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允

陳芳允

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芳允 (1916-2000)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中共黨員,無線電電子學、空間系統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1938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1945年在英國COSSOR無線電廠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國。先後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工作。1964年起從事空間技術工作,1976年調入國防科委,在技術上負責衛星測量控制系統的總體設計、設備研制、布局建設以及星地協調工作。1984年調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員、顧問。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是中國衛星測量、控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
    中文名:陳芳允 外文名: 别名: 民族:漢族 出生地:浙江省黃岩縣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職業:電子學家、空間系統工程專家 代表作品:《無線電電子學的新發展》《計量測試技術在空間測控系統中的重要作用》《空間統一測控系統設計中的幾個問題》等 主要成就:中國衛星測量、控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籍貫:浙江省台州市人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16年 去世年月:2000年 政黨:中共黨員

生平簡介

“人生路必曲,仍需立我志,竭誠為國興,努力不為私”——陳芳允

陳芳允是電子學家、空間系統工程專家,中國衛星測量、控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曾任國際宇航聯合會(IAF)副主席。1938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1945年在英國COSSOR無線電廠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國。先後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工作。1956年,參加了國家12年長期科學規劃制定工作,負責新電子學研究所的籌組工作。1964年起從事空間技術工作,1976年調入國防科委,在技術上負責衛星測量控制系統的總體設計、設備研制、布局建設以及星地協調工作。1984年調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員、顧問。n  中國衛星測量、控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原蘇聯發 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時,他即對衛星進行了無線電多蔔勒頻率測量,并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計算出了衛星的軌道參數,該方法成為以後我國發射人造衛星所采用的跟蹤測軌的主要技術之一。1963年研制出國際領先的納秒脈沖采樣示波器。1965年擔任衛星測量、控制的總體技術負責人,為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準确測量、預報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還參加了我國回收型遙感衛星的測控系統方案的設計和制定工作,為我國十幾顆遙感衛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相繼提出了微波統一測控系統、“雙星定位系統”、遙感小衛星群對地觀測系統和小衛星移動衛星通信系統等方案。他直接參與指導研制成功的微波統一測控系統,在我國同步通信衛星發射和運行中發揮了很高的效用。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陳芳允,1916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黃岩縣。1931年在黃岩縣立中學初中畢業,後到上海浦東中學讀高中。當時正值全國上下都在反對日本強占東三省,抵制日貨,請願抗日等運動不斷,他參加了到南京的請願和抵制日貨等活動。1934年,陳芳允考入清華大學機械系,一年後轉入物理系。在清華大學,他參加了“一二·九運動”。1934年,陳芳允考入清華大學機械系,一年後轉入物理系。在清華大學,他參加了“一二·九運動”。1938年畢業。1938年至1941年在昆明清華無線電研究所任助教,在任之恭、孟昭英指導下工作。1945—1948年在英國A.C.Cossor無線電廠研究室工作,先從事有關電視接收機圖像質量改進方面的研究,後來參加了海用雷達的研制和在“瑪麗皇後号”船上的實際測試工作。

1948年6月,陳芳允回國,在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所任技正,協助所長馮德培研制神經生理方面的電子儀器。他主要參加電生物學和核物理學方面的電子測試技術工作,成功地研制了神經生理學方面的電子儀器,包括刺激器、放大器和顯示器等。這套儀器曾推廣到上海醫學院,以後還在北京協和醫院進行演示,作為他們研究的參考。

1949年新中國成立,1951年加入九三學社。1952年陳芳允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任技正,研究生理實驗用的精密測量設備;1953年調北京,主持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籌備處工作,經過一年,籌備處具有一個研究室的規模,1954年并入物理研究所(所長為錢三強),組建成電子研究室,陳芳允任該研究室主任。該研究室有微波技術、電子線路技術、計算技術等幾個研究組和一個實驗車間。1955年陳芳允晉升為研究員。1956年後,中國科學院在新技術方面成立了半導體、自動化、電子學和計算技術四個研究所。陳芳允調入電子學研究所,任該所脈沖技術研究室主任,開展毫微秒脈沖技術的研究,機載單脈沖雷達的研制,直到1965年。1957年,陳芳允對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進行了無線電多蔔勒頻率測量,并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計算出了衛星的軌道參數。這套測量方法成為以後中國發射人造衛星的主要技術之一。1963年研制出國際領先的納秒脈沖采樣示波器。陳芳允從1965年開始參加中國空間技術工作,于1967年調到國防科委第26基地,從事我國衛星地面測控網的研制和建設工作;

