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大合唱

黃河大合唱

冼星海、光未然創作組曲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響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聲樂套曲。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蘇聯重新整理加工。這部作品由詩人光未然作詞,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曆史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鬥争精神,痛訴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廣闊地展現了抗日戰争的壯麗圖景,并向全中國全世界發出了民族解放的戰鬥警号,從而塑造起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黃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1939年首次映,歌曲慷慨激昂,在中國抗日戰争時起到鼓舞作用。1960年代後期因江青的建議,被殷承宗等音樂家改編為《黃河協奏曲》,後來又出現了有石叔誠版的《黃河協奏曲》。由于意識形态方面的原因,《黃河大合唱》在台灣“戒嚴時期”被禁止演奏。2015年8月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網絡投票結果,《黃河大合唱》是入選的10首歌曲之一。 [2]  2019年4月13日,在《黃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紀念日,由陝西省委宣傳部、延安市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我和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紀念《黃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系列活動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舊址舉行。
    中文名:黃河大合唱 音樂風格:激昂 英文名:The Yellow River Cantata 作詞者:光未然 作曲者:冼星海 歌曲題材:抗日合唱作品

歌曲簡介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響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蘇聯重新整理加工。這部作品由詩人光未然作詞,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曆史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鬥争精神,痛訴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廣闊地展現了抗日戰争的壯麗圖景,并向全中國全世界發出了民族解放的戰鬥警号,從而塑造起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黃河大合唱》寫成于抗日戰争時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隊行軍至大西北的黃河岸邊。中國雄奇的山川,戰士們英勇的身姿激發了作者的創作靈感,時代的呼喚促使他懷着高漲的愛國熱情譜寫了一篇大型朗誦詩《黃河吟》,後來被改寫成《黃河大合唱》的歌詞。作品由八個樂章組成,它以豐富的藝術形象,壯闊的曆史場景和磅礴的氣勢,表現出黃河兒女的英雄氣概。

結構介紹

全曲由《序曲》(管弦樂)、《黃河船夫曲》(混聲合唱)、《黃河頌》(男聲獨唱)、《黃河之水天上來》(配樂詩朗誦)、《黃水謠》(女聲合唱)、《河邊對口曲》(對唱、輪唱)、《黃河怨》(女聲獨唱)、《保衛黃河》(齊唱、輪唱)和《怒吼吧!黃河》(混聲合唱)八個樂章組成。各個樂章都有相對的獨立性,相互之間在表現内容、演唱形式和音樂形象等方面構成鮮明的對比。同時,全曲又由表現中華民族解放鬥争的基本主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幾個基本音調始終貫穿于整個大合唱,在音樂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題、首尾合唱呼應、中間各樂章交替發展和末樂章的總結概括,以及每樂章之前的朗誦為先導等,使整個作品具有高度的統一性。音樂語言明快簡練、通俗易解并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合唱手法豐富多彩和樂隊的交響性發揮,全曲的宏偉規模和所表現出的英雄氣概,構成了這部作品具有獨創性的藝術特色。

在藝術形式上一個創新和特色就是詩朗誦與音樂并重。其中有一個樂章用樂隊來伴奏詩人懷古之情和哭訴我們民族的災難;而整個合唱套曲各章之間,也是用詩朗誦來承上啟下、貫串發展的。這是一部詩化的交響大合唱。作為朗誦詩人和演員的光未然,進行這種新的表演形式的探索是可以理解甚至是必然的,這也是當時演出實踐的需要。

音樂是用音調來構成形象的。由于這個緣故,作品尤其強調具有清晰的音樂構思和材料的集中;強調從各個不同側面來表達主題、深挖題材的内涵,即使在音樂細節中也使之能流露出人的内在心理狀态。詩歌創作的整體構思和藝術思維與音樂創作是相似的。作者的筆始終圍繞在黃河的整體形象上做文章,他哭訴黃河、贊美黃河、保衛黃河。層層深入,各樂章具有不同的典型的情緒,每一章都呈現出黃河形象的重要側面,這種類似交響套曲的審美思維和結構思維,為史詩性的曲作創建了一個堅定的文學基礎。

套曲的音樂構思,并沒有采用格言式的單主題貫串于全曲的寫法,而是采用有特色的音調語彙變化發展地滲透于各章,從不同角度來刻畫和豐富藝術形象的寫法。它的核心音調是一個純四度的旋律音程(分散或集中的),它在快速、雄壯、有力的樂章上表現得更鮮明;在抒情的音樂中,除此音調因素外,三度旋律音程的進行也是重要的,在五聲音階的三音列中自然是小三度和大二度(或反之)的旋律連接了。這些具有時代特色的音調語彙在各個樂章的開頭或中部,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現,并在各章中前後呼應、發展。

