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爾·雨果的故事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

1975年弗朗西斯·特呂弗執導電影
阿黛爾·雨果(伊莎貝爾·阿佳妮 飾)為了一心一意追求浪漫和不妥協的愛情而極力逃避家族姓氏帶來的巨大壓力,獨自遠渡重洋到美國去尋找她迷戀的英國軍人阿爾伯特·平松(布魯斯·羅賓遜 飾)。美國的桑德斯太太(西爾維·瑪麗奧特 飾)收留了她。但平松并沒有重視她的癡情,她在接連的沉重打擊下神經錯亂,最後隻能在收容院裡度過餘生。[1]
    中文名:阿黛爾·雨果的故事 外文名:l'histoire d'adele h 其他譯名: 類型:劇情 出品公司:Hemdale Film Distribution Ltd 制片地區:法國 拍攝地點: 發行公司: 導演:弗朗西斯·特呂弗 編劇: 制片人: 主演:伊莎貝爾·阿佳妮、布魯斯·羅賓遜 片長:96分鐘 票房: 對白語言:英語、法語 色彩:彩色 電影分級: imdb編碼: 主要獎項: 在線播放平台: 其它譯名:情淚種情花、巫山雲 出品時間:1975年 幅面: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單聲道 攝制格式:35mm 洗印格式:35mm 攝影機:Panavision Cameras and Lenses

電影簡介

更多外文片名:

Histoire d'Adèle H.,L'

The Story of Adele H.....(USA)

A História de Adèle H......Brazil

Adele H.,una storia d'amore.....Italy

Adelen tarina.....Finland

Berättelsen om Adèle H......Sweden

Diario íntimo de Adela H.,El.....Spain

Geschichte der Adele H.,Die.....West Germany

Istoria tis Adele Hugo,I.....Greece

版權所有:1975 Les Films Du Carrosse S.A./Les productions Artistes Associes S.A.

1975 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 Inc.

拍攝日期:1975年1月8日-1975年3月21日

劇情介紹:

這部1975年的影片根據法國文學巨匠維克多·雨果之女阿黛爾·雨果的經曆改編。為追求年輕的英國軍官平松,阿黛爾從法國跑到美洲,然而平松卻表現得十分冷漠。阿黛爾卻近乎“喪心病狂”地繼續愛着這個不再愛她的男人,最終在法國孤獨終老。

阿佳妮主演的成名作,她在片中飾演的阿黛兒是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女兒,為了一心一意追求浪漫和不妥協的愛情而極力逃避家族姓氏帶來的巨大壓力,獨自遠渡重洋到英國去尋找她迷戀的英國軍人。但對方并沒有重視她的癡情,她在接連的沉重打擊下神經錯亂,最後隻落得在收容院裡度過餘生,下場令人唏噓。

幕後制作:

特呂弗在執導這一部根據阿黛兒日記改編的愛情悲劇時,成功塑造了女主角癡情和執迷不悔的個性,阿佳妮也将主人翁的神經質表現得生動傳神。本片可以說是阿佳妮最優秀的代表作之一。在英法兩國拍攝的外景,将時代氣氛烘托得頗為逼真。

花絮:

·導演客串:在哈利法克斯,弗朗西斯·特呂弗扮演了一個被阿黛爾誤認為是平森的軍官。

·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演職人員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Adèle Hugo a.k.a.Adèle Lewry

伊莎貝爾·阿佳妮Isabelle Adjani

Lt Albert Pinson

布魯斯·羅賓遜Bruce Robinson

Mrs. Saunders

西爾維·瑪麗奧特Sylvia Marriott

Officer(uncredited)

弗朗索瓦·特呂弗Francois Truffaut

The Bookseller

Joseph Blatchley

Hypnotist

Ivry Gitlis

Victor Hugo's servant

Louise Bourdet

Mr.Lenoir

Cecil De Sausmarez

Mr.Saunders

Ruben Dorey

Keaton

Clive Gillingham

Colonel White(as Mr White)

M.White

Madame Baa

Madame Louise

Black penpusher

Jean-Pierre Leursse

George,servant at Johnstone's(uncredited)

Geoffroy Crook

Young whore(uncredited)

Chantal Durpoix

Judge Johnstone(uncredited)

Raymond Falla

David, a young boy(uncredited)

David Foote

Lt. Pinson's Batman(uncredited)

Carl Hathwell

O'Brien(uncredited)

Edward J.Jackson

Widow with dog(uncredited)

