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将軍李廣

飛将軍李廣

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将
李廣(?-前119年),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将。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為未央宮衛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騎将軍,領萬餘騎出雁門(今山西右玉南)擊匈奴,因衆寡懸殊負傷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兩馬間,李廣佯死,于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後任右北平郡(治平剛縣,今内蒙古甯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将軍,數年不敢來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将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1]
    本名:飛将軍李廣 别名: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參與平定七國之亂 率領漢軍與匈奴作戰

人物生平

将門出身

李廣的先祖李信是秦朝名将,曾率軍擊敗燕太子丹。李廣家族世代接受仆射這一官職。他們老家在槐裡,後遷徙到成紀。李廣家世代傳習射箭。

公元前166年(漢文帝十四年),匈奴大舉入侵蕭關,李廣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從軍抗擊匈奴,因為精通騎馬射箭,斬殺匈奴首級很多,被任為漢中郎。李廣曾經随從皇帝出行,有沖鋒陷陣抵禦敵寇和與猛獸搏鬥的事,因而漢文帝說:“可惜李廣生不逢時,假如在高祖時,做個萬戶侯又算得了什麼!”漢景帝即位後,李廣任隴西都尉,又改任騎郎将。

才氣無雙

吳楚七國之亂時,李廣任骁騎都尉,随太尉周亞夫反擊吳楚叛軍。在昌邑城下,奪取叛軍軍旗,立了大功,以此名聲顯揚。但因梁王授下授給他将軍印,還師後,沒有給予封賞。調為上谷太守,天天與匈奴交戰。典屬國公孫昆邪哭着對漢景帝說:“李廣的才氣,天下無雙,他又自恃能力高強,屢次與匈奴較量,這樣下去恐怕要失去這位将領。”于是調他為上郡太守。後來轉任邊郡太守,曾為陵西、雁門、代郡、雲中太守,都因奮力作戰而出名。

匈奴大舉入侵上郡時,漢景帝派親近的宦官跟随李廣整訓士兵,抗擊匈奴。一次,這位宦官帶了幾十名騎兵,縱馬馳騁,遇到三個匈奴人,與他們交戰。那三個人轉身射箭,傷了宦官,那幾十名騎兵也被射殺将盡。宦官跑到李廣跟前,李廣說:“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手。”李廣于是帶一百名騎兵,急追這三個人。那三個人沒有馬,徒步行走,走了幾十裡。李廣命令騎兵散開,從左右兩面包抄,并親自射擊那三人,結果射死二人,活捉一人,果然是匈奴射雕的人。待捆綁好俘虜上馬,望見匈奴有數幹騎兵。他們看見李廣,以為是誘敵的騎兵,都吃一驚,上山布陣。李廣的一百騎兵也非常恐慌,想奔馳轉回。

李廣說:“我們離大軍幾十裡,現在以一百騎兵這樣逃跑,匈奴一追趕射擊馬上就全完了。現在我們若留下,匈奴一定以為我們是為大軍來誘敵,必然不敢來襲擊我們。”李廣命令騎兵說:“前進!”進到約離匈奴陣地二裡許停了下來,又下令說:“都下馬解鞍!”他的騎兵說:“敵人多而且離得近,如果有緊急情況,怎麼辦?”李廣說:“那些敵人以為我們會走,現在都解鞍就表示不走,可以使敵人更加堅持認為我們是來誘敵的錯誤判斷。”于是匈奴騎兵就沒敢襲擊。有個騎白馬的匈奴将軍出陣監護他的兵卒,李廣上馬與十幾名騎兵奔馳前去射殺了這個匈奴白馬将軍,然後又返回到他的騎兵中間,解下馬鞍,命令士兵把馬放開,随便躺卧。這時剛好天黑,匈奴兵始終覺得很奇怪,不敢出擊。夜半時,匈奴兵還以為漢軍有伏兵在旁邊準備夜間襲擊他們,而全部撤走了。天亮,李廣回到大軍駐地。大軍不知李廣在哪裡,所以沒有派兵去接應。

出任衛尉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後元三年),漢景帝駕崩,漢武帝即位。左右近臣都認為李廣是名将,于是李廣由上郡太守調任未央宮禁衛軍長官,程不識也來任長樂宮禁衛軍長官。