“文革”開始後,人造衛星的研制工作由中國科學院轉到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進行。1967年,陳芳允調至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新成立的衛星測量部,指導衛星測控設備的研制和發射台站的建設等工作,直到1975年為止。1976年調國防科委測量通信總體所任副所長,同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7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84年調國防科工委科技委任常任委員。1986年3月,他與王大珩、楊嘉墀、王淦昌一起提出了對中國高技術的發展有重要意義的建議,在鄧小平的親自批示和積極支持下,國務院在聽取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中國高技術發展的“863計劃”,為我國高技術發展開創了新局面。1988年後為顧問。此後,他仍十分關心中國重大國防工程系統的研究和建設,經常參加重大研究項目的方案論證會或技術評審會,為我國的四個現代化出謀獻策。

70年代初期,陳芳允就開始了通信衛星測控系統的研究論證。如何使地面測控設備控制36000公裡高空的衛星?陳芳允提出采用微波頻段,多功能統一在一套設備上,同時實現跟蹤測軌、遙測、遙控、數傳。1984年4月,這個系統在我國發射第一顆同步通信衛星中發揮了很高的效用,1985年這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作為中國回收型遙感衛星測控系統方案設計和制定工作的主要參加者,陳芳允為我國十幾顆遙感衛星的成功回收做出了重要貢獻,再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為了解決遠洋航天測量船的電磁兼容問題,陳芳允和研究人員經過兩年努力取得重要突破,使幾十套電子設備在一艘船上工作自如,這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陳芳允提出并主持了“雙星定位系統”的研制工作,并在1989年演示成功,在世界上第一次實現地面目标利用兩顆衛星快速定位、通信和定時一體化。

陳芳允兼任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并被聘任為中國科技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兼職教授。他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中國電子學會、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和中國宇航學會的理事。1980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現為院士)并兼技術科學部副主任,1985年被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991年被選為國際宇航聯合會副主席。1992年陳芳允提出地球環境觀測小衛星星座的系統方案。1993年12月15日與姜岩讨論給江澤民關于納米技術的報告。1997年4月7日至10日,陳芳允與楊嘉墀、王大珩、三位院士以“863”計劃的名義發表了《中國月球探測技術發展的建議》。1999年陳芳允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000年4月29日,84歲的陳芳允因運動神經元病中樞性呼吸衰竭去世。

陳芳允于1977年參加中國共産黨,他認為毛主席的《實踐論》和《矛盾論》是革命行動的指導,也是科技活動的指導。他說:“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教導使我恪守終身。……為科學求真理,為技術進步,為建設祖國,都是為人民服務。”他長期不懈努力拼搏在科技戰線上,也正是這一信念的體現。他堅信隻要在共産黨的領導下,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在不遠的将來中國必可達到繁榮富強的境地,而中國的科學技術也将迅速發展而立于世界之林。

“人生路必曲,仍須立我志。竭誠為國興,努力不為私。”“四十年京兆一技人,求新服務不愛名,一稱專家已過譽,慚愧國人趕超心!”這是陳芳允寫的兩首詩,也是他的人格和精神很好的寫照。

不朽精神

 ▲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崇高的革命理想

陳芳允同志是一位具有強烈愛國主義思想的科學家,他把自己的一生與祖國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他在一首詩中寫道:“人生路必曲,仍需立我志,竭誠為國興,努力不為私。”

早在三十年代,陳芳允上中學時,就立志要用知識報效祖國。抗日戰争爆發前夕,他參加了著名的“一二九”愛國主義運動。親眼目睹自己的國家遭受帝國主義肆意蹂躏,陳芳允感到莫大的屈辱,由此,他明白了“落後就要挨打 ”這個真理,從而更加堅定了科學救國、振興民族的理想抱負。

