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園

鳌園

旅遊景點
鳌園是廈門嘉庚公園内的公園,位于福建省廈門集美學村東南角海濱。鳌園分門廊、集美解放紀念碑和陳嘉庚先生陵墓三個部分。進入園内就是一條長50米的門廊,兩廂牆上镌刻着40幅古今曆史人物的青石浮雕,立體化連環雕像,許多人物千姿百态,形象生動。且能雕出喜、怒、哀、樂的各種表情,漫卷的紅旗,薄如紙片,高舉的幹戈,細如筆箸,真是巧奪天工,人間奇迹。園中央矗立着“集美解放紀念碑”,正面是毛澤東主席的題詞,背面是陳嘉庚先生親自撰寫的碑文。
    中文名:鳌園 外文名:Kah Kee Park 地理位置:廈門市集美區集美學村東南角海濱 氣候條件: 開放時間:周二-周日:9:00-17:00,周一閉館 門票價格:嘉庚公園門票30元已包含 占地面積:8990平方米 著名景點:集美解放紀念碑、門廊 建造人物:陳嘉庚 所在地:福建省廈門市

簡介

鳌園聞名遐迩,位于廈門市集美學村的東南之濱,三面臨海,西接陸地,像一朵潔白的睡蓮仰卧在水面上。鳌園原為一座小島,形狀似龜,島上有一媽祖廟,故亦稱鳌頭宮。數百年來,集美村民、漁民常到此歇息、祈求平安。抗日戰争期間,該廟和集美學村一起毀于日軍炮火。

1950年,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回國,定居故鄉,親自謀劃集美學村建設與發展。為不占良田,他精心組織工匠,将小島擴建成園。鳌園于1951年9月動工興建。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集美解放紀念碑”碑文。1961年8月,陳嘉庚先生不幸在北京病逝,中央人民政府遵照其遺願,特派專列護送靈柩回集美鳌園。至此,鳌園工程竣工,曆時10年。

鳌園占地逾9000平方米,由門廊、集美解放紀念碑、陳嘉庚墓和四周石雕圍牆組成,鳥瞰呈繁體字“圖”字形。鳌園依圖而建,圖文并茂,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藝術、教育為一體是陳嘉庚先生“寓教于遊、寓教于樂”理念的體現。鳌園是一座博物大觀園,是一部融彙古今中外于一爐的大百科全書,。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區景點

門廊

門廊,長50米,中式庑廊,四向通透,兩壁鑲嵌58幅曆史人物故事的青石镂雕,是鳌園653幅石雕的精華。門廊外的圍牆,有各種石雕291幅,其中浮雕229幅,沉雕42幅,影雕20幅。此外,還有全國各界名人名流名家的書法楹聯題刻,真草隸篆行各種書體均有,書法上乘,刻藝精湛,是福建石雕藝術的魂寶。

集美解放紀念碑

集美解放紀念碑,位于園的中央。碑高28米,雄偉高聳,用花崗岩建成,碑身正面是鎏金的毛澤東手書:“集美解放紀念碑”七個大字,背面是陳嘉庚先生親手撰寫的碑文,計284字。碑基為13、10、8、3級四個台階,13級寓他的事業鼎盛的年月,10級為遇到困難的年月,8級為八年抗戰,3級為三年解放戰争。碑座石欄,刻着各種珍禽怪獸和奇花異草。碑座正面是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黨和國家領導人合影的浮雕。碑前為一座高7米,寬30米的照壁,中間刻“博物觀”三字,有12塊浮雕,浮雕中間嵌中國、福建省、台灣省三幅地圖,反映了陳先生期盼祖國統一的願望。 

紀念碑台基的底層是13級石階,階面較為寬闊,象征從1913年至1926年陳嘉庚公司順利發展處于鼎盛時期。集美學校也飛速發展,辦小學、師範、中學、水産航海學校、商校、農校和廈門大學,第二層是10級台階,階面較窄,象征1927年至1936年10年間陳嘉庚因受帝國主義财團的傾壓和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影響,企業收盤,集美、廈大兩校規模縮小,台基上面還有兩層碑座,由台基上八級石階,再上三級石階,眼前便是高聳入雲的紀念碑了。紀念碑的兩層碑座牆面上也嵌滿了石雕,正面第一層正中是共和國副主席李濟深的題詞。

