事的、場景的、節奏的,讓沉迷在邵氏假花假草攝影棚裡的觀衆,看到另一種可能。武俠片從此得強化曆史感,得講究山水性情,得設計打鬥的節奏,得參透時代精神作為它的時代立足點,并漸漸成為一種有詩意的電影産品。——(韓松落:《重返龍門客棧》) 

《龍》武打方面,導演則用了京劇的手法來創新武打場面,幾個人物出場,在音樂的配合下,就像京劇的亮相一樣讓人印象深刻;打鬥時,音樂配合下的步法推進,交手過招時的一頓,都成為後來無數武俠片仿效的對象。影片創新的打鬥風格, 令中國武俠片最終能走出日本武士片的陰影,建立出富有自我獨特魅力的打鬥方式,發展到後來,最終成為港台電影其中一大有成就的特色。包括之後徐克對于武俠電影的再次創作,這些起點都始于《龍》為港台武俠片建立的一個成功典範。——(大衛·波德維爾:《缺勝于豐:胡金铨電影視覺風格研究》)

我第一次看《龍門客棧》是11歲,當時它是超級票房大片,打破了很多記錄。同時他也是我小時候看過的無數武俠片中最印像派的一部,片中豎笛的聲音總是能讓我感覺到武俠世界的無邊無際以及孤獨。别的武俠片裡,人物總是飛檐走壁的,隻有胡金铨武俠片裡的劍客是獨步于寂寥的荒野之中。——蔡明亮 

影片花絮

胡金铨于1967年拍攝的《龍門客棧》可以說奠定了此後武俠片更豐富與人性化趨勢的基礎,而胡金铨正是奇情武俠的開創者。本片的意義在于,将武俠片這一本不入流的片種以精緻的制作水準徹底推到和文藝片等同的地位,其造型布景等細節充分顯示了胡金铨對中國古典文化和曆史的深刻了解,被認為每一處小細節均經過考證,都可以與曆史相符。 

這是一部在 中國武俠電影史上占據重要地位的影片,武俠片可以擺脫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之内 粗制濫造的局面,成為與武士片、西部片同水準的類型。

影片結構嚴謹,該劇沖突在龍門客棧内外展開,氣氛的營造,節奏的控制,乃至道具陳設、美工設計,都顯示出導演在藝術上的精心處理,特别是武打設計,打鬥套招,均由京劇的開打變化而來。

影片名列1967年台北十大賣座國語片之首,對以後台灣各電影公司拍攝武打動作片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徐克的《 新龍門客棧》,這是為了向大導演胡金铨《龍門客棧》緻意。

胡金铨說:「我一直覺得古代的客棧——尤其是荒野裡的客店--實在是最富戲劇性的場所。很少有地方能這樣時間、空間集于一身,一切沖突都可能在這裡爆發。」

英影評人艾裡曾指出,胡金铨電影中的客棧,不隻是戲劇性的沖突所在,也是雄抵禦惡勢力的象征。「客棧」在胡氏電影中的重要性,現在已是衆人皆知,同樣的,它也反映出胡金铨對擴展狹小空間的執迷。

不僅是客棧,其它與客棧相似的有限空間、險惡空間,也是胡金铨展示他技巧的地方。像《大醉俠》的小館子,《 俠女》的廢堡,還有被人一提再提的竹林--徐楓跳上白鷹肩膀,輾轉上林梢,再飛身撲刺下來的一場戲,在銀幕上雖隻十分鐘,卻足足拍了廿五天。事後胡金铨一格一格精剪,由底片細細觀察,其繁複程度,與希區考克《 驚魂記》中淋浴的一場戲無分軒轾。

胡金铨對客棧的愛好,不僅因有限的空間能供給他集中戲劇性的焦點,也因為客棧一向是三教九流彙集之處,太監、将官、奇人、隐士、間諜,以及形形色色的平民,都相處一室。熟谙掌故、雅好稗官野史的胡金铨,藉客棧施展所長,把客棧縮影成一個中國民間小社會,讓人際關系能整體輻射開來。這其中,中國式的趣味幽默也屢見不鮮。

