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顼

颛顼

上古部落聯盟首領
颛顼(拼音:zhuānxū,注音:ㄓㄨㄢㄒㄩ),相傳是黃帝之孫,昌意之子,居帝邱(今河南省濮陽東南),号高陽氏。颛顼曾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火正(一作北正)之官,掌管民事。[1]
    本名:颛顼 别名:高陽氏、姬颛顼、帝颛顼、玄帝、黑帝 号:高陽氏 所處時代:中國上古時期 民族族群:華夏族 主要作品:《颛顼曆》 主要成就:征服九黎族 性别:男 職業:上古首領 地 位:三皇五帝之一 陵 墓:二帝陵 在位年限:前2322年-前2245年

人物生平

出世

苗蠻族群集團,史稱“三苗”,而據多種史料分析,大約由女娲、盤古、颛顼、驩兜、祝融等族群組成。此外,據《左傳》文公十八年(公元前609年)記載,颛顼由“倉舒、隤敳、梼戭、大臨、龍降、庭堅、仲容、叔達”8個族群組成。 據《史記》記載,颛顼為黃帝之孫,昌意之子,據《水經注》記載,黃帝次子昌意,因才德低下,不足以繼承帝位,被降職到若水做諸侯(此德劣被降為諸侯乃郦道元一家之言,且黃帝嫡長子乃玄嚣)。昌意被封到若水後,娶蜀山氏之女昌仆為妻,在若水之野生下了颛顼。《大戴禮 帝系》和《帝王世紀》均記載,昌意的正妃昌仆又名女樞,某晚看到天空有“瑤光之星貫月如虹”的異象,并因此心有所感而懷了身孕,後來便生下了颛顼。《山海經 海内經》對此記載亦然,并指出颛顼乃昌意次子,為韓流之弟。

為帝

颛顼生于若水,因輔佐少昊有功,封于高陽。少昊死後,共工氏與颛顼争奪帝位 ,颛顼打敗共工,繼少昊主政 ,号“高陽氏”。颛顼成為天下共主後,始都窮桑,又遷都于商丘。五德始終說成型于戰國時代,所謂“所居玄宮為北方之宮,北方色黑,五行屬水”,因此古人說他是以水德為帝,又稱“玄帝”,很明顯屬于後人根據部分史前曆史按照當時時代的需求進行表述。颛顼以帝丘為都城,以句芒為木正、祝融為火正、句龍為土正。他即位後,嚴格遵循軒轅黃帝的政策行事,使社會安定太平。

制曆法

漢初的曆法基本上是沿用秦以來的颛顼曆。颛顼曆是一種古四分曆,以3651/4日為回歸年長度,29 499/950日為朔望月長度,十九年七閏。漢武帝時,公孫卿、壺遂、司馬遷等受命議造漢曆;最後,在18種改曆方案中選定了鄧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曆,稱太初曆。太初曆以365 385/1539日為回歸年長度,29 43/81日為朔望月長度。西漢末年,劉歆修訂太初曆而更名為三統曆。

戰國時期各自稱王,曆法也各不相同,齊魯尊周,以子月為歲首,三晉與楚,以寅月為歲首,秦曆托名“颛顼”。《颛顼曆》完成于秦獻公十九年(前366年)。該曆以夏正十月為歲首,閏置于九月之後,以該年正月初一日剛好立春為節氣的計算起點。《颛顼曆》有兩大特點: 一是其時秦政權尚僻處于雍州,不與諸侯各國交往。所以它實行的曆法,直到秦統一天下後才推行全國。但又漢行秦曆,才使《颛顼曆》一躍而奉為曆法“正統”。二其時古四分曆理論已非常成熟,所謂《颛顼曆》,隻不過是月建有差,曆策卻仍是一個師傅下山的“疇人” 用古四分曆方法拟訂的。由于前367年夏曆十一月初一日幹支為乙卯(年幹支也是乙卯!),是用古四分曆推步而出,而《颛顼曆》曆家又稱之為“乙卯元”可知,《颛顼曆》不過是“古四分曆”或迳是《殷曆》的一支而已。關于此兩曆關系中的“正統”問題,實在是要與曆史的看法來個“否定之否定”。