李濟深題詞上面的三塊浮雕記錄了開國大典的盛況。右邊一塊為“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人民政府成立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門上升旗”,左邊一塊為“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人民政府成立朱總司令在北京天安門前閱兵”,中間一塊為“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九日人民政協籌委會全體常務委員在北京勤政殿門前合影”。

陳嘉庚陵墓

陳嘉庚陵墓,墓坐子向午,呈壽龜形,墓蓋用十三塊六角形的青鬥石鑲拼而成,光可鑒人。。墓圹為“風”字殼,圹的内側由15塊青鬥石浮雕鑲嵌,上雕陳嘉庚先生前半生經曆。周邊的石雕紀錄先生傾資興學、赤誠報國的一生。

墓圹形似馬蹄,周邊用15塊青石浮雕介紹先生前半生的重要經曆。“海地探物”、“扯取花生”、“削取海蚝”、“掘取地瓜”4幅是少年陳嘉庚勤勞生活的寫照。“搭船出洋”、“米商服務”、“回梓完婚”3幅,刻的是陳嘉庚第一次出洋學習經商及回故鄉完婚之事。“黃梨罐廠”、“栽黃梨園”、“栽樹膠園”、“熟米機廠”4幅表現陳嘉庚在新加坡的奮鬥業績。“福建保安會”一幅刻的是:1909年,陳嘉庚由友人林義順介紹認識了孫中山。最後3幅“辦集美學校”、“購三輪船”、“辦廈門大學”,表現陳嘉庚傾資興學的情況。墓圹周圍的石雕,可以說是陳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覽,它再現了這位愛國僑領傾資興學,赤誠報國的人生。陵前為長方形殿堂式拜亭。

陳嘉庚先生于1961年8月21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8歲。1988年,國務院把陳嘉庚陵墓列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區文化

高甲戲

本劇獲福建省第21屆戲劇會演一等獎,晉京參加建國五十周年優秀劇目獻禮演出。

宋遼戰争,兩狼山楊家将全軍覆沒,老令公撞碑殉節,禦賜金刀流落遼邦。宋天子下令楊家戰遼奪刀。佘太君為避戰禍,令楊八姐獨闖遼邦待機盜刀。蕭太後伏虎林秋獵選才,竟選中射虎救駕女扮男裝的楊八姐為宮帳護衛長。當她洞察八姐盜刀之舉,金刀是留?是還?更令心焦的是,愛女誤墜情網,國事家事如何決斷?一把金刀牽動着宋遼的安危,集結着一代巾帼的愛與恨、情與仇。當飽經戰亂之苦的佘太後與蕭太後相遇邊關時,雖積怨未消,但同吐“銷戈鑄天下,祈天降吉祥”的心聲。

歌仔戲

白鹭女神:無場次神話歌仔戲

本劇以廈門的民間傳說為依據而創作的,主要講述了聖潔多情的白鹭,被萬石公子優美的琴聲吸引,結為知音。蛇妖趁機作亂,騙走了白鹭身上象征生命的七彩翎。白鹭流血不止,斑斑血迹化成熾烈的鳳凰樹,染紅了鹭江……天地垂憐,封之為“白鹭女神”,無名小島從此被命名為“鹭島”。

陳嘉庚簡介

19世紀末,中華大地處于被列強瓜分的極端危險之中,國勢衰頹,民不聊生。陳嘉庚就是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出現的一位傑出的華僑實業家、教育事業家、社會活動家。

1874年10月,陳嘉庚出生于福建省同安縣集美社。父親陳杞柏于19世紀70年代南渡新加坡,開設米店兼營地産等,是福建幫的領袖之一。1890年,陳嘉庚應父召,前往新加坡學商。家鄉的貧窮落後和異國的快速發展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青年陳嘉庚暗下決心要為家鄉的進步盡力。

陳嘉庚是一位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使命感的人。海峽殖民地工業起步時,他即參與其中,從種植業、制造業到航運業、商業貿易都廣為涉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發現戰争年代,菠蘿罐頭已成奢侈品,而社會對橡膠的需求卻大大增加,于是果斷地将菠蘿罐頭廠和米廠改為橡膠制品廠,專營橡膠業,從原材料種植到生膠加工、橡膠産品制造等,實現了橡膠經營從單一的農業墾殖到兼有工業、制造業的飛躍;并首創不通過洋行而直接與歐美商家交易,打破英國資本在橡膠業上的壟斷,率先實現橡膠的種植、生産、銷售一條龍,被譽為“橡膠大王”。至1925年,陳嘉庚擁有資産1200萬叻币。陳嘉庚公司在世界各地有100多家分行,在45個國家設有49個代理處,員工最多時有3萬多人。