幕後花絮

英文譯名

一般人知道《龍門客棧》的英文譯名為《Dragon Gate Inn》,但影片上打出來的卻是《Dragon Inn》。這是由于翻譯片名和字幕時,胡金铨不在台灣去了香港,監制沙榮峰代找了一位英國老太太做翻譯,結果弄錯了英文片名。

真龍門客棧

洛杉矶成人街中有一間酒店叫做“Dragon Gate Inn”,是在《龍門客棧》公映之後,以片名命名而建成。

原聲資料

小刀會序曲

作曲:商易

“小刀會序曲”是“小刀會組曲”中的一首,是商易于59年為民族舞劇《小刀會》作的配樂,開頭就利用唢呐營造出一種磅礴的氣勢,接下來就将主題不斷地進行升華,琵琶、二胡的加入,更是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

姑蘇行

作曲:江先謂

影片制作

創作背景

1967年,導演胡金铨離開邵氏返回中國台灣,打算拍攝繼《大醉俠》後的第二部武俠片。《龍門客棧》的誕生緣于一個既認真又天真的想法——當時 007電影大行其道,胡金铨非常不滿這種将特務行徑美化和浪漫化的電影,他覺得曆史上特務制度禍國殃民,中國人對此體會尤深,于是就想到要拍攝以東廠為題材的武俠電影,這就是《龍門客棧》最早的創意由來。

轟動一時的《龍門客棧》在今日看來仍極出色。胡金铨尤其擅于表現多股力量間的沖突和制衡,《龍門客棧》是,後來的《空山靈雨》也是,早期的《大醉俠》裡也有這種味道,但最精彩的還是《龍門客棧》。所以後來施南生才說,《龍門客棧》就是我們的“東部片”。

《龍門客棧》裡一口氣設置了六股勢力,分别是東廠、于謙子女和押送的差官、客棧的吳甯掌櫃、戍邊軍官、遊俠蕭少茲、搭救于謙子女的朱氏兄妹,他們互相對抗,牽制,正派義士從誤會到聯手對抗東廠特務,整個故事架構精彩紛呈,毫不冷場,結尾曹少欽的出現,出人意表,與蕭少茲等人的大決戰就當時而論絕對驚心動魄。

今日再看《龍門客棧》,甚至可以找到多處在《 卧虎藏龍》中得到緻敬的影子,半天雲與曹少欽同在山崖上的亮相十分相似, 章子怡盜劍時的 京劇式打鬥更無疑是師出胡金铨。同是中國台灣的導演, 李安向前輩胡金铨繼承的并不隻是那一片遺世獨立的 竹林而已。但時隔三十年,《龍門客棧》的缺點也無疑變得更加明顯,胡金铨最可稱道的中國傳統美學功底,和《大醉俠》一樣并沒有在影片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示,與後來胡金铨自組公司拍攝的《 空山靈雨》、《俠女》中深得中國美學況味的空靈悠遠意境相比,《龍門客棧》的畫面之美基本仍隻限于山川大河本身的優美,并未臻于超然境界。服裝、場景、道具設計也遠沒有後來的胡金铨作品那種令人驚歎的精緻與考究。武打方面,雖然多處可見胡金铨的控制,借鑒自京劇武打的美感,但這種美感卻主要表現在移動、走位的節奏感上,一旦刀劍相擊,便呆闆至極。讓人感歎雖是同時代的武指,韓英傑(《龍門客棧》武指,并在片中飾演一名番子)與劉家良的确相差很遠,就像 劉家良也與後來的 袁和平, 程小東不可同日而語一樣。盡管由韓英傑首創的用彈床表現的輕功确有兔起鵲落之感,結尾曹少欽的出現,影片也為他設計了一些神乎其技的武功,但由于當時技術的簡陋,卻并不能很好的實現。最重要的是,《龍門客棧》的劇本、台詞過于薄弱,人物設定簡單和臉譜化,演員缺少表演的空間。這都為後來的改編留下了很大的餘地。

