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齒常之

黑齒常之

唐朝軍事将領
黑齒常之(흑치상지;630—689年11月26日),百濟(位于朝鮮半島西南部)西部人,黑齒氏,唐朝著名軍事将領。黑齒常之并非唐朝人,他是出生在唐朝的屬國,百濟國。黑齒常之的早年事迹不詳,長大以後,身高七尺有餘,善于用兵,史稱其“骁勇有謀略”(《舊唐書·黑齒常之列傳》)。
    出生地:百濟國 主要成就:敗論贊婆、破吐蕃,穩定河源戰線會戰突厥,兩井之戰大捷 外文名:흑치상지 中文名:黑齒常之 民族:百濟人 職業:左武衛大将軍 封爵:燕國公 性别:男

主要成就

在高句麗與唐軍苦苦作戰的同時,百濟卻依恃高句麗為援,多次侵擾新羅。唐高宗遂決定先攻下百濟、再滅高句麗。顯慶五年三月命左武衛大将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10萬出兵百濟,并诏令新羅出兵5萬策應唐軍行動(參見唐滅百濟之戰)。八月,百濟國王扶餘義慈率衆歸降,百濟國遂被滅亡。

當時朝鮮半島上并存三個獨立國家,北部為高句麗,南部偏東為新羅,南部偏西則為百濟。其中新羅一直與唐朝保持朝貢關系,而高句麗和百濟則與唐朝為敵。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唐太宗曾親征高句麗,但未取得勝利(參見唐太宗攻高句麗之戰)。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唐與高句麗、百濟之間幾年内相安無事,百濟還曾遣使入朝。

永微六年(655年),高句麗與百濟、靺鞨聯兵入侵新羅,奪其33城,新羅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派兵攻打高句麗。至此,唐與高句麗、百濟之間烽煙再起。

唐在百濟置熊津等五都督府。當蘇定方平定百濟之初黑齒常之也曾率部歸降。滅掉百濟後,蘇定方軍紀不嚴,縱兵劫掠,丁壯多被殺戮。黑齒常之見狀,非常害怕,便與左右10餘個酋長逃歸本部,然後招兵賣馬,糾集散卒,共保任存山(在今韓國全州西),築栅自固。

10天左右兵衆即發展到3萬餘人。蘇定方見狀,遂派兵圍攻。黑齒常之[/font]率敢死之士拼死抵抗,大敗唐軍,随後一舉收複二百餘城。蘇定方又率軍親自圍攻黑齒常之。蘇定方本是唐朝名将,善于用兵,但因黑齒常之指揮有方,結果使蘇定方“不能讨而還”(《舊唐書·黑齒常之列傳》)。蘇定方回軍後,黑齒常之與别将沙咤相如各自據守險要,響應百濟故将、擁衆據周留城(今韓國扶安)抗唐的扶餘福信。事實上這是錯誤的,黑齒常之根本沒所謂擊敗蘇定方一說。

人物生平

當時朝鮮半島上并存三個獨立國家,北部為高句麗,南部偏東為新羅,南部偏西則為百濟。其中新羅一直與唐朝保持朝貢關系,而高句麗和百濟則與唐朝為敵。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唐太宗曾親征高句麗,但未取得勝利(參見唐太宗攻高句麗之戰)。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唐與高句麗、百濟之間幾年内相安無事,百濟還曾遣使入朝。永微六年(655年),高句麗與百濟、靺鞨聯兵入侵新羅,奪其33城,新羅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派兵攻打高句麗。至此,唐與高句麗、百濟之間烽煙再起。

在一千多年前,開創中國古代史文明巅峰的唐帝國,别說在這種“文體”方面引進了衆多的外族人士,就是在關系國家安全的軍事領域也不乏帶領千軍萬馬的外族将領,不過當時他們有一個統一的稱為:蕃将。

上一篇:範敏雅

下一篇:乃木坂初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