在締造企業王國的同時,陳嘉庚還奇迹般地締造了教育王國。早在1894年,20歲的陳嘉庚就出資2000銀元在家鄉創辦了“惕齋學塾”,這是陳嘉庚捐資興學的開端。辛亥革命的成功和民國的創立極大地鼓舞了陳嘉庚。他以高度的國民自覺“思欲盡國民份子之天職”,從1913年創辦集美小學起,他幾乎每兩三年就有新的辦學舉措,十餘年間就形成了包括幼稚園、小學、中學、女子師範、幼稚師範、水産、商科、農林部、國專部等在内完整的教育體系。1923年,孫中山大元帥府特批集美學校為“永久和平學村”。1921年,陳嘉庚在與集美學村一水相隔的廈門建起了全球第一座華僑創辦的大學——廈門大學。他斥巨資延聘名師,增添教學設備,設文、理、法、商、教育,五院17個系,使其成為當時全國院系最齊全的五所大學之一。據統計,陳嘉庚一生在國内外創辦和資助的學校達118所,用于教育事業的金錢超過1億美元。

在短短的十幾年間,在基礎極差、地處邊緣的閩南地區,創辦了高水準的學村和大學,這就是陳嘉庚的眼界和辦事氣魄。但陳嘉庚付出的代價是沉重的。由于在制造業和商業貿易方面的巨大成功直接傷害了殖民經濟的利益,陳嘉庚公司備受外國資本打壓;濟南慘案爆發後,陳嘉庚領導華僑抵制日貨,因而招緻日本人的報複;1929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危機極大地打擊了東南亞華僑的經濟實力,面對這重重難關,陳嘉庚公司每況愈下。在企業瀕臨收盤時,一家英國銀行願意資助陳嘉庚的企業,條件是陳嘉庚必須停止資助廈門大學和集美學校。陳嘉庚認為企業破産可以再辦,但學校停辦不僅影響一代學生,對社會的危害也很大,他毅然決定:“企業可以收盤,學校絕不能停辦!”1934年,陳嘉庚将企業收盤。1937年,考慮到“廈集兩校雖可維持現狀,然無進展希望”,為“免誤及青年”,集中力量發展集美學校,陳嘉庚無條件将廈門大學獻給政府。

從傾資興學到毀家興學,陳嘉庚走過了極其艱難、坎坷的道路,經曆了極其痛苦的抉擇。

1928年,濟南慘案爆發,陳嘉庚發起成立“山東慘禍籌赈會”,親任會長,他領導籌款救濟難民、抵制日貨等。首次介入華僑抗日領導層,陳嘉庚非凡的領導才能赢得了華僑社會的充分肯定。及至抗日戰争全面爆發,陳嘉庚的勇于擔當,敢發人所不敢發、敢言人所不敢言,敢為人所不敢為,使他水到渠成地被擁戴為超越地域、血緣、幫派的領袖,成為南洋華僑籌赈祖國難民總會主席。他領導東南亞1000餘萬華僑,展開了聲勢浩大、持續多年的抗日籌赈運動。從1938年至1942年,南僑抗日義捐達5億國币,認購救國公債2億5千萬元,捐獻飛機217架,坦克27輛,救護車1000多輛。

1938年秋,中國沿海各港口和交通要道相繼被日寇侵占,陳嘉庚應國民政府的請求,以南僑總會的名義招募3200多名華僑汽車司機和修理工,投身祖國抗日前線。

1941年底,太平洋戰争爆發,英殖民政府首次授權華僑代表主持抗日工作。陳嘉庚臨危受命,領導新加坡華僑抗敵動員總會,為維持新加坡的治安、建設戰備防禦工事,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

1942年,日軍壓境,陳嘉庚堅持領導華僑抗敵總會的工作,直到最後關頭,經多方催促,才剃須改裝避難印尼。他随身攜帶劇毒藥品,随時準備以身殉國。面對日寇的通緝,他以大無畏的精神,憑着驚人的記憶力,從容淡定地寫下了30萬字的《南僑回憶錄》。