1992年,徐克帶領程小東、李惠民等人,翻拍了這一經典《新龍門客棧》,開創中國武俠電影新格局。

徐克以 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對武俠世界獨有的 浪漫與投入,賦予了龍門客棧故事以更鮮活的生命力,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和更深刻的人生寓義。原作中的龍門客棧,隻是蒼涼荒蕪之地,僅是絕佳的戰場,而新作中生長于沙漠之間的龍門客棧,則成為一個交換利益的場所,暗喻現代商業社會的根本特質。沙漠,象征着人與人之間的涼薄與冷漠,無情無義,無名無姓,金鑲玉是沙海上的弄潮兒,适者生存的浸淫早已讓她看得透徹,他知道人人都是過客,“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走”,所以她便也如此這般地生存,猶如佛法所謂的“活在當下”,永是今日,沒有明日。

新舊龍門

《龍門客棧》拍攝于1967年,是香港著名武俠片導演胡金铨的代表作品。

胡氏的作品不多,但每每讓人稱道,主要由于他所富有的深刻的曆史感,精益求精的創作态度以及淵博的學識。其主要作品有:《 大醉俠》(1965)、《龍門客棧》(1967)、《怒》(1970)、《 俠女》(1972)、《 迎春閣之風波》(1973)、《 忠烈圖》(1974)、《 空山靈雨》(1979)、《 山中傳奇》(1979)、《 大輪回》(1983)、《陰陽法王》(1991)。

1966年胡金铨導演的《龍門客棧》橫空出世,山水般精緻的畫面,少有的人文情懷,把武俠電影片種推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1992年徐克監制的《新龍門客棧》則再次使這一片種散發出驚人的光熱,令無數影迷追捧。兩部作品都很成功,均成為華語武俠電影裡的裡程碑之作。這兩部相隔26年的電影作品。在精神傳承上有一脈之處,但因為編導身處社會階段的不同導緻了影片呈現出不同的時代審美樂趣。我們就來比較、梳理一下其中的異同。

《龍門客棧》取材于明朝的“奪門”之變,明朝大臣于謙因“ 土木之變”而擁立景帝、保衛京都,成為一代名臣,但景泰八年,将軍石亨、宦官曹吉祥(曹少欽原型)擁英宗複辟,以某逆罪将他處死。以至後人為之憤慨。但實際上他是英宗、景帝兩個集團權利鬥争的犧牲品。

有關于謙的傳奇故事很多,以至于後來出現了《龍門客棧》。其故事情節主要講述忠臣于謙被誣陷受害,兒女發配龍門,東廠仍不罷休,欲中途截殺。幸好龍門客棧的吳老闆是于謙舊部,他組織手下與東廠牽制,雙方勢均力敵。後有吳老闆的朋友俠客義士蕭少茲出現,雙方對他都試圖勸說或收買,為己所用。最後蕭少茲以及女俠朱偉毅然站到正義一方,與東廠番子展開一番龍争虎鬥……

先談談影片主題:該片淡化了權利鬥争背景,将曹吉祥改為曹少欽,把他作為最大的“反派”,營救忠良之後成為影片主題——這也是武俠(俠義)的主題所在。值得注意的是:《龍門客棧》中的老闆原是于謙帳下參軍,主人公蕭少茲(對應于新作的周淮安)卻是一與于謙素昧平生的江湖義士;而《新龍門客棧》中的周淮安原是楊雨軒(對應于謙)一手提拔的八十萬禁軍教頭。這裡似乎有意無意中透露出一種真相:即營救者與被救者之間存在“私情”的成分。因而原作中的俠士的“大義”體現得更加鮮明。

新舊兩作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人物關系上的設置,《龍門客棧》 的人物關系相對簡單,正反雙方壁壘分明。因而影片的重心,在其兩種勢力沖突的過程,以及戲劇性的安排。無論試探、沖突、逃奔、攔截、決戰都是黑白分明、勢不兩立的。而《新龍門客棧》的人物關系相對複雜的多。首先将客棧老闆男換女,由忠義之士變成一個風騷潑辣的黑店老闆娘金鑲玉。金鑲玉的出現把原作中善惡分明的平面雙線沖突變成以她為核心的三角關系(即立體沖突)。金鑲玉不僅參與了周淮安與東廠檔頭的鬥争,而且糾纏于周淮安與邱莫言的愛情關系中。而且金鑲玉這個人物的性格本身也有多面性(可稱為性格的“内三角”),她既愛周淮安的“人”也愛大擋頭的“财”,多次搖擺于二者之間。影片開頭的她為錢财害人性命,最終又徹底的站到周淮安(實際算是正義)一邊,體現了一種“我—正—邪”的交織。

