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

黃仁勳

繪圖芯片公司NVIDIA的主席兼行政總裁
黃仁勳(英文名:Jen-HsunHuang,1963年2月17日-),華裔美國人,繪圖芯片公司NVIDIA的創立人之一,現為該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1]黃仁勳于1963年2月17在台灣台北出生,1972年與家人遷往泰國,及後被送往美國肯塔基州一間基督教學校就讀,完成課程後遷往俄勒岡州,15歲時參加美國乒乓球公開賽,在青年組雙打賽事中奪得季軍。1984年于俄勒岡州大學取得電機工程學位,其後在斯坦福大學取得碩士學位。2001年黃仁勳在《财富》“40歲以下最富40人”排名第12位,位列在籃球明星喬丹之前。黃仁勳為人不張揚,國内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傑出華人的成功之路。其實他的成績已經足夠與王安、王嘉廉和楊緻遠等華人IT精英并駕齊驅。同時在用戶口中,他也經常被親切的叫作“老黃”。
    中文名:黃仁勳 别名:老黃 民族:漢族 畢業院校:斯坦福大學 (碩士研究生) 主要成就:參與創建NVIDIA 英文名:Jen-Hsun Huang 出生地:台灣省台北市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3年2月17日 職業:NVIDIA聯合創始人/CEO 語言:英語;漢語 祖籍:青田山口大安村 職務:NVIDIA企業CEO

人物經曆

台北出生

黃仁勳于1963年2月17在中國台灣省台北市出生,1972年與家人遷往美國,後來被送往美國肯塔基州一間基督教學校就讀,完成課程後遷往俄勒岡州。15歲時參加美國乒乓球公開賽,在青年組雙打賽事中奪得季軍。

1984年于俄勒岡州立大學取得電氣工程學位,其後在斯坦福大學取得碩士學位。

黃仁勳曾在AMD(1983年-1985年)及LSI Logic(1985年-1993年)工作。

1993年創立NVIDIA。黃仁勳是圈子裡有名的工作狂,他曾經解釋自己為何如此狂熱:為了我們的孩子們,讓他們的将來更好一些。

回顧黃仁勳的曆史,總覺得這個答案另有原因——他的童年頗為坎坷。

美國求學

黃仁勳是幼童留美。9歲那年和比自己大一歲的哥哥,被父親送到了華盛頓州的舅舅家。據他說,當工程師的父親這樣做,主要是出于教育考慮。

到美國後,舅舅家經濟非常困難,很快把小哥倆送到了肯塔基州的一所鄉村寄宿學校。黃仁勳後來回憶說:這個學校其實更像一所少年教養院,每個孩子都有刀.而同學更是全身刺青。

多年以後,黃仁勳回憶起這段生活時承認,自己也參與了許多淘氣活動,比如爬牆上樹、偷吃東西甚至抽煙。但“這危險的一課”并沒有讓自己變壞,反而學會了堅強和适應環境,他認為這對自己的一生都有好處。

面向全球

幸好這樣的生活隻持續了兩年,黃仁勳的父母就來到了美國,他也得以進入正規學校讀書。似乎是中國人的專利,黃仁勳的成績非常優異,并且在乒乓球上顯示了過人的天賦,讓他幾乎成為職業選手,而他個人的最好成績則是全美雙打第三名。

但黃仁勳說,因為自己“更熱愛技術”,所以在高中聯考後就立即從愛好中抽身出來,進入俄勒岡州立大學的電子專業讀書,這年他16歲。在大學時他的職業規劃就是宏大的,他立志要成為全球的圖形皇帝。

NVIDIA公司的創始人黃仁勳先生是一位極具個性的科技大佬,每年的台北電腦展他都會拿出一些有趣的東西。

矽谷之路

黃仁勳講中文很有意思,嚴格意義上講他不太會說中文。在别人講的時候,他總是很努力地側耳細聽。然後,他會作出簡單的回答。不過僅僅幾句話之後,他就仿佛洩了氣一般,臉上浮起不好意思的笑容,接着開始講流利的英語。同時很抱歉地說,自己的中文實在是不到家。但當你已經把他當成一個老外的時候,他卻又會講出幾句中文。

如果說語言是一種文化标志,從這個角度去看黃仁勳可能會了解到,他在本質上更是一個美國人。那麼,對于一個1983年大學電子專業畢業的美國青年,他最好的或者說是必然的選擇,顯然是去矽谷。那時候的矽谷,英特爾和AMD還僅僅是衆星璀璨的半導體公司中的兩個小字輩,而微軟也才剛剛把自己的MS-DOS賣給IBM,遠遠還沒有顯出明星像。而王安的電腦公司則如日中天,為華人青年樹立了一個榜樣。