1945年,抗戰勝利,陳嘉庚離開印尼,重返新加坡。重慶社會各界隆重舉行“陳嘉庚先生安全慶祝大會”。于右任、郭沫若、黃炎培、柳亞子、陶行知、沈鈞儒、李公樸、羅隆基、史良等各界人士出席大會。遠在延安的毛澤東送來賀辭“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這成為對陳嘉庚的曆史性評價。

1949年1月,毛澤東緻電陳嘉庚,誠邀其回國參加新政協和開國大典。5月,陳嘉庚回國參會并視察各地,新中國全民振奮、百廢待舉的景象激勵着他。1950年,他最後一次南渡新加坡,安頓好家人,處理好相關事務,于當年5月告别生活了60年的新加坡回中國定居。中央政府給予華僑首席代表陳嘉庚以極大的信任,任命他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華東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全國僑聯主席、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等重要職務。陳嘉庚不辱使命,為共和國的政權建設和經濟、文化建設,為新中國僑務政策的制定與完善做出了旁人難以替代的特殊貢獻。

在積極履行參政、議政職責的同時,陳嘉庚在家鄉又一次掀起興學高潮。他向海外親友募集巨款,親自主持廈門大學和集美學村校舍及相關生活、文化設施的修複和擴建,總計面積近30萬平方米。他借助自己特殊的身份,為家鄉建設、百姓福祉上書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他的多方努力下,福建建成了鷹廈鐵路,結束了福建沒有出省鐵路的曆史,為福建省的經濟建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陳嘉庚還主持建設了全球第一座華僑博物院、集美鳌園等,為後人留下了獨特的文化景觀。

1958年,陳嘉庚罹患鱗狀上皮癌,國家衛生部組織專家為其會診治療。病情一有好轉,他又奔忙在集美學校、廈門大學、華僑博物院的建設工地上。1960年,陳嘉庚病情惡化,再度赴京治療。周恩來總理多次親往探望。1961年8月12日零時十五分,陳嘉庚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1961年8月15日上午,在北京中山堂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大會。周恩來總理主持了共和國成立以來最隆重的公祭,陪祭人有朱德委員長、陳毅副總理等13人,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廖承志緻悼詞,公祭結束後,由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領先執绋,在哀樂聲中護送靈柩上靈車,并用專列運送廈門。8月20日,靈柩運抵廈門,中共福建省委書記林一心、副省長梁靈光、中國僑務委員會副主任莊希泉與集美師生及各界人士近萬人,将靈柩送往集美鳌園墓地安葬。陳嘉庚逝世的消息傳到海外,新加坡、印尼、緬甸等地華社紛紛舉行追悼大會,追悼這位世紀偉人。

為了紀念和表彰陳嘉庚的傑出貢獻,1990年3月11日,國際小行星中心将中國科學院在紫金山天文台發現的第2963号小行星命名為“陳嘉庚星”。他的名字連同“陳嘉庚星”永載史冊,遨遊太空,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

交通信息

前往鳌園遊覽可從廈門第一碼頭、火車站乘坐廈門BRT快速公交快一路到達嘉庚體育館站下車,換乘L22路或921路到龍舟池站下車即可。或者從廈大或高崎火車站乘坐959路到龍舟池站。從廈門北站方向來的遊客,可乘坐929路到龍舟池站下車。

實用信息

适宜遊玩季節

鳌園位于集美學村東南角海濱。廈門氣候怡人,冬天不會太冷,夏天也不會太熱。到鳌園旅遊, 最好選在黃金周或是十月份左右,因為這段時間,人會比較多,在十月份,會有許多新到集美的學生慕名參觀,這樣會顯得相對熱鬧一點。不然,你會感覺不到一個大景區的氛圍。

住宿

鳌園處在集美學村靠東南邊,學村内有許多酒店旅館,住得好一點的話,就去集美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這算是集美最好的酒店了;一般的,在集美石鼓路(晚上那一帶相對熱鬧)那邊有許多酒店,價位标房約在150左右!

美食

推薦餐館——南海漁村,位于輪渡第一碼頭附近,廈門人比較喜歡在這裡吃,還有些外地遊客專門到這個店吃海鮮,也算是名聲在外了。推薦菜品:幹鍋魚(活魚幹燒,很香,微辣),海蛎煎(新鮮海蛎、雞蛋和澱粉放在一起炒,新鮮、清淡、肥嫩)。 

上一篇:南三島

下一篇:氤氲的意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