程不識和李廣從前都任邊郡太守并兼管軍隊駐防,到出兵攻打匈奴的時侯,李廣行軍無嚴格隊列、陣勢,靠近水草豐盛的地方駐紮軍隊,停宿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衛,幕府簡化各種文書簿冊,但他遠遠地布置了哨兵,所以不曾遭到過危險。程不識對隊伍編制、行軍隊列駐營陣勢要求很嚴格,夜裡打更,文書軍吏處理考績等公文簿冊毫不含糊,甚至通宵達旦,軍隊得不到休息,但也不曾遇到危險。

程不識說:“李廣治軍簡便易行,然而敵人如果突然進犯,他就無法阻擋了。而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樂,都甘心為他拼命。我的軍隊雖軍務繁忙,但敵人也不敢侵犯我。”那時,李廣、程不識都是漢朝邊郡名将,但匈奴害怕李廣的謀略,士兵也大多願跟随李廣,而以跟随程不識為苦。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元光二年),漢武帝聽從王恢之言,在馬邑伏重兵意圖圍殲匈奴,但因單于生疑退兵而作罷。李廣馬邑之戰時是骁騎将軍,屬護軍将軍,因此無功而返。

屢戰敗北

公元前129年(漢武帝元光六年),漢武帝遣李廣、公孫敖、公孫賀和衛青四人率四萬大軍分别從雁門、雲中、代郡、上谷四個方面同時出擊入侵的匈奴軍。單于素聞李廣有才,下令說:“俘獲李廣定要活着送來。”匈奴騎兵俘虜李廣時李廣正生病受傷,就把他放在兩匹馬中間,裝在繩編的網兜裡躺着。走了十多裡李廣裝着死去,他斜眼看到旁邊一個匈奴少年騎着一匹好馬,李廣突然縱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馬,趁勢把少年推下去,奪了他的弓,打馬向南飛馳數十裡,重又遇到他的殘部,于是帶領他們進入關塞。

匈奴出動騎兵幾百名來追趕他,李廣邊逃邊用弓射殺追來的騎兵,得以逃脫,回到漢朝京城,朝廷把李廣交給執法官吏。執法官判決李廣損失傷亡太多,自己又被匈奴活捉,應斬首。李廣用錢物贖了死罪,削職為民。

之後,李廣在家閑居數年,有此與灌強一起隐居藍田,常到南山打獵,曾在一天夜裡帶着一名騎馬随從外出,和别人在田間飲酒。歸來走到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大聲喝斥禁止他們通行。李廣随從說:“這是前任李将軍。”廷尉說:“現任将軍尚且不許通行,何況前任呢!”便扣留了李廣,讓他停宿在霸陵亭下。

沒過多久,匈奴入侵殺死遼西太守,并打敗鎮守漁陽的韓安國,韓安國調右北平。于是漢武帝就召見李廣,任他為右北平太守,李廣随即請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到軍中就把他殺了。李廣駐守右北平後,匈奴人敬畏李廣的威名,幾年内沒有騷擾遼西地區。沒過多久,石建去世,于是皇上召李廣接替石建任郎中令。

公元前123(元朔六年),李廣又受任後将軍,随大将軍衛青的軍隊從定襄出塞,征伐匈奴,許多将領因斬敵首級符合定額以戰功被封侯,而李廣的軍隊卻沒有戰功。

公元前120年(元狩三年),李廣以郎中令官職率四千騎兵從右北平出塞,博望侯張骞率一萬騎兵與李廣一同出征,分兩條路行軍幾百裡,匈奴左賢王率四萬騎兵包圍了李廣,李廣的士兵很害怕,李廣派兒子李敢騎馬往匈奴軍中奔馳。李敢獨率自己幾十名騎兵飛奔,直穿匈奴騎兵陣,又從其左右兩翼突出。回來報告李廣說:“匈奴很容易對付啊!”士兵們這才安心。李廣布成圓形兵陣,面朝外,匈奴猛攻箭如雨下。漢兵死了一半多,箭也快用光了。李廣命令士兵拉滿弓,不要放箭,而李廣用大黃弩弓射匈奴副将,殺死好幾個,匈奴軍才漸漸散開。這時天色已晚,軍吏士兵都面無人色,可李廣卻神态自然,更加整頓部隊,軍中從此都很佩服,援軍趕到,匈奴軍才解圍退去。漢軍非常疲憊,不能去追擊。李廣幾乎全軍覆沒,隻好收兵回朝。按漢朝法律,博望侯行軍遲緩,延誤期限,應處死刑,用錢贖罪,降為平民,李廣功過相抵沒有封賞。