另外,守官千戶也成為一方勢力(第四方勢力),他曾經與周淮安、大檔頭之間形成過短暫的三角鬥争關系。還有,由邱莫言雇傭的幾個江湖義士也可算作一方勢力,因為他們并不始終與周、邱二人一條心。甚至連周淮安與邱莫言之間也曾有過小小的猜忌……。

等等這些現象徹頭徹尾地體現着徐克的叙事風格,即:他從不沿襲傳統武俠片那種善惡分明的二元結構,而總是設置幾方不同的勢力,構成多邊的矛盾沖突。幾派勢力糾纏在一起,或為複仇,或為斂财,或為門派之争,甚至是為情愛糾葛,從而使影片有了極強的故事性和錯綜複雜的矛盾沖突,大大增強了影片的可看性。

兩部作品的愛情關系也有很大不同。《龍門客棧》中蕭少茲和女俠朱偉之間愛情表現得相當含蓄,僅有的幾個鏡頭如:蕭少茲在客棧催她快走,女俠卻想留下,欲言又止;接着走幾步一回頭,再走;蕭少茲催她兩次,直到她真的走了,卻又想說什麼,作若有所失狀。這幾個鏡頭都是“無言”(莫言名字的由來)的動作,觀衆當然能夠意會兩人的感情。導演在這裡隻想點到即止。一來這樣比較符合民族傳統:心懷慕戀之情,也要十分含蓄;二來作品要緊扣正反沖突的主線,避免多生枝節。

但《新龍門客棧》中的愛情要“實”得多,周淮安與邱莫言這一對,不但情侶關系明确,而且有充分的表現機會,如一見面的撫摩;吹笛聽笛送笛;周替莫療傷,其間更是大發感慨,說“人言亂世莫叙兒女情,其實亂世兒女情更濃”雲雲,更是充分。最後莫言身死,周淮安心灰,其生其死,都被情愛纏繞。《新》片中在這方面要開放、重視得多。

而且,如前所述,中間還有一個金鑲玉。金鑲玉對周淮安,可以說開始隻是一種“性”的欲望,後來由于屢屢被拒,加上目睹周淮安與邱莫言的款款深情,更增加其由不得而産生的渴望與念想,由嫉妒發生情感質變,由模仿與參照(莫言)而逐漸“升華”,這一過程都被電影表現出來了。

這些都是《龍門客棧》所不能想象的。

最後說說武打。《龍門客棧》的打鬥,是60年代末期典型的戲劇式打鬥方式,一招一式,你來我往,中規中矩,從動作到眼神、身段、招式,無不體現京劇樣式。電影中甚至還有戲劇音樂伴随。不但不掩蓋其戲劇樣式,反而利用這一點來營造緊張氣氛。

胡金铨也利用一些電影特技,如用蹦床在客棧門口做出幾次跳接轉體,曹少欽在樹上連續跳躍,以及最後砍下曹少欽的頭顱,等等。不過,從整體上講,《龍門客棧》的武打是以戲劇性,舞蹈性、真實性為主的,這也比較符合當時的觀衆口味。

相比之下,《新龍門客棧》則是典型的徐克風格——以營造“銀幕奇觀”為主,用現代的先進特技、攝影、剪接技術,創造武功的奇特形式及特殊的銀幕效果。

在這方面《新龍門客棧》創造了不少經典性場面:從一開始,東廠箭隊用所謂“鳳尾箭”、“犬齒倒鈎箭”射殺犯人。其實會拐彎的箭隻是徐克電影的牛刀小試。真正出彩的是莫言出場,先是一通眼花缭亂的劍法,接着一縱入雲,然後從懸崖上頭下腳上地俯沖下來,從七、八個弓箭手身邊掠過時,他們的頭顱已經離身體而去了,這是“橫掃千軍如卷席”的氣勢了,一縱一橫,大大拓展了武功的表現空間。而電影最令人震撼的場面,當然還是結尾決戰一場戲,周淮安、邱莫言、金鑲玉與曹少欽在 碧血黃沙中大決鬥的氣勢已令人眩目,沒想到會從地底下鑽出個店小二,用疱丁解牛的娴熟手段眨眼間将曹少欽的一手一腳剃了個幹淨。相信這一場面曾讓觀衆因恐怖而為之歡呼過。相比之下,周淮安的子母劍到顯得平常得很了,曹少欽臨死用骨爪抓住周淮安,并将骨爪留在其胸前,顯示了他“最後的威力”。這一幕的沖擊力也是巨大的,同時也有深刻的象征性,而其銀幕形象,則讓人 匪夷所思。