創制九州

《史記》上說他統領疆域“北至幽陵(今河北、遼甯一帶),南至交趾(今廣東、廣西、越南一帶),西至流沙(今甘肅一帶),東至蹯木(今東海),”極其廣大。

作曲《承雲》

據《呂氏春秋·古樂》記載,帝颛顼生自若水,實處空桑,乃登為帝。惟天之合,正風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锵锵。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飛龍作,效八風之音,命之曰承雲,以祭上帝。乃令鱓先為樂倡。鱓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

史稱五帝

戰國時代,随着五行學說理論的構建完成和成熟,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後土(句龍)等五位小神已不足以支撐這一龐大的結構,于是太暤、炎帝、黃帝、少暤、颛顼等五位大神就登場了,原來的五位小神降格為他們的輔助之神。 “五帝”之名當是戰國時代的産物。在戰國前期以前,衆帝林立,不限于五。戰國中後期“五帝”之名方才出現。“五帝”隻是一個對上古帝王的概括詞,不僅成員不能确定,有時也會出現一串古帝王名字而不限于“五”。直到戰國末期的《五帝德》、《帝系》最終确立五位古帝的名字:黃帝、颛顼、帝喾、帝堯、帝舜。一直到漢代前期,還有不同說法并存,《大戴禮》以黃帝、颛顼、帝喾、唐堯、虞舜為五帝。孔安國《尚書序》以少昊、颛顼、高辛、唐、虞為五帝。司馬遷的《史記》采用《五帝德》和《帝系》的五帝系統,把本來屬于神話傳說時代的人物寫得清清楚楚,使含混不清的遠古傳說清晰地呈現在後人面前。五帝系統的定型完成了神話的曆史化,構建起以黃帝為核心的中國古代神話的主流框架。

逝世

颛顼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歲逝世,葬于東郡濮陽頓丘城門外廣陽裡中。

轶事典故

争位

水神共工是炎帝的後裔,與軒轅氏家族本來就矛盾重重。帝颛顼踐帝位後,共工約集心懷不滿的天神們,共同反對颛顼。反叛的諸神推選共工為盟主,組建成一支軍隊。帝颛顼聞變,一面點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諸侯疾速支援;一面點齊護衛京畿的兵馬,親自挂帥,前去迎戰。一場酷烈的戰鬥展開了,幾個來回過去,帝颛顼的部衆越殺越多,人形虎尾的泰逢駕萬道祥光由和山趕至,龍頭人身的計蒙挾疾風驟雨由光山趕至,長著兩個蜂窩腦袋的驕蟲領毒蜂毒蠍由平逢山趕至;共工的部衆越殺越少,櫃比的脖子被砍得隻連一層皮,披頭散發,一隻斷臂也不知丢到哪兒去了,王子夜的雙手雙腳、頭顱胸腹甚至牙齒全被砍斷,七零八落地散了一地。共工輾轉殺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邊僅剩一十三騎。不周山奇崛突兀,頂天立地,擋住了去路。此山其實是一根撐天的巨柱。共工在絕望中發出了憤怒的呐喊,朝不周山拼命撞去,不周山竟被他攔腰撞斷,橫塌下來。天柱既經折斷,整個宇宙便随之發生了大變動:西北的天穹失去撐持而向下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頂的太陽、月亮和星星不能再保持在原來位置上,身不由己地掙脫束縛,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看見的日月星辰的運行線路,解除了當時人們所遭受的白晝永是白晝,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另一方面,懸吊大地東南角的巨繩被劇烈的震動崩斷了,東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看見的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和江河東流、百川歸海的情景。共工氏行為最後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在共工氏死後,人們奉他為水師 (司水利之神)。他的兒子後土也被人們奉為社神(即土地神),後來人們發誓時說“蒼天後土在上”,就指的是他,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們的敬重。

