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麟

馮德麟

清朝左路巡防營統領
馮德麟,字麟閣,遼甯省海城縣人,張作霖早年的對手。他幼年時代,家境貧窮,青年時投身綠林,馮德麟以強悍聞名鄉裡,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無所不幹。[1]
    本名:馮德麟 别名:馮玉麟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奉天府海城縣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性别:男 民族:漢族 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1868年 去世年月:1926年 職業:土匪、軍閥

人物簡介

馮德麟,,清同治七年(1868年)出生于遼甯省海城市溫香鄉達連村萬裡壕。

17歲就投身海城鄉勇、綠林的馮麟閣經過數年的闖蕩,已經将公正俠勇之名散播開來,遼西遼南各地的百姓都稱其為“團總”。而且馮麟閣出道早、團夥大、占地廣、講義氣,已經确定了綠林和鄉勇界前輩的地位。

張作霖最初與馮麟閣交往時,就對他充滿了崇敬之情。比張作霖大9歲的馮麟閣經常到張作霖所在的大車店入住,他見張作霖為人機靈、讨人喜歡,曾給他講過不少綠林好漢的故事。

1894年中日甲午戰争時,張作霖應募投清朝宋慶毅軍,清軍敗後,宋慶部隊撤回關裡,張作霖也從部隊脫離回到家中。可是重操舊業後他不得不面對貧困窘迫的生活,最後不得不投奔曾經給過他許多幻想的馮麟閣。後來,馮麟閣把他安排在手下董大虎的手下。雖然張作霖并沒有在董大虎手下太久,但與馮的交情卻從此開始。

在甲午戰争和庚子之亂之間東北幾乎沒有正式軍隊。一些地方鄉紳為了保護老百姓的安甯,聯名請示政府,申請招撫綠林豪客,成立遼河南路兩岸招撫局。當時被推舉為總練長的就是“年力精壯、性情俠邁”的馮麟閣。

馮德麟早年曾在縣衙充當衙役,因與綠林交往被解職。中日甲午戰争後,1900年爆發義和團運動,沙俄借機入侵我國東北。馮德麟趁社會動蕩不安、土匪蜂起之機,在遼陽界的高家坨子拉起“大團”, 聲稱“保境安民”。因其抗擊俄軍,很得民心,隊伍由百餘人發展到數百人,聲勢浩大。控制了遼河兩岸地區。

1901年被俄軍逮捕流放,後乘敵不備逃歸。1904年日俄戰争爆發,馮德麟率部參加日本人招募的“東亞義勇軍”,成為日本的别動隊,隊伍發展到數千人,不斷襲擊俄國軍隊。

1904年,東北大地又迎來除了甲午戰争、沙俄出兵鎮壓義和團運動之外的第三次浩劫——日俄戰争。這三年中,馮麟閣參加的僅針對俄國的大小戰役就有32起,特别在遼陽首山戰役。戰後,日本特獎賞他“寶星勳章”,并向清廷保薦他和他的隊伍可以為清廷所用。

1906年,馮德麟被清廷招撫,任巡防營統帶、後充任巡防營左路統領。辛亥革命後,袁世凱任總統,成立陸軍,将奉天巡防營改編為二十七師和二十八師,馮德麟被委任為二十八師師長。

1907年,按年齡為序,馬龍潭、吳俊升、孫烈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張作霖、張作相8人結拜為盟兄弟。

1916年,兄弟兩人的關系開始有了沖突。袁世凱撤銷帝制後,由他任命的奉天督軍段芝貴成為人們懲辦帝制禍首之一。張作霖提出,讓馮德麟和二十八師扮黑臉,和段芝貴正面沖突,自己扮白臉使暗勁逼他畏罪逃走。段芝貴被洗劫一空回京後,在袁世凱面前對馮德麟沒有一句好話,同時大贊張作霖。沒過多久,袁世凱就授張作霖奉天軍政實權,馮德麟被任命為軍務幫辦。

1917年6月,張勳緻電張作霖和馮德麟兩人進京,密謀複辟大事,但是張作霖敏銳地判斷出複辟勝算幾率太小了。馮德麟作為東北的全權總代表,帶着200個衛士進了北京支持複辟。