導演簡介

胡金铨(1931—1997),祖籍河北 永年,生于 北京;1949年移居香港;曾任永華影業公司廣告師、長城影業公司美工、美國廣播公司制片人、編劇;1958年進邵氏公司當演員、編劇和助理導演。

1963年與 李翰祥合導金馬獎作品《 梁山伯與祝英台》,此後自編自導武俠片。

1964年獨立執導《 大地兒女》成名。此後執導了《大醉俠》1964、《龍門客棧》Dragon Inn 1967、《俠女》A Touch of Zen 1972等新派武俠片,在港台和東南亞掀起了新派武俠片熱潮。

1972年執導的《俠女》在情節與傳奇中加上了特務式的追打暗訪增加了懸念;在武打上仿效京劇武打,帶有濃厚舞蹈格式,他還試圖在中國的“禅道”中揉進“劍道”表達自己發揮的“禅學”思想。被外國影評人稱為醉人的東方神秘色彩,是一部揉和動作、懸念與文藝氣質的電影;此片獲1975年 戛納電影節最佳綜合技術獎。

1978年他被英國《國際電影指南》評為當年世界五大導演之一。1965年因《大地兒女 》獲第四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編劇獎。

1967年《龍門客棧》獲第六屆台灣金馬獎最佳作品獎最佳編劇獎。

1979年執導《 山中傳奇》Legend of the Mountain,獲第十六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及最佳美術設計獎。 1983年因《天下第一》All the King's Man獲第二十屆台灣金馬獎最佳服務設計獎。80年代作品風格多樣,有現代喜劇片《終身大事》The Juveni zer 1981、古裝曆史片《天下第一》All the King's Man 1983等。

1983年執導的《 大輪回》The Wheel of Life獲意大利科幻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屆台灣金馬獎優秀作品獎。

1990 年執導《 笑傲江湖》被選送第三屆香港電影博覽會展映。同年,被台灣《世界電影雜志》評為十大華語片之一及該年度台灣十大賣座片之一,還送往日本福岡 亞洲電影節展映。

1992年執導《 畫皮之陰陽法王》Painted Skin,送第五屆 東京國際電影節展映。

1993年他的70年代名作《龍門客棧》被選入金馬獎30周年精選名片回顧。

作為國際知名導演他曾出任過希臘、馬尼拉、台灣金馬獎等電影節的評委;他的電影美學在《俠女》一片中形成,因而被譽為港台電影史上最早的聞名世界的電影巨匠。

胡金铨是世界公認的武俠電影大師之一,其風格與成就,如電影研究者李道新所說,“ 以《龍門客棧》、《俠女》為代表的胡金铨武俠電影,在大量新派武俠片中獨樹一幟,不僅為中國武俠電影确立了經典的類型形态,而且以其作者電影式的追求,在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傾心追慕和對儒釋道文化的悲怆感悟中,展現出中國武俠電影獨創性的精神深度和文化蘊涵”。

電影制作

創作背景

胡金铨認為明代在中國曆史上是最動亂、間諜戰最激烈的時代,這種時代背景最适合拍武俠片。宦官控制東廠,以思想調查為名,壓迫知識分子,專橫跋扈,跟敵對派發生了激烈的鬥争,結果成為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胡金铨搜集研究這方面的資料時,慢慢産生了興趣。

時值大陸文革,明史學家吳晗被扣上“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帽子,死在獄中。其中一個罪狀是因吳寫了很多有關“東廠”的文章,說吳研究“東廠”是用來諷刺共産黨的,這也引起了胡金铨的興趣。又因吳晗因寫《明代民族英雄于謙》一文,被批評“為國防部長彭德懷翻案”,胡金铨加入了于謙的角色。

