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輝

馬家輝

中國香港作家
馬家輝(1963年-),生于香港,灣仔長大,新香江四少之一,傳媒人、專欄作家、文化評論學者,亦為台灣問題研究員。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學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社會學博士,香港傳媒人、專欄作家、文化評論學者,台灣問題研究員,曾任台灣華商廣告公司文案企劃、台灣《大地》地理雜志記者、《明報》世紀版和讀書版策劃顧問,鳳凰衛視、有線電視、香港電台節目主持等。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助理主任,有多本著作結集出版。
    中文名:馬家輝 外文名: 别名: 民族:漢族 出生地:香港 畢業院校:台灣大學 職業:專欄作家,傳媒人 代表作品:《李敖研究》 主要成就:2010年“年度深圳香港意見領袖”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3年 宗教:佛教

人物簡介

1963年,馬家輝生于香港,他是家中的獨子,而後在瘋子、妓女、黑社會俱全的灣仔長大。

少年時候,馬家輝上課前在大排檔吃早餐,身後就是打打殺殺的黑社會人,也正是由于環境的影響,使得他從此心底一直根植着江湖情懷。

17歲,馬家輝在一家小書店發現了一本談李敖的書籍,從19歲那年起,他就瘋狂地迷戀上了著名文學家李敖的作品,并且立志21歲之前寫出一本關于李敖的著作。高考之後,馬家輝被香港浸會大學錄取,但是經過再三抉擇,為了李敖,他放棄了徐克,選擇了去台灣大學讀書,念心理系。

馬家輝在台大讀書時認識了李敖,每天下午去李敖在金蘭大廈的家中,幫忙整理剪報,聽李敖笑談江湖。大二那一年,馬家輝出版了《消滅李敖,還是被李敖消滅》,此書成為20世紀80年代台灣青年學子競相閱讀的暢銷書。

1997年1月,馬家輝和妻兒住在台北大直,春節時節,接到高信疆的電話,邀請他去香港《明報》工作,他成了《明報》的副總編輯,且開設專欄,開始寫尖刻的時評,被人們稱為“賤嘴馬”。

人物經曆

馬家輝出生地香港灣仔,環境複雜、不羁與多元,用馬家輝的話來說,這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江湖,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無所不有。早在多年前談及寫作計劃時,馬家輝曾表示“欠灣仔一個故事”。兒時耳濡目染的江湖故事,在他心中揮之不去。為此,他搜集各種史料,走訪曆經香港曆史的風雲人物,以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港人港事”為切入點,在年過五旬之時完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龍頭鳳尾》。

他獲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學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社會學博士,曾以缪思為筆名,曾任台灣華商廣告公司文案企劃、台灣《大地》地理雜志記者、《明報》世紀版和讀書版策劃顧問(同為該報專欄作家),鳳凰衛視、有線電視、香港電台節目主持,尤其經常出任鳳凰衛視的《锵锵三人行》節目嘉賓主持。馬家輝亦活躍于民間政治活動,參加不少公開論壇,分析政治問題。2011年開始在鳳凰衛視香港台主持一檔名為《香港e道》的新欄目。

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助理主任,亦為台灣及香港報刊專欄作家,并有多本著作結集出版。其偶像有李敖、缪雨和胡菊人;馬已婚,育有一女。現在在香港電台第二台和普通話台主持節目《思潮作動》(胡世傑/鄧小桦/馬家輝/茹國烈/邵家臻/金佩玮)《文化超現代》。

人物著作

《心理學小品》

《消費者心理學》

《都市新人類》

《波霸MTV》

《流行學筆記》

《女兒情》

《李敖研究》

《當眼淚凝固成子彈》

《文化超現代》

《在廢墟裡看見羅馬》

《江湖有事:目迷·耽美.第1卷》

《愛戀無聲:目迷·耽美.第2卷》

《我們》

《你們》

《他們》

《死在這裡也不錯》

《明.暗:源于影像的微瑣物語》

《日.月:源于異域的哀樂心情》

《關于歲月的隐秘情事》

《站錯邊》

《愛-江湖》

《維園阿伯》

《溫柔的路途》

《暧昧的瞬間》

《回不去了》

上一篇:胡應湘

下一篇:周春芽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