Aurelia Mansion

Madmoiselle Tilly,assistant of hypnotist(uncredited)

Thi-Loan Nguyen

Canadian(uncredited)

Ralph Williams

Doctor Murdock

Roger Martin

Cabinetmaker(uncredited)

Jacques Frejabue

演職人員

職員表

導演

弗朗索瓦·特呂弗Francois Truffaut

編劇

讓·格魯沃爾Jean Gruault、弗朗索瓦·特呂弗Francois Truffaut、Jan Dawson、Frances Vernor Guille、Adèle Hugo、Suzanne Schiffman

制作人

克勞德·米勒Claude Miller、弗朗索瓦·特呂弗Francois Truffaut、Marcel Berbert

配樂

Maurice Jaubert

攝影

納斯托·艾爾孟德羅斯Néstor Almendros

剪輯

Martine Barraqué、Yann Dedet、Jean Gargonne、Michèle Neny、Muriel Zeleny

藝術指導

Jean-Pierre Kohut-Svelko

服裝設計

Jacqueline Guyot

副導演(助理)

Carl Hathwell、Suzanne Schiffman

職員表

上映日期

法國

France 1975年10月8日

美國

USA 1975年10月12日......(New York Film Festival)

美國

USA 1975年12月22日......(limited)

瑞典

Sweden 1975年12月26日

芬蘭

Finland 1976年2月20日

中國香港

Hong Kong 1976年7月22日

英國

UK 1977年9月1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78年

法國

France 2000年6月28日......(re-release)

希臘

Greece 2000年9月1日......(re-release)

以色列

Israel 2001年4月12日......(re-release)

波蘭

Poland 2001年10月11日......(Warsaw Film Festival)

制作發行公司

制作公司:

Les Films du Carrosse[法國]

Les Productions Artistes Associés[法國]

Les Artistes Associés(presents)

發行公司:

Hemdale Film Distribution Ltd.[英國]

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德國](2003)(Germany)(DVD)

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美國](2003)(USA)(video)

MK2 Diffusion[法國](2000)(France)(re-release)

New World Pictures[美國](USA)(subtitled)

Southbrook International Films(1977)(UK)(theatrical)

United Artists[法國](1975)(France)(theatrical)

其他公司:

Air France special thanks

Lettres Modernes publisher:"Le Journal d'Adèle Hugo"

影評

一個安提戈涅式的性格

雖同為法國電影“新浪潮”的“火槍手”,但弗朗索瓦·特呂弗不同于讓·呂克·戈達爾。他影片序列所呈現的主題不是對現代西方社會反扳的主題;他的主題也是關乎于“存在”的,但他的主人公卻不是薩特式的存在主義的英雄。特呂弗的人物是那些在荒誕的生存境遇中嫌轉、掙紮,但終于在一種不自甘的随波逐流中緩緩地毀滅的“小人物”。作為“作者電影”的始作俑者與實踐者,特呂弗所偏愛的情節樣式是三角式“愛情”。

不同于通俗情節劇中三角戀愛的濫套,更不是美國歌舞片中兩男一女、翩翩起舞的翻版;在特呂弗那裡,三角戀愛成為呈現生存荒誕的模式之一,成為困窘、無奈的黑色幽緻的噱頭;那與其說這是愛情故事,不如說是對經典的關于愛情的話語的颠複、亵渎與解構。特呂弗的愛情故事是一種“破壞性重述”,是他作為一個現代主義者特有的消解神聖的方式。如果說作者電影的主旨除了要确立電影導演在電影藝術中的中心地位、倡導編導合一論外,其更重要的在于使電影藝術掙脫好萊塢的流水線,成為一種個人的藝術,确立一種導演的個人風格;那麼,特呂弗的風格标志便是一種荒誕、近于殘忍的喜劇感。

那是《朱爾和吉姆》中機械地搗碎化屍爐裡尚未化盡的遺骨的時刻,也是《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中,阿黛爾視點鏡頭中于她十分殘忍的一幕,是在歌劇音樂聲中,平松擁着另一個女人走上樓上卧室,兩隻可愛的小叭狗尾随而上,旋即被一隻殘忍的腳踢滾下樓梯的時刻。

