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相學

骨相學

教育學領域術語
亞裡士多德等古代哲學家認為,感情和情緒是由心髒支配的。随着時代的發展,人們已經清楚心理機能全由大腦支配。奧地科醫生弗蘭茨·約瑟夫·加爾(1758~1828)鑒于大腦的某個部位一旦受到損傷,那麼由那個部位支配的特有的生理機能就會産生障礙這種事實,認為大腦表層的各個部分分别負責支配着各種心理機能。[1]
  • 中文名:骨相學
  • 外文名:
  • 别名:
  • 起源:奧地科醫生弗蘭茨·約瑟夫·加爾
  • 發展:德國斯普茲哈姆作了進一步研究
  • 衰亡:群衆興趣急劇下降骨相學日益衰亡

起源

如果一個人的大腦的某個部分特别發達,那麼這個人的受那個部分支配的心理機能就相應地特别好。大腦的某個部分如果特别發達,那麼覆蓋其部分的那塊頭蓋骨就特别隆起。因此,如果調查一下頭蓋骨的形狀,就可以知道一個人的哪一種心理機能發達,甚至可以判斷他的性格、适應性、對宗教的态度和是否容易犯罪等。 加爾基于這種想法,于1796年把頭蓋骨表層分為27個部位,并且标明了各個部位負責支配的心理特性。這就是骨相學的起源。

發展傳播

合夥研究者,德國斯普茲哈姆(1776~1832)作了進一步研究,完善了其體系,把頭蓋骨區分為35個部位。但是,奧地利政府認為,這一學說暗示人們的命運是先天決定的,因而于1802年禁止在奧地利宣傳這一學說。因此,倆人就到歐洲各地旅行,宣傳自己的學說。後來,加爾在巴黎定居,而斯普茲哈姆則到英國和美國遊說。英國愛丁堡的喬治·庫姆、美國的O·S福勒等人支持并進一步發展了這一學說,于是骨相學便在世界上傳播開來。

衰亡

可是,許多地方都出現了對骨相學一知半解而自稱骨相學家的人和企圖利用骨相學賺錢的騙子。他們到各地旅行,招引男女老少,擺弄頭蓋骨的标本,進行講演,愚弄聽衆。另外,他們還給希望相骨相的人相頭骨,繪制性格圖,蔔算職業适應性、男女的八字和人生吉兇。骨相學大受歡迎,特别是從1840年到1850年大為流行,達到了最盛時期。但是,從那以後,群衆的興趣急劇下降,骨相學日益衰亡。在今天,人們認為骨相學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