合唱套曲采用了多種音樂體裁:除混聲合唱外,還有女聲齊唱(另一版本為兩部合唱)、女聲獨唱(另一版本有女聲合唱的伴唱)、男聲的詩朗誦和男聲獨唱;合唱套曲中采用了多樣的音樂結構。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音樂材料的使用都非常集中,豐富多彩與概括精練相結合。有個别樂章甚至隻采用有限的幾句勞動号子的音調和它的變奏、引申成全曲,易唱、易記,感情強烈而鮮明。一曲?黃河船夫曲 ,把怒濤滾滾的黃河,同面向激流而勇進的船夫融為一體,描繪出一幅人定勝天的畫卷。

創作背景

冼星海回國痛感民族危亡和國家弱小的深重,深知民衆的痛苦。在民族危亡的嚴重關頭,他站在民族鬥争的前面。他确信中國共産黨才是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國共産黨。為了民族解放,“為抗戰發出怒吼”,他縱筆譜寫歌曲。1939年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詩人光未然,聽其朗誦《黃河吟》聽其講述黃河呼嘯奔騰的壯麗景象遂蕩其共鳴,樂思如潮。創作一星期,半月之内又完成了該作品八個樂章及伴奏音樂的全部樂譜。寫就了這一時代的中華民族的音樂史詩。

1938年11月武漢淪陷後,著名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三隊,從陝西宜川縣的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目睹了黃河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鬥的情景,聆聽了高亢、悠揚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達延安後,寫出了《黃河》詞作,并在這年的除夕聯歡會上朗誦了這部詩篇。冼星海聽後非常興奮,表示要為演劇隊創作《黃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簡陋的土窯裡,冼星海抱病連續寫作六天,完成了這部具有曆史意義的大型聲樂作品《黃河大合唱》。之後,在延安陝北公學大禮堂首演,引起巨大反響,很快傳遍整個中國。

作者簡介

光未然

光未然。《黃河大合唱》詞作者。光未然是張光年的筆名,1925年,十三歲的光未然在湖北老家,随進步青年參加革命,十五歲成為中共正式黨員,二十歲時,進入武昌中華大學中文系學習,創辦學生劇團,組織抗日救亡演劇活動,撰寫救亡文章。22歲時,用悲憤的詞句警醒全國同胞,不要忘記已經淪陷多年的國土,該首歌名叫《五月的鮮花》。1936年,為躲避國民黨憲兵的追捕,光未然轉移到上海開展工作。

冼星海

冼星海,《黃河大合唱》曲作者。1937年,冼星海三十二歲。出身貧寒,僅靠着母親幫傭養大的男孩,從小對音樂有着異禀天賦,一步步實現了音樂的夢想,來到了當時世界上著名的巴黎音樂學院作曲班。1935年年底,冼星海結束了在法國五年的求學生涯回到了上海,冼星海頭頂着巴黎音樂學院學生光環的音樂家,在上海這個十裡洋場,沒有忘記自己過往的人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掙紮在饑餓與颠沛流亡中,他敏感地體察着勞苦大衆的呻吟,從而選擇了他的藝術創作之路——探索和創造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大衆音樂,1935年,回國不久的冼星海就和詩人塞克合作,創作了《救國軍歌》。一年後,“西安事變”爆發,《救國軍歌》唱出了示威遊行群衆的心聲。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冼星海參加了“上海話劇界救亡協會”。

社會評價

《黃河大合唱》講述了在黨和毛澤東主席的領導下,抗日将士和民衆苦中作樂的遊擊戰争,贊美了英勇智慧的遊擊隊戰士,讴歌了中國抗戰軍民百萬雄師的英姿,歌唱了中華民族的雄偉氣魄,憧憬了新中國的破曉,并向全世界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吹響戰鬥的号角。這些情景經過音樂的表現和渲染,變成一幅幅真實而流光溢彩的畫面,整個樂章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黃河大合唱》堪稱一部無比壯麗的史詩,它一路陪伴着中華民族經曆過艱苦卓絕的解放戰争,戰勝了帝國主義,激勵着我們為建設更加繁榮強大的祖國而奮鬥。

