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公

黃石公

秦漢時隐士
黃石公(約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齊國人(今山東淄博)。據宋人羅沁《四皓辯》史記,黃公石,又名夏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因避秦時苟政暴虐,曾隐居湖北谷城黃石山,世稱黃石公,後又在太湖夏黃修道,故曰夏黃公,簡稱“黃公”。[1]漢高帝八年,去世,後世流傳《素書》和《黃石公三略》。
    本名:黃石公 别名:圯上老人 字: 号: 所處時代:秦漢時期 民族族群:漢人 出生地:下邳(江蘇邳縣) 主要作品:《素書》 主要成就:

人物生平

黃石公,下邳(今江蘇邳縣)人。世人稱黃石公“圯上老人”、“下邳神人”。黃石公本為秦漢時人,後被道教納入神譜。皇甫谧《高士傳》:黃石公者,下邳人也,遭秦亂,自隐姓名,時人莫知者。

黃石公,是下邳人。遇上秦時候的戰亂,自己隐姓埋名,當時的人沒有知道他的。起初張良改名換姓,藏在下邳,在沂水的橋上去散步遊逛時,遇到一位老人,還沒有互相拜見,黃石公故意把鞋抛到橋下,看着張良說:“小子,下去把鞋取上來!”張良預先不知道是詐,有些愕然想揍他;因為見他年歲大了,才強忍怒火,下了橋,給他把鞋取上來。于是就跪着給他穿上。那位老人伸出腳來,讓張良把鞋穿好,笑着走了。張良感到很驚詫。他大約走出一裡遠,又返了回來,對張良說:“年輕人倒是可以教育的!五天後的清晨,你在這裡和我會面。”張良更覺得奇怪,又跪下說:“是。”

五天後的早晨,張良去了約定的地方,黃石公生氣的說:“你與老人約定,為什麼後來?”再五天後的早晨約定,張良天不亮就去了,黃石公又早在那裡了,又生氣的說:“為什麼晚來?”又五天的早晨的約定,張良半夜就去了。過了一會,黃石公也來了,高興的說:“孺子可教也!”于是拿出一本兵書給張良,說:“你回去讀他,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師了。十三年之後,你見到的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了。”于是離去,看不見了。張良天亮翻開書一看竟然是《太公兵法》。張良認為這事很神異,于是把自己的學說四處遊說,他們都不采納。後來與沛公在陳留相遇,沛公采納他的話,最終有了功業。十三年後,跟随高祖退到濟北谷城山下,得到一塊黃石,張良于是像對寶貝似的建祠供奉起來。一直到張良死,将他與石頭一起埋葬了。

主要影響

得被道教納入神譜

三次試探張良,授予《太公兵法》,輔佐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

案黃石公事見《史記》,《三略》之名,始見于《隋書·經籍志》,雲下邳神人撰,成氏注。唐宋《藝文志》所載并同。

嘉錫案:《困學紀聞》卷十雲:“魏李蕭遠《運命論》張良受黃石之符,誦《三略》之說,言三略者,始見于此。”自注雲:“漢光武诏引《黃石公記》,未有《三略》之名。”是則《三略》名之源起,《困學紀聞》已明言之,其名初不始于《隋經籍志》;《紀聞》非僻書,《提要》乃略不一考,何也?

相傳其源出于太公,圯上老人以一編書授張良者,即此。蓋自漢以來言兵法者,往往以黃石公為名。史志所載,有《黃石公記》三卷、《黃石公略注》三卷、《黃石公陰謀乘鬥魁剛行軍秘》一卷、《黃石公神光輔星秘訣》一卷。又《兵法》一卷、《三鑒圖》一卷、《兵書統要》一卷。今雖多亡佚,然大抵出于附會。是書文義不古,當亦後人所依托。鄭瑗《井觀瑣言》稱其剽竊老氏遺意,迂緩支離,不适于用,其知足戒貪等語。蓋因子房之明哲而為之辭,非子房反有得于此。其非圯橋授受之書,明甚。然後漢光武帝诏書引黃石公“柔能制剛,弱能制強”之語,實出書中所載軍谶之文,其為漢诏援據此書,或為此書剽竊漢诏,雖均無可考,疑以傳疑,亦姑過而存之焉。

曆史評價

黃石公雖然隐居,但内心一直憂國憂民,就把一生的知識與理想傾注在筆墨上。按現代人的說法,他既是文學家,也是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神學和天文地理知識也相當豐富。

人際關系

輔佐漢高祖劉邦

主要作品

《素書》

《黃石公三略》

史料索引

《史記》

上一篇:餘憲忠

下一篇:申方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