兒子為鬼

《搜神記》雲:“昔颛顼氏有三子,死而為疫鬼:一居江水為瘧鬼,一居若水為魍魉鬼,一居人宮室善驚人小兒,為小兒鬼。”颛顼為神話中的帝王,其子常以災神的面目出現。秦漢之時,臘八當日,民衆擊腰鼓、戴胡公頭,做金剛力士以驅災、逐疫、辟邪。現在,歲末大傩的習俗仍變形地遺存在湖北或西南一些少數民族中。

改革

傳說在軒轅黃帝晚年,九黎信奉巫教,崇尚鬼神而廢棄人事,一切都靠占蔔來決定,百姓家家都有人當巫史搞占蔔,人們不再誠敬地祭祀上天,也不安心于農業生産。颛顼為解決這問題,決定改革宗教,親自淨心誠敬地祭祀天地祖宗,為萬民作出榜樣。又任命南正重負責祭天,以和洽神靈。任命北正黎負責民政,以撫慰萬民,勸導百姓遵循自然的規律從事農業生産,鼓勵人們開墾田地。禁絕民間以占蔔通人神的活動,使社會恢複正常秩序。傳說上古時期,男女無别,長幼無序,群婚群居,使穢病(性病)叢生人口大量死亡,颛顼帝于是定婚姻制度,主張男婚女嫁,禁絕血緣聯姻;定倫理綱常,強調“婦女避男于路”,使人口生産力得到發展,促進了社會進步,從此誕生了家庭,分化了階級,形成了國家,人類文明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颛顼生子窮蟬,是舜的高祖。據說颛顼在位78年,活到98歲逝世,葬于濮陽。而春秋戰國時的楚王為其後裔,屈原在《離騷》中自稱為帝颛顼之後,屈原與楚王為同族引。聰明敏慧,有智謀,在民衆中有很高的威信。統治的地盤也大了很多,北到黑龍江,南到嶺南,東到東海一帶。古代曆史書上描寫說,颛顼視察所到之處,都受到部落民衆的熱情接待。

神人

颛顼是傳說中的神話人物,他有非凡的經曆和超人的力量,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傳說中,内黃西南一帶有個黃水怪,經常口吐黃水淹沒農田、沖毀房屋。颛顼聽說後就決心降服它。可黃水怪神通廣大,二人激戰九九八十一天不分勝敗。颛顼便上天求女娲幫忙。女娲借來天王寶劍交給颛顼并教他使用方法。颛顼用天王寶劍打敗了黃水怪。為了給人間造福,他用天王劍把大沙崗變成了一座山;取名付禺山,又用劍在山旁劃一道河,取名硝河。從此這裡有山有水,林茂糧豐,人們過上了好日子。颛顼在當地人民心中的位置很高的,被尊稱為“高王爺”。傳說颛顼生前懲治黃水怪,死後仍可退水救民。相傳有一天,高王爺顯靈變成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坐在高王廟的台階上閉目養神。不久。天降大雨,洪水滾滾而來,田毀莊淹。洪水流到白發老人的面前不再向前流了,從水中鑽出了兩個非人非獸的怪物。白發老人一揮手,怪物乖乖地沉下水去,随後,洪水慢慢地退走了。高王廟一帶避免了一場洪水災害。

人物評價

颛顼、帝喾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黃,後啟堯舜。

家族成員

祖父:黃帝(姬姓)

祖母:嫘祖

伯父:玄嚣(即少昊,号青陽氏、金天氏)

父親:昌意

母親:蜀山氏之女 曰昌仆 ,一說名:女樞

妻妾:鄒屠氏、勝濆氏

子孫:黃帝是《山海經》中地位最顯赫的祖先神。《山海經》中的黃帝猶如古希臘神話中的衆神之王宙斯。颛顼是黃帝後裔中地位最顯赫、世系最繁盛、神性最強的一個。颛顼的嫡系血統有伯服、淑士、老童、叔歇、中、騹頭等。此外還有窮蟬(出自《大戴禮記·帝系篇》及其《史記》)、魍魉(出自《獨斷》)、《世本帝系篇》稱颛顼有蒼舒、隕鼓、禱戴、大林、龍降、廷堅(庭堅)、仲容、叔達、稱九子,《左傳·文公十八年》稱其有不才子“梼杌”。也有說法認為鲧為颛顼之子 ,但也有說法認為鲧為颛顼五世孫。