《黃河大合唱》乃是一部展現民族精神的氣勢恢弘的音樂巨作,是一部影響深遠的國家史詩,譜寫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戰争史和自強不息的民族英雄氣節。它以曆久彌新的藝術魅力延唱至今。《黃河大合唱》以其鮮明獨特的個性,氣勢恢宏的音樂規模,催人奮進的強烈号召力和凝重深刻的哲學氣息征服了世界。就如埃德加·斯諾所言—《黃河大合唱》永永遠遠,都屬于明日的中國。

歌曲鑒賞

綜合角度

《黃河大合唱》氣勢磅礴,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全曲包括序曲和八個樂章,并由配樂詩朗誦和樂隊演奏将各樂章連成一個整體。各個樂章從内容到音樂形象又具打相對的獨立性,樂章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品以抗日和愛國兩個主題為中心。從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藝術形象上一步步展開,直至宏偉的終曲,激蕩的感情浪潮發展到了最高點。

管弦樂隊演奏的《序曲》概括地對全曲進行了極富特點的描繪.樂隊效果色彩濃郁。音樂刻畫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象征着崇高偉大的民族精神:幾個主題經過發展後交織征一起,形成了序曲的高潮。

整個作品雖然沒有像歌劇那樣,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但它卻有一個嚴密的戲劇性構思,給人一種強烈的矛盾沖突。這個矛盾沖突就在于開始時的人與自然的沖突,是船夫與險灘、急浪的搏鬥,後半部分是中華民族與日本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沖突。但二者是相呼應的,即通過人與大自然的搏鬥,表現出中國人民的英勇頑強,進而為中國人民戰勝日本帝國主義、民族矛盾得以解決作了鋪墊。整個作品就在于展示這個矛盾(《黃水謠》)、激化這個矛盾(《黃河怨》)、解決這個矛盾(《保衛黃河》)。這種矛盾的展示、激化、解決正是其戲劇性所在。

《黃河大合唱》作為一部“大合唱”。所謂“大合唱”就是“康塔塔”(cantata),是歐洲巴羅克時期重要的聲樂體裁。“康塔塔”雖然不具有歌劇那麼完整的故事情節,但戲劇性還是存在的。《黃河大合唱》作為一部中國的“康塔塔”,也具有這種戲劇性。《黃河大合唱》一共八個樂章,每一章節,都是通過朗誦和樂隊為背景串聯起來。雖然每個樂章在從表現形式、藝術形象、思想内容都各有側重或有所不同,但是整個作品貫穿着一個主題思想,這就是“抗日救亡”,同時也歌頌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

樂章簡介

《黃河船夫曲》(混聲合唱,原稿為男聲合唱)此曲吸取民間勞動歌曲尤其是船夫号子的音調素材,運用動機式的主題核心貫穿發展手法和領合呼應的演唱形式,引子和第一部分描繪了船夫們與風浪搏戰的動人場面;第二部分以原有主題核心拉寬節奏,放慢速度,表現人們登上河岸時的樂觀情緒;尾聲又以快速有力的動機進行,由強漸弱,由近到遠,表示中國人民的鬥争仍在艱苦頑強地繼續……。

《黃河頌》(男高音或男中音獨唱)音樂壯闊、熱情、深切。第一段唱黃河的雄姿,第二段贊五千年文化,第三段頌民族精神的發揚。

《黃河之水天上來》(配樂詩朗誦,三弦伴奏)吸取了《義勇軍進行曲》和《滿江紅》的音調材料,痛訴民族的災難,歌頌時代的英雄。音樂會上往往略去此段。

《黃水謠》(女聲二部合唱,原稿為齊唱)這是一首歌謠式的三段體歌曲。第一段抒情而深切,中段是悲痛的呻吟,第三段情緒更為凄涼,訴叙日本侵略者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

《河邊對口曲》(男聲二重唱及混聲合唱,原稿是男聲對唱)采用樂段反複的結構形式,吸取山西民歌音調,并借用鑼鼓伴奏的某些手法,形象地叙述了流亡群衆的悲慘遭遇,顯示了“打回老家去”的鬥争決心。