從某種意義上說,《阿黛爾·雨果的故事》是一個愛情故事,但這不是一次愛情的證明,而是一次對愛情話語的裂解與反證,“她的故事是人物内心激情的剖析”;我們也可以将其視為一個三角式的故事,因為阿黛爾始終在從“另一個女人”處奪回平松。但一如影片所表現的是一個虛假的愛情,它所呈現的也是一個虛假的“三角”:除卻在阿黛爾心中,她與平松從不曾在任何意義上締結一對一的愛情關系,她在平松與許多“另一個女人”的關系中也從未構成擁有任何情感“資本”的竟争者或另一角。

甚至在阿黛爾那裡,她的“平松之戀”也是虛假的:這不是另一曲《傷心咖啡館之歌》,不是愛者與被愛者之問橫亘着的心中的天河。與其說她是瘋狂絕望地愛着平松本人,不如說她瘋狂絕望地愛上了自己對平松的愛;與其說她勇敢地超越了她的時代(“一個年輕的姑娘,獨自漂洋過海,從舊世界到新大陸,去和她的愛人結合——這件難以做到的事我将要完成了”),超越了階級、禮俗、性别規定去愛,不如說她所愛的正是她自己的這番超越的壯舉。

平松隻是為她實現這番壯舉提供了一個恰如其份的對象、甚或是一個借口。于是,特呂弗明确地界定說:“阿黛爾是一個假定有虛假性格的人。”同時,正是阿黛爾的故事為特呂弗提供了一個同樣恰當的對象與借口,使他得以再次重述“特呂弗的故事”:人類心靈的“黑洞”,生存的荒誕,殘忍的喜劇。

《阿黛爾·雨果的故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因為阿黛爾在曆史上确有其人,她是一代文學宗師維克多·雨果的女兒,她為自己創造了一段異常悲慘而異乎尋常的經曆,她孤獨地以雨果小姐的名字獨自活到八十五歲高齡,她留下了數冊用密碼寫成的日記。然而,影片《阿黛爾·雨果的故事》并不是一部俠義的“傳記片”,它也不是對阿黛爾日記的“改編”(盡管毫無疑問,阿黛爾日記是影片重要素材之一),特呂弗借助這個真實的故事來呈現一個“虛假的性格”,使之成為一份心靈之謎的個例病案。

在影片《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中,特呂弗将阿黛爾塑造成為一個有着安提戈涅(安提戈涅,又譯為安蒂崗,古希臘傳說中的人物,為俄狄普斯長女,索福克勒斯同名悲劇中的女主人公。悲劇譯本見羅念生編《古希臘羅馬文學作品選》,北京出版社)式性格的女人。一如美國當代女作家喬伊斯·卡羅爾·奧茨所說:“《安提戈涅》使人想到,悲劇是由執着于一種特珠的生活方式或者一種本質造成的,安提戈涅的悲劇是,她是她自己,而不是别人。

我受到啟發:這也許是悲劇的本質——盡管很簡單。感情用事的人相信事在人為,或者至少應該力争做到,這種人是不可能理解這一點的。這正是存在的悲劇—普遮性的為難。”這是她為自己的小說《在冰山裡》所作的贅言,但它同樣可以成為對阿黛爾的闡釋。從某種意義上說,影片《阿黛爾·雨果的故事》并沒有提供什麼新鮮的主題,這個安提戈涅式的故事無非是托馬斯·哈代的名言:“性格就是命運”的重述。

然而,特呂弗的阿黛爾的獨特之處在于,她的悲劇是性格的悲劇,而她的性格卻是“虛假”的性格。和現實主義者哈代不同,作為一個現代主義的藝術家,在特呂弗那裡,性格并不是天性與教養、遺傳與環境所共同形成的一個難于更動的“定數”,而完全可能是一種虛構。與其說是阿黛爾的性格造成了一個無可挽回的悲劇,不如說她為自己制造了一出悲劇以印證并塑造了一種性格;阿黛爾悲劇不在于“她是她自己,而不是别人”,而在于她認定隻有由她自己成就一出悲劇,她才能成為自己而不是别人,不是由他人的名字所給定意義的“别人”。

而後者正是阿黛爾的時代女人普遍的、幾乎不可逃脫的命運:她們隻能是父親的女兒(尤其是當她有着一著名的父親的時候),丈夫的妻子;其中最幸運的佼佼者,也是那些頂着男人的名性創作的女人:諸知喬治·桑,或喬治·愛略特。阿黛爾的悲劇在于對悲劇命運的執着。這不是宿命或定數,而是阿黛爾自覺的願望:她要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來成就一個偉大的、不朽的、隻屬于她自己的故事;而在她看來,隻在一出悲劇才能滿足一個偉大的叙事。