堂侄:帝喾

相關争議

留心考察一下戰國、秦、漢時期的造僞史,造僞者制造出帝喾一系,說稷、契、堯屬于帝喾之後;又制造出颛顼一系,說舜、禹屬于颛顼之後;再制造出黃帝一系,說颛顼、帝喾都屬于黃帝之後。《大戴記》、《史記》、《帝王世紀》諸書皆采其說,于是兩千多年來黃帝被視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其實這個單線古史體系是把上古唐、虞和三代夏、商、周五個不同姓氏、各自獨立的部族系統生拉硬扯到一起的結果。

共同始祖的追認是春秋戰國時期各族群觀念融合的重要步驟。具體而言,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史将原本不相統屬的各個族屬的始祖追溯為一家,從而造成所有不同族屬皆有共同祖先的事實。在這一方面,戰國時期所造成的兩大始祖就是颛顼和帝喾,進而在他們之上,又有共同的祖先——黃帝。 

颛顼與韓流、乾荒

《山海經·海内經》:“黃帝妻雷祖(嫘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 (昌意)取淖(nào)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郭璞在《海内經》作注引用古本《竹書紀年》:”昌意降居若水,産帝乾荒。“并指出:乾荒即韓流也,生帝颛顼。

《路史·卷十四》:“元妃西陵氏嫘祖,生昌意、玄嚣、龍苗,昌意就德遜居若水,有子三人,長曰乾荒、次安、季悃。乾荒生帝颛顼,是為高陽氏”。

《史記·五帝本紀》、《大戴禮記》皆以 颛顼 之父為 昌意,并未提到韓流(乾荒)。

《史記·五帝本紀》:”帝颛顼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絜誠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東至于蟠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大戴禮記·帝系》:”黃帝産昌意,昌意産高陽,是為帝颛顼。黃帝居軒轅之邱,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嫘祖,氏産青陽及昌意。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謂之昌濮,氏産颛顼。“

《五帝德》篇與《五帝本紀》幾乎一緻,當是《大戴禮記》照搬《史記》之言,帝系篇亦然,因而韓流(乾荒)即颛顼之說尚待考證。

史籍記載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

《大戴禮·五帝德》

《山海經》

《左傳》

《呂氏春秋》

《淮南子》

後世紀念

颛顼陵

颛顼、帝喾二帝陵位于河南省安陽市内黃縣梁莊鎮,人稱“二帝陵”。颛顼陵居東,帝喾陵居西,兩陵相距60米。颛顼陵南北長66米,東西寬53米,高約26米;帝喾陵略小且居後兩米。據專家分析,這種長輩陵冢大、晚輩陵冢小;長輩陵位趨前、晚輩陵位趨後的殡葬方式,正好印證了颛顼帝“長幼有序”的道德倫理。二帝陵園從下至上有禦橋、山門、廟院、陵墓、碑林及縱橫其間的甬道,占地面積350多畝;陵墓四周有圍牆,稱“紫禁城”。

颛顼墓

颛顼墓位于聊城東昌府區城西北7.5公裡處。颛顼乃上古帝王,系軒轅黃帝之孫,“初國于高陽,故号高陽氏,都于商丘(今河南濮陽),在位七十八年”。其墓葬于何處,曆來說法不一。《一統志》載:“帝颛顼高陽氏陵有二:一在開州,一在東郡城西北二十裡。……在東郡者有廟,民間稱‘聊古廟’是也。”颛顼墓是真是假,尚不敢斷言,但據文物考古調查,此處系一古化遺址則确鑿無疑。 該遺址為方形高台地,暴露面積500平方米,為黑灰土堆積。遺址表面散布着不少陶片,可識器形有龍山文化時期的罐、杯、南瓦、豆、盆、殷代的鬲,周代的繩紋筒瓦等。屬龍山文化至商周時期的遺址。颛顼墓南,原有一座用以祭祀颛顼的廟宇,名“聊古廟”,又名“聊王廟”、“颛顼廟”。該廟規模宏大,遠近聞名。廟内有鐘樓、鼓樓、大殿、廊房、後樓等建築。大殿内供一高約7尺的颛顼帝執圭坐像。大殿後二層閣樓内,塑有颛顼帝及後妃神像。1945年廟毀,現僅存遺址。