1917年,張勳複辟,馮德麟親自去北平贊助。張勳複辟失敗後,馮德麟在天津被段祺瑞所部逮捕。後在奉軍二十七師師長張作霖的周旋下,段祺瑞釋放了馮德麟,并任其為總統府高等侍從武官。後來,馮德麟回到奉天,任“三陵督統”,即為皇家看守東陵、北陵、永陵的大臣。

馮德麟下野之後,開始從事工商業建設,不但在北鎮創辦了中醫院,還成立了大冶鐵工廠,并且逐步引導兒子馮庸放棄高官,脫離軍界。馮德麟自從下野之後,沒有大事基本不去沈陽。但是一旦去沈陽見張作霖,必在長袍馬褂的袖子中藏一支槍。

(民國十五年)1926年8月11日,馮德麟心髒病突發,死于北鎮,終年59歲。

1926年,馮德麟因心髒病突發在北鎮大宅病逝,這件事也是當時奉天的大事,以張作霖為首的官員,在北鎮舉辦了七七四十九天的葬禮。在過去,南門是凱旋門,打了勝仗、舉辦慶典才能走,自明朝大将李成梁之後,馮德麟是幾百年來從南門出殡的第一個。

馮麟閣“沉着誠實遠甚張作霖,剛毅勇武勝過湯二虎”。比張作霖年長9歲,在他面前,馮德麟一直以長輩自居,張作霖也一直對這個大哥敬重有加。無論馮德麟提出什麼條件,張作霖都沒有當面翻過臉。馮德麟也經常以老大哥的姿态訓張作霖,張作霖一一忍耐,甚至笑臉相迎,從不争辯,所以這兩位老帥雖然都有兵權,卻從未兵戎相見。[1] 

馮德麟去世後,馮德麟的長子馮庸拿出馮家幾乎全部家産,着手創辦了馮庸大學。

綠林英雄

馮德麟,幼年家貧,食不飽腹,但身高力大,17歲當“胡子”強捍鄉裡而聞名。中日甲午之戰,清府失敗,俄國以“三國幹涉還遼”為由,于1896年《中俄密約》,簽修複中東鐵路權,1897年出兵旅大,1900年7月,沙俄悍然出動十多萬大軍進行武裝幹涉,兵分七路入侵東北。

“胡匪”乘機而起。遼西地方鄉紳,為了保護家産的安全,組堡防、鄉團、聯社會。馮德麟在遼陽界内的高家佗子成立大團,得到黑山縣齊家窩棚舉人劉東閩(春娘)的支持,專去奉城(沈陽)為馮德麟請命得準,以“保境安民”。馮德麟與占據姜家屯的洪輔巨,遼中的杜立三、田莊台的金壽山,江家屯、紅羅現山綽号“五大哨”的江顯珍、江顯泰、範四、範五和台安、黑山的張景惠、張作霖抗衡。

馮德麟抗俄、騷擾俄軍,深受群衆的歡迎。馮德麟的隊伍、有牛莊、海城和鎮安(黑山)廣甯(北鎮)其隊伍共有大小一百零八幫,号稱一百單八将。沙皇軍對馮的勢力,甚為恐懼。1901年2月,沙皇俄國派馬隊突襲馮德麟的遼陽小北河,馮德麟被逮捕,流放庫頁島。在一次轉押途中,馮在俄國輪船上,遇中國司爐刁玉亭,乘黑将馮藏于煤堆之中,輪船靠岸馮德麟脫險,1903年重返家鄉,窺伺再起。

投日抗俄

光緒三十年(1904年),日俄戰争爆發。同年四月,日本在東北招募 “東亞義勇軍”,六月在大連灣正式編列成營,充當日軍“别動隊”。适奉境俄軍違反條約,出兵遼西,深入海城、遼陽、遼中各縣大肆騷擾,激起當地人民的憤恨。馮德麟及其部下汲金純,組織“花膀子隊”(農村百姓,身着便裝,色雜不一,為了識别在膀子上刺上花紋),以大刀、長矛、土槍等原始武器,襲擊俄軍,受到日軍的關注。