于是,不是悲劇命運的不可逃離,而是阿黛爾對悲劇契機的刻意營造與捕捉。她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成為一個安提戈涅式的性格:她不是由于無法适應社會與現實而罹難,而是由于她拒絕妥協與順應;她不是由于無法分辮真實與想象而瀕于瘋狂,而在于她頑強、固執地生活在她心造的世界之中。因此,“她搏鬥在一個注定要輸掉的戰場上。”這将筆直地将她帶往她所渴念的悲劇之中,而這悲劇将為她命名——使她作為自己而不朽。

逃脫與落網

作為一個安提戈涅式的性格,特呂弗将這個阿黛爾·雨果的故事營造為一個多重逃脫中的落網所構成的怪圈。

阿黛爾的悲劇緣于她有幸生在一個不平凡的家庭,生而為一個偉人的女兒。于是,她的一生注定要隐沒在父親——維克多·雨果的萬丈光焰所投下的陰影裡。她将作為雨果小姐而聞名,以雨果小姐的身份締結一個體面的、也許是幸福的婚姻,她的丈夫将在家世與才華上堪為雨果家的東床。當阿黛爾不再是雨果小姐的時候,她仍将有名:她将是XX夫人。阿黛爾沒有、也不大可能會有機會因為她自己而為世界所關注,她的名字将永遠為他人的名字所遮蔽并賦予意義。但阿黛爾不甘于這在她出生時便已然注定的命運,她在尋找機會逃離她的命運,逃離父親近乎無所不在的光芒。

隻有這樣她才有機會成為她自己,使她自己的名字有意義。阿黛爾必須逃離的還不隻于此:她除了有位偉大的父親,她還有一個著名的姐姐:萊波爾黛,她因成就了一個令人心碎的悲劇而使她的名字為世界所知曉:她以十九歲的韶華之年,在新婚之旅的路上溺水而亡,當她的丈夫确知她已不能複生之時,便投水與她同去。于是,全世界為這段悲劇而唏噓、而贊歎,她的故事成了雨果所開創的浪漫主義時代的一個至為美麗而凄婉的故事,成了雨果的藝米世界之外的一次活的愛情證明。她的婚紗端挂在雨果的家中,成了一件愛情與悲劇的聖物。

她的故事成為對浪漫主義信念和關于愛情話語的印證:“不朽的愛情戰勝死亡”,“不求同生,但願同死;不求同室,但求同穴”。而愛情、痛苦、死亡是一切永恒的悲劇和永恒的愛情故事所必需的三元素。所謂“誰不曾痛苦而無望地愛過,誰就不懂得愛情”。在萊波爾黛的身旁,所有正常的婚姻、哪怕是幸福的婚姻都會顯得平庸而乏味,令人不屑。萊波爾黛頭上的聖潔而浪漫的光環加重了遮沒阿黛爾的陰影。所有一切作為影片的背景并未在影片中顯影,但它卻是在《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中不斷地被轉述,不斷地被印證;事實上,維克多·雨果和萊波爾黛是本片中最為重要的“缺席的在場者”。

當影片開始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阿黛爾已開始了她的逃離之派,她完成了由古老的歐洲到新大陸的危險而艱辛的旅行,一隻小船正将她載往新大陸的登陸點。這是她在這幕悲劇的重要場景中登場的時刻。

而在此之前,這幕悲劇已經開始:作為阿黛爾逃離之行中的一程,她拒絕了與她“般配”的追求者,而選擇了平松。正如在影片的展開部分所揭示的,阿黛爾之所以選擇了平松,不僅在于他的優勢:風度翩翩、英俊潇灑,而且他作為一個情場老手,顯然是少女心中理想的白馬王子;他在阿黛爾處的“入選”,更在于那些顯然為阿黛爾所知的劣勢:家世可疑、嗜賭成性且身無分文;這是一個典型的冒險家,投身軍界,以圖靠他的相貌、靠他在情場輝煌的戰績締結一門“理想”的婚事,以洗盡他身世的可疑;更重要的是,物底解脫他經濟上無可解脫的困境。

這樣的一位“騎士”無疑是為維克多·雨果及其階級所不恥的。而這“不恥”卻是阿袋爾的期冀,全力去赢得他,意味着對父親及其階級為她注定的模式的反叛;意味着真正的、不被附加條件所站污的愛情,而且意味着痛苦:她可能為家庭和她的階層所阻繞、乃至放逐。而那将為阿黛爾提供一個她所渴求的舞台,讓她出演一次偉大的、自我犧牲的愛情。她将因此而使自己的名字别具意味。