六十年代,“007”電影片集很賣座,胡金铨看了占士邦(詹姆斯龐德,007)一系列電影之後,覺得他們把特務描寫的太美了。而且他可以随便殺人,所謂“持有牌照的去殺人”(Licensed to Kill)。無論哪國,情報和治安人員都很難管制,但是總得有個辦法。胡金铨曾請教過一個退休的英國情報人員,007是否真有其人,或類似的人物。他說:“根本不可能!” ,于是胡金铨便從中國曆史上間諜最活躍的明朝中取材,希望揭露出間諜戰的愚蠢可笑,而明朝同時也是很有生存意義的動亂時代。 

拍攝過程

上官靈鳳接替鄭佩佩

鄭佩佩欲随胡金铨離開邵氏,《龍門客棧》中俠女角色就是為她準備的,戲服都照着她的身材定制。結果邵氏攔住了鄭佩佩,她的替代者上官靈鳳身材矮小,穿着這些戲服直晃蕩。

考據克難

為拍攝《龍》,胡金铨想盡量調查事實和史料。而在港台,沒有專門的機構可以幫忙做考證,專家又請不起,隻有“克難”自己來。

拍攝影片需要的資料最好是有具體形象的,尤其是服裝和道具方面,如果沒有實物、圖片之類的東西,就很難憑文字的描寫來仿制了。 譬如明史上描寫東廠的“缇騎”(番子)是:“皂衫,帽上銳,著白皮靴。”但是要根據這些說明去做服裝,裁縫會問:“帽上銳是尖帽子,用什麼料子做?上銳,多高?皂衫是黑袍子,是斜領還是圓領?寬袖還是緊袖?”就算找到古畫或圖片也有麻煩,因為古人畫畫尚寫意,不講寫實。不論工筆還是潑墨,裁縫沒辦法做。有時要參照文字記載,重新畫圖樣,裁縫才能勉強答應。

胡金铨從文化圖書公司出版的《古今名畫300種》,香雪樓珍藏、香港文光書局印行的《古今名畫大觀:人物畫冊第二集》等書中摘錄和臨摹了許多内容,其中有仇英的《春遊晚歸圖》、《風壑曳舟圖》、《桐陰清居圖》,藍瑛的《西山雪霁圖》,以及青花人物瓶上的圖案等,并且一一注明從該幅畫中可以借鑒衣、帽還是帶的設計。由于明代服裝仿自唐宋,他甚至也從唐寅的《仿唐人人物畫》和隋唐時期的敦煌壁畫中尋找靈感。設計基本完成後,胡金铨還将其拿給研究曆代服裝的權威王宇清評判,後者僅僅對個别地方提出了更改小意見。

為了做“錦衣衛"和"東廠”的服裝,胡金铨去故宮博物院查“出警圖”和“入跸圖”(明朝皇帝出巡和回宮的畫),這兩張圖很大,有幾百尺長,内容也非常詳細,畫上有五百多人,看了半天也找不出哪個是番子?誰是錦衣衛?多虧一位館員幫忙,找到了一張錦衣衛千戶的畫像,工筆、很詳細,确如明史上所寫:“着紅底繡錦衣,配倭刀……”。片中出現一個武将,身穿紅底花袍子,腰裡挂着日本武士刀,雖寫實,觀衆一定罵街!胡金铨就為了《龍》裡的“鬥笠”挨過罵,一些觀衆硬說是日本式的。其中甘苦,一言難盡!

設置客棧

《龍》中野外的布景和屋内的布景不同。客棧正面有一個出入口,在它前面有一堵“影壁”用來防風,牆上的白色大圈則是用來防狼(狼見到圈就會逃走)。

片中“龍門客棧”野外的景是在山邊搭起來的,在西螺大橋附近,即是台灣中部空曠地帶。拍攝外景時,劇組住在山中的文山招待所(拍攝中途也有移動到山中其他地方,但招待所是劇組中心地)。山中有一間郵局,由于當地郵件最多的就在胡金铨劇組那裡,局中的局長和郵差索性就搬到了劇組住。“龍門客棧”室内戲則是在聯邦電影公司制片廠内搭景拍的。