相關傳說

與颛顼同時,有個部落領袖,叫做共工氏。傳說他是人首蛇身,長着滿頭的赤發,他的坐騎是兩條龍。據說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後代。他的部落在現在今天的河南北部。他對農耕很重視,尤其對水利工作更是抓緊,發明了築堤蓄水的辦法。那個時候,人類主要從事農業生産,水的利用是至關重要的。共工氏是神農氏以後,又一個為發展農業生産做出過貢獻的人。

共工有個兒子叫後土,對農業也很精通。他們為了發展農業生産,把水利的事辦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況,發現有的地方地勢太高,田地澆水很費力;有的地方地勢太低,容易被淹。由于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農業生産。因此共工氏制訂了一個計劃,把土地的高處的土運去墊高低地,認為窪地墊高可以擴大耕種面積,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對發展農業生産大有好處。

颛顼部不贊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認為,在部族中至高無上的權威是自己,整個部族應當隻聽從他一個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張的。他用這樣做會讓上天發怒為理由,反對共工氏實行他的計劃。于是,颛顼與共工氏之間發生了一場十分激烈的鬥争,表面上是對治土、治水的争論,實際上是對部族領導權的争奪。

要說這兩個人比起來,力氣上,共工氏要強;論機智,他卻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說法,煽動部落民衆,叫他們不要相信共工氏。當時的人對自然知識缺少了解,對鬼神之事都極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當,認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會觸怒鬼神,引來災難,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數民衆的支持。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衆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堅信自己的計劃是正确的,堅決不肯妥協。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決心不惜犧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業。他來到不周山(今昆侖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頂撞下來,來表示自己的堅強決心。

共工氏駕起飛龍,來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霧時間,一聲震天巨響,隻見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攔腰折斷,整個山體轟隆隆地崩塌下來。天地之間發生巨變,天空中,日月星辰都變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動,河川變流。原來這不周山是天地之間的支柱,天柱折斷了,使得系着大地的繩子也崩斷了,隻見大地向東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傾倒。因為天空向西北方向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從東邊升起,向西邊降落;因為大地向東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騰向東,流入東邊的大海裡去了。

共工氏英勇的行為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在他死後,人們奉他為水師(司水利之神),他的兒子後土也被人們奉為社神(即土地神),後來人們發誓時說"蒼天後土在上",就談的是他,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們的敬重。

關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奪帝位,怒撞不周山的傳說,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年。說明在那時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釋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規律,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樣的無力,因此把各種疑惑歸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創造了神話傳說,歌頌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話中盤古、女娲、黃帝等等傳奇人物來。

至于傳說中的共工氏,當然并不一定實有其事,然而他那種勇敢、堅強,願意犧牲自己來改造山河的大無畏精神,是值得我們欽佩的。盡管前邊所講的神話和傳說是後人的臆想和藝術加工,但在反映原始社會的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接近曆史的真實,象部落首領的被神化,就反映了原來是服務于部落的首領轉化成了高踞于社會之上的權力。原始社會也就開始有了階段的分化。

即位後,進行政治改革,颛顼又進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黃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時,仍信奉巫教,雜拜鬼神。颛顼禁絕巫教,強令他們順從黃帝族的教化,促進了族與族之間的融合。他在位78年,死時90多歲,颛顼子孫很多,屈原就是自稱颛顼的後裔。後人對颛顼大帝的評價是:靜淵有謀,疏通知事,養材任地,載時象天,依鬼神以治義,治氣以教化,潔誠以祭祀。因他生前崇尚玄色,故後人推戴他為玄帝。

