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池穴

陽池穴

手少陽三焦經的常用腧穴之一
陽池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腕背橫紋中,當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下為腕背側韌帶,在指伸肌腱(桡側)與小指伸肌腱之間;布有腕背靜脈網、尺動脈腕背支的分支;有尺神經手背支、前臂後皮神經分布。主治五官病證,瘰疬,脅肋痛,上肢痿痹不遂。操作方法為直刺0.3~0.5寸。下為腕背側韌帶,在指伸肌腱(桡側)與小指伸肌腱之間;布有腕背靜脈網、尺動脈腕背支的分支;有尺神經手背支、前臂後皮神經分布。别陽名意指三焦經的陽氣由此别走厥陰心包經。本穴物質為吸熱脹散的陽熱之氣,因其強盛飽滿,而與之相表裡的手厥陰心包經相對部位天之上部的陽氣虛弱,因此三焦經的陽氣有本穴别走厥陰心包經,故名别陽。
    中文名:陽池穴 外文名: 别名: 其他外文名:Yang Chixue 操作:直刺0.3—0.5寸 隸屬經絡:手少陽三焦經 出處:《針灸甲乙經》 功能:生發陽氣,溝通表裡

名稱釋義

(1)陽池。陽,天部陽氣也。池,屯物之器也。該穴名意指三焦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陽熱之氣。本穴物質為中渚穴傳來的弱小水濕之氣,至本穴後,受外部傳入之熱,此水氣吸熱脹散而化為陽熱之氣,如陽氣生發之池,故名。

(2)别陽。别,離别也。陽,陽氣也。别陽名意指三焦經的陽氣由此别走厥陰心包經。本穴物質為吸熱脹散的陽熱之氣,因其強盛飽滿,而與之相表裡的手厥陰心包經相對部位天之上部的陽氣虛弱,因此三焦經的陽氣有本穴别走厥陰心包經,故名别陽。

(3)發陽。發,生發也。陽,陽氣也。發陽名意指三焦經在此生發陽氣。理同陽池名解。

三焦經源。原,本源也。本穴物質為陽熱之氣,性幹燥,表現出三焦經氣血的本源特性,故為三焦經原穴。

治法

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取穴方法

在腕背橫紋中,當指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

解剖

下為腕背側韌帶,在指伸肌腱(桡側)與小指伸肌腱之間;布有腕背靜脈網、尺動脈腕背支的分支;有尺神經手背支、前臂後皮神經分布。

簡易取法:腕關節背面,由第4掌骨向上到腕關節橫紋處有一凹陷處,或簡單地說腕背橫紋中點即是本穴!

位置:陽池穴和大陵穴分别在手腕的背面和内面,也就是腕背橫紋的中點處。

在中醫中,許多穴位是兩兩相對、互相匹配的。陽池穴和大陵穴就是這樣一對穴,都在手腕上,一前一後保護着腕關節。關節是身體當中活動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磨損的地方,尤其是手腕。打電話時可以按摩這兩個穴位:用肩膀夾着話筒,站起來,一手刺激另一手的穴位,既避免了久坐的壞處,還可以保護手腕

位置

陽池穴在前臂一窩風穴上2寸凹陷中,屬于點型穴位。

主治疾病

①頭痛、目赤腫痛、耳聾、喉痹等頭面五官疾患。

②腕痛。

③消渴、瘧疾。

④女性手腳冰涼。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糖尿病、前臂疼痛麻木、腕關節炎等。

配伍

配外關、曲池主治前臂麻木疼痛;

配少商、廉泉主治咽喉腫痛;

配胃脘下俞、脾俞、太溪主治糖尿病。

相關論述

《針灸甲乙經》 “肩痛不能自舉,汗不出,頸痛,陽池主之。”

日常保健

陽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隻要刺激這一穴位,便可迅速暢通血液循環,溫和身體,從而達到取暖的目的。經常進行陽池穴位按摩,在冬季無疑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将手背往上跷,在手腕上會出現幾道皺褶,在靠近手背那一側的皺褶上按壓,在中心處會找到一個壓痛點,這個點就是陽池穴。它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隻要刺激這一穴位,便可迅速暢通血液循環,溫和身體。刺激陽池穴,要慢慢進行,時間要長,力度要緩,最好是兩手齊用,先以一隻手的中指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再用另一隻手的中指按壓這隻手上的陽池穴。

這種姿勢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傳到陽池穴内,還用不着别人幫忙。消除發冷症除了按摩陽池穴外,還可以将關沖、命門兩穴以及“手心”配合起來加以刺激,更能收到好的效果。

覺得手腳發冷時,不妨兩個手背互相摩擦,就能使身體暖和起來。手背上有個穴位叫陽池,是三焦經上的主要穴位,三焦經專司上焦、中焦、下焦這三組人身上的發熱系統,其中上焦支配心髒和肺的呼吸功能,中焦支配消化器官,下焦支配泌尿器官。

做完運動或吃完飯後,體溫就會升高,這是因為上焦和中焦發揮了功能。排完尿後為什麼會情不自禁打起輕微的哆嗦呢?這是下焦放出熱量的緣故。陽池穴不僅可以治懼冷症,還可以調節内髒器官的功能,因此對感冒、氣喘、胃腸病、腎功能失調等疾病都有助益,與合谷穴一起稱得上是“萬能穴位”,值得大家牢記在心上。陽池穴的位置正好在手背間骨的集合部位。

穴位配伍

配合谷穴、尺澤穴、曲池穴、中渚,治手臂拘攣。

備注

經常按揉此穴,能夠治療“鼠标手”-肩肘腕綜合征。

上一篇:唯達甯噴劑

下一篇:愛情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