《黃河怨》(女高音獨唱,音樂會上常按修訂稿加入女聲三部伴唱)運用大小調和變化節拍,以悲慘纏綿的音調,唱出了被壓迫、被侮辱的淪陷區婦女的痛苦哀怨。

《保衛黃河》(輪唱)成功地運用卡農手法,表現了中國人民奮起鬥争的英雄形象,襯詞“龍格龍格龍格龍”的加入則别具風格。

《怒吼吧,黃河》(混聲合唱)運用主調與複調的混合寫法,以号角性、戰鬥性的音調,象征東方巨人為最後勝利發出呐喊,具有強烈的感人力量。

結構分析

第一樂章

《黃河船夫曲》采用了勞動号子的音調素材,展現了烏雲滿天,驚濤拍岸,船夫與暴風雨奮力拼搏的生動形象.表現了華夏子孫吃苦耐勞和一定能到達勝利彼岸的優秀品質。九曲黃河上船大粗礦的号子以領唱、合唱的形式塑造出來,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和藝術感染力。這一樂章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描繪了船夫們與風浪搏擊的場面,音樂充滿戰鬥的力量;第二部分是根據開始的主題旋律,拉寬了節奏、放慢了速度,表現船夫們穿過了急流、靠近了河岸的那種欣慰,這表明,中國人民盡管處在艱難抗戰之中,但已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第三部分,音樂又回到了樂章開始的速度上,但又由強漸弱,由近到遠。

這一樂章通過黃河船夫與急浪、險灘的搏鬥,象征着中國人民與日本帝國主義日趨激烈的民族矛盾。作為大合唱的第一樂章,《黃河船夫曲》給人們展示了這一可歌可泣的史詩的第一幕。

第二樂章

男高音獨唱《黃河頌》是一首以黃河象征祖國的熱情頌歌,充滿了搏大、豪放的情懷。第一部分以平穩的節奏、寬廣的氣息歌唱了黃河的雄姿。第二部分以熱情、奔放的旋律贊美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熱情激昂地頌揚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

第三樂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是一個配樂詩朗誦。原來是由三弦伴奏,後來改為由琵琶伴奏。這個樂章,冼星海吸取了《義勇軍進行曲》《滿江紅》的音調素材, 講述了民族的災難,也歌頌了民族的英雄。是詩人進一步對黃河、對中華民族的贊美。同時也暗示着黃河或者說是中華民族将面臨一場劫難。但遺憾的是,人們今天在音樂會上很難聽到這一樂章了,因為考慮到演出效果,它常常被省略!

第四樂章

民謠風格的抒情叙事曲《黃水謠》,樸素的音調優美而又平易動人:第一部分描寫了奔流不息的黃河之水和中華兒女美好安甯的和平生活。第二部分主題深沉、痛苦,描寫了日寇侵略後妻離子散天各一方的悲慘情景。音樂在低沉的情緒中結束,使人久久難忘。

《黃水謠》,是女聲二部合唱。這是一首民謠體的三段體歌曲,其曲調非常優美動人,把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祖國的無限深情表達得淋漓盡緻。第一段展現出黃河兩岸人民安甯、平靜的生活,音樂十分流暢,也顯得十分祥和。中段情緒急轉直下,“自從鬼子來,百姓遭了殃……”。這一段表現日寇入侵中國,踐踏祖國的大好河山,中國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第三段是第一樂段的再現,但在情感上則變得壓抑和悲涼。這一樂章是全曲中的一個轉折點,整個作品的悲劇性和戲劇的矛盾就此展開。

第五樂章

《河邊對口曲》如民間小曲般親切而富于鄉土氣息,通過叙事般的對唱形式,手法簡練,效果甚佳,描摹了國土淪喪後日寇鐵蹄下人民的悲慘遭遇。

《河邊對口曲》,是一個男聲二重唱及混聲合唱。采用了樂段反複的民間音樂結構形式,音樂吸取了山西民歌的音調,采用鑼鼓伴奏的方法。整個樂章是兩個流亡者的對話。這裡作者借兩個流亡者的對話,講述了全國廣大流民、颠沛流離、背井離鄉的悲慘遭遇。引出合唱發出“打回老家去”的呐喊。

第六樂章

《黃河怨》以低沉凄慘、悲痛欲絕的音調,哭訴了一個遭受日寇蹂躏、失去丈夫孩子、留下“把血債清算”的遺願而投入滾滾黃河懷抱的婦女的深仇大恨。齊唱、輪唱《保衛黃河》表現了遊擊健兒的英勇氣概,是一有人民戰争壯闊場面的戰鬥進行曲。“龍格龍格龍格龍”的襯詞此起彼伏,波瀾壯闊的宏偉場面和樂觀主義的民族精神躍然眼前。