迷道自盡

李廣曾和星象家王朔私下閑談說:“自漢朝攻匈奴以來,我沒一次不參加,可各部隊校尉以下軍官,才能還不如中等人,然因攻打匈奴有軍功幾十人被封侯。我不比别人差,但沒有一點功勞用來得到封地,這是什麼原因,難道是我的骨相不該封侯嗎?還是本命如此呢?”王朔說:“将軍回想一下,曾有過悔恨的事嗎?”李廣說:“我任隴西太守時,羌人反叛,我誘騙他們投降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詐手段一天把他們殺光了。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隻有這件事。”王朔說:“能使人受禍的事,沒有比殺死已投降的人更大的了,這也就是将軍不能封侯的原因。”

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漢武帝發動漠北之戰,由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由定襄、代郡出擊跨大漠遠征匈奴本部,李廣幾次請求随行,漢武帝起初以他年老沒有答應,後來經不起李廣請求,同意他出任前将軍。

漢軍出塞後,衛青捉到匈奴兵,知道了單于駐地,就自帶精兵追逐單于,而命令李廣和右将軍隊伍合并,從東路出擊。東路迂回繞遠,而且缺乏水草,勢必不能并隊行進。

李廣就請求說:“我本列為前将軍,現在大将軍卻改派我從東路出擊。況且,我從年輕時就與匈奴作戰,如今才得到一次直接與單于交戰的機會,我願意擔任前鋒,與單于決一死戰。”衛青曾暗中受到漢武帝警告,認為李廣年老,命運不好,不讓他與單于對陣,恐不能實現俘獲單于的願望。當時公孫敖剛剛丢掉了侯爵任中将軍,随衛青出征,衛青也想讓公孫敖跟自己一起與單于對敵,故意把李廣調開,李廣也知道内情,所以堅決要求衛青改調令,衛青不答應,命令長史寫文書發到李廣的幕府,對他說:“趕快到右将軍部隊中去,照文書上寫的辦。”李廣不向衛青告辭就啟程了,心中非常惱怒地前往軍部,領兵與趙食其合兵後從東路出發。軍隊沒有向導,有時迷路,結果落在衛青之後,衛青與單于交戰,單于逃跑,衛青沒能活捉單于隻好收兵。衛青南行渡過沙漠,遇到李廣與趙食其領。李廣谒見大将軍後回自己軍中。

衛青派長史送給李廣幹糧和酒,順便向李廣、趙食其詢問迷路情況,衛青要給漢武帝上書報告軍情。李廣沒有回答。衛青派長史急令李廣幕府人員前去受審對質。

李廣說:“校尉們無罪,是我迷失道路,我現親自到大将軍幕府去受審對質。”到大将軍幕府,李廣對他的部下說:“我從年輕時開始,與匈奴

打了大小七十多仗,這次有幸随從大将軍與單于主力交鋒,可是大将軍又改派我的軍隊迂回繞遠路線,又迷失了道路,這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李廣已六十多歲了,畢竟不能在與那些文法之吏打交道了!”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廣軍中将士都為之痛哭。百姓聽到這個消息,不論認識李廣否,不論老少都為之落淚。

李廣死時,他長子李當戶、次子李椒都已經過世,僅留下幼子李敢。李敢當時是霍去病的部下,因立有戰功被封為關内侯,聽說父親死訊,認為是衛青陷害李廣,因此鬧事打傷衛青。衛青本人并不追問李敢,但衛青的外甥霍去病卻不能接受部屬毆打自己舅舅,後來借甘泉宮狩獵的機會射殺了李敢。

李廣的孫子李陵,少年因才能出衆而受到漢武帝賞識。後來不願随李廣利部下效命,自薦以五千步兵出擊匈奴,但是身陷重圍兵敗投降。漢武帝得知李陵叛降後族滅李家,李氏從此衰敗,隴西人士皆以李氏為恥。

轶事典故n

射石搏虎

李廣出獵,看到草叢中的一塊石頭,以為是老虎,張弓而射,一箭射去把整個箭頭都射進了石頭裡。仔細看去,原來是石頭,過後再射,就怎麼也射不進石頭裡去了。李廣一聽說哪兒出現老虎,他就常常要親自去射殺,居守右北平時一次射虎,惡虎撲傷了李廣,李廣帶傷最終竟也射死了這隻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廣英勇善戰,曆經漢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戰功,對部下也很謙虛和藹。文帝、匈奴單于都很敬佩他,但年紀不大被迫自殺,許多部下及不相識的人都自動為他痛哭,司馬遷稱贊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寓桃李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實,雖然不會說話,但仍然能吸引許多人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于樹下走出一條小路出來。比喻一個人做了好事,不用張揚,人們就會記住他。隻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為人誠懇,真摯,就會深得人心。隻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别人。比喻為人誠摯,自會有強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性格特征n