不過,黃仁勳直到10年後才創辦自己的公司。黃仁勳對他的妻子Lori曾經承諾,自己一定在30歲的時候擁有自己的公司。

黃仁勳矽谷之路的第一步,是加盟AMD公司并成為一名芯片設計師,這為他後來創辦NVIDIA打下了最初的技術基礎。兩年之後,他跳槽到LSI Logic。這也是一家芯片公司,但主打業務并不是CPU,而比較傾向于芯片的圖形處理。不過在當時無論是CPU還是圖形芯片,都沒有出現如今天這樣一兩家企業壟斷市場的局面,而是群雄逐鹿的格局。與格局相對明朗的行業相比,在這類創業型的公司裡,更容易學會如何把握機會,也更容易嘗到何為失敗。

在LSI Logic的另一件事情對黃仁勳也很有意義,他在設計部門呆了兩年後就要求調到銷售部門,并最終成為集成芯片(類似于今天的SOC,即一塊芯片上集成多重功能)部門的總經理。

對于這一轉變,黃仁勳說:“從工程部轉到銷售部,這是我曾經作出的最佳職業選擇,我逐漸學會了産品的設計開發如何與市場結合。因為我意識到,消費者并不關心你從哪家商學院畢業,他們隻關心一件事,你的産品對他有什麼好處。”

新聞資料

NVIDIA公司的創始人黃仁勳先生是一位極具個性的科技大佬,每年的台北電腦展他都會拿出一些有趣的東西。在COMPUTEX 2013開幕的第一天,黃仁勳先生接受了亞太媒體的群訪。基于雲端的虛拟化技術以及多屏遊戲分享是他這次内容介紹的重點。

職業道路

1992年底,兩位曾經在SUN工作過的技術人員克裡斯和普雷艾姆把黃仁勳拉進NVIDIA的創業團隊。因為既有技術背景又懂銷售和管理,黃仁勳被推舉擔任總裁兼CEO,這兩個職務他一直擔任至今。而他上班的第一天則是1993年的2月17日,是他30歲的生日,也正好兌現了他對妻子的承諾。

一個有趣的插曲是,黃仁勳在創辦公司時曾經給一位Bay Area公司的分析師打電話,想聽聽對自己準備在圖形芯片領域創業的建議。這位叫喬恩的分析師後來回憶說:“當時黃仁勳還專門打電話,咨詢關于圖形芯片市場與未來的走勢,我告訴他,這個市場還沒起步且已經亂成一團了,現在已經有将近30家公司,你最好别幹這個。”

NVIDIA的第一次選擇,恰好反映了幾位創業者以往的技術經曆所給予他們的影響——喜歡另辟蹊徑。他們選擇了當時并不被人看好的正方形成像技術;重視芯片的多功能性,因此選擇了集成遊戲手柄、聲卡等多重功能的思路。

但這款名為NV1的産品并不成功,而且花光了NVIDIA籌措來的第一筆投資,黃仁勳隻得勸非核心的員工離職,并許諾将來公司情況好轉了,再聘他們回來。公司的規模也從100多人一下子變成30多人。

在危難時刻,挽救黃仁勳的是世嘉公司的700萬美元訂金,這家日本遊戲機公司看好NVIDIA芯片對于遊戲的良好集成,請他們開發土星遊戲機的顯示芯片。不幸的是,由于繼續固執于正方形繪圖技術,NV2芯片還沒有開發完成就被世嘉放棄。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700萬美元幫助NVIDIA撐到了Win95時代的到來。

Win95時代的第一個驕子并不是黃仁勳,而是開發大名鼎鼎Voodoo顯卡的3DFX公司。但随着電腦圖形化時代的到來,顯示芯片成為PC系統中被注目的焦點,市場需求空前強烈。而在這個時間點上,諸多的圖形卡公司卻對微軟的D3D API接口不以為然,堅持各自開發自己的接口。

黃仁勳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果斷地決定全面支持微軟的接口。與此同時,他提出了和摩爾定律并稱的顯卡芯片領域的“黃氏定律”,即顯卡芯片每6個月性能提升一倍。

找對了方向的黃仁勳,在沉默了近3年之後推出了NV3,即Riva 128,并大膽采用當時仍處于試驗階段的AGP概念。而不久後的Riva 128zx,則是國人都非常熟悉的“小影霸”。并且,報據黃氏定律,他在1998年秋和1999年2月分别推出了TNT和TNT2,從此一舉占據了顯卡芯片市場的主流位置,把所有的競争對手都擠到邊緣領域。同樣在6個月後,1999年底,黃仁勳又出人意料地推出全新架構的顯示芯片。即GeForce256,率先将顯示芯片業帶入GPU時代。

從推出GPU概念開始,在此期間雖然經過若幹次起伏,但時至今日,黃仁勳仍一直扮演顯卡芯片的領跑者角色并從未掉隊。

說到這其中的感受,他又對記者引用了自己打乒乓球的心得:“你要分析對手,還要分析自己。同時,每一天的遊戲規則都不一樣,你還要分析你目前這個位置的優缺點是什麼,你競争對手的缺點是什麼,你要保護增強你的優勢,攻擊對方的弱點。”

很久以來,人們都預測CPU的發展會取代GPU這一專用的圖形硬件,就如同許多被CPU取代的專用功能--從硬件漢卡到硬件聲卡。

那麼,NVIDIA會從一家圖形芯片公司變成CPU公司嗎?