《黃河怨》,是一首女聲獨唱。用悲慘纏綿的音調唱出被壓迫、被侮辱的淪陷區婦女的痛苦的哀怨。這一段是一個絕望的婦女的内心獨白。這個婦女的丈夫流離失所,不隻去向,她的兒子也被日本鬼子殺死了,自己又被鬼子給糟蹋了,最後不得不跳入黃河母親懷抱自殺而死。作者之所以有這樣一個構思,就是想通過一個婦女的死來激發全國人民的鬥志。在整個《黃河大合唱》中,這是戲劇性最強的一段,作為一首獨唱歌曲,技巧性非常強,是檢驗女高音的“試金石”。

第七樂章

《保衛黃河》,是一首輪唱、合唱歌曲,是人們最熟悉的一首。這裡采用了“卡農”的複調手法,給人一種此起彼伏、群情激奮、萬馬奔騰的藝術效果。首先是二部輪唱、然後是三部輪唱,并穿插了“龍格龍”的襯詞,增強了音樂的氣氛,使人感覺到抗日的力量不斷發展壯大和勢不可擋。

第八樂章

混聲合唱《怒吼吧,黃河》是整部大合唱的終曲,也是全曲的高潮。前面出現過的幾個重要基本主題得到了綜合的展現,憤怒的情緒、戰鬥的号角、堅定的節奏、豐滿的合唱以宏偉的氣勢使音樂達到了最高潮,作品在樂隊全奏和八聲部合唱氣吞山河的的澎湃波濤中結束。

《怒吼吧黃河》是一個混聲合唱歌曲,它是整個作品的主題思想的概括和升華,也像是一個回顧,用富于詩意和浪漫色彩的筆調,充分表達了中國人民終将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必勝信心。“黃河在怒吼”、“揚子江在怒吼”、“珠江在怒吼”描述了全民抗戰的戰争态勢。最後發出了“戰鬥的警号”,這一句被多次重複,整個音樂給人以巨大的号召力,無疑是向法西斯、侵略者的宣戰!

相關事記

中國大陸

1936年6月張光年(筆名光未然)被中共黨組織派到上海,積極聯絡上海文藝界人士,組織了“中國文藝者戰地工作團”。在上海大場的陶行知創辦的“上海工學團”結識了正在指揮排演《五月的鮮花》的音樂家冼星海。适逢上海各界籌備高爾基逝世周年紀念活動,張光年作詞《高爾基紀念歌》,冼星海為之譜曲,這是兩人的第一次合作。

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後,張光年回到武漢,創作了《贊美新中國》、《拓荒歌》等詩作,并由冼星海譜曲使這些歌曲在全國傳唱。

1938年夏,張光年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抗敵演劇第三隊總領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西北戰地宣傳工作視察員”,率領演劇三隊到陝北洛川為第二戰區演劇宣傳鼓動;

1938年11月1日,從壺口瀑布附近第一次渡過黃河到晉西、呂梁前線慰問演出;

1939年1月在抗日決死第二縱隊由于騎馬跌落摔斷了左臂,經中組部批準後送到延安二十裡鋪的和平醫院治傷。抵達延安後,已在延安的冼星海來醫院探視,兩人決定創作一部大合唱。張光年僅用5天時間在春節前就創作完成了四百多行的《黃河大合唱》全部詩句。演劇三隊為中共中央領導和機關幹部舉行的延安除夕文藝晚會上張光年朗誦了《黃河大合唱》全部詩句;

1939年3月26日至3月31日,冼星海僅僅用了6天時間為《黃河大合唱》完成譜曲;

1939年5月11日在延安慶祝魯藝成立周年晚會上首演,魯藝的樂隊伴奏,由邬析零指揮。會後,張光年率領演劇三隊告别延安;

1939年7月8日,周恩來在迎他從延安歸來的晚會上,聽了《黃河大合唱》之後十分振奮,親筆題詞:“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衆譜出呼聲!”

1940年1月起,《黃河大合唱》陸續在李淩和趙沨于重慶辦的刊物《新音樂》上以簡譜的形式全部發表;

1966年,文革時期由于光未然被打入“牛棚”,《黃河大合唱》歌詞被認為屬于“王明投降路線”,有人打算改詞演唱,但由于歌詞修改極不理想及周恩來指示“這是曆史,不要改了”,在相當長的時間,《黃河大合唱》處于隻奏曲不演唱的狀态,鋼琴協奏曲《黃河》便是在在這種情景中誕生的;

1975年,冼星海去世30周年,錢韻玲寫信給毛澤東希望可以演唱《黃河大合唱》,當時正好是鄧小平出來工作,就批下來了,用原詞唱《黃河大合唱》。

2019年4月13日,在《黃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紀念日,由陝西省委宣傳部、延安市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我和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紀念《黃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系列活動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舊址舉行。為了紀念《黃河大合唱》誕生80周年,來自世界各地《黃河大合唱》的愛好者共同組成了尋訪團,重走《黃河大合唱》的誕生之路。