合殲曹少欽

胡金铨塑造的曹少欽年輕頭白,且患有哮喘,希望給觀衆帶來不尋常的感覺。

“石隽等四人大戰曹少欽”一場戲拍攝于台灣的橫貫公路一帶(地處花蓮與台中之間,海拔逾兩千米),拍攝十分辛苦。而片中遠景有一片雲海,非尋常可得見,胡金铨便拍了下來。

音樂制作

周藍萍配好樂以後,胡金铨嫌配樂太強,往往蓋過了武打的刀劍效果聲,所以要求有些武打場面重新配過,幾經周折找到了吳大江。為了影片的效果,吳大江用了京劇點子配武打、追逐。由于當時電子錄音儀器還未普及,吳費了不少神,用鑼鼓、梆闆配合着人物的眼神、手勢、跑跳,對着銀幕一段一段的配進去。

附:年表

1966-10-25,聯邦新片《充軍》正式改名為《龍門客棧》

1966-12-18,聯邦新片《龍門客棧》開拍

1967-05-16,韓國映畫株式會社總經理樸運三專程自韓國飛抵台北購買國片版權至韓國上映。樸運三此行預計選購的國片計有中影的《啞女情深》及《龍門客棧》

1967-05-25,《龍門客棧》全部殺青

1967-08-05,胡金铨赴港處理影片《龍門客棧》配音

1967-12-18,中國影評人協會就1967年度在台灣首輪上映的影片中,選出了15部最佳影片,其中包括外國片10部,本國片5部。10部最佳外國片為《良相佐國》、《日瓦戈醫生》、《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紅胡子》、《俪人行》、《血染雪山紅》、《幸福》、《風流奇男子》、《将軍之夜》及《愛的世界》。5部最佳本國片為《寂寞的十七歲》、《梨山春曉》、《龍門客棧》、《路及》、《塔裡的女人》。

發行信息

《龍門客棧》1967年10月21日在台北上映,3家影院聯映5周,總收入達445餘萬元,觀衆逾34萬人,成為1967年度賣座冠軍。

後《龍門客棧》在海外市場的放映戰績捷報頻傳。1967年在紐約上映3周,舊金山上映2周。創下台灣片在美國發行的新紀錄,同年秋天又二次上映。

1968年7月,由日本松竹公司與富士映畫負責發行,先在北海道首映,是第一部在日本戲院系統正式公映的台灣電影。

9月,《龍門客棧》由韓國映畫株式會社在韓國發行。韓國映畫株式會社以外國片配額進口《龍》片,以中國國語發音上映,上韓文字母,在韓國當時第一流的皮卡德麗戲院上映,是中國影片以外國片配額輸韓發行的第一部;當時氣溫在零下30度,連映41天,售出座劵32萬張,賣座超過“007”片系,創所有影片賣座最高紀錄。

馬尼拉由4家專映美國片的首輪劇院破例組成院線上映《龍門客棧》,改變了菲律賓人對中國片的觀感。據估計:購《龍門客棧》的利潤,等于片價的10倍,在當時一般港制大片的菲律賓版權是2.5萬元港币至3萬元之間。

在曼谷東西舞台連映41天,票房收入折合新台币500萬元,破一切影片賣座紀錄。

1968年8月1日,《龍門客棧》于香港公映,票房收入更為驚人,香港九龍地區14家首輪戲院聯映3周,總收入達210萬元港币,約合台币1400餘萬元,創香港開埠以來,中外影片賣座最高紀錄。

《龍門客棧》的海外發行地區,遍及全球五大洲28個國家,使海外華人對台灣電影刮目相看。

獲獎記錄

台灣電影金馬獎/Taiwan Golden Horse Film第六屆(1968年)

優等劇情片      《龍門客棧》

最佳編劇         胡金铨/King Hu

其它榮譽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特刊《101港人評選百年百部最佳華語片》第七名。

2011年,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影史百大華語電影”第九名。

電影翻拍

電影

1.胎死腹中的胡金铨電影版《新龍門客棧》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制片家、李連傑新經紀人蔡子明決定為李連傑量身定做《新龍門客棧》,準備借助此片進軍國際市場,并積極邀請好萊塢著名動作明星史泰龍與李連傑合作,得到史泰龍經紀人認可,隻等具體洽談事宜。而胡金铨則被邀請作本片的導演。