然而,阿黛爾在她逃脫之旅的起點已然落網:此後所呈現的一切将表明,平松之于阿黛爾的全部興趣甚或不在于一個好色之徒對一個少女的觊觎,而在于她是雨果小姐——著名的維克多·雨果的女兒。她并不是他所需要的女人:她不夠風騷,她的家世(尤其是在流亡中的雨果)遠不具平松所需的殷實。

但征服雨果小姐仍是一件饒有興味的事,而且占有她将構成對傲慢的雨果先生的報複。他所不曾料想的是,對于他,阿黛爾全然是一座不設防的城。他更不曾設想的是,阿黛爾已把它作為一次偉大愛情或不朽悲劇的起點,不論他是否願意,他将成為阿黛爾劇目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影片開始處,阿黛爾正穿越大洋、穿越夜色、踏上危機四伏的美洲大陸,來追随他;并借此登上她悲劇的舞台。她将用全部身心來擁抱這一悲劇。

然而,阿黛爾的逃脫之旅同時也是落網之旅。在她抵達新大陸之後,除委托一位公證人為她尋找平松之外,她所做的第二件奪便是買“一整令紙”……作傳記用”。此後,不論是饑寒交迫、還是絕望心碎,阿黛爾唯一不可或缺的是紙,唯一不能中斷的是記錄、寫作。與其說,她所關注的是“從舊世界到新大陸,去與她的愛人結合”,不如說是去經曆這一經曆,并且記錄它。此時,阿黛爾已在雙重意義上落網:其一是當她渴望并行動逃離父親的光芒與陰影時,她所能想到的和可能尊崇的是父親的方式——寫作。

同時,作為一個她生活時代的離軌者,她卻成為某種時代觀念的俘虜:女人之寫作隻能是一種記錄,為她自己生活與經曆所作的傳記。于是,除了絕望地、屈辱地、費盡心機地去追逐平松外,我們看到的阿黛爾所作的另外一件事便是瀕于瘋狂的寫作。淪落到貧民收容所中時,一個女人窺視阿黛爾的衣箱,阿黛爾幾乎瘋狂了,她從床上滾落下去,又從床下的另一端爬過來,伏在箱子上入睡。因為“别碰它!那是我的書!”

而阿黛爾正是以同樣的方式逃離萊波爾黛——她要以一段令萊波爾黛的愛情故事黯然失色的愛來逃脫萊波爾黛傳奇的光環。不過那是更為複雜的心态中的落網。那是嫉妒、認同、恐懼與仿效間的排徊。在阿黛爾不多的行裝中有一隻“聖箱”,其中始終未出現在影片中的兩件最為重要的道具。

一件是平松曾寫給她的情書,另一件則是萊波爾袋的婚紗。顯然,這是一種嫉妒驅使下的亵渎:萊波爾黛是一個聖潔的、不朽的新娘,而阿黛爾則是一個失身的、甚至未得男人的承諾便私奔的女人;但這同時是一種認同:如果她在自己與平松的婚禮土穿上這套婚紗,她便在某種意義上化身為萊波爾黛,不再是她光環之陰影下的無名的妹妹,而是一個同樣著名的新娘。于是,貫穿在整部影片中,阿黛爾不斷地陷入了一個可怖的惡夢:溺水、窒息、絕望地掙紮。

最初,畫面中所呈現的隻是阿黛爾自己的手扼住了自己的喉嚨,她在沉睡的床上輾轉、掙紮。當影片第二、第三次呈現這一夢魇時,銀幕上出現了阿黛爾的夢境:那是一張泛黃的照片般的溺水的女人,一幅褪色而猙獰的影像。對阿黛爾說來,這是萊波爾黛不散的陰魂;也是阿黛爾一種自居與認同的願望;它同時是一種恐懼,如果她會像萊波爾黛那樣死去,那将是一次孤獨的死。沒有人會去救她,更不會有人為她而去赴死。