學術研究

颛顼與醫巫闾山

颛顼大帝與醫巫闾山以及瑪瑙,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2013年,唐偉先生在雅昌藝術網撰寫《論瑪瑙與玉的關系》一文,詳細論述了黃帝之孫颛顼是一位頭戴瑪瑙飾物的大帝,這位大帝依靠瑪瑙制成的箭镞,戰勝敵手共工,而他的葬身處則是醫巫闾山即《爾雅》中記載的“醫無闾”。《山海經》中的《大荒北經》記載:“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帝颛顼與九嫔葬焉。”《海外北經》中說:“務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陽,九嫔葬于陰。”《海内東經》也說:“鲋魚之山,帝颛顼葬于陽,九嫔葬于陰,四蛇衛之。”學者艾蔭範根據古語音學判斷,認為“附禺”、“務禺”、“鲋魚”都是“無慮”的音轉,推斷颛顼大帝所葬之地就是現在的醫巫闾山。在漢代稱作“無慮”,今北鎮市附近,漢代時稱“無慮縣”,即是由醫巫闾山得名。持相同觀點的學者還有馮立民、王哲等。《山海經》中描寫颛顼葬地“附禺之山”,有多處提到了美玉,颛顼的“颛”本義為“圓頭胖腦”,而“顼”字從“玉”從“頁”,“玉”指“玉勝”,即玉制的發飾品,“頁”指人頭,合起來表示“頭戴玉飾品者”。

颛顼與瑪瑙

我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專著《爾雅》之“釋地”篇中,曾經記有“東方之美者,有醫無闾之珣玗琪焉”,東晉郭璞對“醫無闾”、“珣玗琪”注釋稱“醫無闾,山名,在今遼東。珣玗琪,玉屬。”;章鴻钊《石雅》指出:瑪瑙“奉天錦州産者,俗稱錦州石。《爾雅·釋地》雲‘東方之美者,有醫無闾之珣玗琪焉’;《後漢書·東夷傳》雲‘扶餘挹婁出赤玉’殆皆指此。”章鴻钊認為《爾雅》中的“珣玗琪”、《後漢書》中的“赤玉”都指的是“瑪瑙”。

栾秉璈在《古玉定名探析》一文中,根據章鴻钊的觀點,并經過他的查實,得出結論認為:東晉郭璞所說“遼東”不是近代的遼東,而是戰國到三國魏、晉及十六國、南北朝(北齊)時期的“遼東郡”。那時遼東郡轄地主要在今遼西,包括東晉郭璞注解的醫無闾山,也就是現今從錦州到阜新的醫無闾山。醫無闾山,在遼甯省中部,大淩河以東,位于火山岩地區,以産“錦州石”(瑪瑙)聞名。由此,“醫無闾之珣玗琪”與赤玉、錦州石或瑪瑙有關,而同岫岩閃石玉沒有關系。栾秉璈強調“珣玗琪”同岫岩閃石玉沒有關系,是因為部分學者将古代遼東,當成了如今的遼東地區,所以才會誤認為“珣玗琪”是指岫岩玉。

《爾雅》是第一部按照詞義系統和事物分類來編纂的詞典。學者考證其成書時間不會早于戰國,不會晚于西漢初年。瑪瑙以“珣玗琪”的文字,出現在《爾雅》這樣早的一部古籍中,而“醫無闾”(《淮南子·墬形訓》稱“醫毋闾”)據栾秉璈以及多位專家學者考證,即如今錦州境内的醫巫闾山,距阜新市34.8公裡,衆所周知,阜新是中國主要的瑪瑙産地、加工地、瑪瑙制品集散地,瑪瑙資源儲量豐富,占全國儲量的50%以上。學者考證稱,7600年前的查海遺址中出土了用瑪瑙打制的刮削器,遼墓中出土的瑪瑙酒杯、瑪瑙圍棋、項鍊等,質地上乘,造型優美,工藝精湛,令當今藝人驚歎。到了清代,阜新地區瑪瑙業發展已具備一定規模,阜新瑪瑙已成為宮廷貢品。