1992年4月15日晚,李連傑為《男兒當自強》做完宣傳後,與蔡子明一起吃過晚飯便一直談天,聊了四個小時。4月16日的早上,蔡子明被槍殺。

已開拍的電影《新龍門客棧》由陳會毅(曾參演過胡金铨的《俠女》、《忠烈圖》)監制,影視導演、影評家舒琪編劇,李連傑、莫少聰、楊紫瓊、錢嘉樂、錢小豪主演,胡金铨導演。

但影片因蔡子明的死而群龍無首停頓整理,蔡子明生前台籍女友陳開心也沒有把《新龍門客棧》接拍下去的氣魄,加之經濟的原因,這部影片也胎死腹中了。

2.徐克電影版《新龍門客棧》

1992年版《新龍門客棧》由思達影業公司出品,徐克編劇兼監制,李惠民導演。

電視劇

1996年台灣電視劇《新龍門客棧》

曾作過胡金铨副導演的孫樹培計劃将《龍門客棧》拍成電視劇版,之後因故退出。

1996年中視制作電視連續劇《天師鐘馗2之新龍門客棧》。

《龍門客棧》中曹少欽扮演者白鷹在1996年的電視劇《天師鐘馗之新龍門客棧》中又二度出演了曹少欽一角。

社會影響

1.蔡明亮執導影片《不散》緻敬前輩

台灣導演蔡明亮的《不散》(2003,英文名叫《Goodbye,DragonInn》(再見,龍門客棧))以一所老戲院的結業為背景,裡面有蔡明亮電影裡湫隘破落的背景、疏離的人際關系。電影院結業選映的電影正是胡金铨的《龍門客棧》。整部電影從《龍門客棧》的開場開始,把電影的片段與破落的電影院平凡的人事交替展現。導演甚至找來《龍門客棧》當年的兩位演員:石隽和苗天,由他們來當寥落觀衆席上的兩位座上客,散場後在戲院大堂重逢,唏噓不已。電影院放完這場電影,也就曲終人散落閘關門了。新一代導演蔡明亮一方面在向前輩胡金铨的《龍門客棧》緻敬,另一方面也預示着胡金铨的遺澤在今天的電影工業中仍然後繼無人。

2.《龍門客棧》四十六年後,修複版全台聯映

2013年,台灣國家電影資料館正好将《龍門客棧》送至意大利電影波隆那電影資料館進行修複。(修複一部影片至少要200萬元,國家電影資料館一年的經費完全用來修複影片,至多修複15部。)為響應“2013聯合國世界影音遺産日” ,國家電影資料館在10月27日世界影音遺産日,于全台54家戲院,晚上7點放映一場修複完成的《龍門客棧》(2005年聯合國大會将10月27日制訂為“世界影音遺産日”。每年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也都會發函請個會員館在國内舉辦相關活動,然後将活動内容回報到聯合國,供其他國家參考。2013年影音遺産日的主題是:“為下一代保存我們的遺産"。)戲院門票的稅後收入,捐助國家電影資料館作為保存與修複台灣電影遺産之用。

這也是自聯合國訂定影音遺産日至2013年為止,世界各國中所舉辦過最盛大的電影活動;展現出台灣"為下一代保留我們的遺産"最具體的行動,也寫下台灣電影史上另一項創舉!

3.《龍門客棧》4K修複版戛納電影節重映

第67屆坎城影展暨市場展於2014年5月14至25日間熱鬧展開。《龍門客棧》修複版本入選本屆坎城影展「經典放映」單元。年屆80的男主角石隽於5月16日下午步上坎城影展紅地毯與觀衆再次見面,讓國際見識最資深俠客的風範。

《龍門客棧》在坎城的布紐爾戲院(Buñuel Theatre)首映,近2小時的電影放映,帶領觀衆重新進入令人著迷的東方武俠世界,石隽和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林文淇接著上台接受觀衆歡呼和映後問答。

上一篇:我隻是個傳說

下一篇:賭神4之誰與争鋒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