1904年夏,日俄雙方會戰遼陽,日軍大山岩元帥先後派日本人林賓宜、川崎等與馮德麟聯系,邀馮德麟參加“東亞義勇軍”(全稱:大日本帝國讨露軍滿洲義勇兵) , 因馮德麟派李子陽前去接頭,大山岩高興地表示,願意補給槍支彈藥。馮德麟從日本人手裡弄到二十幾大車軍火,充實了戰鬥力。馮在日俄戰争中牽制了俄軍,日本戰勝了俄國,日本明治天皇,特獎他“寶星勳章”一枚。

受撫招安

1905年3月10日,日軍進沈陽後,入吉林,俄軍戰線深入吉境,日軍欲遣散馮部,擔心 “遽失該黨之心”,日本少将福島親自出面,規勸清政府對馮進行招撫。日本少将福島親自到盛京将軍官邸拜見趙爾巽,保薦馮德麟與杜立三。福島對趙密言日:“杜不足信,願君圖之多馮某忠實,久不渝也。”經過福島的一席美言,趙爾巽将馮及其所部招撫,馮任河防營統帶,由統帶而新安軍統領,而巡防營後路幫統,而巡防營左路幫統,進而充任巡防營左路統領。(為了密商此事,盛京将軍趙爾爾巽與北京軍機處、外務部,以及袁世凱、良弼、那桐等人,函電不絕)。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11月17日,成立“奉天聯合急進會”,企圖推翻清政府,建設“滿漢聯合共和政體”。(藍天蔚、張榕、徐境心、張根仁、柳大年等積極響應,)張作霖、馮德麟全同趙爾巽站在一起。張作霖把中前路巡防營開進省城,穩住了趙爾巽的陣角。馮德麟則率左路巡防營死守遼西,卡住山海關。馮于十月十三日,親自帶兵馳赴遼中、鎮安、彰武、連山灣、繞陽河一帶。趙爾巽甚喜,以“稍酬知遇(指受撫)之恩,借圖犬馬之報”。饋贈貂裘一件,并贊揚馮德麟在時局艱危之際,能“忠義奮發”,“力斡危機于萬一”。

馮張争霸

民國元年(1912年)巡防營改編為陸軍。9月1日,北京國務院電命張作霖為二十七師師長,馮德麟為二十八師師長,補授馮為陸軍中将銜,授二等文虎幸、二等嘉禾章、三等寶光嘉禾章,與張作霖平起平坐。

所不同者,馮部二十八師駐廣甯(北鎮),張作霖的二十七師則駐在省城。兩人駐地不同,馮感不快,乃漸生裂痕。1915年袁世凱積極籌劃複辟帝制。 8月,派其心腹段芝貴為奉天督軍。馮德麟、張作霖等人,為讨好袁世凱,配合段芝貴,聯名向北京參政院提出“變更國體清願書”,為袁世凱稱帝大造輿論。

1916年初,張作霖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旋又打起“奉天人治奉天”的旗号,驅逐段芝貴出奉,馮德麟亦步亦趨。 4月19日,段乘火車返京,途經溝邦子車站,馮密派汲金純部攔截火車,将段芝貴所提官款二百萬元及大宗軍火扣留,段因此對馮大為不滿。段到北京後,面見袁世凱,極力保舉張作霖,對馮德麟則大加斥責。

1916年4月22日,袁世凱授張作霖盛武将軍銜,督理奉天軍務并兼巡按使,統握奉省軍政實權。而馮德麟則被任命為軍務幫辦,居張之下,馮憤憤不平,遲不就職。張派吳浚升、馬龍潭出而“勸駕”,屈就幫辦職,馮拒而不見。張作霖隻好忍氣吞聲,親登馮府言和。馮公然要挾另設“幫辦公署”,其組織、開支、編制皆與将軍公署同格。張作霖不悅,電袁世凱“裁決”。袁以“于體制不符”為由,回絕了馮的要求,隻答應每月另發辦公費十五萬元。馮拒不接受,返回北鎮。

袁世凱乃派張錫銮來奉調解,未果。張作霖轉而采用軟招,派二十五旅旅長孫占鳌,攜帶貴重禮物及三十萬元現款到北鎮,恭迎馮回省城就職。

 5月20日,馮德麟率步、馬、炮五營,班師進城,并在沈陽城南風雨壇設立二十八師辦事處,與張作霖之将軍府相對峙。馮有恃無恐,向張提出三個條件:其一,要求幫辦權利與将軍平等;其二,用人行政相互咨詢;其三,撥二十萬元為馮購買飛機。張對這些無理要求當然不能全部應允。袁世凱死後,段祺瑞對奉天張馮矛盾極為關注,派趙爾巽于1917年2月28 日赴沈進行調解,并請吉林督軍孟恩遠、黑龍江督軍畢桂芳派代表參加,終未達成協議,調解無效,馮德麟于3月6日重返北鎮。