李廣為将廉潔,常把自己的賞賜分給部下,與士兵同吃同飲。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祿二千石的官,家裡沒有多少多餘的财物,始終不談購置家産的事,深得官兵愛戴。李廣身材高大,臂長如猿,有善射天賦,他的子孫向他人學射箭,但都不及李廣。李廣不善言辭,與人閑居時亦以射箭來賭酒為樂,一生都以射箭為消遣。李廣愛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行軍遇到缺水斷食之時,見水,見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邊;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嘗飯食。對士兵寬緩不苛,這就使得士兵甘願為他出死力。李廣射殺敵人時,要求自己箭無虛發,所以非在數十步之内不射,常常是箭一離弦,敵人應聲而亡。也由此多次被敵人圍追,射猛獸時也由于距離太近而幾次受傷。

曆史評價

司馬遷:“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将軍之謂也?餘睹李将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谕大也。”

漢文帝:“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

公孫昆邪:“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恐亡之。”

程不識:“李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樂,鹹樂為之死。

班固:“李将軍恂恂如鄙人,口不能出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流涕,彼其中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然三代之将,道家所忌,自廣至陵,遂亡其宗,哀哉!”

司馬貞:“猿臂善射,實負其能。解鞍卻敵,圓陣摧鋒。邊郡屢守,大軍再從。失道見斥,數奇不封。惜哉名将,天下無雙!”

何去非:“昔者,李廣之為将軍,其材氣超絕,漢之邊将無出其右者,自漢師之加匈奴,廣未嘗不任其事。蓋以兵居郡者四十餘年,以将軍出塞者歲相繼也,而大小之戰七十餘。遇以漢武之厚于賞功,自衛、霍之出,克敵而取侯封者數十百人,廣之吏士侯者亦且數輩,而廣每至于敗衄廢罪,無尺寸之功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以當幕府之責。當時、後世之士,莫不共惜其材,而深哀其不偶也。竊嘗究之,以廣之能而遂至于此者,由其治軍不用紀律,此所以勳烈、爵賞皆所不與,而又繼之以死也。”“夫李廣、李陵皆山西之英将也,材武善戰,能得士死力。然輕暴易敵,可以屬人,難以專将。世主者苟能因其材而任之,使奮勵氣節,霆擊鸷搏,則前無堅敵,而功烈可期矣。漢武皆乖其所任,二人者終偾蹶而不濟,身辱名敗,可不惜哉!”

黃震:“李廣每戰辄北,因踬終身”。

司馬光:“效不識,雖無功,猶不敗;效李廣,鮮不覆亡。”

蘇泂:“十載尊前,放歌起舞,人間酒戶詩流。盡期君淩厲,羽翮高秋。世事幾如人意,儒冠還負身謀。歎天生李廣,才氣無雙,不得封侯。榆關萬裡,一去飄然,片雲甚處神州。應怅望、家人父子,重見無由。隴水寂寥傳恨,淮山宛轉供愁。這回休也,燕鴻南北,長隔英遊。”

葉适:“李廣自用兵,人所不及,世或以常律論之,固非矣。”

陳元靓:“雄氣旡敵,亦遠斥候。能縛射雕,甞格猛獸。有勇有方,少年讷口。千載廟食,斯為不朽。”

解缙:”暴寇之來,必慮其強。善守勿應,若李廣、田豫類此。”

李東陽:”匈奴七十戰,戰戰不得當。一當遂失道,憤激摧肝腸。君恩念數奇,将令抑不揚。白頭恥下獄,飲泣橫幹将。“

黃淳耀:“李廣非大将才也,行無部伍,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敵則覆矣。太史公叙廣得意處,在為上郡以百騎禦匈奴數千騎,射殺其将,解鞍縱卧,此固裨将之器也。若夫堂堂固陣,正正之旗,進如風雨,退如山嶽,廣豈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謀反,隻憚衛青與汲黯,而不聞及廣。太史公以孤憤之故,叙廣不啻出口,而傳衛青若不值一錢,然随文讀之,廣與青之優劣終不掩。”