對于這一問題,他并沒有否認這種猜想,隻是含蓄地說:“一個公司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要應對市場上一些變化來調整自己。英特爾一開始隻是生産存儲器的公司。NVIDIA現在的産品是GPU,将來完全有可能根據客戶的需要來調整自己的産品。”

年少有為

1983年,黃仁勳20歲,還在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工程實驗室做普通工程師的他就“大言不慚”地對第一位女朋友Lori許諾,自己會在30歲的時候擁有一家自己的公司。不久之後,Lori成了他的妻子。而黃仁勳在自己30歲生日之前的一個多月,與兩位志同道合的工程師一起成立了英偉達(NVIDIA),為了兌現自己的諾言,他還有意将第一天上班的日子定在了生日那天。

1999年,英偉達推出了全球第一個圖形處理器(GPU);此後,GPU成為計算機中獨立于CPU(中央處理器)的另一個重要的計算單元。第二年,在公司推出第二代GPU的時候,黃仁勳又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黃氏定律”:英偉達的核心戰略就是産品每6個月升級一次,功能翻一番。而在當時業界已經有了另一個更著名的定律,那就是由英特爾公司創始人摩爾創立的“摩爾定律”:芯片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每隔18個月增加一倍,性能提升一倍。與“摩爾定律”相比,“黃氏定律”的技術更新速度快了2倍。

他的“大嘴”又一次得到了驗證:此後,英偉達持續不斷地推出更高性能的GPU,逐漸擊敗了衆多競争對手,成為視覺計算領域的NO.1,而黃仁勳也成了矽谷最年輕的億萬富翁。

如今,英偉達已經成長為一家34億美元營收、73億美元市值的“大”公司,而黃仁勳說起話來仍然是口無遮攔,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他絲毫不講究大公司所謂的公關策略,也不怕由此激怒比自己強大很多倍的競争對手。2007年4月的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上,英特爾公司副總裁基辛格宣布英特爾即将推出CPU與GPU相融合的Larrabee架構,并宣稱顯卡将在兩三年内消失。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黃仁勳嗤之以鼻,并在不久之後的英偉達分析師大會上發表長時間的演講,将英特爾的這個計劃“定義”為笑話。“即使英特爾能夠在2010年将圖形計算能力提高10倍,仍然無法與目前英偉達的産品相匹敵。”他對自己的領域始終充滿信心。

人物生活

小時候,他的乒乓球打得相當不錯。13歲的時候,他第一次參加美國乒乓球錦标賽,結果輸得一塌糊塗。回去之後他不停地反思,發現自己輸在不專注上面:剛到拉斯維加斯的他被城市的美景所吸引,在比賽前一天晚上仍然在商業街上閑逛。此後,他開始以專注的态度對待乒乓球,結果在兩年後獲得了美國乒乓球公開賽的雙打第三名。

創業之後的他對于工作也是非常的專注。在他看來,工作(Work)是一個不正确的詞。他每天早上6點15分起床,鍛煉一個小時之後開始吃早飯,然後去上班,一直工作到晚上才回到家裡。陪家人吃完晚飯之後,他會接着工作,直到累得不行了才去睡覺。他很少打高爾夫,也很少跟朋友出去玩,下班後基本上都待在家裡,仍然在“玩”。在他的兩個孩子上大學之前,他的家到了晚上會是這樣的場景:4個人每個人抱着一台筆記本電腦做自己的工作,雖然都在家裡,有事通過電子郵件來溝通。他也一直非常“享受”這種生活狀态,“我每天就做四件事情:工作、思考、幫助别人、創造新的東西”。

10年之後,他希望英偉達走向何方?“我希望我們的員工能夠像孩子一樣去看待這個世界,這樣十年後我們還是能夠像現在這麼有創新,有創意。”

财富排名

2020年4月7日,黃仁勳以47億美元财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361位。

2020年,黃仁勳以98億美元财富位列《2020福布斯美國富豪榜》第51位。

2020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排名第51位,财富值98億美元。

2021年4月,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發布,黃仁勳以118億美元财富位列榜單第186名。

2021年11月,入選《福布斯中國·北美華人精英TOP60》。

相關事件

媒體報道稱英偉達線上發布會,視頻演講中的黃仁勳并非真人,而是通過AI合成的特效“空氣”。對此,英偉達發言人表示,在1小時48分鐘的視頻中,絕大多數為真人出鏡,隻有14秒為了展示3D仿真模拟平台的技術,而讓特效制作的“黃仁勳”出場。

經典語錄

“PC用戶都需要平闆電腦”

“Android平闆3年内将擊敗iPad”

“PC魔力已失亟需新式人機交互”

“與英特爾競争CPU無法平等”

上一篇:大野愛果

下一篇:金敏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