張作霖督奉,雖大權在握,但他苦于省城治安混亂,無法治理。

1917年11月,特聘前民政使、曾獲“全省警政第一”的王永江為全省警務處長兼省會警察廳長。王就任後,改革警政,實行軍警分立,嚴禁軍隊幹涉警政,遭到湯玉麟等人的反對。有一次,湯的部下宋某在城内聚賭,為督察偵知,王派人将宋逮捕。湯玉麟獲悉後,唆使部下向警察尋釁,并要求把王永江免職。馮德麟因素與張作霖不合,乃全力支持湯玉麟的對抗行動,從而加劇了張作霖與馮德麟之間的矛盾。

大總統黎元洪為了解決這場軍警之争,派特使來奉調解。馮德麟見勢不妙,激流勇退,将部隊撤回廣甯,湯玉麟退至新民。張作霖進而行使權力,免除馮德麟軍務幫辦職,撤掉二十八師駐沈陽辦事處,馮德麟、湯二人以失敗告終。馮德麟受挫退居廣甯(北鎮),意志消沉,固守田園,無所作為。北京政府曾拟定馮為黑龍江省督辦,後因政局不穩而流産。

參加複辟

1917年(民國六年)6月,張勳突然電召馮德麟進京,密謀複辟大計。馮大喜,乃派其心腹張海鵬帶先遣隊二百人,先期前往。20日,馮德麟在三十名衛士護送下到京,立即拜見張勳,支持複辟活動并願為其效忠。

馮德麟之所以如此,在他看來,張勳複辟成功,不愁加封進爵,榮歸東北,取張作霖而代之。馮德麟利令智昏,下令調二十八師部分官兵進京“贊襄複辟,保衛皇室”。同時,又以三拜九叩的大禮,進宮谒宣統皇帝。溥儀賞賜給他“穿黃馬褂,紫金城内騎馬,禦前侍衛大爪頭銜”。馮德麟躊躇滿志,飄飄然。

突然,風雲變,形勢急轉直下,張勳、馮德麟一夥的拙劣表演,全國反對,長城内外,揮戈興師,共讨叛賊。馮德麟預感到一場厄運即将降臨,乃厚顔求之于張作霖。張念舊誼,電矚:“永居北京故為危險,速從陸路沿長城單騎來歸,當于适當地點出迎”,或雲。但馮德麟無視張之勸告,納左右言,率衛隊,肴便裝,乘火車東行。

7月10日,火車行駛至天津車站,被曹锟部下偵緝隊人員發現,遂将馮德麟、張海鵬及下屬官兵二百名,一同拿獲。7月12日,張勳的“辮子兵”天壇之戰,全軍潰散,複辟鬧劇壽終正寝。14日段祺瑞進入北京。同天馮德麟從天津被押送北京,關押于十二師司令部,接受審判。

 8月15日,大總統正式宣布“馮德麟因叛變共和,罪迹昭彰,剝奪一切官職和勳位,并交付法院依法嚴懲”。

退隐回鄉

張作霖雖然與馮德麟素有矛盾,但念其綠林情誼,在馮妻的請求,張去北京找段祺瑞。動員吳俊升、馬龍潭兩鎮守使及二十七師、二十八師、二十九師各旅、團、營長百餘人,聯名向北京為馮德麟請命。

不僅如此,又勸說遼西十六縣士紳上書請求寬容。經各方努力為之疏通,10月15日,段祺瑞政府才改判為“參加複辟證據不足,因吸鴉片罪罰八百元”為由而獲釋。張作霖負責二十八師,張作霖為東三省,東北王。出獄後,馮德麟被重新“安排”工作,先是被任命為段祺瑞的高等顧問,後又被派去管理清室在關外的陵墓,始終沒有再重新領兵。張作霖對失勢後的馮德麟給予很多關照,還提拔他的長子馮庸為東北空軍少将參謀長。

上一篇:馬骙

下一篇:歐陽超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