當她第一次在新大陸上與平松“重逢”,得到的卻隻是無望的告白之後,阿黛爾女巫般地扶乩,呼喚萊波爾黛。正面中景鏡頭中,阿黛爾一襲白衣,披着長長的黑發,她的大眼睛空洞而迷亂,平舉的雙手伸在一張小圓桌上,她伴着半懸空的桌腿的碰擊聲低喚着:“你在那裡嗎,萊波爾黛?萊波爾黛,我知道你在這兒。請你幫幫我。”萊波爾黛是阿黛爾的幽靈、魔影,也是阿黛爾的偶象和神靈。

當阿黛爾充滿希望地與現實中的絕望掙紮時,她在不列颠銀行對一個小男孩詭密地聲稱自己叫萊波爾黛,一旦她發現她接到的竟是父親為她所脅迫來做出的對她和平松結婚的書面認可時,她轉身快樂而親切地對孩子說:“我編了你。我叫阿黛爾。”這一名字的遊戲事實上是阿黛爾的一段獨白:成就她與平松的這段離軌之愛意味着阿黛爾的名字具有意義,意味着對萊波爾黛之名的成功逃離。

直到徹底的無望與絕望降臨,她才狂亂地塗下下列句子,這是一次心靈真實的告白:“兩個新婚的人理葬在一起,甚至死亡也不能把他們分開……那死去的年輕新娘的禮服陳列在她父母的家裡……可那也是我的家呀!新娘的長袍對于一切訪問者好象是一件紀念品。可是我有什麼?我能做什麼?”

阿黛爾的悲劇正在于這一逃脫中的落網。她試圖以父親的方式(寫作)去戰勝父親,以萊波爾黛的方式(不尋常的愛情)去戰勝萊波爾黛,這意味着她将自己置于一個離軌者的位置上,意味着她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一場注定輸掉的戰鬥。從充滿自信的逃脫,到以一種落網的方式試圖完成這次逃脫,阿黛爾從隐藏起自己雨果小姐的身份,到不擇手段地利用這個身份。

她迫使父親出具同意她自行結婚的文件,到借住她的名字換取江湖騙子的“幫助”——那是一個有趣的場景:阿黛爾在雜耍場的後台,用她那戴着手套的纖細手指在一面肮髒的、蒙滿灰塵的鏡子上寫出了維克多·雨果的名字,旋即把它擦掉了。直到她意識到雨果小姐—維克多·雨果的女兒的身份,是她全部的、也是唯一的一點尊嚴與價值。

她對善良的桑德爾士太太最後的話是:“你錯了,桑德爾太太。我才是拒絕結婚的人。我認為結婚對女人是一種堕落,特别是像我這樣的女人。我的工作需要獨身,這是我父親的思想。我永遠不會放棄雨果小姐這個稱呼。”在影片中,她僅有的得到人們承認的時刻是當人們認出她的身份的時刻。無論是書店的惠斯勒先生、她的醫生,還是最後救了她的善良的黑人婦女。

阿黛爾終于落網了。她以雨果小姐的身份無名地跨越了一個世紀,默默無聞地死去。她始終未能逃脫——未能給自己的名字以自己獨特的意義。但阿黛爾又終于逃脫了。那便是由于她自己所“成就”的悲劇,由于她留下的書信和用密碼寫就的日記。

在她出演了自己的悲劇一百年之後,1968年,美國作家弗蘭西斯·維諾·蓋爾出版了她的傳記。1975年,我們所談論的特呂弗的這部著名影片問世。阿黛爾·雨果不僅是一個别具意味的名字,而且是一個時代,一種性格,一種命運的代名詞。因此特呂弗宣稱:“當代,象阿黛爾式的人物還存在、活動,甚至創造着。”

幕後故事

特呂弗在執導這一部根據阿黛爾日記改編的愛情悲劇時,成功塑造了女主角癡情和執迷不悔的個性,阿佳妮也将主人翁的神經質表現得生動傳神。本片可以說是阿佳妮最優秀的代表作之一。在英法兩國拍攝的外景,将時代氣氛烘托得頗為逼真。

·導演客串:在哈利法克斯,弗朗西斯·特呂弗扮演了一個被阿黛爾誤認為是平森的軍官。

·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穿幫鏡頭

·時代錯誤:催眠士設計騙局,在觀衆中間安排一個自己人自稱是加拿大皇家授予的警官。實際上這個職位的出現,至少要比影片故事背景1863年晚了十年的時間。

獲獎記錄

1975年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NBR Award)最佳外語片

1975年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女演員伊莎貝爾·阿佳妮

1975年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最佳劇本Suzanne Schiffman

上一篇:完美嫁衣

下一篇:周一清晨第一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