2019年5月23日晚,在延安寶塔山下,“緻敬祖國暨紀念《黃河大合唱》創作80周年”音樂會盛大舉行,拉開了中央音樂學院·延安“5·23”音樂節的帷幕。

港台地區

1945年,台灣光複,《黃河大合唱》得以公演;

1949年,由于政治原因,《黃河大合唱》被禁唱;

1985年,中央樂團到香港演出《黃河大合唱》,有人聽後回台灣後打算要演,但由于當局不允許,後同意隻能演《黃河頌》和《黃水謠》兩段;

1989年,杜黑從嚴良堃處拿到《黃河大合唱》總譜,到了1989年7月1日,在台北演出了完本的“黃河”,演了兩場,非常轟動。也引起來台灣媒體的争論,後來時任國民黨秘書長的宋楚瑜出面說話了:隻要是把個别詞改了就好。于是就改了三個地方:“新中國已經破曉”改成“全中國已經破曉。”;“為國家當兵去,太行山上打遊擊”改成“為國家當兵去,大家齊心打遊擊。”;“全世界的勞動人民……”改成“全世界受苦的人們”;

1998年,宇宙光百人大合唱——“歌以載道”演出《黃河大合唱》,由孫越朗誦;

2010年,中華民國國防部舉辦抗日勝利65周年音樂會,《黃河大合唱》重新出現在台灣舞台。

2021年4月19日,由國家文物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央網信辦聯合制作的《紅色印記——百件革命文物的聲音檔案》第二季在中國之聲播出,《黃河大合唱》譜曲的延安手稿真迹在節目中罕見對外披露。

海外演出

1956年,在莫斯科舉辦的蘇中友好年活動中,在莫斯科音樂學院的大音樂廳用俄文唱了《黃河大合唱》。李德倫指揮,有莫斯科的樂隊、合唱隊和獨唱演員及中國留學生參加。

2019年9月 《黃河大合唱》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演奏。

歌曲影響

《黃河大合唱》;在抗戰烽火的洗禮下,迅速成長為中華兒女愛國救亡的号角;與此同時,以其所負載的精神力量和民族個性,在海外華人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線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同。而到了和平年代,它猶如一位戰功累累的元勳,繼續馳騁在國内外樂壇,成為中華民族傲人的藝術财富。

《黃河大合唱》一問世,就迅速在中國大地上傳唱,成為抗戰救亡的精神号角。并推動了團結抗日的形勢發展。首演時,樂隊隻有兩三把小提琴,二十來件民族樂器,低音弦樂器是用煤油桶制成,打擊樂器有臉盆、大把的勺子放在搪瓷缸子裡搖晃選成效果……這支原始的樂隊烘托着40多位勢血青年放聲高唱,《黃河大合唱》從此傳遍了延安,傳遍了中國,飛向了世界,此起彼伏,回響不絕,震撼人心,經久不衰。毛主席看了演出後,特别高興,站起來使勁鼓掌,連聲說:“好!好!好!”周總理也為冼星海題詞:“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衆譜出心聲!”

此後的數十年來《黃河大合唱》一直作為正義力量的象征,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以其穿越時空的巨大魅力,在炎黃子孫中永遠傳唱!

版本信息

第一版:是“延安版本”,冼星海在延安用簡譜寫的。因為當時延安條件非常艱苦,要組成一個真正的管弦樂隊是不可能的。當時隻有幾把小提琴,剩下的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吉他、口琴之類的樂器,大多數人都不能識五線譜,所以就用簡譜。

第二版:是“蘇聯版本”、冼星海在前蘇聯重新配器的一個版本,在主旋律及聲部上也作了一些調整。

第三版:是“上海樂團版本”,李煥之1987年根據冼星海的“蘇聯版本”為上海樂團改編的一個版本。

第四版:是“中央樂團版本”,1975年嚴良堃等人根據冼星海的延安版本重新配器的版本,這個版本影響最大,傳播最廣,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這個版本。此版本前面采用1939年的原稿,同時将1975年紀念聶耳逝世四十周年、冼星海逝世三十周年音樂會上中央樂團演出譜中的一、四、六、八樂章收在這裡。

第五版:是鋼琴伴奏版本,這個版本是由瞿維來編訂的,主要是為演出方便而改編的。

上一篇:新倩女幽魂

下一篇:夏日狂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