阜新瑪瑙質地優良,不僅色澤豐富,紋理瑰麗,正是像《爾雅》中所稱“東方之美者,有醫無闾之珣玗琪焉”。

颛顼與玉龍文化

颛顼打敗共工之後,吸納共工集團氏族如己姓等,成為己、董等八個氏族的共主。西漢《淮南子》載:“昔者共工與颛顼争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淮南子》記載的這段故事,就是中國非常有名的“怒觸不周山”神話,其背景是共工與颛顼帝之間的戰争。史載,颛顼帝号為高陽氏,“東北方部落之宗神”,許多舊籍上都說他 “以水德王天下”,“死為北方水德之帝”,列為五帝之一,是軒轅黃帝的孫子,昌意之子,其母女樞因感“瑤光”而生。瑤光即瓊瑤美玉之光,可知古人記載下的颛顼帝,天生就與瑪瑙有着不解情緣。

颛顼帝二十歲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壽九十八歲,在位期間創制九州,使中國首次有了版圖界線;建立統治機構,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長幼有序;針對巫術盛行之風,下令民間禁絕巫教;改革甲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節氣,後人推戴他為“曆宗”。颛顼對東北亞、美洲的古代文明都有重大影響,從他執政的特點來看,是一位把各項制度設列清晰的智慧型領導,正是孔子“十一德”中“缜密以栗,智也”的典型人物。颛顼文明在上古天文、曆法上有高度造詣,它對水利、農業也有大貢獻。在阜新查海遺址中出土的瑪瑙制品中,有一些是瑪瑙镞,如此利器必定運用于上古時代的重大戰争中,包括颛顼與共工兩位大首領之間發生的殊死搏殺。還有一些瑪瑙刮削器,是制作木類弓箭的工具。颛顼是黃帝之孫,共工的出身也非等閑,《山海經.海内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并,節并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于江水,生共工。”說明共工是炎帝神農氏的後代,他是一位水利方面的專家,水戰是其強項,而其勢力範圍迅速擴張,直逼颛顼故鄉,雙方因而進行了一決生死的海域大戰。共工船隊進逼之際,受海風影響,颛顼用瑪瑙削刮器制作的竹木類弓箭,已經無法抵抗敵人大軍壓境,而瑪瑙镞此刻開始大顯神威,共工被這種射程遠、殺傷力強的武器打得一敗塗地,才會“怒觸不周山”。所謂“不周山”,曆代學者考證很多,一直沒有定論。“怒觸不周山”是表現了共工被瑪瑙镞打壞了進攻的戰船後,被迫在渤海灣内緊急尋求島地登陸,進行修整和躲藏,因為要防止颛顼大帝的追捕,所以開始東遊西靠,四下逃亡,附近海域内有數的幾座島嶼都有登陸,颛顼大帝也必然派人全面搜索各島。古籍記載共工還是被俘獲并流放,共工最後躲到了哪座島上被俘的,筆者認為就是現在的筆架山,筆架山雖然被人說成是因形似筆架而得名,但筆者實地看過,一點也不像筆架。“筆架”發音接近“不周”,應該最初也來自“baidag”的音,後來受國内其它“筆架山”影響,才起了如今的名字,而且錦州這座筆架山落潮時,會出現海中“天橋”奇觀,共工率領殘兵退守于此時,正趕上落潮,颛顼大帝引兵直接就能抵達島上,可以順利将其抓獲。并且這座筆架山“兩長一短”的山峰外形,也如同被撞倒了一段,與某些學者将“不周”解釋為“不周全”的觀點竟無矛盾,且與神話故事的情節也極度吻合。錦州筆架山,應該就是上古傳說中的“不周山”。瑪瑙镞讓共工大敗虧輸,保全了自己的家邦和子民,颛顼因此對瑪瑙極有感情,所以才會居帝位時頭戴瑪瑙飾品,以至後人大都不稱他“高陽大帝”,而按外表形象親切地稱為“颛顼”——意即“圓頭胖臉、頭戴瑪瑙的英年領袖”。

上一篇:張瓊玲

下一篇:凱蒂·卡西迪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