1948年5月,陳芳允從英國回國。在上海不願為國民黨打内戰出力,拒絕航空委員會調派去上海機場工作,同妻兒回黃岩老家,受到工廠記大過處分。10月,正值淮海戰役期間,航空委員會調陳芳允去南京工作,他不願幫國民黨政府打共産黨,跑回湖州找當醫生的嶽父為他拔去一個腳趾甲,造成假傷,回到上海住進醫院裡。

上海解放前夕,在地下黨的領導下,陳芳允參加維持秩序的革委會,勸阻中央研究院的科技人員不要跟國民黨去台灣。

▲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獻身科學的精神

有人說:要記住陳芳允,隻需記住他的兩個特點就行:一是自己給自己理發,二是自己給自己縫補衣服。陳芳允的頭發長了,從來不去理發店。他說,去理發店太費時間,不是理發師傅等你,就是你等理發師傅,有時一等就是半個小時,結果還未必滿意。所以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練出了一手絕活兒——自己給自己理發。陳芳允的另一招是自己給自己縫補衣服。由于他的祖父是有名的裁縫,所以他從小便與針線打上了交道。就是在81歲高齡,一旦衣服爛了需要縫補,隻憑一種感覺和經驗,他仍能将手中細細的線輕松地穿進那個小小的針眼。

陳芳允對工作是高标準,對生活卻是低标準。他病逝後,在他家裡,看不到一件像樣的家具,連褪了色的布窗簾也舍不得換。但他為我們國家所須所做的貢獻卻是用金錢無法衡量的,從863計劃的提出到2000年,十五年,“863”計劃15年中獲國内外專利2000多項,發表論文47000多篇,累計創造新增産值560多億元,産生間接經濟效益2000多億元。

863計劃突破的關鍵技術在與産業界的密切合作下,使我國在生物工程、藥物、通信設備、高性能計算機、中文信息處理平台、人工晶體、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等國際高技術競争的熱點領域,具有了中國自主知識産權的産品。這些産品開始形成能與發達國家競争的實力,成為中國高新技術産業的生長點和源頭。

▲情系母校、關心學子的情懷

作為黃中畢業的校友,陳芳允對黃岩中學懷有特殊的感情,對黃岩中學的發展非常關心,1995年6月5日,陳芳允為黃岩中學題詞:願黃岩中學發展、提高,為家鄉及全國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材。

在1999年住院期間,陳芳允以《漫漫人生路拳拳報國心》為題,給他少年時黃岩中學的同學王克晟(黃岩中學的老師現已退休,也是王有器老師的父親)寫了一封信,信中講述了自已的人生經曆,自己思想觀念的發展曆程,以及自己工作的情況,并希望自己的經曆能對母校的學生起鼓舞作用。這封信後來在黃岩中學2000年1月的校報《清獻園》上全文登載出來。此時的陳芳允已經病的很重,但他還特意托人給他的母校黃岩中學随信寄來2000元錢,表示支持母校建設的一點心意。這是陳芳允一生中寫的最後一封長信。

陳芳允對黃中的學子懷有殷切希望,以自已的人生經曆告誡我們的同學:人生道路的選擇,思想觀念的發展起着根本的作用。

主要論著

1《無線電電子學的新發展》科普出版社,1963(1979年内蒙古出版社再版)。

2《計量測試技術在空間測控系統中的重要作用》中國宇航學會計量測試年會上的報告,1981。

3《空間統一測控系統設計中的幾個問題》中國電子學報,1985。

4《全數字通信技術》中國通信學會特刊:新的技術革命與中國通信,1984:4~10。

5《太平洋地區國家衛星發射與測控技術發展與合作的前景》(英文),國際宇航聯學術會議上的報告,1986。

6《發展我國的星基定位通信系統》中國空間科學技術,1987。

7《中國航天技術發展與技術科學》中國科學院院刊,1986。

8《中國航天測控網及其在國際合作中的作用》(英文),國際宇航聯學術會議上的報告,1988。

9《關于建設我國災害測報監控系統的建議》中國科學院地學部災害防治讨論會上的報告,1990。

10《衛星測控手冊》科學出版社

上一篇:趙曉光

下一篇:陸大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