王夫之:“獲譽于士大夫之口,感動于流俗之。”

黃道周:“李廣為将,才氣無雙。世世受射,射無不當。三人與戰,中責受傷:殺其二人,擒一以償。孤軍擊敵,解鞍其傍。敵疑為誘,轉奔而亡。不擊刁鬥,部伍偏強。凡戰可侯,侯則未嘗。細推其故,禍在殺降。速道自刭,天意難量。”

後世地位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禮儀使顔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前将軍北平太守李廣”。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将設廟,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李廣。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将傳》中,李廣亦位列其中。

墓址

李廣墓位于天水市城南石馬坪。李廣墓建于何時,史無記載。

這座李廣墓是衣冠冢墓,墓冢高約2米,周長26米,墓地有高達6米的碑塔一座,塔前有祭亭三間,均為三十年代初建造,垣牆大門額題“飛将佳城”。墓地中央是一高約10米,周長25米左右的半球形墳堆,四周砌以青磚,青草蓋頂,莊嚴肅穆。墓前豎立清乾隆已未年間重建“漢将軍李廣墓”和蔣中正題“漢将軍李廣之墓”兩塊石碑。墓地祭亭門前有兩匹漢代石雕駿馬,造型粗犷,風格古樸,但現已磨損殘缺,略具形式了,石馬坪也因此而得名。

家族成員

李當戶:李廣長子,在漢武帝時做過郎官。有一次,韓嫣與漢武帝玩耍時,韓嫣的行為有些放肆不敬,李當戶看了很憤怒,上前打跑了韓嫣,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李當戶死的比李廣早,有一個遺腹子,即李陵。

李椒:李廣次子,漢武帝時當過郎官,曾任代郡太守,在李廣死之前去世了。

李敢:李廣之幼子。元狩四年李廣死時,李敢以校尉身份随霍去病擊左賢王,力戰,奪左賢王鼓旗,斬首甚多,被賜爵關内侯,食邑二百戶,李廣死第二年,廣弟李蔡因罪自殺。不久後李敢代李廣為郎中令。因懷恨父親之死而擊傷大将軍衛青,但衛青沒有聲張。後李敢至上雍,到甘泉宮狩獵,被骠騎将軍霍去病射殺。

李陵:李當戶的遺腹子。年少時任侍中、建章監,後又被任命為騎都尉。天漢二年,領五千步兵進攻匈奴,以此協助李廣利的西路作戰。在浚稽山遭遇單于三萬騎兵主力,李陵率軍力克單于。單于不甘失敗,又召集左賢王等八萬騎兵接連圍攻李陵,李陵且戰且退,力戰八日,由于箭盡糧絕,後無援軍,又遭遇軍侯管敢的叛變而洩密軍情,于是突圍失敗,投降匈奴。天漢四年漢武帝命令公孫敖迎還李陵,公孫敖沒能完成任務,便謊稱李陵幫匈奴訓練軍隊。漢武帝大怒,族滅李陵家。自是之後,李氏名敗,而隴西之士居門者皆用為恥。元平元年,李陵病逝。

李禹:李敢之子。征和二年的巫蠱之禍,皇後衛子夫、太子劉據全家,兩位公主以及丞相公孫賀、公孫敖、衛伉等人冤死,李禹也被牽扯其中,江充陷害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及部屬李禹與匈奴有勾結,李禹蒙冤而死。

李氏:李敢之女,太子劉據所寵幸的宮人。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唐朝詩人對李廣多有贊頌。王昌齡在《出塞》中寫道:“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将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其中“飛将”即指“飛将軍”李廣。《滕王閣序》中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也是為飛将軍不能封候而感慨。

盧綸在《塞下曲》中則描寫了一個傳奇故事:“林暗草驚風,将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故事原出自《史記李将軍列傳》,說的是有一次李廣見到草叢中的石頭,以為是老虎,于是引弓去射,結果發現是塊石頭,而箭頭已經沒入石塊,再發箭去射,卻再也射不進去了。

高适在《燕歌行并序》中寫道:“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将軍。”感慨自己沒有遇到像李廣一樣身先士卒、體恤将士的将軍。

施耐庵在《水浒傳》中描寫了一個善射的武将名叫花榮,人稱“小李廣”。

影視形象

2001年《大漢天子》:遲國棟飾演李廣;

2004年《漢武大帝》:陸樹銘飾演李廣;

上一篇:劉夢溪

下一篇:錢紅豔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